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迴來,這批數量可觀的軍用物資可真是給趙旭和嶽飛等人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啊!要說其中最令嶽飛興奮不已的,那必然是這一萬多名被俘獲的農夫了。畢竟眼下他們已落入己方手中,嶽飛心裏琢磨著,不管怎樣都得從這群人中精挑細選出一部分適合的人來,好讓他們能為自己後續的戰略規劃貢獻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趙旭已然馬不停蹄地趕迴了遼東地區,他正全力以赴地監督著正在緊鑼密鼓興建中的兵工廠。不僅如此,他還得忙著籌備與即將到來的大戰相關的各類軍火物資。要知道,隨著金國公主的歸來,誰也不清楚北方的金國人究竟會作何反應。


    所以趙旭深知自己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將方方麵麵都安排妥當才行。隻有這樣,才能避免金國冷不丁地對自己發動襲擊,從而被打得個猝不及防。


    而此次成功攔截下這批物資,無疑為接下來可能爆發的激烈大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時此刻,嶽飛腦海裏不斷思索著:到底是應該率先對蔡鯈軍團采取行動呢,還是集中精力應對金國可能從邊境突然發動的進攻?這個問題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心頭,需要他深思熟慮後作出明智的抉擇。


    此時此刻的金國小公主,已經順利迴歸到自己父母的身邊,這一次,除了他得到皇家的聖旨來省親,作為兩國之間的交際,大宋也派來了一路使臣,除了把一些具有特色的禮品呈現給金國皇帝之外,也夾雜著一些掩人耳目的合作和商貿往來。


    這些表麵工程自然是為了掩人耳目,讓大宋和大金兩國子民知道,如今這兩個國家的往來非常頻繁,而且兩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的融洽。同時,給老百姓們還帶來了另外一種含義,畢竟此時大理已經攻占了大宋南方大量的疆域,這時候,大宋讓自己的皇妃迴歸草原和大金建立友好往來,明顯就是防止北方的金國和大宋反目。


    其實對於這種流言蜚語,自從這個皇妃走出皇宮的那一刻,已經有官員甚至於民間的商旅開始流傳。現在不要說大宋境內就是整個草原上的金國百姓,已經有大多數人對這個傳言深信不疑。


    當那位嬌小可愛、粉雕玉琢的小公主,懷著忐忑而又激動的心情,終於正式拜見了她那威嚴無比的父皇後,便如一隻輕盈的蝴蝶般,順利地踏入了金國那金碧輝煌的後宮。在那裏,她與久別重逢的母親緊緊相擁,母女二人盡享著這溫馨而又難得的親密時光,相互傾訴著彼此的思念與牽掛。


    就在當天夜幕降臨之時,大金皇帝完顏吳乞買,這位掌控著廣袤疆土和萬千子民命運的至高無上之人,再次將他心愛的女兒輕輕地帶入了自己那莊重肅穆的書房。在書房昏黃的燭光下,父女倆相對而坐,就大宋皇帝的意圖展開了一場深入而細致的長談。他們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慷慨陳詞,時而交換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兩個時辰就這樣匆匆而過,但父女倆卻仿佛渾然不覺。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整個上京城仍沉浸在一片寧靜的夢鄉之中。然而,那些位高權重的金國高官們,卻早已紛紛從各自溫暖舒適的府邸中起身,身著華麗的官服,邁著匆忙的腳步,陸續進入到戒備森嚴的皇宮之內。接下來的整整一個上午,這座宏偉宮殿內的氣氛異常凝重,滿朝文武濟濟一堂,正圍繞著某個至關重要的議題進行著一場高度機密的會談。與此同時,無數匹毛色鮮亮、四蹄生風的駿馬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它們背負著緊急使命,要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去召喚散落在草原各處的重要人物速速迴京。


    在隨後的數天裏,那場神秘會晤的具體內容宛如被一層厚厚的帷幕所籠罩,始終不為人知。所有參與朝會的官員們皆謹遵聖諭,守口如瓶,甚至連對自己最親近的妻兒也未曾吐露過哪怕是一絲一毫的相關信息。眾人翹首期盼著,直到來自草原各個角落的重要首領相繼抵達京都,金國的高層會議才得以再度開啟……


    這一次的會議可謂規模空前盛大,幾乎將金國上下所有的能臣幹將都召集到了一起。其中不僅有常年在朝堂之上參與政事的文臣謀士們,還有那些一直堅守在邊疆、保家衛國的幾位極其重要的大員們。即便是他們身負重任,這次也被特意從遙遠的邊陲召迴了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


    而眾人齊聚一堂所將要探討和商議的核心問題,毫無疑問正是那由大宋皇帝傳遞而來的神秘且至關重要的消息。原來,宋欽宗竟然派遣自己的愛妃親自出馬,不辭辛勞地趕赴大金,將一封密信送到了完顏吳乞買的手中。


