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卻仿若沒有看到,笑著道:“薛大人慢走啊!”
薛懷仁當然沒有理他,徑直向外走去,緊接著吳清昆,史經等人也相繼跟著離開。
其他人一時沒反應過來,都沒有相送。
等都離開之後,隻剩下刑部的人。
張政長唿了口氣,低沉道:“這次可是把薛大人徹底得罪了。”
“關世子啊,刑部這次可受你牽連了。”
說話的是刑部右侍郎李仁學,也是長歎了口氣。
“這位大人說話好有意思,最初還不是張大人找的我?”
關寧不認了。
“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張政瞪了關寧一眼。
“我讓你抓薛建中是為了促進律法改革,你呢?是做了什麽?”
“我很無辜啊,我這還不是為了咱們刑部嗎?”
“總之是麻煩了。”
李仁學開口道:“薛大人的政治手腕相當的高明,他從國子學掌學博士進了戶部為官,從右侍郎幹到了戶部尚書隻用了三年。”
“在他做戶部尚書時,朝廷國庫第一次有了豐厚盈餘,各種預算詳細清楚,政績豐碩,也因此進入陛下視線,之後又執掌都察院,在這期間嚴抓吏治,又進入內閣到了這個位置……”
關寧聽著也不由感歎。
能到這個位置,可不止是有能力,還要有極高的手腕。
李仁學開口道:“當時都在說大康王朝能如此強盛,就是因為有一文一武,這文指的就是薛大人,武就是你父親鎮北王!”
“可惜這一文一武並不和睦,一直以來薛大人就極力主張削番……”
這些事情關寧還是第一次知道。
“讓薛大人記恨上,下場可不會太好。”
李仁學滿是憂色。
“哼!”
張政開口道:“公道理法自在人心,我們是做自己的本職,如果因為涉案人員背景深厚,就避之不及,唯唯諾諾,那要法治何用!”
“我這就去找大理寺卿,盡快召開三堂會審,越快越好。”
老張這執行力可以,必須要點個讚。
關寧想著開口道:“張大人放心,我就是您的馬前卒,您讓我怎麽幹就怎麽幹。”
“你小子又玩鬼心眼是不?覺得自己兜不住了,讓刑部給你背書?”
張政一眼就看穿了關寧的算計。
其實他內心的驚訝至今還未消化,隻是這一天就讓他對關寧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在這個事件中,幾乎利用了所有能夠借用到的勢,並且算計到了各方反應。
“鎮北王後繼有人啊。”
他想著,開口道:“折騰一天了,你迴去吧,但也不能放鬆,真正的考驗是在三堂會審!”
“我明白。”
關寧應了一聲,便騎著自己的小白馬迴家了。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很滿意了……
迴到家裏,靳月等人早已經在等著,現在外麵傳的沸沸揚揚,今天還有薛芳過來鬧騰,他們都很擔心。
關寧並沒有多說,迴到家裏就應該開開心心。
吳管家開口道:“世子您是不知道,今天薛芳過來大鬧,在府門口叫罵,罵的很是難聽,公主出去直接給了一巴掌,才是把她打跑。”
“你打了薛芳?”
關寧驚訝的看著宣寧。
宣寧沒有理他,自顧自吃著飯。
“可以的,像我關寧的媳婦,下次來了繼續打。”
關寧讚歎。
晚飯過後,關寧照例要求宣寧陪睡,結果不出意外的被拒絕,好說歹說才是上了一張床,不過宣寧還跟他定了三不原則。
不許亂碰,不許亂動,不許亂摸。
這也算是一大進步了,關寧也確實疲乏,便懶得折騰,唿唿大睡起來……
他是睡的安心。
可今天晚上有很多人都要睡不著了。
薛家的勢力果然極大,到了晚上已經難以見到再有那份罪狀出現,但已經傳遍了。
悠悠眾口是堵不住的,一股強力的抵製風潮出現……
而在第二天早朝,刑部尚書鄭垣,大理寺卿裴元正聯名上書要求召開三堂會審。
同時梅黨眾多官員推波助瀾,這本就是正當要求,哪怕是雪黨官員都無法多提,最終聖上首肯,並會派三皇子,四皇子參與審判旁聽。
朝堂震動。
這件事情終於是鬧大了。
也引起多方關注。
“父親,聖上已經首肯三堂會審,這什麽意思?莫非陛下是對我們薛家有意見了?”
