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散去了。
一場公審公判,在範溫錯愕地抬頭望向高台,驚於方庭碩真的敢問他個充軍千裏的重罪、被當場杖責四十之後押走,人群漸漸散去後落下了帷幕。
看著人群散開,劉行微微一笑、縱身飛落到了方庭碩的身旁。
輕輕在他肩膀上拍打了一下,劉行道:“不錯、很不錯。他人都說方少尹膽小怕事、是個懦弱之人,今日我卻看到了你果敢的一麵。我希望從今日後,方少尹你能輔佐我、做好這開封府的勾當,你可有信心呀?”
“啊?”
忽聽此言,方庭碩愕然一愣,隨即道:“太、太傅,您、您是準備親兼開封府嗎?”
微微點了點頭,劉行淡然一笑道:“怎的,我不是王孫貴胄、不是皇家成員,你認為我兼不得這開封府尹一職是嗎?”
開封府,大宋朝極為重要官職。其位在尚書下、侍郎上,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若為“儲君”擔任,則為一品官銜。
下設官吏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
五代、宋初,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
周世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在那以後也是多由親王兼任,其中秦王趙廷美據說也是金匱之盟約定的繼位者。
開封府初建之時為五代時期的後梁,在曆代以府為名的衙門中,開封府規模也是最為宏大的。
天下首府,地位顯赫。
府尹總領府事,掌管京師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政務。
寇準、歐陽修、蔡襄、範仲淹、蘇軾、司馬光、宗澤等北宋名臣先後出任開封府尹。
北宋的太宗、真宗、欽宗未當皇帝之前也曾坐鎮開封府,體察民情,治理京畿。
他們執法嚴明。清正廉潔,弘揚了“公生明,清慎勤”的功德正氣。開創了“清廉剛毅,除暴安良”的官衙新政。
在曆任開封府尹中。最出名的當然應該算是在千年之後被影視劇和文學、文藝作品炒得千古一人、神乎其神的包拯包青天。
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寇準寇老西兒、醉翁歐陽修,茶仙蔡襄、東坡先生還是少時一塊石頭便成名的司馬光和包黑炭,他們事實上都隻是開封府的少尹、“權知開封府事”而已。
真正在他們頭頂上掛名督管、未必親力親為的開封府一號人物,一直都是曆代的王孫貴胄在坐著那把交椅。
劉行雖是宰相,可是當初寇準、歐陽修、司馬光,哪一個不都是宰相之位時也隻能兼個少尹。
可如今呢?劉行這言中之意已經十分明了,還是讓方庭碩做他的少尹、劉行要以宰相之職兼領開封府府尹之位。這不免讓方庭碩感覺到似有僭越之意。
心中有此想,也想變成如梁興、曾煒傑一般劉行心腹的方庭碩也早探聽清楚了劉行的秉性。
他略作思索後,還是正色道:“太傅,您雖為當朝宰相、一品太傅,然則若要兼領開封府怕是於禮法不合。若真強行做此,那怕是將招來天下人非議,更給南朝攻諂新機會。還往太傅您三思、萬莫魯莽才好。”
聽他如此說,劉行卻是又一次淡淡一笑道:“禮法、禮法,禮法是人定的。從前王法不也不能輕易碰觸、隨意篡改,可是小爺的新法如今不是一樣讓全天下萬民都在奔著富足的生活高歌猛進中?你呀。日後想要跟著我做官、做好官,最好給我先學會變通、學會敢於變革。否則呀,你到此職此司上。也就到了頭了。”
耳聽此言,方庭碩先是錯愕中楞了愣,心底暗道:太傅此言何意?以後跟著他做官,這是說他已經將我視如心腹了嗎?若是如此……
念至此,方庭碩一驚醒馬上跪拜到了劉行的腳下,高聲道:“學生謹聽先生教誨,日後絕不再多做他想。隻管一心跟隨先生以新法定新朝、以新製匡社稷。”
先生?一聽到他口中說出這樣的話來,劉行頓時覺得好笑,心底暗道:好嗎!你這歲數比小爺大上少說十來歲。居然要認小爺當先生。也好,小爺需要你這樣一個人在日後定然形成的兩大朋黨之間給小爺當耳目。便收了你這個學生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心中如此想,劉行微笑著上前一步。
將方庭碩從地上拉起來後。劉行道:“聽聞方少尹曾是嶽麓書院學子,又師從胡寅與胡宏二位先生,可謂是師出名門。我隻是嵩山書院一個除名的小子,你真的願意拜我為師、明珠暗投嗎?”
