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閔很想站在木易麵前,說“你能這樣做,我為公主替你高興”這樣的話。
這是他很想說的,就像是木易所做的,都是在規則限定的範圍之內,也可以說是利用了規則。
從與規則戰鬥到順應規則,並且利用規則本身,這就是很大的進步。
菰和木易是有關係的,伏閔知道,從一開始就知道了,隻是很多時候都裝作不知道,也知道自己什麽都不應該知道。
強迫自己忘記,那是不可能的,但盡量把思緒放到其他方麵,還是能夠做到的。
在木易沒來的時候,伏閔真的忘記了木易的存在。
可那是木易沒有來的時候,如今木易已經來了,還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一來便以最強橫的姿態解決了烏南國的危難,對整個烏南國都是有恩的。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木易這樣一號人存在,可伏閔怎麽可能不知道。
關於丘凝讓木易所做的事情,徹底解除了烏南國與怒雲國的戰事,他是最先知道的,卻也差不多是最後才知道的。
因為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並不算多,也被菰封鎖了消息。
知道便是知道,知道這件事情,也就知道了木易的強大,加上之前的接觸,確定木易比自己強大太多,甚至有可能是淩駕於烏南國之上的強大。
憑借木易和菰的關係,烏南國能夠穩定下來,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
伏閔沒有去糾結木易為什麽不早出現,為什麽要在這樣的關頭才出現……他一直把木易當做一個外人,雖然就是這樣一個外人和自己國家的公主有些關係,是這樣的外人解決了自己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外人始終是外人。
就好像是對待一個陌生人,你總不可能因為他做得好,就高興地上前去說一番鼓勵的話,拍著對方的肩膀大笑起來。
很多事情,菰都沒有去做,身為更加外人的自己,伏閔特別本分,什麽都不做。
並非是什麽都不想做,而是能夠認清現實,不是什麽都可以做的……因為木易很強,已經算是一位強者,在強大與弱小之間,甚至可以算是前輩。
和比自己強大的人講一些道理,伏閔自認是沒有這樣的博大胸懷的。
是缺少膽量,缺少勇氣。
缺少膽量和勇氣,又何嚐不是有自知之明?
能夠認清自己所應該站立的位置,是做人最基礎的準備,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做事,沒有什麽不好的。
隻是如孫悟空說木易的那樣,需要夢想。
所有人都應該有夢想。
沐神宗有三千多人。
最開始招收弟子的時候,許三親自負責,卻不知道究竟招收了多少名弟子。
三千多人多還是不多?
對於一個宗門而言,三千弟子並不算什麽,可是當要管理三千多人的時候,許多很小的事情都變得困難起來。
就像是要給每一名弟子登名造冊,需要花費的時間可不在少數,而且還不一定真實。
當忙活了一些時間之後,許三找到了木易,說出了自己的痛苦。
管理別人,確實很不錯。
可是管理者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是自己管理一部分人,而這部分人中的每一個人再去管理一些人,在這樣明確而有效的分工之下,事情便會變得簡單很多,辦事的效率也會提升。
其實誰都知道應該這樣,可怎麽做到呢?所有人都可以相信?
待到許三也把這樣的事情述說之後,木易才是重視這個問題,可他重視的點和其他人不一樣,至少和很多人不一樣。
有能力的人,確實可以好好用起來,無論你是存著什麽樣的心思。
既然到了沐神宗了,你就是沐神宗的一份子,如果哪天想要反叛,輕輕鬆鬆就能解決掉。而木易也相信,隻要給出足夠的好處,讓那些有異心的人和其他勢力的人,成為沐神宗的一份子,還是可行的。
更何況,沐神宗的存在,本就沒有防備任何勢力。
隻要不在沐神宗內搞破壞,不拉幫結派,不為外邊的勢力服務,就不存在問題,都可以容忍。
那是現在的情況,至於以後,那就隻能以後再說。
木易有很廣闊的胸懷,可以不在乎很多事情,但前提是,別惹到我的身上來。
看得慣的事情有很多,看不慣的事情,同樣有很多,甚至看不慣的事情比看得慣的事情還要多……最好不要隨意挑戰底線,強者的底線!
雖然有些時候不願意承認,但木易知道,自己真的是一位強者!
還沒有達到心目中那種可以無視一切的強大,卻已經很強大,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在意。
的確不在意很多事情了,可是,還是有很在意的。
木易注意著菰和沐,用無形的氣機鎖定了她們,確定她們的位置,也確定她們的安全,並且隻需要心念一動,就可以出現在她們身邊。
她們來到了沐神宗,他是知道的,有一些意外,還有一些平靜與淡然。
沐神宗是自己的沒錯,可沐神宗也是她們的,是屬於她們的,就像是沐神宗的名字一樣。
她們來了,又應該以什麽樣的方式去麵對呢?
本是想著讓孫悟空去接她們的,可這樣似乎有些不好,顯得不夠正式。
所以,木易出現在菰和沐身邊。
是的,身邊,並非身前。
或許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可是,火似乎都認同了自己的存在,還需要在火的管轄範圍內注意什麽嗎?
大不了就是打一場,如果一場戰鬥解決不了問題,那就繼續。
如果菰真的需要忌諱什麽,就不會到沐神宗來了,並且前進的方式是這樣光明正大,沒有絲毫遮掩什麽的打算。
既然她不需要忌諱什麽,自己還需要忌諱什麽嗎?
不久前的曾經,忌諱的一切,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隻要證明了自己的強大,菰就不用擔心。
如何證明自己的強大,想必火是不會配合的,而自己也不需要火的配合。
強大,無非是能躲做一些事情罷。
隻是自己需要做些什麽呢?
