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叢林的法則(一)
科幻戰爭:我在末日後參軍 作者:99S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型突擊步槍被插入背部外骨骼的特製卡槽。
卡槽上有一個精巧的機械臂裝置,在緊急時刻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使用者進行自動射擊,以幹擾敵方的進攻與追擊。
此時的陳寒,已經整裝待發。
全身黑綠色為底色主基調的外骨骼作戰係統與防護服,搭配著胸前同係迷彩花色的叢林地形陶瓷插板作戰背心,關節處已經在防護服內置的槽位上插上了增強的關節保護裝置。
而底部的作戰靴則自動根據腳型係緊了一體化的鞋帶。
背部的外骨骼上此時背負著一個足以維持三日行動的攻擊背包,背包的內襯還額外插入了一塊複合材料製成的防護板——那是用於保護電池的最後一道屏障。
腰部的掛載點上則背負分別搭載了急救模塊、求生模塊、以及攀登裝置,並額外的根據陳寒的要求搭載了一柄軍用合金與現代工藝製成的多功能長刀。
一方麵是在於叢林之中有時依然需要冷兵器進行開路,另一方麵有時候近距離的戰鬥冷兵器或許比熱兵器更加犀利。
在外骨骼作戰係統的機械力量加持下,陳寒現在一刀劈砍下去,足以將古代披甲的戰馬給砍穿!
而腿部的掛載則是略顯“寒酸”。一支緊湊的9毫米自衛衝鋒槍代替了原本手槍的位置,一並軍人們常用的多功能匕首同樣被保留了下來。
而作戰背心之上則是滿滿當當的掛載著重型突擊步槍的彈匣和一些戰術爆炸物。
剩餘的雜物、零散彈藥、睡袋以及緊急工具則被安放在具備強大耐磨防水性能的背包之中。
“可以了。挺精神的。”軍需官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這套堪稱科幻的作戰係統被用於實際戰鬥。
而廠商的代表則是拿出了自己的攝像機,不停的變換著角度進行拍攝著。
同時一台被打開的筆記本電腦上一排排監測列表通過內置的通信模塊與外骨骼係統進行對接著,進行最後的人工監測。
“好了,電池電量還有99%。足夠你們支撐接近48小時的戰鬥了,在你們的背包裏麵還有一塊額外的軍用鋰空氣電池,大概可以應急一個小時。”
“怎麽更換的話,不用我多說了吧?不懂的直接語音控製就可以了。”廠商工程師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拳頭產品。
陳寒一直在觀察著這個廠商工程師,看到他的各種表現以及兩人的對話,心裏不停的猜測著對方是否是真人所扮演。
不過他依舊點了點頭,禮貌的迴答道:“謝謝,有問題我會及時與營地聯絡。”
工程師點了點頭,走向軍需官,簽署了一些文件後,便開始收拾起地上的工具與設備。
而之前一直陪伴著陳寒的傳令兵再次出現,他看到已經穿戴好封閉式外骨骼作戰係統的陳寒,愣了一下,隨即嚴肅的說:
“陳寒同誌,該出發集結了。”
陳寒恍惚了一下,隨即反映過來,是偵查小隊要集結了。
他點了點頭,隨即向軍需官敬了個禮。
“祝行動順利!”軍需官渾身上下一正,一個標準的迴禮展開。
在穿過連綿的帳篷後,陳寒與傳令兵來到了地圖上標識的集結地。隨之而來的是,數個代表著隊友標記的綠色光點的圖標出現在了頭盔單元的小地圖上。
陳寒很快便見到了這支臨時小隊。
清一色的22式全封閉外骨骼作戰係統,除了與他一樣的偵查型型號以外,還有著看起來更加厚重的突擊型型號與側重於火力的支援型型號。
幾個人看了過來,陳寒下意識的點頭示意。
“歡迎你的到來,我是本次行動b隊的隊長,王誠。”頭盔單元中,名字前麵標記著一個型號的戰士上前一步,向陳寒伸出了手。
“陳寒向您報道!”陳寒立刻先敬了軍禮,對方的軍銜是一個上尉。
隨後他又伸出了手:“請多關照。”
其他的隊友見到陳寒態度較好,立刻放鬆了一些。
“不知道這些到底是虛擬的npc程序還是真人...亦或者還是其他的參與者?”陳寒內心疑慮著,他悄悄的觀察著這些人。
但看起來似乎就和現實世界裏的人沒有什麽兩樣,陳寒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應該以真實的心態去對待。
而不是因為知道它是一個虛擬的場景,就以虛擬的心態去對待。
第一次見麵的眾人互相矜持著又按照標準的程序了解著此次的行動計劃。
陳寒一邊看著任務簡報,一邊思索著。
出題者的思路並不是為了難倒參與者,而是希望通過考核來進行篩選,而篩選必然會有一個前提,即參與者可能會具備某一種特質。
“那麽這次行動的深層次目的到底是什麽?”
