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王先給你們上第一課,教教你們什麽是令行禁止,什麽是鳴號起床,如何可以快速而又整齊的列隊,當你們能做到這點後本王再帶著你們進行真正的訓練。你們放心今天隻是開始,本王給了你們那麽好的條件,就不是讓你們來當老爺兵的!”
李愔說到做到,隨後一整天李愔都帶著這些軍士們練習站軍姿、列隊以及向左向右轉身。
從現代社會過來的李愔深知,站軍姿、列隊以及左右轉這些東西看似簡單,但卻是一支部隊的靈魂和基礎,隻有練好了這些基礎的東西才能再談部隊的戰鬥力。
不過這些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李愔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年代的部隊由於文盲太多,絕大多數軍士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這也給部隊的訓練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愔,前人早就告訴了他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李愔給所有的士兵手手腳分別綁上了紅布和黑布,當軍官們喊向右轉的時候就朝係著紅布的方向轉去,當軍官們喊向左轉的時候就朝著係著黑布的方向轉,如此下來這個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經過了一個星期的訓練,幾乎所有的軍士都知道了左右的區分。
原先不知道,直到練兵的時候李愔才知道練兵的辛苦,把一名名剛放下鋤頭的軍戶和流民訓練成一名合格的軍人需要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那可不是單純的把他們的身體養壯就能解決的了,花了一個星期讓軍士們學會了分清左右,讓他們知道了如何列隊,再接下來就是讓軍士們牢記軍規了。
何為軍規?在李愔看來,所謂的軍規就是由軍隊的統帥者製定的一套規範製約軍隊各級軍官和士兵的一套規定了。
在這套規定裏統帥者會將自己的意誌加注在上麵,裏麵林林種種的規定了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的規定,如果有人違反了這套規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了軍隊這個職業以來軍規便開始存在,別看這些條條框框的軍隊好像有些多餘,但是恰恰正是這些東西才是保證軍隊戰鬥力的保證。
不過製定軍規這種東西李愔也是頭一次,屬於摸著石頭過河,所以索性他打算將如今大唐的軍紀軍規拿過來借鑒一下。剛開始李愔原本以為在唐代這樣的封建社會軍規一定是很少也很粗糙的,但事實缺不一樣,唐代的軍規還是十分嚴格的,不然李世民也不可能讓突闕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李愔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各個時代的軍規詳細的閱讀之後又將所有的軍官們召集了起來,眾人商議了好幾天才製定出了一套軍規。
比如,奸淫漢人婦女,偷盜他人財物者斬,以上有犯,同夥同部之人有一舉首,餘皆免罪。首者行賞,若互相容隱,同部之軍俱以軍法連坐。
再比如若有兩名軍士互毆,不論曲直捆了就打,然後查其所由加治。若是軍士與別的部隊的軍官對打,不論曲直先將軍士捆了再治其個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後另論曲直。若是同個部隊中,軍士們與上官對打,或是班長、連長與營長對打,不論曲直,交行軍法從事。
再有聞鼓前進鳴金後撤,旗幟在哪則部隊立即相隨,鳴笛則要開火。再比如若有軍士逃跑地則整個班全部連坐,一半送監一半保拿,革去月糧。一年不獲,本部的班長從重捆打等等。
李愔之所以製定出這麽繁瑣的軍規就是要在軍隊裏樹立起一套嚴格的等級尊卑的嚴格紀律,在他看來軍隊原本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若是強行搞什麽官兵平等的那套隻能跟說明這個人是腦殘了,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那麽多平等,李愔深知無論是封建社會宣揚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或是現代社會宣揚的平等自由什麽的不過是統治者用來哄騙百姓的謊言而已。
若是世界真的人人平等了,那麽這個世界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試問如果一個皇帝或是總統的權利和生存環境真的跟大街上那些辛辛苦苦求生存的平民一模一樣的話那他還那麽辛苦的奮鬥又有什麽意義?
經過一番努力,軍規是製定出來了。可如果誰以為軍規製定出來後就萬事大吉的話他就錯了,後來李愔又發現,最困難的不是製定軍規,而是如何讓軍士們記住這些軍規,因為在這些軍士裏文盲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這個恐怖的比例簡直能讓人崩潰。
當軍規條例編訂成冊後,眾人才發現這些軍規條例竟然多到可以編成一本小冊子。製定出了這麽多的軍規條例,不要說普通的軍士們,就連李愔自己也是看得有些眼暈。為了把這些軍規背下來李愔足足花了五六天時間才把它啃下來,就更別提那些大字不識的軍士了。不過熟背軍規是軍隊中必要地領軍手段,在這個時代,如果軍士連軍規都背不了那這些軍規製定出來的又有何意義?
