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嘖嘖哂笑,看到曹操有些急切,他這才說道:“大王可到許都散布謠言,就說晉王王妃再產一子,生子之夜有真龍降世之象,此乃第一策。再派人前往北疆,策反鮮卑,引匈奴大軍突擊並州、幽州,此乃第二策。”
簡簡單單幾句話,李儒剛說完,曹操就恍然大悟。
戲誌才卻不解道:“這第二策固然合理,但是這第一策又有何用?隻要晉王親自澄清,一樣無法影響到楊飛大軍的軍心。再者,就算是真的又生一兒,難道就能對楊飛的太子位產生威脅嗎?年紀相差太大,無濟於事。”
楊修卻報以微笑,道:“這第一策本來就不是一個計策,而是為了輿論。目的,還是在於第二策。李儒先生這是為了第二個計策能夠更好實施,對吧?”
李儒聽到楊修的見解,他很滿意也很欽佩。
戲誌才也是下一刻才恍然大悟,他畢竟不擅長這種陰損的陰謀,所以反應得慢了半拍。
曹操深吸一口氣,也明白過來,道:“嗯!用百姓的混亂言論來讓晉國百官忽視鮮卑和南匈奴,從而就能夠對並、幽二州製造禍患。並、幽二州沒有猛將鎮守,早晚都會退兵!”
李儒的計劃永遠都是這麽狠辣,而且是陰謀中的陽謀。陰謀可以被看出破綻而化解,但是李儒的計策卻屬於那種即便你能看出破綻,也隻能是被動受製。
曹植眉頭緊蹙,道:“父王,兒臣以為此事不妥。大軍作戰,要的就是明麵戰鬥,而非這樣的背後使計策。”
一片赤子之心,曹操還真是挺喜歡自己的這個孩子。不過曹植不擅長權謀和陰謀,而打仗對此又必不可少。
“你懂個屁!楊主簿,帶子建迴去好好讀一讀兵書,先從《孫子兵法》開始!”曹操假意憤怒,讓楊修將自己的兒子帶走。
三日後,許都開始瘋傳謠言,城中沸沸揚揚都在說晉王妃誕下一子,當夜有真龍之氣升天。
“聽說了嗎?昨晚有真龍之氣升天,看來大王新生的這個孩子才是真命龍子啊!”
“你給我閉嘴吧!太子殿下才是天命,而且太子殿下都二十多歲了,下一任大王一定是太子殿下!”
“我覺得也是,還有什麽真龍之氣升天也太假了,大晚上怎麽可能看得到?”
“嘿!你們還不信,愛信不信吧!”
……
許都內,曹操派去的不少將士大半成百姓模樣,開始散布謠言。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許都上下就是一片人心惶惶。
當夜緊急立朝,百官準備與晉王一起商議該如何應對。
“大王,臣以為此事乃是秦軍有意鼓動,目的是為了讓太子殿下猜忌,從而退兵。”曾國藩眯起眼睛,他對這件事看得清楚。
崔琰和田豐也一起附議,他們認為這件事必然是曹操派人來鼓動民心。
深吸一口氣,發愁道:“但是這民心該如何平定呢?飛兒已經是太子,難不成我要以讓位的形式來讓前線將士們安心嗎?”
