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欠下漢人累累血債的人來做俘虜,隻要他的項上人頭。
劉行這樣一道命令的發出,意味著被圍困在淮安鎮已經近一個月的李乾順在人困馬乏、糧草不濟的最後時刻,將要麵臨的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死亡。
對於曾煒傑而言,當年那個十幾歲便救下了他一家性命的神醫,如今不再單單隻是他的恩人、更是他此生最值得效忠的人。
跟隨劉行以來,他從一個馬軍小官一路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宋朝的樞密參知、殿前司同知。
雖然大多數時間他做的都是運糧、購糧,買鐵料、收金銀的勾當。雖然如今他實際上真正能夠主掌的隻不過是山西一省和全國各地的巡防兵,但對於曾煒傑而言這已經足夠了、足夠讓他讓對劉行死心塌地了。
因為如果沒有劉行,曾煒傑知道以他才幹、即便不在哪一次征戰中在來個沙場百戰死、馬革裹屍還,和他父輩一樣最終戰死在沙場上卻也不過是個低級小軍官。
因為如果沒有劉行,曾煒傑知道以他的本事,隻怕是終此一生、即便不戰死,他也絕對官秩難過五六品、老去無產留子孫。
可是如今呢?他是大宋朝的山西巡撫、他是樞密院參知、他是殿前司同知,他是大宋朝的巡防司都指揮使。
不敢說權傾一時,卻也是大宋朝真金十足的堂堂二品大員,算是徹底為他曾家光宗耀祖了。
感恩,無時不刻不在抱著對劉行的感恩,這也正是劉行誰都不會真的完全相信。偏偏對曾煒傑任何事都敢放手的最大原因。
主信從屬事必成,從屬感恩基才堅。
這便是劉行與曾煒傑之間此時的關係,也正是這種關係使得接到這道命令的曾煒傑,看過命令後也是絲毫沒有多想地立即下達了四鎮全麵展開攻擊、務必在三日內攻破李乾順的命令。
下達指令後,曾煒傑沒有如平時一樣。像是一個儒將一般坐在帥帳中品茗下棋、附庸風雅。這一次,他命令一發出,自己先跑到了炮車營的陣地上。
“給我轟、給我轟他娘地!”一站到炮車營陣地後方的高崗上,曾煒傑便粗言大叫。
叫聲一落,曾煒傑馬上對他身邊的通傳使說道:“去,告訴所有炮車營的管帶。三天不把所有炮彈給我打光、全都扔進淮安鎮去。不給淮安鎮炸成平地,爺爺就撤了他們的職、踢到教武堂、兵備學堂去當教員。”
不把炮彈打光就去當教員,那些管帶在聽到通傳兵傳達的這樣指令後,頓時全都急了。
管帶們一急,平日裏操練時好不容易練出來那種井然的秩序。在炮車兵開火的時候變得一去不返。
所有的炮車上,都在玩命的裝填彈藥。所有的炮車兵,都開始掄圓了胳膊裝填炮彈,將炮彈源源不斷、接二連三地扔進了淮安鎮。
按照劉行親筆撰寫、確定下來那本《大宋武備誌》規定,每門炮平日都是常規配備五發炮彈的。難道這些炮兵不怕炮彈打光,他們全都變成這樣一場注定將被永遠記在史書中戰場大戲的觀眾嗎?
答案是否定的,曾煒傑是誰呀?他是曾煒傑,是大宋朝的樞密參知、是巡防司的最高指揮官。
曾煒傑手上的巡防之權不是白握著的。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他都沒向劉行通稟奏報。借著過去他曾經管過輜重事之便,私下已經從獵人穀、山西、陝西和河南偷偷地調動巡防兵給炮車兵運來了大批地炮彈。
如今在他手下這四鎮炮兵,在劉行那報備留存是炮均五發炮彈。實際上每一門炮都儲備了上百發炮彈。
儲備如此充足,一旦開始轟炸,炮兵們自然不會省炮彈、不會省力氣了。
結果這卻讓抵在最前沿,已經做好衝鋒準備的馬軍、步軍不滿了。
成群的馬軍、步軍各級將領,在瘋狂、持續不斷的炮擊展開半個時辰後衝進了炮車營的陣地。
這些將領本來是向炮車統製來興師問罪的,想問問他為啥還不停止炮擊。給前方將士衝鋒陷陣、殺敵建功的機會。
可是當他們看到高崗上的曾煒傑興奮得正在手舞足蹈,指點著被炮火籠罩住的淮安鎮開心地對身旁幾個參軍使、從屬校說著話時。所有將領全都傻眼了。
這是曾同知讓炮兵這麽幹的!這是啥意思啊!
