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笑了一下,有些欣慰地望著正在打響鼻的汗血寶馬。他走過去,用手撫摸著寶馬的前額,心裏非常感激丹增固班老頭人。寶馬就是寶馬,與普通的馬匹不同。若不是有這匹寶馬和手中的韁繩,他早已經像帆布包一樣,被風卷進了大口子,從此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汗血寶馬也頗通人性地在他身旁撒嬌地蹭著,右前蹄歡快地刨了幾下。
就在苗君儒牽著韁繩往前走的那一刻,眼角的餘光瞥見剛才馬蹄刨過的地方似乎有光線一閃。
他俯下身,從土中挖出一塊閃著金光、圓圓扁扁的東西來。
這是一塊金幣,正麵的圖案是一個穿著唐裝的女人,而背麵圖案的上方是雪山,下麵是一個騎著馬的古裝武士,邊上還刻了兩行文字,分別是漢文和藏文。金幣的鑄造工藝精湛,人物形象逼真。
他似乎明白過來,或許神鷹使者刻意隱瞞的秘密與這個東西有關。
第十六章 阿圖格部落與神殿
苗君儒仔細看著手中的金幣,兩年前,他在重慶禮德齋古董店中見過與這相同的另一枚金幣,無須他這個考古學者多說,劉大古董就已經說出了金幣的歷史。而請他去的目的,隻是進一步驗證一下金幣的真假。
據傳吐蕃國贊普鬆贊幹布在娶了大唐皇室的文成公主後,為了表示對大唐皇帝的敬重,特地派相國祿東贊送去了一批金銀財寶。在這批財寶中,有一箱金幣引起了唐朝宰相上官儀的注意。這箱金幣共有999枚,每一枚約重4兩,所用的是大唐帶去的鑄造工藝。金幣的正麵圖案是文成公主,背麵的圖案是象徵吐蕃國的雪山和駿馬勇士。問題就出在金幣邊緣的那兩行字上。漢文的意思是大唐皇帝萬歲,而藏文的意思卻是吐蕃國王萬歲。照當時的情況,吐蕃國是向大唐稱臣的,即使是鬆贊幹布,也不可能與大唐皇帝平起平坐地稱為萬歲。機靈的祿東贊意識到這批金幣有可能影響大唐與吐蕃的關係,當即以黃金不純為理由,命12個吐蕃勇士將這箱金幣運迴邏些。吐蕃勇士運送這箱金幣經過蘇毗東部[注]時,遭到一夥神秘武士的襲擊,吐蕃勇士戰死,這箱金幣從此不知下落。鬆贊幹布得到消息後,派出大隊兵馬在那一帶搜索,可那夥神秘武士竟如空氣般消失了,找不到任何痕跡。
有民間傳聞,這箱金幣中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其中的一塊金幣上暗藏著修煉千年不死之身的秘術。因為負責鑄造金幣的那個將軍,不知道通過什麽手段得知了這種秘術。那個將軍早有心思叛亂,為了得到大唐方麵的外援,不惜將這種秘術拱手相讓。大唐皇帝李世民雖然是個文治武功的好皇帝,可到了晚年,亦如秦皇漢武一樣迷戀方術和尋求丹藥,以保自己長生不老。
那個將軍此舉,無異於雪中送炭,得到密奏的唐太宗,全然不顧親信大臣的苦苦勸阻和兩國之間的和平,一方麵秘密與那將軍聯繫,聲稱得到秘術之後,立即封那將軍為藏王,並派10萬大軍協助那將軍打敗鬆贊幹布。
唐朝宰相上官儀苦諫未果,為了穩定大唐與吐蕃的外交關係,才以那種藉口退迴了那箱金幣。病榻上的唐太宗最終沒能得到那種秘術,幾天後龍駕歸天。
唐高宗繼位後,為了穩定與吐蕃的關係,敕封鬆贊幹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進封為王。並鐫其像於石,列於太宗昭陵。可是上官儀本人卻因此得罪了當朝某位也想長生不老的權勢人物,此事雖然為他日後的被殺埋下了隱患,但是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他無疑間接地平息了一場吐蕃內亂。