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有些發愁。
“大王還年輕,怎能這就讓位?還請大王昭告天下,減少留言。如今國家戰事當前,應當狠辣手段!大王詔書澄清此事,再下令但凡有人再敢議論,斬立決!”曾國藩也有狠辣的一麵,他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能成為太子殿下萌生撤軍之意的導火索。
眉頭緊蹙,不知道這件事到底該怎麽處理,現在也隻能是聽曾國藩的建議了。
“好!那就依愛卿所言,這件事就交給愛卿處理。撫恤金的事情也要趕緊落實,隻有後方的軍餉到位,前線將士才能奮勇作戰。”最後又說了幾句,便草草讓大臣們退朝。
曾國藩、田豐和崔琰三人最後才離開大殿,離開的一路上一直都在想該如何處理好這次的事情。
江東長沙
諸葛亮孤身一人進入孫權會客的正殿,發覺這裏的建築格局有那麽一絲絲奇怪,雖然有江南風格但也略微越矩。孫權畢竟是吳侯,他還沒有稱王,但是某些建築的標準已經達到“王”的水準。
“諸葛孔明,號稱臥龍。這一次不知孔明先生來我江東,所為何事。”孫權沒有為難諸葛亮,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天下形勢必須隻有聯合曹劉才能對抗晉國。隻不過孫權是心裏明白,明麵上還是不敢忤逆晉王。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想必吳侯也早有稱王之心,從這廟宇格局中就能看出。”
孫權聽到諸葛亮竟然如此開門見山地就談及稱王的事情,他還真是感覺被擺了一道。如果諸葛亮先拽拽文,孫權自問還能夠應對一二。但是現在諸葛亮竟然直接就說到自己最關注的事情,還真是讓孫權沒辦法。
本身就對諸葛亮沒什麽敵意,因此曆史上著名的舌戰群儒怕是難以發生了。
“先生所言,倒是有些膽色。先生隨我到裏麵來,我與先生詳談。”孫權沒有廢話,直接就讓諸葛亮跟隨自己進入屏風後麵的內殿。
陸遜、呂蒙、魯肅和張昭也都紛紛起身跟隨,他們現在是孫權最為倚仗的心腹。
內殿之中,諸葛亮一眼就看到了揚州地形圖,而且也看到了上麵的一部分兵力部署情況。
“諸葛孔明,水鏡先生之高徒。不知先生認為按照江東如此兵力部署,想要擊潰呂布,有幾分勝算?”呂蒙直爽,一進入內殿就詢問諸葛亮。
諸葛亮眯起眼睛,羽扇輕搖,笑道:“三成。但這三成之外還有幾成在吳侯的掌控之中,怕是這兵力部署的地圖上沒有畫出來。”
諸葛亮的話也相當犀利,而且切中要害。
孫權頓時眯起眼睛,他肯定這個諸葛亮絕對並非尋常之人。
“哦?先生既然說這兵力部署隻有三成勝算,那不知如何將這勝算抬高。”孫權本就知道這份兵力部署不過是陸遜為了考驗諸葛亮而繪製,因此也沒有因為諸葛亮的直言不諱而生氣。
諸葛亮依舊是輕鬆自然,笑道:“呂布之個人勇武,不說江東無人能敵,即便是我楚國也隻有大將軍關羽、征北將軍張飛這兩員大將能夠與之匹敵。江東人才輩出,雖然勇武之人必然不少,但想要力敵呂布卻也鳳毛麟角。因此呂布的個人勇武,就占據了三成勝算。”
聽到諸葛亮開始吹噓關羽和張飛的武藝,張昭和呂蒙隻是冷哼一聲,心中不屑。
關羽和張飛的實力雖強,但在場者都知道憑借他們二人之力合擊呂布,或許也僅僅是平手而已。
“先生所言極是,這呂奉先乃當世勇將,然亦不過是一介莽夫。來人,換地圖!”陸遜很禮貌,他讚許諸葛亮的這份才氣和膽色,因此以禮相待。