所有的將領都傻眼了,他們不明白為何一向斤斤計較。對每一顆炮彈都一場珍惜的曾煒傑,今日怎就如此拿著炮彈揮霍無度到了可以用窮奢極侈的程度上。
還是有膽大的,那是一個當日曾隨曾煒傑一起站在太原城和他一起衝入金狗陣中,老西軍出身的統領官。
他大步衝上了山崗,一奔到曾煒傑滿前,馬上大聲叫道:“四哥,您這兒看著開心了,你讓俺們怎個做事。這鎮子裏的人都給炮兵炸死,您還讓不讓咱的兄弟殺敵建功了。”
被多年老兄弟如此質問,曾煒傑沒有氣惱,反而“嘿嘿”一笑道:“你個鳥廝急個球,那李乾順又不是傻瓜!前幾日我軍的炮擊那麽一個勁的打,他早學會挖洞鑽坑去躲炮擊了。你想殺敵建功不用急,等我把這十二萬發炮彈打光,自然有得你們去殺呢!”
“啊!”一聽此話,那個西軍老兵頓時愕然地驚住了。
十二萬發炮彈,他都不知道曾煒傑何時偷偷運來了這麽多炮彈。十二萬發炮彈,這要是真的全扔進了那原本隻有三百戶、不到兩千人的小小淮安鎮去,還不直接把那裏炸成了平地呀!
“你少唬我!”這老兵一想到真若是十二萬發炮彈全打出去的場景後,黑著臉大叫一聲,一把拽住了曾煒傑的胳膊。
像是市井潑皮一般,這西軍老兵耍賴一般地說道:“我不管、我不管,你最多讓炮兵打賞兩個時辰。我那是選鋒軍、不是收屍隊。你得給我留點活口,讓我麾下的那些新兵蛋子去見見血。”
“鬆開!”
“你不答應,我就不鬆開!”
兩個奔三十歲的人,在高崗上為了炮擊何時停止,竟然像兩個孩童一般一個死死拽著不放、一個裝著瞪大了眼睛去唬對方。這場景,直接引得曾煒傑身旁那些隨扈們忍俊不住、掩麵失笑。(未完待續)
劉行這樣一道命令的發出,意味著被圍困在淮安鎮已經近一個月的李乾順在人困馬乏、糧草不濟的最後時刻,將要麵臨的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死亡。
對於曾煒傑而言,當年那個十幾歲便救下了他一家性命的神醫,如今不再單單隻是他的恩人、更是他此生最值得效忠的人。
跟隨劉行以來,他從一個馬軍小官一路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宋朝的樞密參知、殿前司同知。
雖然大多數時間他做的都是運糧、購糧,買鐵料、收金銀的勾當。雖然如今他實際上真正能夠主掌的隻不過是山西一省和全國各地的巡防兵,但對於曾煒傑而言這已經足夠了、足夠讓他讓對劉行死心塌地了。
因為如果沒有劉行,曾煒傑知道以他才幹、即便不在哪一次征戰中在來個沙場百戰死、馬革裹屍還,和他父輩一樣最終戰死在沙場上卻也不過是個低級小軍官。
因為如果沒有劉行,曾煒傑知道以他的本事,隻怕是終此一生、即便不戰死,他也絕對官秩難過五六品、老去無產留子孫。
可是如今呢?他是大宋朝的山西巡撫、他是樞密院參知、他是殿前司同知,他是大宋朝的巡防司都指揮使。
不敢說權傾一時,卻也是大宋朝真金十足的堂堂二品大員,算是徹底為他曾家光宗耀祖了。
感恩,無時不刻不在抱著對劉行的感恩,這也正是劉行誰都不會真的完全相信。偏偏對曾煒傑任何事都敢放手的最大原因。
主信從屬事必成,從屬感恩基才堅。
這便是劉行與曾煒傑之間此時的關係,也正是這種關係使得接到這道命令的曾煒傑,看過命令後也是絲毫沒有多想地立即下達了四鎮全麵展開攻擊、務必在三日內攻破李乾順的命令。
下達指令後,曾煒傑沒有如平時一樣。像是一個儒將一般坐在帥帳中品茗下棋、附庸風雅。這一次,他命令一發出,自己先跑到了炮車營的陣地上。
“給我轟、給我轟他娘地!”一站到炮車營陣地後方的高崗上,曾煒傑便粗言大叫。
叫聲一落,曾煒傑馬上對他身邊的通傳使說道:“去,告訴所有炮車營的管帶。三天不把所有炮彈給我打光、全都扔進淮安鎮去。不給淮安鎮炸成平地,爺爺就撤了他們的職、踢到教武堂、兵備學堂去當教員。”
不把炮彈打光就去當教員,那些管帶在聽到通傳兵傳達的這樣指令後,頓時全都急了。
管帶們一急,平日裏操練時好不容易練出來那種井然的秩序。在炮車兵開火的時候變得一去不返。
所有的炮車上,都在玩命的裝填彈藥。所有的炮車兵,都開始掄圓了胳膊裝填炮彈,將炮彈源源不斷、接二連三地扔進了淮安鎮。
按照劉行親筆撰寫、確定下來那本《大宋武備誌》規定,每門炮平日都是常規配備五發炮彈的。難道這些炮兵不怕炮彈打光,他們全都變成這樣一場注定將被永遠記在史書中戰場大戲的觀眾嗎?