大唐和吐蕃心有靈犀,並未將此事公開,也未有相關的官方記載,此事便成了民間的傳說。
但是,在唐太宗升天後,鬆贊幹布在派使者到長安弔唁的同時,卻大開殺戒,接連殺了好幾個手握重兵的將軍,還貶謫了不少朝中的大臣,包括他最信任的桑布紮。受株連被殺的達到上千人,他還想進一步查清這件事的幕後真相,可惜沒過多久他就因病而死,他這麽做的原因到底是什麽,成了歷史之謎。民間傳聞終究是民間傳聞,歷史的資料上找不到任何有關那個吐蕃將軍的資料,也不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不過,有不少中西方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應該與那箱金幣中的秘密有關聯。
歷史的車輪就這樣滾過了1000多年,直到1909年的一次巴黎拍賣會上,才出現了金幣的蹤跡。金幣一共有3枚,是法國士兵從圓明園中搶出來的。由於金幣的特殊性,使得金幣的拍賣價格一路扶搖直上,最後以很高的價格被一個東方人買走。
失蹤了1000多年的金幣怎麽會出現在清朝皇家的園林中,這是個歷史之謎。但是從這以後,不斷有金幣出現。
可能是金幣上的文成公主雕像麵含微笑,因而金幣被收藏界命名為“微笑的公主”。在國內外的收藏界,隻要一有“微笑的公主”出現,就立刻被神秘人物買走。
劉大古董是怎麽得到那枚金幣的,那是人家的秘密,當時苗君儒也不好問。不過,劉大古董現在與康禮夫他們仍在薩嘎,見了麵一問就明白了。
如果那個要造反的將軍,就是逼堪布智者說出玉碑上秘密的那個人,那麽,就不難猜測出整件事的前因後果。神鷹使者的統領,相當於大唐的羽林親軍大將軍,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如果那時鬆贊幹布不死,查出了幕後真相,得知是最信賴的人出賣了自己,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br>
汗血寶馬也頗通人性地在他身旁撒嬌地蹭著,右前蹄歡快地刨了幾下。
就在苗君儒牽著韁繩往前走的那一刻,眼角的餘光瞥見剛才馬蹄刨過的地方似乎有光線一閃。
他俯下身,從土中挖出一塊閃著金光、圓圓扁扁的東西來。
這是一塊金幣,正麵的圖案是一個穿著唐裝的女人,而背麵圖案的上方是雪山,下麵是一個騎著馬的古裝武士,邊上還刻了兩行文字,分別是漢文和藏文。金幣的鑄造工藝精湛,人物形象逼真。
他似乎明白過來,或許神鷹使者刻意隱瞞的秘密與這個東西有關。
第十六章 阿圖格部落與神殿
苗君儒仔細看著手中的金幣,兩年前,他在重慶禮德齋古董店中見過與這相同的另一枚金幣,無須他這個考古學者多說,劉大古董就已經說出了金幣的歷史。而請他去的目的,隻是進一步驗證一下金幣的真假。
據傳吐蕃國贊普鬆贊幹布在娶了大唐皇室的文成公主後,為了表示對大唐皇帝的敬重,特地派相國祿東贊送去了一批金銀財寶。在這批財寶中,有一箱金幣引起了唐朝宰相上官儀的注意。這箱金幣共有999枚,每一枚約重4兩,所用的是大唐帶去的鑄造工藝。金幣的正麵圖案是文成公主,背麵的圖案是象徵吐蕃國的雪山和駿馬勇士。問題就出在金幣邊緣的那兩行字上。漢文的意思是大唐皇帝萬歲,而藏文的意思卻是吐蕃國王萬歲。照當時的情況,吐蕃國是向大唐稱臣的,即使是鬆贊幹布,也不可能與大唐皇帝平起平坐地稱為萬歲。機靈的祿東贊意識到這批金幣有可能影響大唐與吐蕃的關係,當即以黃金不純為理由,命12個吐蕃勇士將這箱金幣運迴邏些。吐蕃勇士運送這箱金幣經過蘇毗東部[注]時,遭到一夥神秘武士的襲擊,吐蕃勇士戰死,這箱金幣從此不知下落。鬆贊幹布得到消息後,派出大隊兵馬在那一帶搜索,可那夥神秘武士竟如空氣般消失了,找不到任何痕跡。