師出名門,胡定國、胡寅、胡宏父子三人開創的“湖湘學派”讓胡老先生穩穩坐定了當今天下儒林第一任的寶座。也讓他輕鬆些出千封信,招來數萬“歸北者”,為北朝立下了奇功一件。
與他相比,先不說胡定國本身就曾經在嵩山書院教過劉行、是劉行至今承認的先生。且說劉行既沒有方庭碩一般的進士出身功名在,更沒有胡家父子那麽多的著作。
如果方庭碩自降身份,還真是有點明珠暗投的意思了。
但是在方庭碩的心底深處,劉行雖然沒有什麽進士一類的功名,從五台到河東、再到如今半壁江山這一路衝殺打拚下來,劉行展示出的才華已非一個狀元看比。
不要說是他一個進士、師出名門的讀書人,便是武狀元馬擴、許衡、徐徽言,文狀元雖然仍是多在南朝,可是拜服於劉行麾下的進士出身之人那可遠比南朝要多出幾倍了。
既然那麽多的武狀元、文進士都能拜服於劉行麾下,方庭碩不認為他轉拜比他小上十幾歲、按師門輩分其實還是他小師弟的劉行為師是明珠暗投。
世間事,別人說的未必是你想要的,人雲亦雲者太多了、偶爾蹦出來一個敢去撞南牆堅持自己看法,去努力過好屬於自己人生的人,那就顯得有些難能可貴、猶如珍寶了。
恰恰地,方庭碩雖然優柔寡斷、但多數的時候都是在他確定那件事他一旦出頭,必然先被當成出頭椽子先搞爛才不敢邁步前行。
如今大好的未來擺在眼前,他隻是稍一遲疑後馬上便再次倒頭跪拜道:“隻要恩師願意收我為弟子,何來明珠暗投一說。但願能學到先生十分有二的本事,學生此生便已知足。”(未完待續。)
一場公審公判,在範溫錯愕地抬頭望向高台,驚於方庭碩真的敢問他個充軍千裏的重罪、被當場杖責四十之後押走,人群漸漸散去後落下了帷幕。
看著人群散開,劉行微微一笑、縱身飛落到了方庭碩的身旁。
輕輕在他肩膀上拍打了一下,劉行道:“不錯、很不錯。他人都說方少尹膽小怕事、是個懦弱之人,今日我卻看到了你果敢的一麵。我希望從今日後,方少尹你能輔佐我、做好這開封府的勾當,你可有信心呀?”
“啊?”
忽聽此言,方庭碩愕然一愣,隨即道:“太、太傅,您、您是準備親兼開封府嗎?”
微微點了點頭,劉行淡然一笑道:“怎的,我不是王孫貴胄、不是皇家成員,你認為我兼不得這開封府尹一職是嗎?”
