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紅衣喇嘛從地上爬起,苗君儒說道:“現在我才知道,你根本不是神殿的僧人,你和孟德卡他們一樣,都是神鷹使者!”


    那紅衣喇嘛朝身後大聲喊了幾句,隻見那支隊伍後麵的幾個紅衣喇嘛飛快跑了過來。


    苗君儒自認對藏族的幾種方言有所研究,甚至可以說上幾句,可是他聽了那紅衣喇嘛的話之後,不僅皺起了眉頭。


    從音律上分析,那絕對不是藏語,而是類似於古印度梵語的一種語言。他有一次在倫敦參加全世界考古工作者會議時,聽一個叫菲特利的德國的考古學家說起過那種語言。據那個考古學家說,這種語言在地球上流傳達數千年之久,比古印度的歷史還悠久。這種語言具體是怎麽流傳下來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菲特利還說過,在印度北部的莽莽大山中,還有很多與世隔絕的部落,有些部落還保留著原始的習俗,宗教信仰為一種婆羅門教的分支邪教。


    在公元前1400多年的古印度吠陀時代,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導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古代的印度社會洋溢著濃鬱的宗教氣氛,祭司被人們仰視如神,稱為“婆羅門”。“婆羅門”源於“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禱”或“增大的東西”。祈禱的語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惡人受罰,因此執行祈禱的祭官被稱為“婆羅門”。雅利安人相信,借著苦修、祭祀奉獻,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賜福。婆羅門由於掌握神和人的溝通渠道,所以有最崇高的社會地位。


    受歷史變遷的影響,婆羅門逐漸產生了很多分支教派,有些教派明顯帶有邪惡的教義色彩。那些邪惡的教派受到正義力量的打擊之後,漸漸從歷史上消失了。但是也有一小部分邪惡教派,遁入深山老林之中,數千年來並未滅絕,而以一種神奇的力量生存著。


    菲特利在幾年前深入到印度北部地區進行考古,至今再也沒有出來。野外考古工作險難重重,每年都有不少傑出的考古學者,在野外考古時遇難。


    從方才和那紅衣喇嘛交手的兩招看,這些所謂的神鷹使者,行為雖然有些詭異,但是功夫卻高不到哪裏去。心裏雖然這麽想,但是他不敢大意。看著這幾個紅衣喇嘛一步步逼近,他的心裏已經想出了對策,雙腿一夾馬肚,那馬嘶鳴著,刨蹄往前強行沖了出去。


    他衝到隊伍的前麵,勒馬大聲道:“對不起,活佛,請把屍王還給我!”


    隊伍停了下來,苗君儒看到屍王就躺在那活佛的身邊,樣子像睡著了一般。那活佛從抬轎上坐起來,緩緩說道:“如果我不答應呢?”


    那幾個紅衣喇嘛再次圍了過來,虎視眈眈地望著苗君儒,隻等那活佛有所表示,便不顧一切地往前撲。


    苗君儒從身上拿出舍利佛珠,佛珠在陽光映射下,發出奪目的光芒,那些紅衣喇嘛頓時退到了一邊。


    汗血寶馬打著響鼻,不住地在原地跳躍著。


    當苗君儒與活佛的目光接觸時,頓時感到一股透心的涼意,身體漸漸酥軟起來,他心中暗叫不妙,忙將目光移向別處,饒是如此,那顆心卻莫名其妙地猛烈跳個不停,就如同經過劇烈運動之後的樣子,極度疲乏與虛脫。


    他閉上眼睛,深吸了幾口氣,強作鎮定說道:“我還以為你是寺院的活佛,原來你們是邪魔歪道,我這串舍利佛珠上有幾十位高僧的法力,如果你想試一下的話,我可以奉陪!”他高誦一聲佛號,接著道,“佛法無邊,迴頭是岸!”


    “我可不怕你手上的舍利佛珠。”那活佛說道,“不過,我可以把屍王還給你!”


    那活佛用那種語言嘰裏咕嚕地對那幾個紅衣喇嘛說了幾句,接著用手輕輕拍了拍屍王的頭頂,屍王有些茫然地張開眼睛,竟如同剛睡醒一般,他一看到苗君儒,喉嚨裏發出一聲興奮的叫聲。從抬椅上飛身跳起來,幾步竄到苗君儒的麵前,被苗君儒一把拉到馬上。


    苗君儒看到屍王的嘴角有一絲血跡,忙朝那活佛大聲問道:“你給他吃了什麽?”


    那活佛舉起右手,讓苗君儒看清了他手腕上的一道傷痕,緩緩說道:“他是殭屍,天性就要喝血,我隻讓他喝了幾口我的血而已。你放心,一個月之內,他像個正常人一樣,但是一個月之後,如果你沒有兌現你的諾言,他就會魔性大發,吃掉你們所有的人。從此以後,沒有人能夠收服得了他!”


    說完後,他把身體往後一躺,隊伍隨即繼續前行。


    苗君儒驚奇地看到,那些喇嘛往前走了大約200米時,居然如影子一般,在空氣中消失了。他若有所思地望著那些喇嘛消失的地方,他不禁想起了由那枚絕世之鑰而牽扯出的種種不正常事件,也許那個神秘而邪惡的組織,已經將魔手伸到西藏的各個角落,整件事的背後,是什麽人在操控著一切,其目的又是為了什麽?


    第十一章 奇泉邊上的問題


    定日,是位於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北麵的一個大城鎮。說是大城鎮,其實這裏的常住人口還不到1000人,可是每當趕集的時候,這裏匯集了大批來自山南山北的生意人,有漢人和迴民,也有尼泊爾人和印度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藏地尋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學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學華並收藏藏地尋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