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行決定了,就算被罵做是曹操,也不能讓自己的胡先生再開口。
就算自己真做曹操,也一定要讓這中原變作一個法治之地,以法立國而非用君王道立國。依法治國,而不能任由王者隨意改、王法隨時如兒戲的舊體係繼續沿襲下去。
這個決心一打定,劉行馬上再話音落下時冷眼盯住了胡安國:“胡先生,我不願沽名學孟德,但這法治天下是從春秋戰國傳下來的祖宗先法。怎麽,誰若是想要法定天下安,誰就一定是曹孟德嗎?”
一聽此言,胡安國聽出來劉行這是動怒了,但他仍然堅持己見、固執地說道:“法治天下誠可貴,君王之道不可廢。”
眼見老先生如此固執,劉行心中生怒卻隱忍不發道:“可是當君王之道與這法治天下出現衝突、甚至勢同水火時。胡先生您認為是維護全民權益、代表天下黎民百姓根本的法大呢?還是所謂君權神授、根本就是給一家一姓奴役天下萬民的君王之道大呢?”
聞聽此言,胡安國頓時被反問得不知如何應對了。
法治天下,方才劉行說的已經很明白,要立出一套基本律法來不是為了保障劉行、而是為了保障全天下的萬民。
在這一層麵上來看,法治天下是在道德、在綱常上擁有了天下萬民做基礎,占據了上風的。
可是君王之道若真是一廢,胡安國心底裏這些年從儒家典籍上學來的那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念,便會隨之被徹底如幻夢一般擊得蕩然無存。
但他也很清楚,昏君視法紀如兒戲、肆意妄為,這千百年來不隻是宋徽宗一個皇帝。他所學的儒家思想,也是讓儒學子弟都去為天下蒼生計、為萬民謀福做基礎的。
兩者之間如何選。如今沒見到君王與律法當即展現出衝突,卻讓胡安國自己內心深處先是矛盾起來、衝突到了極點,一時間自然也就不知如何應答了。
見頑固、保守的老先生不知如何應答了。劉行眼珠子一轉,換上一副笑容道:“先生若是擔心此後君王道徹底被廢。導致君不君、臣不臣,讓天下大亂。那好辦、很好辦,諮議上院知事一職,至今那些剛剛上任的上院諮議們還沒選出來。”
說著話,劉行轉身正對向了胡安國,接著正色道:“立法之權歸諮議,您若不放心,就讓您去參選。相信當今我朝也無人在威望上、學識上。還有人能與你爭。隻要你做了上諮院知事,立法之事便是由您主導。這樣,您該放心了吧?”
三百二十七名上院諮議員、兩千一百二十九名下院諮議院如今都已陸續抵達五台城。
除了也當選了上院諮議員的楊沂中、劉琦、劉錫、吳玠、吳璘、劉子羽等有軍職,在外正在保衛邊疆的人之外,就連王命德、胡安國那兩個當巡撫的兒子,也都整急奔五台而來。
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召開大宋朝皇家諮議院第一次全體諮議大會。
諮議的體係是劉行製定出來的,在地方上如今也是貫徹、執行得很好,真正做到了給各地官吏幫好忙、幫大忙,同時與禦史、天策衛一起監督好地方官的職司。
但從七省、從前十幾路而來的那些諮議們。在劉行要他們提名、選舉上下兩院知事、同知等職務的人選時,那些人立即便顯示出了偉大中華民族地方主義心理的天性來。
從前京西北路的推了一個出來,其他各路的馬上便結隊反對。從山東東路來的推選一個出來。好嘛,連山東西路、如今同在一個巡撫治下的諮議們都為了他們地方的利益站出來高喊不同意……
這是傳統,這是偉大中華民族的地方主義思想形成的一種傳統。同時,這也是一種自私的體現。
那些反對京西北路推舉之人當選的,並非完全因為那個人有何不足之處。最重要的還是那人一旦當選,必然手上擁有了一些權力。
以這些人的慣性思維,誰手上有了權力、背後支撐著的又是他那一方土地上的諮議,那人就一定在得到權力後多為那個地方去爭取最大利益。
一旦另一個地方利益最大化了,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其他地方。讓其他地方利益上受到損失。
爭權逐利,這才是根本原因。
劉行深知這種原因。卻一直也沒想出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這根本原因得到權衡。當然這不是妥協。因為公允的本意就是讓公眾允認、去認同,盡量讓在眾人利益點上做到利益平衡。
就在這樣一個為諮議兩院知事人選愁斷腸的時候,恰好胡安國站出來在君王到與法治國這件事來與自己唱起對台戲來,劉行立即便想到了讓老先生去做上諮議知事的主意來。
在對胡安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劉行心底裏卻是在想:你不是喊著怕我製定出來的律法使君王道徹底被廢了嗎?
