此刻關寧已帶著眾人前往了寒山寺,府上很多人都想看熱鬧,便都帶著。
關寧還想讓宣寧看他的英姿,不過她不來,想必對於這種場合還是有些不適應……
也在他去往的時候,寒山寺已是人山人海。
無遮大會舉辦,有高僧講道宣法,有眾多法辨,熱鬧非凡,不過到了今天,隻剩下最後一項。
中間的廣場被空開,四周有坐著站著圍滿的人,都等著最後一刻的到來。
不多時,有一人走了出來,他穿著普通的白色僧袍,手握著一根木杵,光腳未穿鞋,麵色帶著淡然微笑。
很普通的穿扮,但卻有種特殊的氣質。
他就是聲名盛傳,被譽為智慧無雙,佛門第一天才的慧心法師!
他走出,來到場中淡然而立。
“慧心法師來了!”
“這就是慧心法師麽,看著很普通啊!”
“你懂什麽?這才是最高境界,達到返璞歸真!”
“慧心法師真的很厲害,這幾日他接連戰勝寒山寺及我大康諸位佛法大師,我朝大儒夜鴻雨與之辯論,都失敗了。”
“此人深不可測,但關世子定能戰勝!”
“對!”
“關世子是誰?那可是大康第一人傑,慧心法師在其麵前隻屬微末之流。”
有一個公子高聲開口。
他正是段和玉。
如今已有了關寧第一吹的名號!
“段世子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怎麽了?”
“眾所周知你跟關世子有諸多矛盾,為何現今?”
段和玉淡淡道:“那日在寒山寺門前,我被關世子深深折服,迴去以後日夜反思,以前是我錯怪了關寧,在外來人挑釁時,關寧勇敢站出,此等大義之人,實在讓人佩服!”
聽到此。
眾人肅然起敬。
“化幹戈為玉帛,麵對他人挑釁一致對外,當成一段佳話!”
“是啊!”
周邊人感歎不已。
段和玉內心卻冷笑不已,現在他是吹捧第一人,等關寧失敗了,他就是第一個踩的人。
別人對你抱有那麽大的期待,你卻輸了。
到時候他會引動民怨。
不過現在看來,關寧必輸無疑。
因為慧心法師太強了。
“都這個點了,關世子怎麽還不來?”
“關世子不會不來吧?”
“你胡說什麽?關世子怎麽會不來?”
眾人翹首以盼。
而在廣場東側,有一張長桌擺放,這裏坐著幾位官員。
薛懷仁在正中,內閣次輔的身份到來,可見其重視,在他左側是禮部尚書袁文博等幾位大康官員。
在右邊是一個穿著灰袍,年有四旬的中年人,其膚色略白,麵像儒雅,他就是魏國主使宋丞。
由他帶領來大康訪問出使,在其右邊,皆是幾位魏國使節。
“薛大人,你們這位大康人傑不會不來吧?”
宋丞暼了一眼問道。
“不會。”
薛懷仁淡淡道:“關寧可是鎮北王府世子,是我們大康第一駙馬,是大康年輕一輩翹楚,怎麽會不來?”
“鎮北王府世子?”
宋丞的麵色閃過一抹凝重,大康鎮北王府,在整個大陸都有極大聲名,哪怕是魏國也忌憚不已。
“不是鎮北王關重山出事了嗎?並且都要被取締了。”
聽到此。
薛懷仁就知道宋丞一定是打探了大康情報。
朝廷削藩,打壓鎮北王府,這是內部的事,若外傳出去,並不好聽。
他淡淡道:“那可不是取締,而是曆練,關寧正在接受六部輪值,就差禮部了。”
“曆練?”
宋丞麵色更凝重了。
至從來上京就聽到這位關世子的聲名,簡直是鋪天蓋地,他也略打聽了一番,好評如潮。
這位世子,當真如此了得?
此番來訪他是帶著任務,就是要了解大康內情,鎮北王出事,對其他國家來說,都是極好得事情,對大康也是巨大損失,不過目前看來,鎮北王府後繼有人,並且更加優秀。
他忍不住想著。
卻不知道,薛懷仁所說的,都是吹捧,而他信以為真。
“還是等法辨之後再說吧。”
宋丞覺得還是要好好看一下。
就在這時,廣場入口處有一道人影出現,他穿著簡樸白衣,翩翩而雅,其身材修長,麵目俊郎,氣質出塵。
他手背在後,麵容掛著淡然微笑,自信昂然,踏步而來!
