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對,我堅決反對太傅您以官代私這個新政令。”
劉行的想法是好的,是為了整個天下能夠更好發展的。
可是曆來變革者都會是時時刻刻麵對諸多反對意見的,甚至是麵對反對者設計下那無數圈套與詭計的。
這次劉行居然要以官代私,剝奪家族與宗派之主的特權。種師中和宗澤等人還沒等做出反應來的時候,大堂內的群臣中卻有一人大叫一聲、率先衝了出來。
那人叫聲中,急行幾步奔到劉行近前。
垂首抱拳雖是仍然見禮,說話的語氣卻變得異常強硬:“民間族規之法,乃是上古之時便傳承下來之製。且在曆朝曆代以來,從無任何一位君主去幹涉民間家族內部之事。欲行王道者,必先馭各族。太傅此令若推行下去,恐我朝將無安寧日,恐各地大小家族會紛紛揭竿而起。故而,下官懇請太傅收迴此令。”
當眾人耳聽到這些話後,全都是再次一驚,齊齊地心底暗道:這是誰呀?這麽大的膽子,連天下各家族揭竿而起的話都敢當眾說出來,用以反對劉行的政令,這膽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大了。
就在眾人驚詫之際,劉行卻看清楚了衝出來率先反對自己這道政令來人的樣貌。
臉上露出了陰冷的笑容,劉行旋即盯著那人道:“沈晦、沈狀元,你這樣說話,就不怕我治你個謀逆之罪嗎?揭竿而起,誰敢揭竿而起,當小爺的二百萬大軍是擺設不成?”
話略一頓,劉行話語重新變得異常堅定和陰冷道:“此製必須廢,我朝必須將一切執法用刑之權完全收歸朝廷,才能不使民間在多出一些被私刑殘害的能人誌士。你反對可以。你若想帶著你錢塘沈家造反,對不起,那也等小爺給錢塘拿下以後你再來跟我叫板。”
沈晦。何許人也?他是宋徽宗宣和六年的狀元郎,在金國圍攻汴京城的時候。他曾經主動站出來、陪著肅王趙樞去往金營做人質,以為宋欽宗換取一些喘息的時間。
這個人的官聲很不錯,在他做著作郎的時候,幾次三番敢為了一些朝政之事公然去頂撞當時權勢熏天的六賊和後來偽立的張邦昌。在官場上,人送了一個諢號“沈鐵骨”。
但是人生往往就是一場戲,永遠不可能讓某一個人按照一個軌跡一直走下去。
沈晦中了狀元以後,憑借才學春風得意之時敢於對抗奸臣、反對賊子,卻在他主動去為宋欽宗承擔責任之後變了一個方向。
他當日去了金營做人質。沒能讓宋欽宗逃脫城破被擄的厄運。後來金國不是偽立張邦昌做了幾十天皇帝嗎?在那段時間裏,他被女真人放迴了汴京人,還被迫做了張邦昌的給事中。
給事中是個什麽官呢?品秩不高,隻有正四品,一共也隻設四個人。
那這個官是幹嘛的呢?宋律明定是:分治門下省日常公務,審讀內外出納文書。駁正政令、授官之失當者,日錄奏章以進、糾治其違失。下設上、下、封駁、諫官、記注五案,分理雜務,領通進司、進奏院。
這一個明定,便說明了給事中的職責其實就是掌握門下省日常事務。給皇帝當高級秘書兼有很大權力的幕僚。在劉行的認知裏,更像是後世裏那些秘書帶了長、放屁有了響的人。
那這個沈晦既然給張邦昌當過給事中,又是怎麽留下來、還有機會來參加劉行這場生日加婚禮雙重豪門盛宴的呢?