兩名將士將地圖更換一張,當諸葛亮看到了新的兵力部署後,原本有些輕佻的眼神也瞬間變為嚴肅,隻是依舊沒有失態。
“這份兵力部署果然厲害!江東有帥才,雖然這些兵力安排還看上去比較稚嫩,但若是給予此人十年時間,必能成為我的對手。莫非,就是這個陸遜部署的兵力?若是如此,當真可怕!此人年輕之時尚且有如此見解,怕是以後更加厲害。”諸葛亮在心中讚許,對陸遜更加關注幾分。
孫權看出來了諸葛亮的神色凝重了,因此爽朗笑道:“諸葛先生乃是當世之大才,不妨說一說這一份兵力部署中的不妥之處。”
再一次考驗諸葛亮的才學,孫權要看看此人到底有沒有合作的價值。
諸葛亮輕笑,道:“這份兵力部署已經堪稱完美,然依舊稚嫩。此人之才學廣博,卻有些紙上談兵的意味。壽春此處布兵過少,此乃輕視了呂布之武藝。很顯然,部署兵力的人雖然有才,卻不懂得什麽是一將成軍的道理。”
諸葛亮特意貶低這份兵力部署,目的就是要確定這份部署是否出自陸遜之手。
孫權聽到諸葛亮依舊如此狂傲,他這迴倒是有些不滿了。
“諸葛孔明,你這就太過於傲慢了!不知以你的才智,能否布置出更好的戰略!”張昭對諸葛亮這樣年輕氣盛的人很是不滿,因此怒懟一句。
孫權擺擺手,讓張昭不要太過於激進,卻也默許了他考驗諸葛亮的行為。
諸葛亮笑而不語,走進地圖後指點一番,道:“此處兵馬麵對臧霸,此人隻是一介武夫,區區小計便能將其迷惑。此處兵馬麵對陷陣營,當以步卒抵擋,增兵三千。此處兵馬需要一員大將,要直麵呂布的三千騎兵,當增兵二萬人!呂布乃是勇將,三千騎兵可破數萬步卒,若是兵力過少,可就糟蹋了這不錯的戰略部署。”
諸葛亮眯著眼睛打量陸遜的表情,認定這份部署就是出自他手。
“我就說嘛!主公,這呂布的武藝超強,必須增兵!陸遜畢竟還年輕,他沒見過什麽是一人左右戰局,我認為這個諸葛孔明還算有真才實學!”呂蒙豪放,認同了諸葛亮的話。
孫權眯起眼睛,因為呂蒙雖然做不出來如此完善的戰略部署,但是他對這份部署的見解和諸葛亮相差無幾。兵力問題,呂蒙也認為直麵呂布的大軍,還是人數太少了。
“哼!這個諸葛孔明,果然不凡啊!”孫權在心裏暗自感慨。
簡簡單單幾句話,李儒剛說完,曹操就恍然大悟。
戲誌才卻不解道:“這第二策固然合理,但是這第一策又有何用?隻要晉王親自澄清,一樣無法影響到楊飛大軍的軍心。再者,就算是真的又生一兒,難道就能對楊飛的太子位產生威脅嗎?年紀相差太大,無濟於事。”
楊修卻報以微笑,道:“這第一策本來就不是一個計策,而是為了輿論。目的,還是在於第二策。李儒先生這是為了第二個計策能夠更好實施,對吧?”
李儒聽到楊修的見解,他很滿意也很欽佩。
戲誌才也是下一刻才恍然大悟,他畢竟不擅長這種陰損的陰謀,所以反應得慢了半拍。
曹操深吸一口氣,也明白過來,道:“嗯!用百姓的混亂言論來讓晉國百官忽視鮮卑和南匈奴,從而就能夠對並、幽二州製造禍患。並、幽二州沒有猛將鎮守,早晚都會退兵!”
李儒的計劃永遠都是這麽狠辣,而且是陰謀中的陽謀。陰謀可以被看出破綻而化解,但是李儒的計策卻屬於那種即便你能看出破綻,也隻能是被動受製。
曹植眉頭緊蹙,道:“父王,兒臣以為此事不妥。大軍作戰,要的就是明麵戰鬥,而非這樣的背後使計策。”
一片赤子之心,曹操還真是挺喜歡自己的這個孩子。不過曹植不擅長權謀和陰謀,而打仗對此又必不可少。
“你懂個屁!楊主簿,帶子建迴去好好讀一讀兵書,先從《孫子兵法》開始!”曹操假意憤怒,讓楊修將自己的兒子帶走。
三日後,許都開始瘋傳謠言,城中沸沸揚揚都在說晉王妃誕下一子,當夜有真龍之氣升天。
“聽說了嗎?昨晚有真龍之氣升天,看來大王新生的這個孩子才是真命龍子啊!”