“關世子來了!”
“關寧來了!”
“啊,好英俊我破防了!”
“關世子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如約而至!”
“年紀輕輕,卻已顯出高手之風,這般氣質當真風華絕代!”
周邊立即起了一片喧嘩,充滿激動之色!
“他就是關寧麽?”
宋丞忍不住問道。
“嗯。”
“單看賣相比之慧心法師強百倍,氣質出塵卓越,看之不凡。”
宋丞內心思索著,流露出震撼之色。
大康王朝有一個關重山就夠了,若出現一個更優秀者,對魏國絕不是什麽好事。
大陸三國鼎立,暫時達成微妙平衡,但這平衡遲早會被打破。
這次他來訪出使,明麵上是借著慧心法師法辨來看笑話,其實是來看看鎮北王出事後的大康王朝有何變動。
和平已經太久了,需要戰爭,他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評估……
不過還是要看看這位大康人傑,是否真有外界說的那樣,具有真實才幹!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關寧神色淡然的走到場中,來到慧心法師麵前。
“貧僧見過施主。”
慧心法師眼中露出詫異神色,盛名之下無虛士,這位大康人傑外看果真不凡。
“見過法師。”
關寧平靜迴禮,顯露出自信淡然。
他並沒有因其外看普通而輕視,他認真打探過,事實上這位法師不止是法辯無敵,其本身武力也是極高。
不然單憑嘴炮,恐怕早被打死了。
二人就位。
這時有一個穿著袈裟的和尚走了過來。
他聲音洪亮。
“肅靜!”
一言之下,周邊立即鴉雀無聲!
“辨法開始!”
周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兩人身上。
關寧之前了解過規則,所謂辨法其實就是問答,具體數目沒有限製。
不過今日有規定,為十問十答。
慧心法師是外來者,因而由關寧先提問。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問出第一個問題……
--
作者有話說:
關寧還想讓宣寧看他的英姿,不過她不來,想必對於這種場合還是有些不適應……
也在他去往的時候,寒山寺已是人山人海。
無遮大會舉辦,有高僧講道宣法,有眾多法辨,熱鬧非凡,不過到了今天,隻剩下最後一項。
中間的廣場被空開,四周有坐著站著圍滿的人,都等著最後一刻的到來。
不多時,有一人走了出來,他穿著普通的白色僧袍,手握著一根木杵,光腳未穿鞋,麵色帶著淡然微笑。
很普通的穿扮,但卻有種特殊的氣質。
他就是聲名盛傳,被譽為智慧無雙,佛門第一天才的慧心法師!
他走出,來到場中淡然而立。
“慧心法師來了!”
“這就是慧心法師麽,看著很普通啊!”
“你懂什麽?這才是最高境界,達到返璞歸真!”
“慧心法師真的很厲害,這幾日他接連戰勝寒山寺及我大康諸位佛法大師,我朝大儒夜鴻雨與之辯論,都失敗了。”
“此人深不可測,但關世子定能戰勝!”
“對!”
“關世子是誰?那可是大康第一人傑,慧心法師在其麵前隻屬微末之流。”
有一個公子高聲開口。
他正是段和玉。
如今已有了關寧第一吹的名號!
“段世子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怎麽了?”
“眾所周知你跟關世子有諸多矛盾,為何現今?”
段和玉淡淡道:“那日在寒山寺門前,我被關世子深深折服,迴去以後日夜反思,以前是我錯怪了關寧,在外來人挑釁時,關寧勇敢站出,此等大義之人,實在讓人佩服!”
聽到此。
眾人肅然起敬。
“化幹戈為玉帛,麵對他人挑釁一致對外,當成一段佳話!”
“是啊!”
周邊人感歎不已。
段和玉內心卻冷笑不已,現在他是吹捧第一人,等關寧失敗了,他就是第一個踩的人。
別人對你抱有那麽大的期待,你卻輸了。
到時候他會引動民怨。
不過現在看來,關寧必輸無疑。
因為慧心法師太強了。
“都這個點了,關世子怎麽還不來?”