答案是否定的,曾煒傑是誰呀?他是曾煒傑,是大宋朝的樞密參知、是巡防司的最高指揮官。
曾煒傑手上的巡防之權不是白握著的。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他都沒向劉行通稟奏報。借著過去他曾經管過輜重事之便,私下已經從獵人穀、山西、陝西和河南偷偷地調動巡防兵給炮車兵運來了大批地炮彈。
如今在他手下這四鎮炮兵,在劉行那報備留存是炮均五發炮彈。實際上每一門炮都儲備了上百發炮彈。
儲備如此充足,一旦開始轟炸,炮兵們自然不會省炮彈、不會省力氣了。
結果這卻讓抵在最前沿,已經做好衝鋒準備的馬軍、步軍不滿了。
成群的馬軍、步軍各級將領,在瘋狂、持續不斷的炮擊展開半個時辰後衝進了炮車營的陣地。
這些將領本來是向炮車統製來興師問罪的,想問問他為啥還不停止炮擊。給前方將士衝鋒陷陣、殺敵建功的機會。
可是當他們看到高崗上的曾煒傑興奮得正在手舞足蹈,指點著被炮火籠罩住的淮安鎮開心地對身旁幾個參軍使、從屬校說著話時。所有將領全都傻眼了。
這是曾同知讓炮兵這麽幹的!這是啥意思啊!
所有的將領都傻眼了,他們不明白為何一向斤斤計較。對每一顆炮彈都一場珍惜的曾煒傑,今日怎就如此拿著炮彈揮霍無度到了可以用窮奢極侈的程度上。
還是有膽大的,那是一個當日曾隨曾煒傑一起站在太原城和他一起衝入金狗陣中,老西軍出身的統領官。
他大步衝上了山崗,一奔到曾煒傑滿前,馬上大聲叫道:“四哥,您這兒看著開心了,你讓俺們怎個做事。這鎮子裏的人都給炮兵炸死,您還讓不讓咱的兄弟殺敵建功了。”
被多年老兄弟如此質問,曾煒傑沒有氣惱,反而“嘿嘿”一笑道:“你個鳥廝急個球,那李乾順又不是傻瓜!前幾日我軍的炮擊那麽一個勁的打,他早學會挖洞鑽坑去躲炮擊了。你想殺敵建功不用急,等我把這十二萬發炮彈打光,自然有得你們去殺呢!”
“啊!”一聽此話,那個西軍老兵頓時愕然地驚住了。
十二萬發炮彈,他都不知道曾煒傑何時偷偷運來了這麽多炮彈。十二萬發炮彈,這要是真的全扔進了那原本隻有三百戶、不到兩千人的小小淮安鎮去,還不直接把那裏炸成了平地呀!
“你少唬我!”這老兵一想到真若是十二萬發炮彈全打出去的場景後,黑著臉大叫一聲,一把拽住了曾煒傑的胳膊。
像是市井潑皮一般,這西軍老兵耍賴一般地說道:“我不管、我不管,你最多讓炮兵打賞兩個時辰。我那是選鋒軍、不是收屍隊。你得給我留點活口,讓我麾下的那些新兵蛋子去見見血。”
“鬆開!”
“你不答應,我就不鬆開!”
兩個奔三十歲的人,在高崗上為了炮擊何時停止,竟然像兩個孩童一般一個死死拽著不放、一個裝著瞪大了眼睛去唬對方。這場景,直接引得曾煒傑身旁那些隨扈們忍俊不住、掩麵失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