開封府,大宋朝極為重要官職。其位在尚書下、侍郎上,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若為“儲君”擔任,則為一品官銜。
下設官吏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
五代、宋初,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
周世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在那以後也是多由親王兼任,其中秦王趙廷美據說也是金匱之盟約定的繼位者。
開封府初建之時為五代時期的後梁,在曆代以府為名的衙門中,開封府規模也是最為宏大的。
天下首府,地位顯赫。
府尹總領府事,掌管京師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政務。
寇準、歐陽修、蔡襄、範仲淹、蘇軾、司馬光、宗澤等北宋名臣先後出任開封府尹。
北宋的太宗、真宗、欽宗未當皇帝之前也曾坐鎮開封府,體察民情,治理京畿。
他們執法嚴明。清正廉潔,弘揚了“公生明,清慎勤”的功德正氣。開創了“清廉剛毅,除暴安良”的官衙新政。
在曆任開封府尹中。最出名的當然應該算是在千年之後被影視劇和文學、文藝作品炒得千古一人、神乎其神的包拯包青天。
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寇準寇老西兒、醉翁歐陽修,茶仙蔡襄、東坡先生還是少時一塊石頭便成名的司馬光和包黑炭,他們事實上都隻是開封府的少尹、“權知開封府事”而已。
真正在他們頭頂上掛名督管、未必親力親為的開封府一號人物,一直都是曆代的王孫貴胄在坐著那把交椅。
劉行雖是宰相,可是當初寇準、歐陽修、司馬光,哪一個不都是宰相之位時也隻能兼個少尹。
可如今呢?劉行這言中之意已經十分明了,還是讓方庭碩做他的少尹、劉行要以宰相之職兼領開封府府尹之位。這不免讓方庭碩感覺到似有僭越之意。
心中有此想,也想變成如梁興、曾煒傑一般劉行心腹的方庭碩也早探聽清楚了劉行的秉性。
他略作思索後,還是正色道:“太傅,您雖為當朝宰相、一品太傅,然則若要兼領開封府怕是於禮法不合。若真強行做此,那怕是將招來天下人非議,更給南朝攻諂新機會。還往太傅您三思、萬莫魯莽才好。”
聽他如此說,劉行卻是又一次淡淡一笑道:“禮法、禮法,禮法是人定的。從前王法不也不能輕易碰觸、隨意篡改,可是小爺的新法如今不是一樣讓全天下萬民都在奔著富足的生活高歌猛進中?你呀。日後想要跟著我做官、做好官,最好給我先學會變通、學會敢於變革。否則呀,你到此職此司上。也就到了頭了。”
耳聽此言,方庭碩先是錯愕中楞了愣,心底暗道:太傅此言何意?以後跟著他做官,這是說他已經將我視如心腹了嗎?若是如此……
念至此,方庭碩一驚醒馬上跪拜到了劉行的腳下,高聲道:“學生謹聽先生教誨,日後絕不再多做他想。隻管一心跟隨先生以新法定新朝、以新製匡社稷。”
先生?一聽到他口中說出這樣的話來,劉行頓時覺得好笑,心底暗道:好嗎!你這歲數比小爺大上少說十來歲。居然要認小爺當先生。也好,小爺需要你這樣一個人在日後定然形成的兩大朋黨之間給小爺當耳目。便收了你這個學生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心中如此想,劉行微笑著上前一步。
將方庭碩從地上拉起來後。劉行道:“聽聞方少尹曾是嶽麓書院學子,又師從胡寅與胡宏二位先生,可謂是師出名門。我隻是嵩山書院一個除名的小子,你真的願意拜我為師、明珠暗投嗎?”
師出名門,胡定國、胡寅、胡宏父子三人開創的“湖湘學派”讓胡老先生穩穩坐定了當今天下儒林第一任的寶座。也讓他輕鬆些出千封信,招來數萬“歸北者”,為北朝立下了奇功一件。
與他相比,先不說胡定國本身就曾經在嵩山書院教過劉行、是劉行至今承認的先生。且說劉行既沒有方庭碩一般的進士出身功名在,更沒有胡家父子那麽多的著作。
如果方庭碩自降身份,還真是有點明珠暗投的意思了。
但是在方庭碩的心底深處,劉行雖然沒有什麽進士一類的功名,從五台到河東、再到如今半壁江山這一路衝殺打拚下來,劉行展示出的才華已非一個狀元看比。
不要說是他一個進士、師出名門的讀書人,便是武狀元馬擴、許衡、徐徽言,文狀元雖然仍是多在南朝,可是拜服於劉行麾下的進士出身之人那可遠比南朝要多出幾倍了。
既然那麽多的武狀元、文進士都能拜服於劉行麾下,方庭碩不認為他轉拜比他小上十幾歲、按師門輩分其實還是他小師弟的劉行為師是明珠暗投。
世間事,別人說的未必是你想要的,人雲亦雲者太多了、偶爾蹦出來一個敢去撞南牆堅持自己看法,去努力過好屬於自己人生的人,那就顯得有些難能可貴、猶如珍寶了。
恰恰地,方庭碩雖然優柔寡斷、但多數的時候都是在他確定那件事他一旦出頭,必然先被當成出頭椽子先搞爛才不敢邁步前行。
如今大好的未來擺在眼前,他隻是稍一遲疑後馬上便再次倒頭跪拜道:“隻要恩師願意收我為弟子,何來明珠暗投一說。但願能學到先生十分有二的本事,學生此生便已知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