看到軍士們一個個背得痛苦的模樣,李愔最後發了狠。規定若有軍士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熟背軍規則扣糧餉一個月打十軍棍,若在限期內還不能背出來則要扣糧餉半年打二十軍棍,第三次若是還背不出來就要革除出軍隊,絕對沒有人情可講。
有了懲罰自然就有獎勵,軍士若能在規定時間內熟記軍規的話則會多發三個月的軍餉,獎勵與懲罰的差別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軍士們紛紛咬著牙,每天除了訓練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背誦軍規了。在金錢的刺激下,軍士們發揮出了驚人的毅力,半個月過後,整個部隊除了極個別的軍士外,絕大多數的軍士竟然把那本小冊子軍規全都背了下來,這也讓李愔不得不驚歎金錢的威力比他這個王爺還要大啊。
訓練很艱苦,即便是那些從小就吃苦出身的子弟每天訓練下來也累得不行。
每天,除了生病請假以外的所有軍士都要準時進入教場點卯,如果等鼓聲敲完之後還不到者,要嚴格追究。鼓聲停下來後,校場就會被封鎖,不準有閑人和軍士在校場內閑逛,否則都會被軍紀官的人抓起來打板子,李愔設立軍紀官可不是讓他們吃閑飯的。
又經過大半個月的訓練,軍士們總算是有了一絲軍人的樣子,不過在列隊、鳴鼓前進或是鳴金後撤以及看旗幟行動這些科目上還是不大像樣子,還有偶爾個別軍士在列隊時還是會轉錯方向,這個時候軍紀官率領的軍法隊就會衝進隊列裏,將犯錯的軍士拉出來就是一頓亂打,隻打得犯錯的軍士哭爹喊娘,當然他們也不是隻打普通軍士,就連班長、連長乃至營長做錯了他們也照打不誤,所以如今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底將他們恨得牙癢癢的。
特別是那些軍官,在他們手下的人麵前被一頓爆揍,臉都丟光了,讓他們恨不得一刀把那些人給哢嚓了。
李愔說到做到,隨後一整天李愔都帶著這些軍士們練習站軍姿、列隊以及向左向右轉身。
從現代社會過來的李愔深知,站軍姿、列隊以及左右轉這些東西看似簡單,但卻是一支部隊的靈魂和基礎,隻有練好了這些基礎的東西才能再談部隊的戰鬥力。
不過這些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李愔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年代的部隊由於文盲太多,絕大多數軍士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這也給部隊的訓練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愔,前人早就告訴了他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李愔給所有的士兵手手腳分別綁上了紅布和黑布,當軍官們喊向右轉的時候就朝係著紅布的方向轉去,當軍官們喊向左轉的時候就朝著係著黑布的方向轉,如此下來這個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經過了一個星期的訓練,幾乎所有的軍士都知道了左右的區分。
原先不知道,直到練兵的時候李愔才知道練兵的辛苦,把一名名剛放下鋤頭的軍戶和流民訓練成一名合格的軍人需要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那可不是單純的把他們的身體養壯就能解決的了,花了一個星期讓軍士們學會了分清左右,讓他們知道了如何列隊,再接下來就是讓軍士們牢記軍規了。
何為軍規?在李愔看來,所謂的軍規就是由軍隊的統帥者製定的一套規範製約軍隊各級軍官和士兵的一套規定了。
在這套規定裏統帥者會將自己的意誌加注在上麵,裏麵林林種種的規定了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的規定,如果有人違反了這套規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了軍隊這個職業以來軍規便開始存在,別看這些條條框框的軍隊好像有些多餘,但是恰恰正是這些東西才是保證軍隊戰鬥力的保證。
不過製定軍規這種東西李愔也是頭一次,屬於摸著石頭過河,所以索性他打算將如今大唐的軍紀軍規拿過來借鑒一下。剛開始李愔原本以為在唐代這樣的封建社會軍規一定是很少也很粗糙的,但事實缺不一樣,唐代的軍規還是十分嚴格的,不然李世民也不可能讓突闕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李愔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各個時代的軍規詳細的閱讀之後又將所有的軍官們召集了起來,眾人商議了好幾天才製定出了一套軍規。
