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吏治,誰都沉默了。


    大宇的吏治差是事實,有些地方甚至到了爛的地步,很難做到上行下效,朝廷下達的命令多是推諉應付,睜大眼睛挑漏洞鑽空子謀私利。


    這種情況下若是革新,恐怕又會走秦翰的老路子。


    孟青雲不擔心改革惹人,他是擔心半途夭折,所以在這時候更要冷靜,慢慢創建改革成功的條件。


    “革新最重要是吏治,吏治不清,官吏執行不力,再好的革新也會變成害民、擾民。”


    孟青雲要說服這幾個革新派不能操之過急,卻不能直說,若隻有盛騰,他就直說了,但秦翰和晏瀚博是他兩位師傅,並且有主持革新失敗的前例,說得太直接,會勾起他們的傷心和憎惡。


    兩位師傅一怒,把他的“雲”字取了,可就成孟青了。


    必須旁敲側擊,舉恰當的例子讓他們觸類旁通。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高利貸困擾百姓,苦不堪言,朝廷針對此事做出決策,由朝廷出資,地方官府牽頭貸款給貧困百姓,利息比高利貸低很多。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既緩和民間高利貸盤剝的現象,同時又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這是好政策吧?但吏治差就變成害民。”


    “地方官為突出政績,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很有可能隨意提高利息,甚至加上名目繁多的勒索,這樣一來,好政策變質,成為朝廷放高利貸,強製收取利息的苛政······你們說百姓是該感謝呢,還是埋怨?”


    埋怨?


    不罵娘才怪!


    君臣觸動很大,雖保持沉默,但心中已認可了孟青雲的說法。


    革新宜緩不宜急!


    氣氛有些沉悶,孟青雲笑道:“不用如此沮喪,失敗中總結教訓,成功中吸取經驗,我們有革新成功的例子,何不參照事例,決定革新的時機和力度呢?”


    革新成功的例子?


    三人一頭霧水盯著孟青雲。


    咱們就是來談革新的,還都沒有談妥,就有成功的例子······前朝的麽?


    “陛下忘了麽?這可是你一手促成,堪稱大宇史上最順應民意的革新······”


    孟青雲不露聲色拍龍屁道,“那時候陛下還是太子,你本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想法,親自下村,實地調查民情,得出重要結論,受災百姓並不願意被編入廂軍,是被官府逼迫才不得不入伍······”


    這事是盛騰的創舉,迴來後他舌戰群官,建議朝廷取消有災就拉青壯入伍的辦法,采取以工代賑,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這種辦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兵冗本來是壓在大宇脊背上的大石頭,現在呢?壓力大減,這不是革新成功的事例是什麽?”


    孟青雲微微笑道,“這個事例成功之處在於百姓知曉政策,也知曉政策帶給他們什麽樣的益處,所以沒有抵觸情緒,實行起來才容易。”


    “官員是有反對聲音,但按這個辦法一次次賑災,都取得很好的成效,反對聲音便消失······這次革新從開始到現在已有三年,沒有大刀闊斧,隻是在潛移默化中推行,不也革新的很徹底麽?”


    嗯······是這個道理。


    君臣三人均點頭,表示認同孟青雲說的話,接著秦翰問道:“青雲,你覺得接下來我們怎麽做合適?”


    “上述事例中,百姓知曉政策極為重要,我覺得應該宣傳國家大政方針,讓百姓知道朝廷的親民政策,革新才會邁開成功的步伐,咱們第一步應該做好宣傳。”


    宣傳?


    以往也做啊!


    革新政策下派到地方,官府都做了宣傳。


    對了,孟青雲的意思是宣傳力度不大,宣傳不到位,以後得加大力度了。


    可吏治上不去,好多官吏會懈怠工作······也是個難點。


    秦翰把這個疑問提出,孟青雲笑道:“不需要麻煩這些官老爺,我們出版報紙宣傳,打勝輿論戰,把朝廷心聲通過報紙傳遞到千家萬戶······”


    “報紙?”


    “什麽是報紙?”


    疑問拋出,孟青雲自然要解釋。


    “報紙是一種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刊物,其中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能夠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


    嗯······這個解釋太死板了,孟青雲重新組織語言,“也就是朝廷實話實說,把百姓關心的事,以及朝廷的親民政策都印在報紙上,讓他們了解朝廷的大政方針和態度······這樣還可以用輿論引導百姓,百姓還可以監督官府······隻有百姓覺悟了,貪官汙吏才會少了滋生的土壤······”


    見他們還是一頭霧水,孟青雲拿過筆來,畫了個報紙圖樣,詳細介紹了一番,三人才恍然大悟。


    這個真不錯!


    百姓吃透政策,官府想不作為都不行。


    出版報紙容易,成立報社,選好工作人員,又有活字印刷······晏瀚博當即承擔下來。


    “革新的主旨是民富國強,辦法不外乎開源節流,但一提到節流,反對聲一大片,原因就是革新會按住了一部分人的錢袋子。大宇資源總共就那麽多,朝廷要多占,他們便會少占,所以就會怨聲載道,就會千方百計阻止,可我們為什麽不在開源上想辦法呢?”


    以現在的生產力,資源就那麽多,革新最終會觸碰太多權利階層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太大,最終還會走上失敗的老路。


    所以孟青雲提出開源的辦法。


    君臣三人沒有驚喜,他們對開源持懷疑態度。


    “就算組織力量開荒,能開出多少良田?其實能開良田的土地早被開完了······”


    孟青雲不由腹誹秦翰太low,開源不是開荒。


    想想也怪不得他眼光淺,在這個沒有工業的農耕時代,人們的意識中隻有土地裏刨糧食。


    “秦相,開源的辦法有很多,不需要開荒,比如海水曬鹽就是絕好的辦法。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資源,隻是我們現在沒辦法開采而已,不然處處都是寶······”


    孟青雲口滑,一下子刹不住車,“比如海水中除了食鹽,還有很多寶藏,就連我們周圍的空氣都是寶貴的資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寒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填海的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填海的精靈並收藏一品寒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