“考核參與者對新裝備的適應能力?”
“考核叢林作戰課程的學習程度?”
“還是考核偵查技能?”
...
陳寒一邊推測著,一邊將自己代入到了出題者的思路。
最終,他個人認為,這次主要考核的應該是“在緊急情況下的團隊配合能力與叢林遭遇戰。”
畢竟,島嶼上麵的蟲族眾多,而茂密的森林裏,遭遇蟲族近距離伏擊的可能性極大。
至於搜索和探查任務,恐怕也僅僅是個添頭。
真正的考核目標,怕是首先要在臨時的隊伍裏建立自己的能力形象與在雨林中的危險處活了下來。
想通了關鍵問題,做起事情來便輕鬆了很多。陳寒放下了任務簡報,開始觀察起小隊的配置。
包括他自己在內,還有一個1米7出頭的矮個子,看外骨骼裝甲的型號,應該是他們兩人負責偵查工作。
五個穿著突擊型外骨骼作戰係統的士兵,正互相檢查著彼此的彈藥和裝備,這應該是這支隊伍的主要作戰力量。
一個穿著支援型外骨骼係統的機槍手,正不停的安放著機槍彈藥和爆炸物,而他的旁邊同樣是一個穿著外骨骼裝甲的女軍人,外骨骼的背部有一個軍綠色的醫療標記,應該是此次行動的醫療兵。
最後,便是同樣穿著突擊型外骨骼係統的王誠,隻是他的外骨骼作戰係統額外增加了一個小小的方型盒子卡在腰間。
陳寒認得那個東西,之前說明書上有提到過,這是增強指揮模塊,用於處理其他外骨骼的作戰信息,通過模塊內部的處理器進行統一作戰命令部署。
“和訓練時一樣,一個標準的前線偵查配置。”
“就是不知道派出了多少個這樣的小隊了。”
陳寒心裏評估分析著。
卡槽上有一個精巧的機械臂裝置,在緊急時刻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使用者進行自動射擊,以幹擾敵方的進攻與追擊。
此時的陳寒,已經整裝待發。
全身黑綠色為底色主基調的外骨骼作戰係統與防護服,搭配著胸前同係迷彩花色的叢林地形陶瓷插板作戰背心,關節處已經在防護服內置的槽位上插上了增強的關節保護裝置。
而底部的作戰靴則自動根據腳型係緊了一體化的鞋帶。
背部的外骨骼上此時背負著一個足以維持三日行動的攻擊背包,背包的內襯還額外插入了一塊複合材料製成的防護板——那是用於保護電池的最後一道屏障。
腰部的掛載點上則背負分別搭載了急救模塊、求生模塊、以及攀登裝置,並額外的根據陳寒的要求搭載了一柄軍用合金與現代工藝製成的多功能長刀。
一方麵是在於叢林之中有時依然需要冷兵器進行開路,另一方麵有時候近距離的戰鬥冷兵器或許比熱兵器更加犀利。
在外骨骼作戰係統的機械力量加持下,陳寒現在一刀劈砍下去,足以將古代披甲的戰馬給砍穿!