“關世子不會不來吧?”
“你胡說什麽?關世子怎麽會不來?”
眾人翹首以盼。
而在廣場東側,有一張長桌擺放,這裏坐著幾位官員。
薛懷仁在正中,內閣次輔的身份到來,可見其重視,在他左側是禮部尚書袁文博等幾位大康官員。
在右邊是一個穿著灰袍,年有四旬的中年人,其膚色略白,麵像儒雅,他就是魏國主使宋丞。
由他帶領來大康訪問出使,在其右邊,皆是幾位魏國使節。
“薛大人,你們這位大康人傑不會不來吧?”
宋丞暼了一眼問道。
“不會。”
薛懷仁淡淡道:“關寧可是鎮北王府世子,是我們大康第一駙馬,是大康年輕一輩翹楚,怎麽會不來?”
“鎮北王府世子?”
宋丞的麵色閃過一抹凝重,大康鎮北王府,在整個大陸都有極大聲名,哪怕是魏國也忌憚不已。
“不是鎮北王關重山出事了嗎?並且都要被取締了。”
聽到此。
薛懷仁就知道宋丞一定是打探了大康情報。
朝廷削藩,打壓鎮北王府,這是內部的事,若外傳出去,並不好聽。
他淡淡道:“那可不是取締,而是曆練,關寧正在接受六部輪值,就差禮部了。”
“曆練?”
宋丞麵色更凝重了。
至從來上京就聽到這位關世子的聲名,簡直是鋪天蓋地,他也略打聽了一番,好評如潮。
這位世子,當真如此了得?
此番來訪他是帶著任務,就是要了解大康內情,鎮北王出事,對其他國家來說,都是極好得事情,對大康也是巨大損失,不過目前看來,鎮北王府後繼有人,並且更加優秀。
他忍不住想著。
卻不知道,薛懷仁所說的,都是吹捧,而他信以為真。
“還是等法辨之後再說吧。”
宋丞覺得還是要好好看一下。
就在這時,廣場入口處有一道人影出現,他穿著簡樸白衣,翩翩而雅,其身材修長,麵目俊郎,氣質出塵。
他手背在後,麵容掛著淡然微笑,自信昂然,踏步而來!
“關世子來了!”
“關寧來了!”
“啊,好英俊我破防了!”
“關世子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如約而至!”
“年紀輕輕,卻已顯出高手之風,這般氣質當真風華絕代!”
周邊立即起了一片喧嘩,充滿激動之色!
“他就是關寧麽?”
宋丞忍不住問道。
“嗯。”
“單看賣相比之慧心法師強百倍,氣質出塵卓越,看之不凡。”
宋丞內心思索著,流露出震撼之色。
大康王朝有一個關重山就夠了,若出現一個更優秀者,對魏國絕不是什麽好事。
大陸三國鼎立,暫時達成微妙平衡,但這平衡遲早會被打破。
這次他來訪出使,明麵上是借著慧心法師法辨來看笑話,其實是來看看鎮北王出事後的大康王朝有何變動。
和平已經太久了,需要戰爭,他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評估……
不過還是要看看這位大康人傑,是否真有外界說的那樣,具有真實才幹!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關寧神色淡然的走到場中,來到慧心法師麵前。
“貧僧見過施主。”
慧心法師眼中露出詫異神色,盛名之下無虛士,這位大康人傑外看果真不凡。
“見過法師。”
關寧平靜迴禮,顯露出自信淡然。
他並沒有因其外看普通而輕視,他認真打探過,事實上這位法師不止是法辯無敵,其本身武力也是極高。
不然單憑嘴炮,恐怕早被打死了。
二人就位。
這時有一個穿著袈裟的和尚走了過來。
他聲音洪亮。
“肅靜!”
一言之下,周邊立即鴉雀無聲!
“辨法開始!”
周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兩人身上。
關寧之前了解過規則,所謂辨法其實就是問答,具體數目沒有限製。
不過今日有規定,為十問十答。
慧心法師是外來者,因而由關寧先提問。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問出第一個問題……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