好哇,你去給我立法。不過你去了以後你就會發現了,實際上你隻是個帶頭舉手的人、因為小爺要的立法你做不到,我拉動一群軍政商直接就給你否了!
到時候,嘿嘿,我的先生、您就會知道就算你威望再高、學識再好,也隻能被一群軍政商界人士牽著鼻子走那滋味咯……
“好!我去便我去!既然你願意讓我去製定你所說那憲法,為了不使君王道變作兒戲,為了保我朝不失綱常,我便去參選那個上諮院知事。”胡安國不是慧了,他無法知道劉行心中所想,在劉行話說完時馬上便拂袖而起、朗聲接下了參選上院知事的事情來。
見到老先生想都沒想就跳進了自己挖好的又一個大坑裏,劉行是既想笑、又很無奈。
之所以說這是大坑,因為劉行在上諮院已經提出、並且讓眾諮議表決通過了第一項決議。
那就是凡擔任上諮院知事、同知、參知職務的人,都不得在內閣中繼續擔任職務,以不使公之立法為朝臣所控。
想笑的原因是老先生做上那位置就會知道有多難,無奈的原因是不想坑人、自己卻總得坑人,這次還坑到曾於自己有恩的先生身上。他這一去,次輔的職司與他無關、尚書的官職也沒了他的份咯……(未完待續)
就算自己真做曹操,也一定要讓這中原變作一個法治之地,以法立國而非用君王道立國。依法治國,而不能任由王者隨意改、王法隨時如兒戲的舊體係繼續沿襲下去。
這個決心一打定,劉行馬上再話音落下時冷眼盯住了胡安國:“胡先生,我不願沽名學孟德,但這法治天下是從春秋戰國傳下來的祖宗先法。怎麽,誰若是想要法定天下安,誰就一定是曹孟德嗎?”
一聽此言,胡安國聽出來劉行這是動怒了,但他仍然堅持己見、固執地說道:“法治天下誠可貴,君王之道不可廢。”
眼見老先生如此固執,劉行心中生怒卻隱忍不發道:“可是當君王之道與這法治天下出現衝突、甚至勢同水火時。胡先生您認為是維護全民權益、代表天下黎民百姓根本的法大呢?還是所謂君權神授、根本就是給一家一姓奴役天下萬民的君王之道大呢?”
聞聽此言,胡安國頓時被反問得不知如何應對了。
法治天下,方才劉行說的已經很明白,要立出一套基本律法來不是為了保障劉行、而是為了保障全天下的萬民。
在這一層麵上來看,法治天下是在道德、在綱常上擁有了天下萬民做基礎,占據了上風的。
可是君王之道若真是一廢,胡安國心底裏這些年從儒家典籍上學來的那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念,便會隨之被徹底如幻夢一般擊得蕩然無存。
但他也很清楚,昏君視法紀如兒戲、肆意妄為,這千百年來不隻是宋徽宗一個皇帝。他所學的儒家思想,也是讓儒學子弟都去為天下蒼生計、為萬民謀福做基礎的。
兩者之間如何選。如今沒見到君王與律法當即展現出衝突,卻讓胡安國自己內心深處先是矛盾起來、衝突到了極點,一時間自然也就不知如何應答了。
見頑固、保守的老先生不知如何應答了。劉行眼珠子一轉,換上一副笑容道:“先生若是擔心此後君王道徹底被廢。導致君不君、臣不臣,讓天下大亂。那好辦、很好辦,諮議上院知事一職,至今那些剛剛上任的上院諮議們還沒選出來。”
說著話,劉行轉身正對向了胡安國,接著正色道:“立法之權歸諮議,您若不放心,就讓您去參選。相信當今我朝也無人在威望上、學識上。還有人能與你爭。隻要你做了上諮院知事,立法之事便是由您主導。這樣,您該放心了吧?”
