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巨型生物載具上的阿特蘭人鎮定的朝著城市中繼續射擊著一堆堆的光束和能量光球,似乎根本不在意空對地導彈的攻擊。


    緊接著,一朵朵氣浪和火焰在它們的防護罩上爆開,人類的第二輪精確炮擊在引導下繼續攻擊著。


    炮擊雖然無法擊穿對方的護盾,但是聲光效果還是帶了一些影像,阿特蘭的超巨型生物載具自然而然的開始移動,以避開炮擊帶來的煙塵影響射界。


    而算計就在這裏開始了,阿特蘭人渾然不知,人類看似騷擾般的炮擊和遠程攻擊,以及地麵部隊的佯攻,實際上都是在為一個目的服務。


    誘導對方進入光棱坦克最佳的攻擊位置。


    就在這樣無聊又枯燥的互相攻擊,以及地麵佯攻部隊承受傷亡之後,上天終於還是給了人類一次機會。


    操縱超巨型生物載具的阿特蘭人,終於稍微脫離了原先的活動範圍,稍稍讓超巨型生物載具的往外移動了一些,試圖找到一個更好的攻擊區域,殺死地麵上的人類。


    隨後更猛烈的攻擊和地麵部隊的移動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雖然對方很謹慎的沒有選擇繼續前出脫離阿特蘭地麵部隊的保護,但是漸漸的從密集的城市廢墟建築中,移動到了一個小小的“空隙”。


    而在這條縫隙之外延伸的不遠處,便是數十輛早已部署完畢的光棱坦克。


    這些試驗型號的光棱坦克實已經早早的在這個幾乎是唯一的射擊窗口完成了一切的攻擊準備,事實上59式底盤所能提供的空間和現有的遠程操控係統,還不足以讓這些光棱坦克作出太過於複雜的機動動作,所以軍隊隻能采用守株待兔的形式。


    光棱坦克以數個小型密集隊形排列在這片區域,瞄準了那片空曠的視界,能量發生裝置開始微微的顫抖,這是能量開始積蓄的表現,晶石中的能量開始試圖在引導下如同往常那般發射出去,但是卻在束縛裝置和多邊形棱鏡的折射下開始循環運動。


    “全體注意,目標正在進入預定區域...”


    “預計接觸時間10秒...”


    “窗口時間預計2秒....”


    “準備接觸...”


    “3!”


    “2!”


    “1!”


    “發射!”


    伴隨著全體車組捏緊的拳頭,幾乎是屏住唿吸的聆聽著倒計時,在數到“1”的那一刻果不其然,一個龐大的身影遮蔽了原本空出的空隙。


    而在前方,阿特蘭的超巨型載具正在追擊著人類的地麵佯攻部隊,從天而降的密集攻擊已經打散了數次人類地麵部隊的進攻,同時摧毀了不少裝甲載具。


    而如同之前一樣對地攻擊時,正在側麵攻擊點操縱武器的阿特蘭士兵們忽然發現,遠處的縫隙中,似乎有著熟悉的場景隱約出現...


    “那好像是...能量發生器?”


    不僅是基層的武器操縱士兵們看到了,這具被命名為“阿斯蘭”的超巨型生物載具上的指揮官也發現了59式坦克的集群...


    還沒等他看清,下一秒無數的粗壯的光柱便射向了這台超巨型生物載具!


    “嗡!”


    “嗡!”


    無數等待已久的能量早已在棱鏡中幾乎空轉到了極限,從一次次的普通攻擊的能量化為了幾乎是一塊晶石的全部能量凝聚。


    原本用廢棄晶石與人類先進材料製成的反射棱鏡幾乎快要承受不足這股能量的威壓,匯集的能量讓原本清澈透明的棱鏡變得有些虛幻和模糊,在日光的環境中隱隱蕩漾出彩虹般的絲路。


    最終在發射命令的傳達下,信號傳輸到坦克車體內的芯片處理器之中,隨後棱鏡霎那間變換了內部的姿態。


    積蓄已久的能量如同開閘泄洪的水庫一般,盡全力的向著預定的方向猛的射去。


    人類這時候才明白為什麽敵人的射擊準度始終無法縮小散布的原因,洶湧的能量根本無法如同冰冷的子彈一般可提前預測它精準的射擊路線,隻是釋放的一刹那就堪比二戰時期460mm口徑艦炮帶來的巨大應力分散在整個棱鏡之中。


    棱鏡不可避免的發生顫抖,這就影像了射擊的精準度,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光棱坦克釋放出的光束在1秒之後便猛的轟擊到了對方的護盾上!


    原本透明的護盾在受到能量攻擊的第一時間便如約亮起,第一股光束它很輕鬆的擋了下來,緊接著是第二股、第三股...


    即使沒有按照預定計劃那般,準確的命中敵人側麵分析出的最薄弱的那個護盾能量結構點,但是短時間內大量的能量攻擊還是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當第三十三輛光棱坦克的光束命中到側麵之後,量變終於引起了質變,超巨型生物載具外的護盾開始出現了劇烈的撥動,當第四十二次攻擊命中時,被命中的側麵方位的護盾幾乎已經亮到了極限,當第四十九次攻擊堅定的將兩股能量發生碰撞之後,護盾猛的消散開來。


    “護盾...護盾被攻破了!”


    “護盾...護盾崩潰了!”


    幾乎是相當的話語,但是不同語言組成的驚唿同時從雙方士兵的口中蹦出。


    剩餘的數發能量光束如同戰列艦的艦炮對轟一般,重重的撞在了超巨型生物載具的側麵。


    一瞬間,超巨型載具的側翼表麵發生了劇烈的湮滅反應,足以抵擋穿甲彈和普通小口徑航炮攻擊的角質外殼一瞬間便被能量肆虐而湮滅開來。


    一個個巨大的空洞暴露出其脆弱的內部結構,混雜著血肉與各種生物科技的艙室便暴露在光學探頭和無人機的麵前,各種生物管道無力的垂吊著,噴塗著奇怪的液體。


    超巨型生物載具的行動瞬間變得遲緩起來,除了表麵的巨大外傷之外,內部的操縱係統顯然是遭到了這一次攻擊的重創,超巨型生物載具內部配備的工程師們艱難的從艙室爬了起來,茫然的看著亂做一團的載具的內部。


    這個龐大而不可一世的戰爭機器,從誕生到現在的幾乎數百年的時光裏,終於被擊穿了。


    無數阿特蘭士兵的心都幾乎碎了,它們想象過這台機器因為能量耗盡被迫自爆,甚至想象過被叛徒出賣而喪失戰鬥力,甚至最壞的打算是敵人用一種未知的攻擊方法粉碎掉這台威武的戰爭機器。


    卻從來未曾設想過,會被己方最引以為豪的能量攻擊擊破己方的能量護盾。


    這是一種現實中的恥辱,也是一個跌落神壇的標誌。


    數千年的時光裏,阿特蘭文明獨有的光束攻擊,被它們的敵人掌握了,並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幻戰爭:我在末日後參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9S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9SR並收藏科幻戰爭:我在末日後參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