原因有二。其一、這個沈晦他也是胡安國的門生。早年曾經還跟隨胡寅一起聯名上書,多次彈劾過六賊的逆行。
有了那些往事,當張邦昌主動向劉行投降的時候,胡寅便先麵見劉行、懇請恕他被迫附佞之罪。
法力不外乎人情,當時的劉行還沒走出五台山,正是需要胡家父子幫自己籠絡天下儒生、招攬南朝官吏北歸的時節。
既然儒學上的師哥親自來求情,而且沈晦確實也真有一副鐵骨,隻是迫於行事才沒能保住名節、去給張邦昌做了給事中。不看僧麵看佛麵,劉行也隻好應胡寅所求免其前罪、還讓他重新做了著作郎……
第二個原因呢?這個沈晦重新做了著作郎之後。他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嫉惡如仇、錚錚鐵骨的本色。
幾次在遇上劉行等人疏忽,做事不小心出現弊端、留下潛在威害的時候。他都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幫助劉行和宗澤、張所著實改正了不少可能變成錯事的決定。
愛才、唯才是舉。是劉行自認如今能將北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主要原因。
既然沈晦擅於發現自己在掌握政權、行政過程中的不足,又敢於站出來據理力爭、將自己拉迴到確保萬無一失的正路上去,自然也就不會再虧待了他。
於是乎,一進汴京城,劉行第一批正式提拔新任職人的名單中,第一個便是這位宣和六年的狀元郎。如今他是什麽職務呢?他是都察院兩位左都禦史中的一員,是個正三品的禦史。
都察院有直言麵聖、監督百官的職責。劉行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了,可是禦史上來頂撞也是正常事。
可是一個禦史站出來公然頂撞劉行、對抗新令,劉行的話說得有是那麽無情。所有人在劉行話音落下時,為這個沈晦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眾人為他擔心不已的時候,沈晦卻抬起頭、昂首挺胸地對劉行道:“太傅何時去取錢塘與我無關,因為我的家族在錢塘是小族,沒有那麽多的族規、族內家法也沒太狠厲的。”
話稍一停,沈晦忽爾又俯下身去、擺出一副領罪之態來說道:“我是左都禦史,既然可以預見太傅此令可能為我朝帶來的危害,職責所在、我隻能如此。太傅若是氣我,可以馬上摘了我的官帽,問我個妖言惑眾、謀逆的重罪。”
“你爺爺的,你個‘沈鐵骨’,你是真不怕小爺問你個重罪讓你去邊塞寫詩嗎?”
眼見耳聽,劉行看到沈晦這番話再見他的神態,卻是被氣得苦笑起來道:“各地大族造反,我早有預料。你提醒的對,但是你能不能別總是給我提建議、給反對諫言,能否給出我個不用血流成河、也使此令可以推行的解決辦法來呀!”(未完待續。)
劉行的想法是好的,是為了整個天下能夠更好發展的。
可是曆來變革者都會是時時刻刻麵對諸多反對意見的,甚至是麵對反對者設計下那無數圈套與詭計的。
這次劉行居然要以官代私,剝奪家族與宗派之主的特權。種師中和宗澤等人還沒等做出反應來的時候,大堂內的群臣中卻有一人大叫一聲、率先衝了出來。
那人叫聲中,急行幾步奔到劉行近前。
垂首抱拳雖是仍然見禮,說話的語氣卻變得異常強硬:“民間族規之法,乃是上古之時便傳承下來之製。且在曆朝曆代以來,從無任何一位君主去幹涉民間家族內部之事。欲行王道者,必先馭各族。太傅此令若推行下去,恐我朝將無安寧日,恐各地大小家族會紛紛揭竿而起。故而,下官懇請太傅收迴此令。”
當眾人耳聽到這些話後,全都是再次一驚,齊齊地心底暗道:這是誰呀?這麽大的膽子,連天下各家族揭竿而起的話都敢當眾說出來,用以反對劉行的政令,這膽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大了。
就在眾人驚詫之際,劉行卻看清楚了衝出來率先反對自己這道政令來人的樣貌。
臉上露出了陰冷的笑容,劉行旋即盯著那人道:“沈晦、沈狀元,你這樣說話,就不怕我治你個謀逆之罪嗎?揭竿而起,誰敢揭竿而起,當小爺的二百萬大軍是擺設不成?”