這是他很想說的,就像是木易所做的,都是在規則限定的範圍之內,也可以說是利用了規則。
從與規則戰鬥到順應規則,並且利用規則本身,這就是很大的進步。
菰和木易是有關係的,伏閔知道,從一開始就知道了,隻是很多時候都裝作不知道,也知道自己什麽都不應該知道。
強迫自己忘記,那是不可能的,但盡量把思緒放到其他方麵,還是能夠做到的。
在木易沒來的時候,伏閔真的忘記了木易的存在。
可那是木易沒有來的時候,如今木易已經來了,還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一來便以最強橫的姿態解決了烏南國的危難,對整個烏南國都是有恩的。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木易這樣一號人存在,可伏閔怎麽可能不知道。
關於丘凝讓木易所做的事情,徹底解除了烏南國與怒雲國的戰事,他是最先知道的,卻也差不多是最後才知道的。
因為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並不算多,也被菰封鎖了消息。
知道便是知道,知道這件事情,也就知道了木易的強大,加上之前的接觸,確定木易比自己強大太多,甚至有可能是淩駕於烏南國之上的強大。
憑借木易和菰的關係,烏南國能夠穩定下來,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
伏閔沒有去糾結木易為什麽不早出現,為什麽要在這樣的關頭才出現……他一直把木易當做一個外人,雖然就是這樣一個外人和自己國家的公主有些關係,是這樣的外人解決了自己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外人始終是外人。
就好像是對待一個陌生人,你總不可能因為他做得好,就高興地上前去說一番鼓勵的話,拍著對方的肩膀大笑起來。
很多事情,菰都沒有去做,身為更加外人的自己,伏閔特別本分,什麽都不做。
並非是什麽都不想做,而是能夠認清現實,不是什麽都可以做的……因為木易很強,已經算是一位強者,在強大與弱小之間,甚至可以算是前輩。
和比自己強大的人講一些道理,伏閔自認是沒有這樣的博大胸懷的。
是缺少膽量,缺少勇氣。
缺少膽量和勇氣,又何嚐不是有自知之明?
能夠認清自己所應該站立的位置,是做人最基礎的準備,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做事,沒有什麽不好的。
隻是如孫悟空說木易的那樣,需要夢想。
所有人都應該有夢想。
沐神宗有三千多人。
最開始招收弟子的時候,許三親自負責,卻不知道究竟招收了多少名弟子。
三千多人多還是不多?
對於一個宗門而言,三千弟子並不算什麽,可是當要管理三千多人的時候,許多很小的事情都變得困難起來。
就像是要給每一名弟子登名造冊,需要花費的時間可不在少數,而且還不一定真實。
當忙活了一些時間之後,許三找到了木易,說出了自己的痛苦。
管理別人,確實很不錯。
可是管理者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是自己管理一部分人,而這部分人中的每一個人再去管理一些人,在這樣明確而有效的分工之下,事情便會變得簡單很多,辦事的效率也會提升。
其實誰都知道應該這樣,可怎麽做到呢?所有人都可以相信?
待到許三也把這樣的事情述說之後,木易才是重視這個問題,可他重視的點和其他人不一樣,至少和很多人不一樣。
有能力的人,確實可以好好用起來,無論你是存著什麽樣的心思。
既然到了沐神宗了,你就是沐神宗的一份子,如果哪天想要反叛,輕輕鬆鬆就能解決掉。而木易也相信,隻要給出足夠的好處,讓那些有異心的人和其他勢力的人,成為沐神宗的一份子,還是可行的。
更何況,沐神宗的存在,本就沒有防備任何勢力。
隻要不在沐神宗內搞破壞,不拉幫結派,不為外邊的勢力服務,就不存在問題,都可以容忍。
那是現在的情況,至於以後,那就隻能以後再說。
木易有很廣闊的胸懷,可以不在乎很多事情,但前提是,別惹到我的身上來。
看得慣的事情有很多,看不慣的事情,同樣有很多,甚至看不慣的事情比看得慣的事情還要多……最好不要隨意挑戰底線,強者的底線!
雖然有些時候不願意承認,但木易知道,自己真的是一位強者!
還沒有達到心目中那種可以無視一切的強大,卻已經很強大,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在意。
的確不在意很多事情了,可是,還是有很在意的。
木易注意著菰和沐,用無形的氣機鎖定了她們,確定她們的位置,也確定她們的安全,並且隻需要心念一動,就可以出現在她們身邊。
她們來到了沐神宗,他是知道的,有一些意外,還有一些平靜與淡然。
沐神宗是自己的沒錯,可沐神宗也是她們的,是屬於她們的,就像是沐神宗的名字一樣。
她們來了,又應該以什麽樣的方式去麵對呢?
本是想著讓孫悟空去接她們的,可這樣似乎有些不好,顯得不夠正式。
所以,木易出現在菰和沐身邊。
是的,身邊,並非身前。
或許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可是,火似乎都認同了自己的存在,還需要在火的管轄範圍內注意什麽嗎?
大不了就是打一場,如果一場戰鬥解決不了問題,那就繼續。
如果菰真的需要忌諱什麽,就不會到沐神宗來了,並且前進的方式是這樣光明正大,沒有絲毫遮掩什麽的打算。
既然她不需要忌諱什麽,自己還需要忌諱什麽嗎?
不久前的曾經,忌諱的一切,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隻要證明了自己的強大,菰就不用擔心。
如何證明自己的強大,想必火是不會配合的,而自己也不需要火的配合。
強大,無非是能躲做一些事情罷。
隻是自己需要做些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