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鬆贊幹布向大唐求婚,在迎娶文成公主時,將紅色金剛鑽作為聘禮送給了大唐。《舊唐書》中有一段關於那顆紅色金剛鑽的記載,至於金剛鑽的下落,歷史學家普遍認為被唐太宗帶進了昭陵。歷史上,昭陵多次遭到盜墓者的瘋狂挖掘,都是衝著那顆紅色金剛鑽去的。所幸昭陵依山為陵,深達山腹,盜墓者費盡心思,都無法挖開。
苗君儒點了點頭,說道:“我是一個考古人,對於一切神秘的古物,當然有興趣去了解。當年桑布紮帶著那麽多人去尋找那地方,最後隻剩下三個人,帶迴了一顆紅色金剛鑽。這就足以說明,傳說中的地方並非不存在,隻是路途艱險,難以尋找到罷了!要想找到那地方,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十善經》玉碑,破解玉碑上的玄機。那絕世之鑰,隻不過是開啟寶石之門的鑰匙。”
根據藏族史籍記載,吐蕃王朝贊普鬆贊幹布的禦前大臣桑布紮,曾奉命帶領16名藏族青年,攜帶許多黃金,途經異國的奇禽猛獸禁區,克服熱帶氣候的不適,堅持前往天竺,拜師訪友,受業於天智獅子和婆羅門利敬,學習古梵文和天竺文字。
桑布紮在天竺學業期滿返藏後,根據梵文創製了藏文,被藏族人民奉為“字聖”。鬆贊幹布為了感謝桑布紮為藏族作出的貢獻,命人刻製了一塊古梵文的《十善經》玉碑,以昭其千古功德。由於玉碑是用和田上等羊脂玉製作而成,因而價值連城。
高原上流傳著有關這塊玉碑的傳奇故事。當年桑布紮去尋找寶石之門後,帶迴了一張畫有如何進入寶石之門路線的羊皮地圖和一把造型奇特的鑰匙。鬆贊幹布擔心日後羊皮地圖落到野心者的手中,會因爭搶財寶而給藏族人民帶來災難。他又不願意將羊皮地圖毀掉,以至於後人在困難的時候,無法取用那些天神賜給子民的財寶。在別人的建議下,他命桑布紮將羊皮地圖中的關鍵地方翻譯成古梵文後,分別嵌入《十善經》中。
有人說這塊玉碑上除了藏有進入寶石之門的路線圖外,還有那三個謎題的答案。隻要破解了玉碑上的玄機,就能找到寶石之門,用絕世之鑰打開寶石之門,就擁有了驚人的財富。
至於那把絕世之鑰,在鬆贊幹布死後,就一直藏在布達拉宮一個很神秘的地方。公元9世紀,西藏贊普朗達瑪滅佛,絕世之鑰被神秘人搶走,從此下落不明。絕世之鑰為什麽會成為神殿中的神物,沒有人知道答案。
如果苗君儒不通曉那一段歷史,他也許不知道放在神殿中的神物,就是傳說中的絕世之鑰。既然絕世之鑰已經現世,那麽《十善經》玉碑在哪裏呢?
據他所知,玉碑原先存放於桑布紮的府邸中,桑布紮死後,玉碑就失蹤了。直到吐蕃王朝瓦解前,玉碑才現蹤跡。藏南的一個大頭人想用玉碑向天竺借兵10萬,護送玉碑的衛隊在泥婆羅的一個山穀中遭到襲擊,全隊人馬無一倖免,玉碑從此下落不明。
苗君儒接著說道:“據說天神在寶石之門內還藏有一樣東西,那就是一本能讓普通人萬年不死的天神之書。”
苗永建驚道:“能讓人萬年不死,那豈不是真成萬歲了?”
苗君儒說道:“我懷疑鬆贊幹布派桑布紮去尋找寶石之門,就是為了那本書!”
苗永建說道:“桑布紮雖然找到了寶石之門,可是他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並沒有帶出那本書,對不對?”
苗君儒說道:“每一個當皇帝的,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無論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可歷史終究是歷史。桑布紮知道他該怎麽做!”
苗永建問道:“父親,你真的要去尋找那個地方嗎?”
苗君儒將身子往後一仰,說道:“其實我也不想去,可是有時候由不得我自己。以哈桑大頭人那樣的身份和地位,都沒有進過神殿,更沒有見到過神物,可想而知那地方的神秘與神聖。若是真的能夠找到那地方,說不定會揭開一個塵封的歷史之謎!”
苗永建說道:“父親,我和你一起去!”
苗君儒搖了搖頭:“若是我自行出外考古,肯定會帶你去,可是這次不同。再說你有哮喘病,去那種地方,還沒走幾步路,命就搭上了!”
苗永建一臉憂色,他這哮喘是小時候生病落下的,每逢陰雨或幹燥天氣都會發作,不要說去西藏高原那種極端氣候的地方,就是爬到峨眉山頂那樣的高度,都吃不消。
苗君儒安慰道:“放心,我沒事的!”
他和兒子又聊了幾句,就起身進書房繼續寫學術研究報告去了。苗永建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想了許久。後來他起身走到窗邊朝外麵望去,見那個倒在路燈下麵的男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正斜靠在燈柱上吸著煙的男人。菸頭一閃一滅的,那兩個人不時抬頭望向這邊。
苗君儒不知何時出現在房門口,對兒子說道:“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不要管他們,做你自己的事情去!”
苗永建低聲說道:“父親,我知道了!”