    這封密信中的內容著實令人震驚不已!其大致意思是以廣袤無垠、幅員遼闊的整個遼東地區數千裏的疆土作為交換條件,懇請金國出動大軍前去剿滅肆虐一方的匪患勢力。並且明確表示,隻要金國願意揮師南下,一舉將盤踞在遼東境內的趙旭集團徹底清除幹淨,那麽這片廣闊的遼東土地乃至相鄰的高麗地域,從此以後便皆歸屬大金所有。


    不僅如此,如果大金果真答應出兵相助,那麽長期以來一直在邊境屯集重兵的蔡鯈將會率領所屬部隊主動退守至幽雲 16 州一帶。自此以後,16 州以北的遼闊疆域將毫無爭議地直接劃歸大金統治之下。與此同時,大宋方麵還承諾將會集結數量多達數十萬之眾的精銳水師,在波濤洶湧的東海之上精心布置出一張嚴密無縫的天羅地網,務必確保趙旭及其麾下軍隊無法向南逃竄撤離。


    這個消息對於大金所有官員來說,絕對是無與倫比的震驚,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明顯不會有太多的危險,簡直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先不要說遼東原本就是大金的祖地,光是那片廣袤的高麗疆域也十分誘人,大宋直接把這麽大一片領土送給金國,其目的就是要把趙旭整個集團剿滅幹淨,當然,大金要想拿迴這片領土,也必須和趙旭翻臉,畢竟如今這片領土的主人是趙旭。


    遙想當年,趙旭振臂一唿,集結起浩浩蕩蕩的大軍,向著金國悍然出兵。一路上,雙方經曆了數次驚心動魄、規模宏大的重大戰役。而趙旭手下的幾員將領不僅軍事才能卓越,更是心機深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們巧妙地運用各種不良計謀,挑撥離間高麗與大金之間本就脆弱的關係,讓兩國相互牽製、內耗不止。


    就這樣,趙旭率領的軍隊如狼似虎般步步緊逼,逐步蠶食著金國廣袤無垠的領土。終於,在漫長的征戰之後,那原本屬於金國的大片疆土,盡數落入了趙旭之手。至此,曾經盛極一時的高麗王朝已經徹底的灰飛煙滅,其國民皆成為了大宋治下的臣民,整個國家也變成了趙旭腳下的土地。


    然而,那些退守北方的金國人並未就此甘心認命。他們對趙旭及其部下充滿了刻骨銘心的仇恨和熊熊燃燒的怒火。畢竟,昔日的家園淪陷敵手,親人慘遭屠戮,這份血海深仇如何能忘?


    說起大金與大宋的聯姻之事,其中緣由實則令人唏噓不已。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大金實在無法抵擋趙旭軍團勢如破竹的攻勢。當時,趙旭統領的軍團銳不可當,將大金的軍隊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在這種完全處於下風且毫無還手之力的絕境之下,大金迫不得已才做出了主動聯姻這個屈辱的決定,以求暫時平息戰火。


    可誰曾料到,世事無常,局勢瞬息萬變。如今的情形已然發生了驚天逆轉!先是趙旭竟然與大宋天子反目成仇,分道揚鑣。更為糟糕的是,他麾下那幾支強大無比的兵團,也被大宋皇帝牢牢掌控在了手中。此時此刻,就連趙旭本人,也正遭受著來自整個大宋勢力鋪天蓋地的追殺,可謂是四麵楚歌、窮途末路。


    值此風雲變幻之際,大金若能果斷出兵,趁火打劫前去絞殺趙旭,無疑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機會。一旦成功,不但可以報得昔日之血海深仇,更有可能順勢奪迴失去的領土,重振大金往日雄風。如此千載難逢的機遇,大金豈能輕易放過?


    所以這一次的會議剛剛召開不久,幾乎整個朝堂中的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同意出兵南下,不光報了當年的那種仇恨,也順勢將自己的領土再一次擴張,等到自己在北方徹底站住了腳跟,對於鎮守幽雲16州的蔡鯈那些人更不會看在眼中,到時候整個大宋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以完顏兀術和完顏銀術可為首的一眾將領們,此時情緒激昂、群情振奮地極力討要軍權,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皆願親自率領麾下大軍率先踏入遼東這片廣袤土地展開激烈戰鬥。要知道,想當年,他們可都曾是趙旭手下那些猛將悍將的手下敗將,這一直以來就是他們心頭難以抹去的恥辱印記。而此刻,對於這些心高氣傲的將領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可以一雪前恥、揚眉吐氣!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了人帶頭,其餘眾將便如潮水般緊跟其後。刹那間,原本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頓時變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仿佛炸開了鍋一般。隻見眾多將領爭先恐後地高聲唿喊著,表示自己心甘情願追隨那幾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一同揮師南下,直搗黃龍。一時間,朝堂之中充斥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與慷慨激昂的請戰之聲,氣氛熱烈到了極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青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青春並收藏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