比如,奸淫漢人婦女,偷盜他人財物者斬,以上有犯,同夥同部之人有一舉首,餘皆免罪。首者行賞,若互相容隱,同部之軍俱以軍法連坐。
再比如若有兩名軍士互毆,不論曲直捆了就打,然後查其所由加治。若是軍士與別的部隊的軍官對打,不論曲直先將軍士捆了再治其個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後另論曲直。若是同個部隊中,軍士們與上官對打,或是班長、連長與營長對打,不論曲直,交行軍法從事。
再有聞鼓前進鳴金後撤,旗幟在哪則部隊立即相隨,鳴笛則要開火。再比如若有軍士逃跑地則整個班全部連坐,一半送監一半保拿,革去月糧。一年不獲,本部的班長從重捆打等等。
李愔之所以製定出這麽繁瑣的軍規就是要在軍隊裏樹立起一套嚴格的等級尊卑的嚴格紀律,在他看來軍隊原本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若是強行搞什麽官兵平等的那套隻能跟說明這個人是腦殘了,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那麽多平等,李愔深知無論是封建社會宣揚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或是現代社會宣揚的平等自由什麽的不過是統治者用來哄騙百姓的謊言而已。
若是世界真的人人平等了,那麽這個世界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試問如果一個皇帝或是總統的權利和生存環境真的跟大街上那些辛辛苦苦求生存的平民一模一樣的話那他還那麽辛苦的奮鬥又有什麽意義?
經過一番努力,軍規是製定出來了。可如果誰以為軍規製定出來後就萬事大吉的話他就錯了,後來李愔又發現,最困難的不是製定軍規,而是如何讓軍士們記住這些軍規,因為在這些軍士裏文盲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這個恐怖的比例簡直能讓人崩潰。
當軍規條例編訂成冊後,眾人才發現這些軍規條例竟然多到可以編成一本小冊子。製定出了這麽多的軍規條例,不要說普通的軍士們,就連李愔自己也是看得有些眼暈。為了把這些軍規背下來李愔足足花了五六天時間才把它啃下來,就更別提那些大字不識的軍士了。不過熟背軍規是軍隊中必要地領軍手段,在這個時代,如果軍士連軍規都背不了那這些軍規製定出來的又有何意義?
看到軍士們一個個背得痛苦的模樣,李愔最後發了狠。規定若有軍士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熟背軍規則扣糧餉一個月打十軍棍,若在限期內還不能背出來則要扣糧餉半年打二十軍棍,第三次若是還背不出來就要革除出軍隊,絕對沒有人情可講。
有了懲罰自然就有獎勵,軍士若能在規定時間內熟記軍規的話則會多發三個月的軍餉,獎勵與懲罰的差別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軍士們紛紛咬著牙,每天除了訓練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背誦軍規了。在金錢的刺激下,軍士們發揮出了驚人的毅力,半個月過後,整個部隊除了極個別的軍士外,絕大多數的軍士竟然把那本小冊子軍規全都背了下來,這也讓李愔不得不驚歎金錢的威力比他這個王爺還要大啊。
訓練很艱苦,即便是那些從小就吃苦出身的子弟每天訓練下來也累得不行。
每天,除了生病請假以外的所有軍士都要準時進入教場點卯,如果等鼓聲敲完之後還不到者,要嚴格追究。鼓聲停下來後,校場就會被封鎖,不準有閑人和軍士在校場內閑逛,否則都會被軍紀官的人抓起來打板子,李愔設立軍紀官可不是讓他們吃閑飯的。
又經過大半個月的訓練,軍士們總算是有了一絲軍人的樣子,不過在列隊、鳴鼓前進或是鳴金後撤以及看旗幟行動這些科目上還是不大像樣子,還有偶爾個別軍士在列隊時還是會轉錯方向,這個時候軍紀官率領的軍法隊就會衝進隊列裏,將犯錯的軍士拉出來就是一頓亂打,隻打得犯錯的軍士哭爹喊娘,當然他們也不是隻打普通軍士,就連班長、連長乃至營長做錯了他們也照打不誤,所以如今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底將他們恨得牙癢癢的。
特別是那些軍官,在他們手下的人麵前被一頓爆揍,臉都丟光了,讓他們恨不得一刀把那些人給哢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