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長久的吃飯勾當?有甚底勾當,比年輕的時候多立戰功、獲封爵位更能長久的呢?”嶽飛不明所以然、仍然是呆呆地望著劉行問道。
見其狀、劉行又是一撇嘴道:“爵位是會逐代降封的,土地卻是可以至少傳承七十年的。而七十年後、承租契滿後優先還是由原承租人繼續租賃那些國有土地,也就是說相當於隻要得到了一塊朝廷分包的土地、那麽一家人世世代代都可以擁有那片土地的使用權。”
話語微微一停,劉行盯住嶽飛道:“如果我給你四百頃良田,可以讓你是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我問你、你是要爵位還是要那四百頃良田呢?”
“自然是要那四百頃良田咯。”嶽飛不假思索地脫口答道。
一言答畢、他仍然是大惑不解地道:“可是這與裁軍有何相幹?太傅您總不能再改變已為廣大百姓、廣大官兵所接受,現行的軍轉製度吧?我大宋上那裏給幾百萬人沒人弄到數百頃良田、作為他們的軍轉安置之用呀?”
“幾百頃沒有,但是幾頃還是可以有的。”見他依然如此、劉行忍不住苦笑一下。
遙遙地指著牆上的地圖,劉行瞟了瞟嶽飛、正色地道:“開發北大荒、兵屯北大荒,隻要將那片現在看上去滿是沼澤、荒草的北大荒開發起來。不要說人均幾頃、隻要肯吃苦,十年以後人均數十頃那也不是問題。”
“你的意思是向荒原要良田,變沼澤為耕地?這、可行嗎?”這一次劉行話音一落,坐在一旁的吳玠算是聽明白了、但又微微在臉上露出了憂疑之色來。
總算是有一個明白人,沒讓嶽飛那一心之顧軍中事、漸漸忘卻民務難的榆木腦袋徹底氣暈過去。
耳聽到吳玠似懂又疑的話,劉行淡然地笑了笑:“絕對可行、這是不容質疑,可行性極強的一種安置大批退轉兵士的方方略。”
話說到此處、稍做出下停頓,旋即劉行將自己心中所想好的全盤方略說了出來。
九百餘萬常備軍、還有至少二三百萬的巡防兵。按照劉行的計劃,首批第一年內裁汰出九十萬常備軍、整編淘汰掉二十萬巡防兵。
這些裁汰下來、整編下來的兵士如何安置呢?編譴成為新的軍墾部隊、統一稱之為農墾兵團。
按劉行所想,第一年裁汰下來的一百一十萬人、可以組建成為五十五個鎮。這五十五個鎮,不隻是譴去北大荒、同時也要譴往西域和吐蕃進行軍屯墾荒。
五十五個鎮中譴往北大荒的將占其中三十個鎮、亦就是說首批將有六十萬退轉兵士前往那些地方去開荒、向沼澤與荒地要良田。
另外的二十五鎮則全部派往西域,屯兵西域、戰時為兵,等於說又給西域都護府製下增加了五十萬可以隨時拿起槍、重上戰場的精良武備兵兵員。
在西、北兩線軍墾大開荒的前三年,劉行決定是不允許標統以上軍官攜帶家眷前往墾荒地的。
但是三年之後,不但允許所有兵士攜帶家眷前往新開之地去常駐,更要以各種政策鼓勵那些農墾兵團的將士和其家人長久紮根於北大荒和西域。
粗略估算、隻是第一批六十萬前往北大荒和五十萬前往西域的農墾兵團將士,第一年人均就算開墾出三十畝新田來、待其家小獲準前往其墾荒地團聚時,這一百一十萬人至少已開墾出百萬頃新田來了。