話略一頓,劉行話語重新變得異常堅定和陰冷道:“此製必須廢,我朝必須將一切執法用刑之權完全收歸朝廷,才能不使民間在多出一些被私刑殘害的能人誌士。你反對可以。你若想帶著你錢塘沈家造反,對不起,那也等小爺給錢塘拿下以後你再來跟我叫板。”
沈晦。何許人也?他是宋徽宗宣和六年的狀元郎,在金國圍攻汴京城的時候。他曾經主動站出來、陪著肅王趙樞去往金營做人質,以為宋欽宗換取一些喘息的時間。
這個人的官聲很不錯,在他做著作郎的時候,幾次三番敢為了一些朝政之事公然去頂撞當時權勢熏天的六賊和後來偽立的張邦昌。在官場上,人送了一個諢號“沈鐵骨”。
但是人生往往就是一場戲,永遠不可能讓某一個人按照一個軌跡一直走下去。
沈晦中了狀元以後,憑借才學春風得意之時敢於對抗奸臣、反對賊子,卻在他主動去為宋欽宗承擔責任之後變了一個方向。
他當日去了金營做人質。沒能讓宋欽宗逃脫城破被擄的厄運。後來金國不是偽立張邦昌做了幾十天皇帝嗎?在那段時間裏,他被女真人放迴了汴京人,還被迫做了張邦昌的給事中。
給事中是個什麽官呢?品秩不高,隻有正四品,一共也隻設四個人。
那這個官是幹嘛的呢?宋律明定是:分治門下省日常公務,審讀內外出納文書。駁正政令、授官之失當者,日錄奏章以進、糾治其違失。下設上、下、封駁、諫官、記注五案,分理雜務,領通進司、進奏院。
這一個明定,便說明了給事中的職責其實就是掌握門下省日常事務。給皇帝當高級秘書兼有很大權力的幕僚。在劉行的認知裏,更像是後世裏那些秘書帶了長、放屁有了響的人。
那這個沈晦既然給張邦昌當過給事中,又是怎麽留下來、還有機會來參加劉行這場生日加婚禮雙重豪門盛宴的呢?
原因有二。其一、這個沈晦他也是胡安國的門生。早年曾經還跟隨胡寅一起聯名上書,多次彈劾過六賊的逆行。
有了那些往事,當張邦昌主動向劉行投降的時候,胡寅便先麵見劉行、懇請恕他被迫附佞之罪。
法力不外乎人情,當時的劉行還沒走出五台山,正是需要胡家父子幫自己籠絡天下儒生、招攬南朝官吏北歸的時節。
既然儒學上的師哥親自來求情,而且沈晦確實也真有一副鐵骨,隻是迫於行事才沒能保住名節、去給張邦昌做了給事中。不看僧麵看佛麵,劉行也隻好應胡寅所求免其前罪、還讓他重新做了著作郎……
第二個原因呢?這個沈晦重新做了著作郎之後。他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嫉惡如仇、錚錚鐵骨的本色。
幾次在遇上劉行等人疏忽,做事不小心出現弊端、留下潛在威害的時候。他都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幫助劉行和宗澤、張所著實改正了不少可能變成錯事的決定。
愛才、唯才是舉。是劉行自認如今能將北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主要原因。
既然沈晦擅於發現自己在掌握政權、行政過程中的不足,又敢於站出來據理力爭、將自己拉迴到確保萬無一失的正路上去,自然也就不會再虧待了他。
於是乎,一進汴京城,劉行第一批正式提拔新任職人的名單中,第一個便是這位宣和六年的狀元郎。如今他是什麽職務呢?他是都察院兩位左都禦史中的一員,是個正三品的禦史。
都察院有直言麵聖、監督百官的職責。劉行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了,可是禦史上來頂撞也是正常事。
可是一個禦史站出來公然頂撞劉行、對抗新令,劉行的話說得有是那麽無情。所有人在劉行話音落下時,為這個沈晦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眾人為他擔心不已的時候,沈晦卻抬起頭、昂首挺胸地對劉行道:“太傅何時去取錢塘與我無關,因為我的家族在錢塘是小族,沒有那麽多的族規、族內家法也沒太狠厲的。”
話稍一停,沈晦忽爾又俯下身去、擺出一副領罪之態來說道:“我是左都禦史,既然可以預見太傅此令可能為我朝帶來的危害,職責所在、我隻能如此。太傅若是氣我,可以馬上摘了我的官帽,問我個妖言惑眾、謀逆的重罪。”
“你爺爺的,你個‘沈鐵骨’,你是真不怕小爺問你個重罪讓你去邊塞寫詩嗎?”
眼見耳聽,劉行看到沈晦這番話再見他的神態,卻是被氣得苦笑起來道:“各地大族造反,我早有預料。你提醒的對,但是你能不能別總是給我提建議、給反對諫言,能否給出我個不用血流成河、也使此令可以推行的解決辦法來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