三百二十七名上院諮議員、兩千一百二十九名下院諮議院如今都已陸續抵達五台城。
除了也當選了上院諮議員的楊沂中、劉琦、劉錫、吳玠、吳璘、劉子羽等有軍職,在外正在保衛邊疆的人之外,就連王命德、胡安國那兩個當巡撫的兒子,也都整急奔五台而來。
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召開大宋朝皇家諮議院第一次全體諮議大會。
諮議的體係是劉行製定出來的,在地方上如今也是貫徹、執行得很好,真正做到了給各地官吏幫好忙、幫大忙,同時與禦史、天策衛一起監督好地方官的職司。
但從七省、從前十幾路而來的那些諮議們。在劉行要他們提名、選舉上下兩院知事、同知等職務的人選時,那些人立即便顯示出了偉大中華民族地方主義心理的天性來。
從前京西北路的推了一個出來,其他各路的馬上便結隊反對。從山東東路來的推選一個出來。好嘛,連山東西路、如今同在一個巡撫治下的諮議們都為了他們地方的利益站出來高喊不同意……
這是傳統,這是偉大中華民族的地方主義思想形成的一種傳統。同時,這也是一種自私的體現。
那些反對京西北路推舉之人當選的,並非完全因為那個人有何不足之處。最重要的還是那人一旦當選,必然手上擁有了一些權力。
以這些人的慣性思維,誰手上有了權力、背後支撐著的又是他那一方土地上的諮議,那人就一定在得到權力後多為那個地方去爭取最大利益。
一旦另一個地方利益最大化了,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其他地方。讓其他地方利益上受到損失。
爭權逐利,這才是根本原因。
劉行深知這種原因。卻一直也沒想出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這根本原因得到權衡。當然這不是妥協。因為公允的本意就是讓公眾允認、去認同,盡量讓在眾人利益點上做到利益平衡。
就在這樣一個為諮議兩院知事人選愁斷腸的時候,恰好胡安國站出來在君王到與法治國這件事來與自己唱起對台戲來,劉行立即便想到了讓老先生去做上諮議知事的主意來。
在對胡安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劉行心底裏卻是在想:你不是喊著怕我製定出來的律法使君王道徹底被廢了嗎?
好哇,你去給我立法。不過你去了以後你就會發現了,實際上你隻是個帶頭舉手的人、因為小爺要的立法你做不到,我拉動一群軍政商直接就給你否了!
到時候,嘿嘿,我的先生、您就會知道就算你威望再高、學識再好,也隻能被一群軍政商界人士牽著鼻子走那滋味咯……
“好!我去便我去!既然你願意讓我去製定你所說那憲法,為了不使君王道變作兒戲,為了保我朝不失綱常,我便去參選那個上諮院知事。”胡安國不是慧了,他無法知道劉行心中所想,在劉行話說完時馬上便拂袖而起、朗聲接下了參選上院知事的事情來。
見到老先生想都沒想就跳進了自己挖好的又一個大坑裏,劉行是既想笑、又很無奈。
之所以說這是大坑,因為劉行在上諮院已經提出、並且讓眾諮議表決通過了第一項決議。
那就是凡擔任上諮院知事、同知、參知職務的人,都不得在內閣中繼續擔任職務,以不使公之立法為朝臣所控。
想笑的原因是老先生做上那位置就會知道有多難,無奈的原因是不想坑人、自己卻總得坑人,這次還坑到曾於自己有恩的先生身上。他這一去,次輔的職司與他無關、尚書的官職也沒了他的份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