百萬頃良田、按照畝產三百斤糧食計算,隻是三年之後、北大荒和西域就能年產糧食三百億斤。到那時、不要說一百一十萬農墾兵團將士,便是他們的家眷也可以跟著他們一起過上富足的生活了。
當然、任何一種方略,劉行從來不會真的單純隻為萬民考慮。在劉行的一貫做事風格上,無論是吳玠、嶽飛,還是天下百姓其實都已看明白、喜聞樂見了一種商人般的做派和思維。
這種思維模式,讓劉行對這新的方略做出了一兩個明確地定義來。
第一個定義、所有農墾兵團所開墾的土地,全部都將歸大宋朝廷所有、這一點是基本國策中規定出來的,此番自然也不會被破除。
但是與尋常百姓的墾荒不同,農墾兵團開墾出來的土地、不再隻是七十年的承租期,承租人也不是農墾兵團的將士們。
那由誰來承租那些土地、又給多少年的承租期呢?答案是承租期自發土地使用證之日起,百年不變使用人。承租人不是個人、而是各農墾兵團的標以上部隊集體承租。
誰承租、自然得到的利益就由誰去收獲。以標為單位、所有農墾兵團的標級有司將成為北大荒和西域的最基本行政架構和屯糧儲備有司。
所有利益歸農墾標所有,那麽農墾兵士們怎麽得到想要的富足生活呢?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定義、那就是集體所有製經濟的體係下,所有農墾兵士和其後跟隨其前往墾荒地的家眷們。吃喝拉撒、看病上學等一應諸事,全部將由各標承擔。
也就是說、一入農墾此生無需擔憂衣食住行等一應百事,一切的一切從此以後都由農墾各標承擔了。
難道隻是管那些兵士和其家人衣食住行、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夠了嗎?
當然不是、除卻一切均由農墾負責之外,每個兵士每個月還能拿到略低於常備軍和巡防營的軍餉。
吃農墾、喝農墾,萬事都有農墾兵團承擔了,那些農墾兵士所得的軍餉便都可以自由支配。或是存下來、或者拿去做點小生意,也可以用作使其家庭過得更好一些。
總之就是一句話:隻要投入到農墾兵團裏去的兵士,不但不愁吃穿、不愁子女未來事,幾代人持續服役於農墾兵團中。不出百年、家家都是富足之家,戶戶手上都有大把的存錢。
隻要不是敗家子、不是不懂得存錢養家的人,隻要不是有錢就話的月光族。劉行堅信,幾代人之後的農墾兵團將士和其子孫後代,都將成為全天下最富足、最有錢的一群人……(未完待續。)
見其狀、劉行又是一撇嘴道:“爵位是會逐代降封的,土地卻是可以至少傳承七十年的。而七十年後、承租契滿後優先還是由原承租人繼續租賃那些國有土地,也就是說相當於隻要得到了一塊朝廷分包的土地、那麽一家人世世代代都可以擁有那片土地的使用權。”
話語微微一停,劉行盯住嶽飛道:“如果我給你四百頃良田,可以讓你是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我問你、你是要爵位還是要那四百頃良田呢?”
“自然是要那四百頃良田咯。”嶽飛不假思索地脫口答道。
一言答畢、他仍然是大惑不解地道:“可是這與裁軍有何相幹?太傅您總不能再改變已為廣大百姓、廣大官兵所接受,現行的軍轉製度吧?我大宋上那裏給幾百萬人沒人弄到數百頃良田、作為他們的軍轉安置之用呀?”