苗君儒穿了一件外套,開門走了出去!
4月的山城,夜晚的風吹在人的身上,還是有些透骨的涼意。
苗君儒下了樓,剛走了幾步,就被那兩個人擋住去路。其中一個人說道:“苗教授,你要去哪裏?”
</br>
苗君儒點了點頭,說道:“我是一個考古人,對於一切神秘的古物,當然有興趣去了解。當年桑布紮帶著那麽多人去尋找那地方,最後隻剩下三個人,帶迴了一顆紅色金剛鑽。這就足以說明,傳說中的地方並非不存在,隻是路途艱險,難以尋找到罷了!要想找到那地方,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十善經》玉碑,破解玉碑上的玄機。那絕世之鑰,隻不過是開啟寶石之門的鑰匙。”
根據藏族史籍記載,吐蕃王朝贊普鬆贊幹布的禦前大臣桑布紮,曾奉命帶領16名藏族青年,攜帶許多黃金,途經異國的奇禽猛獸禁區,克服熱帶氣候的不適,堅持前往天竺,拜師訪友,受業於天智獅子和婆羅門利敬,學習古梵文和天竺文字。
桑布紮在天竺學業期滿返藏後,根據梵文創製了藏文,被藏族人民奉為“字聖”。鬆贊幹布為了感謝桑布紮為藏族作出的貢獻,命人刻製了一塊古梵文的《十善經》玉碑,以昭其千古功德。由於玉碑是用和田上等羊脂玉製作而成,因而價值連城。
高原上流傳著有關這塊玉碑的傳奇故事。當年桑布紮去尋找寶石之門後,帶迴了一張畫有如何進入寶石之門路線的羊皮地圖和一把造型奇特的鑰匙。鬆贊幹布擔心日後羊皮地圖落到野心者的手中,會因爭搶財寶而給藏族人民帶來災難。他又不願意將羊皮地圖毀掉,以至於後人在困難的時候,無法取用那些天神賜給子民的財寶。在別人的建議下,他命桑布紮將羊皮地圖中的關鍵地方翻譯成古梵文後,分別嵌入《十善經》中。
有人說這塊玉碑上除了藏有進入寶石之門的路線圖外,還有那三個謎題的答案。隻要破解了玉碑上的玄機,就能找到寶石之門,用絕世之鑰打開寶石之門,就擁有了驚人的財富。
至於那把絕世之鑰,在鬆贊幹布死後,就一直藏在布達拉宮一個很神秘的地方。公元9世紀,西藏贊普朗達瑪滅佛,絕世之鑰被神秘人搶走,從此下落不明。絕世之鑰為什麽會成為神殿中的神物,沒有人知道答案。
如果苗君儒不通曉那一段歷史,他也許不知道放在神殿中的神物,就是傳說中的絕世之鑰。既然絕世之鑰已經現世,那麽《十善經》玉碑在哪裏呢?
據他所知,玉碑原先存放於桑布紮的府邸中,桑布紮死後,玉碑就失蹤了。直到吐蕃王朝瓦解前,玉碑才現蹤跡。藏南的一個大頭人想用玉碑向天竺借兵10萬,護送玉碑的衛隊在泥婆羅的一個山穀中遭到襲擊,全隊人馬無一倖免,玉碑從此下落不明。
苗君儒接著說道:“據說天神在寶石之門內還藏有一樣東西,那就是一本能讓普通人萬年不死的天神之書。”
苗永建驚道:“能讓人萬年不死,那豈不是真成萬歲了?”
苗君儒說道:“我懷疑鬆贊幹布派桑布紮去尋找寶石之門,就是為了那本書!”
苗永建說道:“桑布紮雖然找到了寶石之門,可是他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並沒有帶出那本書,對不對?”
苗君儒說道:“每一個當皇帝的,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無論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可歷史終究是歷史。桑布紮知道他該怎麽做!”
苗永建問道:“父親,你真的要去尋找那個地方嗎?”
苗君儒將身子往後一仰,說道:“其實我也不想去,可是有時候由不得我自己。以哈桑大頭人那樣的身份和地位,都沒有進過神殿,更沒有見到過神物,可想而知那地方的神秘與神聖。若是真的能夠找到那地方,說不定會揭開一個塵封的歷史之謎!”
苗永建說道:“父親,我和你一起去!”
苗君儒搖了搖頭:“若是我自行出外考古,肯定會帶你去,可是這次不同。再說你有哮喘病,去那種地方,還沒走幾步路,命就搭上了!”
苗永建一臉憂色,他這哮喘是小時候生病落下的,每逢陰雨或幹燥天氣都會發作,不要說去西藏高原那種極端氣候的地方,就是爬到峨眉山頂那樣的高度,都吃不消。
苗君儒安慰道:“放心,我沒事的!”
他和兒子又聊了幾句,就起身進書房繼續寫學術研究報告去了。苗永建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想了許久。後來他起身走到窗邊朝外麵望去,見那個倒在路燈下麵的男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正斜靠在燈柱上吸著煙的男人。菸頭一閃一滅的,那兩個人不時抬頭望向這邊。
苗君儒不知何時出現在房門口,對兒子說道:“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不要管他們,做你自己的事情去!”
苗永建低聲說道:“父親,我知道了!”
苗君儒穿了一件外套,開門走了出去!
4月的山城,夜晚的風吹在人的身上,還是有些透骨的涼意。
苗君儒下了樓,剛走了幾步,就被那兩個人擋住去路。其中一個人說道:“苗教授,你要去哪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