“你給我閉嘴吧!太子殿下才是天命,而且太子殿下都二十多歲了,下一任大王一定是太子殿下!”
“我覺得也是,還有什麽真龍之氣升天也太假了,大晚上怎麽可能看得到?”
“嘿!你們還不信,愛信不信吧!”
……
許都內,曹操派去的不少將士大半成百姓模樣,開始散布謠言。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許都上下就是一片人心惶惶。
當夜緊急立朝,百官準備與晉王一起商議該如何應對。
“大王,臣以為此事乃是秦軍有意鼓動,目的是為了讓太子殿下猜忌,從而退兵。”曾國藩眯起眼睛,他對這件事看得清楚。
崔琰和田豐也一起附議,他們認為這件事必然是曹操派人來鼓動民心。
深吸一口氣,發愁道:“但是這民心該如何平定呢?飛兒已經是太子,難不成我要以讓位的形式來讓前線將士們安心嗎?”
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有些發愁。
“大王還年輕,怎能這就讓位?還請大王昭告天下,減少留言。如今國家戰事當前,應當狠辣手段!大王詔書澄清此事,再下令但凡有人再敢議論,斬立決!”曾國藩也有狠辣的一麵,他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能成為太子殿下萌生撤軍之意的導火索。
眉頭緊蹙,不知道這件事到底該怎麽處理,現在也隻能是聽曾國藩的建議了。
“好!那就依愛卿所言,這件事就交給愛卿處理。撫恤金的事情也要趕緊落實,隻有後方的軍餉到位,前線將士才能奮勇作戰。”最後又說了幾句,便草草讓大臣們退朝。
曾國藩、田豐和崔琰三人最後才離開大殿,離開的一路上一直都在想該如何處理好這次的事情。
江東長沙
諸葛亮孤身一人進入孫權會客的正殿,發覺這裏的建築格局有那麽一絲絲奇怪,雖然有江南風格但也略微越矩。孫權畢竟是吳侯,他還沒有稱王,但是某些建築的標準已經達到“王”的水準。
“諸葛孔明,號稱臥龍。這一次不知孔明先生來我江東,所為何事。”孫權沒有為難諸葛亮,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天下形勢必須隻有聯合曹劉才能對抗晉國。隻不過孫權是心裏明白,明麵上還是不敢忤逆晉王。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想必吳侯也早有稱王之心,從這廟宇格局中就能看出。”
孫權聽到諸葛亮竟然如此開門見山地就談及稱王的事情,他還真是感覺被擺了一道。如果諸葛亮先拽拽文,孫權自問還能夠應對一二。但是現在諸葛亮竟然直接就說到自己最關注的事情,還真是讓孫權沒辦法。
本身就對諸葛亮沒什麽敵意,因此曆史上著名的舌戰群儒怕是難以發生了。
“先生所言,倒是有些膽色。先生隨我到裏麵來,我與先生詳談。”孫權沒有廢話,直接就讓諸葛亮跟隨自己進入屏風後麵的內殿。
陸遜、呂蒙、魯肅和張昭也都紛紛起身跟隨,他們現在是孫權最為倚仗的心腹。
內殿之中,諸葛亮一眼就看到了揚州地形圖,而且也看到了上麵的一部分兵力部署情況。
“諸葛孔明,水鏡先生之高徒。不知先生認為按照江東如此兵力部署,想要擊潰呂布,有幾分勝算?”呂蒙直爽,一進入內殿就詢問諸葛亮。