而腿部的掛載則是略顯“寒酸”。一支緊湊的9毫米自衛衝鋒槍代替了原本手槍的位置,一並軍人們常用的多功能匕首同樣被保留了下來。
而作戰背心之上則是滿滿當當的掛載著重型突擊步槍的彈匣和一些戰術爆炸物。
剩餘的雜物、零散彈藥、睡袋以及緊急工具則被安放在具備強大耐磨防水性能的背包之中。
“可以了。挺精神的。”軍需官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這套堪稱科幻的作戰係統被用於實際戰鬥。
而廠商的代表則是拿出了自己的攝像機,不停的變換著角度進行拍攝著。
同時一台被打開的筆記本電腦上一排排監測列表通過內置的通信模塊與外骨骼係統進行對接著,進行最後的人工監測。
“好了,電池電量還有99%。足夠你們支撐接近48小時的戰鬥了,在你們的背包裏麵還有一塊額外的軍用鋰空氣電池,大概可以應急一個小時。”
“怎麽更換的話,不用我多說了吧?不懂的直接語音控製就可以了。”廠商工程師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拳頭產品。
陳寒一直在觀察著這個廠商工程師,看到他的各種表現以及兩人的對話,心裏不停的猜測著對方是否是真人所扮演。
不過他依舊點了點頭,禮貌的迴答道:“謝謝,有問題我會及時與營地聯絡。”
工程師點了點頭,走向軍需官,簽署了一些文件後,便開始收拾起地上的工具與設備。
而之前一直陪伴著陳寒的傳令兵再次出現,他看到已經穿戴好封閉式外骨骼作戰係統的陳寒,愣了一下,隨即嚴肅的說:
“陳寒同誌,該出發集結了。”
陳寒恍惚了一下,隨即反映過來,是偵查小隊要集結了。
他點了點頭,隨即向軍需官敬了個禮。
“祝行動順利!”軍需官渾身上下一正,一個標準的迴禮展開。
在穿過連綿的帳篷後,陳寒與傳令兵來到了地圖上標識的集結地。隨之而來的是,數個代表著隊友標記的綠色光點的圖標出現在了頭盔單元的小地圖上。
陳寒很快便見到了這支臨時小隊。
清一色的22式全封閉外骨骼作戰係統,除了與他一樣的偵查型型號以外,還有著看起來更加厚重的突擊型型號與側重於火力的支援型型號。
幾個人看了過來,陳寒下意識的點頭示意。
“歡迎你的到來,我是本次行動b隊的隊長,王誠。”頭盔單元中,名字前麵標記著一個型號的戰士上前一步,向陳寒伸出了手。
“陳寒向您報道!”陳寒立刻先敬了軍禮,對方的軍銜是一個上尉。
隨後他又伸出了手:“請多關照。”
其他的隊友見到陳寒態度較好,立刻放鬆了一些。
“不知道這些到底是虛擬的npc程序還是真人...亦或者還是其他的參與者?”陳寒內心疑慮著,他悄悄的觀察著這些人。
但看起來似乎就和現實世界裏的人沒有什麽兩樣,陳寒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應該以真實的心態去對待。
而不是因為知道它是一個虛擬的場景,就以虛擬的心態去對待。
第一次見麵的眾人互相矜持著又按照標準的程序了解著此次的行動計劃。
陳寒一邊看著任務簡報,一邊思索著。
出題者的思路並不是為了難倒參與者,而是希望通過考核來進行篩選,而篩選必然會有一個前提,即參與者可能會具備某一種特質。
“那麽這次行動的深層次目的到底是什麽?”
“考核參與者對新裝備的適應能力?”
“考核叢林作戰課程的學習程度?”
“還是考核偵查技能?”
...
陳寒一邊推測著,一邊將自己代入到了出題者的思路。
最終,他個人認為,這次主要考核的應該是“在緊急情況下的團隊配合能力與叢林遭遇戰。”
畢竟,島嶼上麵的蟲族眾多,而茂密的森林裏,遭遇蟲族近距離伏擊的可能性極大。
至於搜索和探查任務,恐怕也僅僅是個添頭。
真正的考核目標,怕是首先要在臨時的隊伍裏建立自己的能力形象與在雨林中的危險處活了下來。
想通了關鍵問題,做起事情來便輕鬆了很多。陳寒放下了任務簡報,開始觀察起小隊的配置。
包括他自己在內,還有一個1米7出頭的矮個子,看外骨骼裝甲的型號,應該是他們兩人負責偵查工作。
五個穿著突擊型外骨骼作戰係統的士兵,正互相檢查著彼此的彈藥和裝備,這應該是這支隊伍的主要作戰力量。
一個穿著支援型外骨骼係統的機槍手,正不停的安放著機槍彈藥和爆炸物,而他的旁邊同樣是一個穿著外骨骼裝甲的女軍人,外骨骼的背部有一個軍綠色的醫療標記,應該是此次行動的醫療兵。
最後,便是同樣穿著突擊型外骨骼係統的王誠,隻是他的外骨骼作戰係統額外增加了一個小小的方型盒子卡在腰間。
陳寒認得那個東西,之前說明書上有提到過,這是增強指揮模塊,用於處理其他外骨骼的作戰信息,通過模塊內部的處理器進行統一作戰命令部署。
“和訓練時一樣,一個標準的前線偵查配置。”
“就是不知道派出了多少個這樣的小隊了。”
陳寒心裏評估分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