“幾百頃沒有,但是幾頃還是可以有的。”見他依然如此、劉行忍不住苦笑一下。
遙遙地指著牆上的地圖,劉行瞟了瞟嶽飛、正色地道:“開發北大荒、兵屯北大荒,隻要將那片現在看上去滿是沼澤、荒草的北大荒開發起來。不要說人均幾頃、隻要肯吃苦,十年以後人均數十頃那也不是問題。”
“你的意思是向荒原要良田,變沼澤為耕地?這、可行嗎?”這一次劉行話音一落,坐在一旁的吳玠算是聽明白了、但又微微在臉上露出了憂疑之色來。
總算是有一個明白人,沒讓嶽飛那一心之顧軍中事、漸漸忘卻民務難的榆木腦袋徹底氣暈過去。
耳聽到吳玠似懂又疑的話,劉行淡然地笑了笑:“絕對可行、這是不容質疑,可行性極強的一種安置大批退轉兵士的方方略。”
話說到此處、稍做出下停頓,旋即劉行將自己心中所想好的全盤方略說了出來。
九百餘萬常備軍、還有至少二三百萬的巡防兵。按照劉行的計劃,首批第一年內裁汰出九十萬常備軍、整編淘汰掉二十萬巡防兵。
這些裁汰下來、整編下來的兵士如何安置呢?編譴成為新的軍墾部隊、統一稱之為農墾兵團。
按劉行所想,第一年裁汰下來的一百一十萬人、可以組建成為五十五個鎮。這五十五個鎮,不隻是譴去北大荒、同時也要譴往西域和吐蕃進行軍屯墾荒。
五十五個鎮中譴往北大荒的將占其中三十個鎮、亦就是說首批將有六十萬退轉兵士前往那些地方去開荒、向沼澤與荒地要良田。
另外的二十五鎮則全部派往西域,屯兵西域、戰時為兵,等於說又給西域都護府製下增加了五十萬可以隨時拿起槍、重上戰場的精良武備兵兵員。
在西、北兩線軍墾大開荒的前三年,劉行決定是不允許標統以上軍官攜帶家眷前往墾荒地的。
但是三年之後,不但允許所有兵士攜帶家眷前往新開之地去常駐,更要以各種政策鼓勵那些農墾兵團的將士和其家人長久紮根於北大荒和西域。
粗略估算、隻是第一批六十萬前往北大荒和五十萬前往西域的農墾兵團將士,第一年人均就算開墾出三十畝新田來、待其家小獲準前往其墾荒地團聚時,這一百一十萬人至少已開墾出百萬頃新田來了。
百萬頃良田、按照畝產三百斤糧食計算,隻是三年之後、北大荒和西域就能年產糧食三百億斤。到那時、不要說一百一十萬農墾兵團將士,便是他們的家眷也可以跟著他們一起過上富足的生活了。
當然、任何一種方略,劉行從來不會真的單純隻為萬民考慮。在劉行的一貫做事風格上,無論是吳玠、嶽飛,還是天下百姓其實都已看明白、喜聞樂見了一種商人般的做派和思維。
這種思維模式,讓劉行對這新的方略做出了一兩個明確地定義來。
第一個定義、所有農墾兵團所開墾的土地,全部都將歸大宋朝廷所有、這一點是基本國策中規定出來的,此番自然也不會被破除。
但是與尋常百姓的墾荒不同,農墾兵團開墾出來的土地、不再隻是七十年的承租期,承租人也不是農墾兵團的將士們。
那由誰來承租那些土地、又給多少年的承租期呢?答案是承租期自發土地使用證之日起,百年不變使用人。承租人不是個人、而是各農墾兵團的標以上部隊集體承租。
誰承租、自然得到的利益就由誰去收獲。以標為單位、所有農墾兵團的標級有司將成為北大荒和西域的最基本行政架構和屯糧儲備有司。
所有利益歸農墾標所有,那麽農墾兵士們怎麽得到想要的富足生活呢?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定義、那就是集體所有製經濟的體係下,所有農墾兵士和其後跟隨其前往墾荒地的家眷們。吃喝拉撒、看病上學等一應諸事,全部將由各標承擔。
也就是說、一入農墾此生無需擔憂衣食住行等一應百事,一切的一切從此以後都由農墾各標承擔了。
難道隻是管那些兵士和其家人衣食住行、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夠了嗎?
當然不是、除卻一切均由農墾負責之外,每個兵士每個月還能拿到略低於常備軍和巡防營的軍餉。
吃農墾、喝農墾,萬事都有農墾兵團承擔了,那些農墾兵士所得的軍餉便都可以自由支配。或是存下來、或者拿去做點小生意,也可以用作使其家庭過得更好一些。
總之就是一句話:隻要投入到農墾兵團裏去的兵士,不但不愁吃穿、不愁子女未來事,幾代人持續服役於農墾兵團中。不出百年、家家都是富足之家,戶戶手上都有大把的存錢。
隻要不是敗家子、不是不懂得存錢養家的人,隻要不是有錢就話的月光族。劉行堅信,幾代人之後的農墾兵團將士和其子孫後代,都將成為全天下最富足、最有錢的一群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