有民間傳聞,這箱金幣中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其中的一塊金幣上暗藏著修煉千年不死之身的秘術。因為負責鑄造金幣的那個將軍,不知道通過什麽手段得知了這種秘術。那個將軍早有心思叛亂,為了得到大唐方麵的外援,不惜將這種秘術拱手相讓。大唐皇帝李世民雖然是個文治武功的好皇帝,可到了晚年,亦如秦皇漢武一樣迷戀方術和尋求丹藥,以保自己長生不老。
那個將軍此舉,無異於雪中送炭,得到密奏的唐太宗,全然不顧親信大臣的苦苦勸阻和兩國之間的和平,一方麵秘密與那將軍聯繫,聲稱得到秘術之後,立即封那將軍為藏王,並派10萬大軍協助那將軍打敗鬆贊幹布。
唐朝宰相上官儀苦諫未果,為了穩定大唐與吐蕃的外交關係,才以那種藉口退迴了那箱金幣。病榻上的唐太宗最終沒能得到那種秘術,幾天後龍駕歸天。
唐高宗繼位後,為了穩定與吐蕃的關係,敕封鬆贊幹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進封為王。並鐫其像於石,列於太宗昭陵。可是上官儀本人卻因此得罪了當朝某位也想長生不老的權勢人物,此事雖然為他日後的被殺埋下了隱患,但是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他無疑間接地平息了一場吐蕃內亂。
大唐和吐蕃心有靈犀,並未將此事公開,也未有相關的官方記載,此事便成了民間的傳說。
但是,在唐太宗升天後,鬆贊幹布在派使者到長安弔唁的同時,卻大開殺戒,接連殺了好幾個手握重兵的將軍,還貶謫了不少朝中的大臣,包括他最信任的桑布紮。受株連被殺的達到上千人,他還想進一步查清這件事的幕後真相,可惜沒過多久他就因病而死,他這麽做的原因到底是什麽,成了歷史之謎。民間傳聞終究是民間傳聞,歷史的資料上找不到任何有關那個吐蕃將軍的資料,也不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不過,有不少中西方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應該與那箱金幣中的秘密有關聯。
歷史的車輪就這樣滾過了1000多年,直到1909年的一次巴黎拍賣會上,才出現了金幣的蹤跡。金幣一共有3枚,是法國士兵從圓明園中搶出來的。由於金幣的特殊性,使得金幣的拍賣價格一路扶搖直上,最後以很高的價格被一個東方人買走。
失蹤了1000多年的金幣怎麽會出現在清朝皇家的園林中,這是個歷史之謎。但是從這以後,不斷有金幣出現。
可能是金幣上的文成公主雕像麵含微笑,因而金幣被收藏界命名為“微笑的公主”。在國內外的收藏界,隻要一有“微笑的公主”出現,就立刻被神秘人物買走。
劉大古董是怎麽得到那枚金幣的,那是人家的秘密,當時苗君儒也不好問。不過,劉大古董現在與康禮夫他們仍在薩嘎,見了麵一問就明白了。
如果那個要造反的將軍,就是逼堪布智者說出玉碑上秘密的那個人,那麽,就不難猜測出整件事的前因後果。神鷹使者的統領,相當於大唐的羽林親軍大將軍,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如果那時鬆贊幹布不死,查出了幕後真相,得知是最信賴的人出賣了自己,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