諸葛亮眯起眼睛,羽扇輕搖,笑道:“三成。但這三成之外還有幾成在吳侯的掌控之中,怕是這兵力部署的地圖上沒有畫出來。”
諸葛亮的話也相當犀利,而且切中要害。
孫權頓時眯起眼睛,他肯定這個諸葛亮絕對並非尋常之人。
“哦?先生既然說這兵力部署隻有三成勝算,那不知如何將這勝算抬高。”孫權本就知道這份兵力部署不過是陸遜為了考驗諸葛亮而繪製,因此也沒有因為諸葛亮的直言不諱而生氣。
諸葛亮依舊是輕鬆自然,笑道:“呂布之個人勇武,不說江東無人能敵,即便是我楚國也隻有大將軍關羽、征北將軍張飛這兩員大將能夠與之匹敵。江東人才輩出,雖然勇武之人必然不少,但想要力敵呂布卻也鳳毛麟角。因此呂布的個人勇武,就占據了三成勝算。”
聽到諸葛亮開始吹噓關羽和張飛的武藝,張昭和呂蒙隻是冷哼一聲,心中不屑。
關羽和張飛的實力雖強,但在場者都知道憑借他們二人之力合擊呂布,或許也僅僅是平手而已。
“先生所言極是,這呂奉先乃當世勇將,然亦不過是一介莽夫。來人,換地圖!”陸遜很禮貌,他讚許諸葛亮的這份才氣和膽色,因此以禮相待。
兩名將士將地圖更換一張,當諸葛亮看到了新的兵力部署後,原本有些輕佻的眼神也瞬間變為嚴肅,隻是依舊沒有失態。
“這份兵力部署果然厲害!江東有帥才,雖然這些兵力安排還看上去比較稚嫩,但若是給予此人十年時間,必能成為我的對手。莫非,就是這個陸遜部署的兵力?若是如此,當真可怕!此人年輕之時尚且有如此見解,怕是以後更加厲害。”諸葛亮在心中讚許,對陸遜更加關注幾分。
孫權看出來了諸葛亮的神色凝重了,因此爽朗笑道:“諸葛先生乃是當世之大才,不妨說一說這一份兵力部署中的不妥之處。”
再一次考驗諸葛亮的才學,孫權要看看此人到底有沒有合作的價值。
諸葛亮輕笑,道:“這份兵力部署已經堪稱完美,然依舊稚嫩。此人之才學廣博,卻有些紙上談兵的意味。壽春此處布兵過少,此乃輕視了呂布之武藝。很顯然,部署兵力的人雖然有才,卻不懂得什麽是一將成軍的道理。”
諸葛亮特意貶低這份兵力部署,目的就是要確定這份部署是否出自陸遜之手。
孫權聽到諸葛亮依舊如此狂傲,他這迴倒是有些不滿了。
“諸葛孔明,你這就太過於傲慢了!不知以你的才智,能否布置出更好的戰略!”張昭對諸葛亮這樣年輕氣盛的人很是不滿,因此怒懟一句。
孫權擺擺手,讓張昭不要太過於激進,卻也默許了他考驗諸葛亮的行為。
諸葛亮笑而不語,走進地圖後指點一番,道:“此處兵馬麵對臧霸,此人隻是一介武夫,區區小計便能將其迷惑。此處兵馬麵對陷陣營,當以步卒抵擋,增兵三千。此處兵馬需要一員大將,要直麵呂布的三千騎兵,當增兵二萬人!呂布乃是勇將,三千騎兵可破數萬步卒,若是兵力過少,可就糟蹋了這不錯的戰略部署。”
諸葛亮眯著眼睛打量陸遜的表情,認定這份部署就是出自他手。
“我就說嘛!主公,這呂布的武藝超強,必須增兵!陸遜畢竟還年輕,他沒見過什麽是一人左右戰局,我認為這個諸葛孔明還算有真才實學!”呂蒙豪放,認同了諸葛亮的話。
孫權眯起眼睛,因為呂蒙雖然做不出來如此完善的戰略部署,但是他對這份部署的見解和諸葛亮相差無幾。兵力問題,呂蒙也認為直麵呂布的大軍,還是人數太少了。
“哼!這個諸葛孔明,果然不凡啊!”孫權在心裏暗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