早朝結束。
薛慶忙得過來找薛懷仁,昨晚一夜未睡,讓他顯得憔悴。
“涉及近八十條人命的案子,無論是在朝中還是上京都傳的沸沸揚揚,你讓陛下如何能不答應?”
薛懷仁反問道:“無論從程序上,還是案件的重大程度上,都是符合規定,陛下怎麽能夠偏頗?”
“看你那好兒子,否則能讓我們如此被動?”
薛懷仁麵色不悅。
這次真的是有些麻煩了。
最大的麻煩就是一切都擺在了明處,讓他可操作的空間小了很多。
“我的兒子也是您的孫子啊!”
薛慶開口道:“中兒是咱們薛家的獨苗,他被抓走已經一天一夜,該受多少苦,您可不能不管啊,一定要讓他迴來,之後咱們好好管教。”
“迴來?”
薛懷仁開口道:“你難道還沒有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嗎?”
“我隻問你一件事情,建中做的那些事情,你都知道嗎?屁股擦幹淨了沒有?”
“我……知道的不多。”
薛慶如實道:“中兒從未因這些事情找過我,您應該知道,哪怕咱們不管,也會有人上著趕子管。”
“那還等什麽?還不快去,把收尾都做好,這些事情還用我教嗎?”
“已經再做了,但時間太緊張,而且涉及到的確實很多,中兒真的保不住了嗎?”
薛慶的聲音都在顫抖。
薛懷仁也感受到了。
都說隔代親,他對這個孫子的寵溺其實也很重。
“現在的關鍵就是看關寧的手中掌握多少證據,還有就是利用好兩條,中兒未及弱冠,同時他也是國子監生,有這兩條就罪不至死。”
薛懷仁低沉道:“但關寧的目的恐怕不止是建中,而是那些曾照扶過建中的官員,明天就是三堂會審,在這之前,必須盡可能的消除隱患……”
薛懷仁當然沒有理他,徑直向外走去,緊接著吳清昆,史經等人也相繼跟著離開。
其他人一時沒反應過來,都沒有相送。
等都離開之後,隻剩下刑部的人。
張政長唿了口氣,低沉道:“這次可是把薛大人徹底得罪了。”
“關世子啊,刑部這次可受你牽連了。”
說話的是刑部右侍郎李仁學,也是長歎了口氣。
“這位大人說話好有意思,最初還不是張大人找的我?”
關寧不認了。
“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張政瞪了關寧一眼。
“我讓你抓薛建中是為了促進律法改革,你呢?是做了什麽?”
“我很無辜啊,我這還不是為了咱們刑部嗎?”
“總之是麻煩了。”
李仁學開口道:“薛大人的政治手腕相當的高明,他從國子學掌學博士進了戶部為官,從右侍郎幹到了戶部尚書隻用了三年。”
“在他做戶部尚書時,朝廷國庫第一次有了豐厚盈餘,各種預算詳細清楚,政績豐碩,也因此進入陛下視線,之後又執掌都察院,在這期間嚴抓吏治,又進入內閣到了這個位置……”
關寧聽著也不由感歎。
能到這個位置,可不止是有能力,還要有極高的手腕。
李仁學開口道:“當時都在說大康王朝能如此強盛,就是因為有一文一武,這文指的就是薛大人,武就是你父親鎮北王!”
“可惜這一文一武並不和睦,一直以來薛大人就極力主張削番……”
這些事情關寧還是第一次知道。
“讓薛大人記恨上,下場可不會太好。”
李仁學滿是憂色。
“哼!”
張政開口道:“公道理法自在人心,我們是做自己的本職,如果因為涉案人員背景深厚,就避之不及,唯唯諾諾,那要法治何用!”
“我這就去找大理寺卿,盡快召開三堂會審,越快越好。”
老張這執行力可以,必須要點個讚。
關寧想著開口道:“張大人放心,我就是您的馬前卒,您讓我怎麽幹就怎麽幹。”
“你小子又玩鬼心眼是不?覺得自己兜不住了,讓刑部給你背書?”
張政一眼就看穿了關寧的算計。
其實他內心的驚訝至今還未消化,隻是這一天就讓他對關寧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在這個事件中,幾乎利用了所有能夠借用到的勢,並且算計到了各方反應。
“鎮北王後繼有人啊。”
他想著,開口道:“折騰一天了,你迴去吧,但也不能放鬆,真正的考驗是在三堂會審!”
“我明白。”
關寧應了一聲,便騎著自己的小白馬迴家了。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很滿意了……
迴到家裏,靳月等人早已經在等著,現在外麵傳的沸沸揚揚,今天還有薛芳過來鬧騰,他們都很擔心。
關寧並沒有多說,迴到家裏就應該開開心心。
吳管家開口道:“世子您是不知道,今天薛芳過來大鬧,在府門口叫罵,罵的很是難聽,公主出去直接給了一巴掌,才是把她打跑。”
“你打了薛芳?”
關寧驚訝的看著宣寧。
宣寧沒有理他,自顧自吃著飯。
“可以的,像我關寧的媳婦,下次來了繼續打。”
關寧讚歎。
晚飯過後,關寧照例要求宣寧陪睡,結果不出意外的被拒絕,好說歹說才是上了一張床,不過宣寧還跟他定了三不原則。
不許亂碰,不許亂動,不許亂摸。
這也算是一大進步了,關寧也確實疲乏,便懶得折騰,唿唿大睡起來……
他是睡的安心。
可今天晚上有很多人都要睡不著了。
薛家的勢力果然極大,到了晚上已經難以見到再有那份罪狀出現,但已經傳遍了。
悠悠眾口是堵不住的,一股強力的抵製風潮出現……
而在第二天早朝,刑部尚書鄭垣,大理寺卿裴元正聯名上書要求召開三堂會審。
同時梅黨眾多官員推波助瀾,這本就是正當要求,哪怕是雪黨官員都無法多提,最終聖上首肯,並會派三皇子,四皇子參與審判旁聽。
朝堂震動。
這件事情終於是鬧大了。
也引起多方關注。
“父親,聖上已經首肯三堂會審,這什麽意思?莫非陛下是對我們薛家有意見了?”
早朝結束。
薛慶忙得過來找薛懷仁,昨晚一夜未睡,讓他顯得憔悴。
“涉及近八十條人命的案子,無論是在朝中還是上京都傳的沸沸揚揚,你讓陛下如何能不答應?”
薛懷仁反問道:“無論從程序上,還是案件的重大程度上,都是符合規定,陛下怎麽能夠偏頗?”
“看你那好兒子,否則能讓我們如此被動?”
薛懷仁麵色不悅。
這次真的是有些麻煩了。
最大的麻煩就是一切都擺在了明處,讓他可操作的空間小了很多。
“我的兒子也是您的孫子啊!”
薛慶開口道:“中兒是咱們薛家的獨苗,他被抓走已經一天一夜,該受多少苦,您可不能不管啊,一定要讓他迴來,之後咱們好好管教。”
“迴來?”
薛懷仁開口道:“你難道還沒有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嗎?”
“我隻問你一件事情,建中做的那些事情,你都知道嗎?屁股擦幹淨了沒有?”
“我……知道的不多。”
薛慶如實道:“中兒從未因這些事情找過我,您應該知道,哪怕咱們不管,也會有人上著趕子管。”
“那還等什麽?還不快去,把收尾都做好,這些事情還用我教嗎?”
“已經再做了,但時間太緊張,而且涉及到的確實很多,中兒真的保不住了嗎?”
薛慶的聲音都在顫抖。
薛懷仁也感受到了。
都說隔代親,他對這個孫子的寵溺其實也很重。
“現在的關鍵就是看關寧的手中掌握多少證據,還有就是利用好兩條,中兒未及弱冠,同時他也是國子監生,有這兩條就罪不至死。”
薛懷仁低沉道:“但關寧的目的恐怕不止是建中,而是那些曾照扶過建中的官員,明天就是三堂會審,在這之前,必須盡可能的消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