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強大的師資力量,這是一個現實。
在此等情況下若真是強行去辦起十三個學科組成的六大學堂來,其必然的結果就是北朝也要鬧出一個天大的笑話,那就是所謂大學堂裏教出了一群道貌岸然沒真本事、徒有其名沒有真能力的偽學子來。
這樣的事情劉行不允許發生在自己掌控的天下,此等的笑話既然胡安國當頭棒喝來給自己提了個醒,劉行更不可能讓自己去變成天下人的笑柄。
一個人的思想再強大,也隻是一個人的。劉行現今是在獨攬朝政,但絕對不是一個本質上的獨裁者。
既然有了難題,那就應該群策群力。
所以隻是愕然愣了愣之後,劉行馬上側頭看向了一旁的宗澤:“宗帥,您老閱曆廣博,可有何良策能成就這新學政之事嗎?”
被問到了頭上,宗澤皺眉仔細想了想,很快抬頭道:“既然都是業有所專,那必須要選擇從事那些勾當、有足夠本事可以傳授給學子的人去做教授。我想,怕是隻有再次深入地去執行以下太傅您那打破等級分化的壁壘,才可使這難題迎刃而解。”
“馬知事,你的想法呢?有什麽好建議嗎?”宗澤說出他的想法後,劉行馬上又轉頭看向了自己的無雙國士馬擴。
馬擴聞言,也是皺眉微微思索,很快答道:“宗帥所言有理,想要不鬧出笑話來,建築和土木工程的教授最好就讓那些老泥水匠去教,商業管理、轉運管理這些。也可以從該行當中去請老師傅來做教授。”
話到此處,馬擴微微停頓一下、側頭望向劉行麵露疑色地道:“隻是、隻是我不知太傅所言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那些都是學什麽的,請原諒下官不知該從何處去尋人來做教授了。”
數理化,那是後世裏各級教育的基礎學科。可是在大宋這個時代裏卻是新鮮詞、也隻是新鮮詞。因為不隻是馬擴,即便是學識淵博的胡安國、趙鼎、張所和宗澤等人,也對這些完全是沒有半分概念的。
他們沒有概念,但劉行很清晰地知道這些新鮮詞的概念。
既然他們不懂,劉行便打定主意後決定自己來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什麽含義。
於是乎,接下去的整整一個時辰。天樞閣上完全變成了劉行一個人的演講會。前世裏學到的知識被劉行拿了出來,滔滔不絕地從生物學概念到基礎理論,從物理學用處到現實應用於哪些事上,從化學的基本概念到實際運用中的體現被劉行詳盡地講解出來。
待劉行講解完畢,猛灌了幾口茶。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時。再迴頭去看內個閣僚,讓劉行心頭不禁一陣快感。
因為所有人、連自己認同的那位老恩師胡安國在內,在自己這一番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的講解之後現在再來看自己時,那目光中充滿了驚奇、滿是詫異。而他們的臉上,全都寫滿了敬佩萬分的神色。
心中一陣快感過後,劉行心底暗道:嘿嘿,全都又一次被小爺給弄到五體投地了吧?你們這群老古董,怎會知我說的這些在千年以後小爺從前那個時空裏。隨便拎出個理科學得好些的高中生都能說得不比我差呢……
心生快意,劉行隨即咧嘴一笑,用話語聲將眾閣僚從震驚中拉了迴來:“我都說明白了。相信各位也一定能想得出該去哪個行當、招來些何種專長的人來充當生物、化學、物理這三門學科的教授了吧!”
愕然點了點頭,先開口的這次變成了張所:“明白是明白了,生物是與醫藥緊密相關的、化學是與火藥密切相連的,物理應用太廣泛了、可選招募做教授的人定然也不會少。可是、可是太傅,您不覺得若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讓一群泥匠水、販夫走卒進您所說的大學堂裏去做教授,會引起許多學子的不滿嗎?”
“不滿。誰敢不滿?”聽到張所此言,劉行臉色猛地沉了下去。
“豁”地站起身、望著天樞閣外。劉行冷冷地說道:“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是保守、是真正不思進取,我朝不需要花大力氣去培養一群隻會苦讀聖賢書的老夫子。與時俱進、隻有跟得上我想要的天下發展進程之人。才配再入朝堂來。”
說這話,冷眼掃視了一圈眾人後,劉行聲若寒蟬地說道:“我要日後我大宋是百業興盛的同時,各中學科也能夠百花齊放。誰敢不滿,我便抓誰。誰敢反對,我便殺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隻有適合的人才有資格繼續生存下。不適合的人,我才不會給白白再讓他們去糟踐糧食、浪費公帑。”
殺氣驟然從劉行身上散出、迅速充斥了整個天樞閣,這讓所有人、包括宗澤和張所,包括老先生胡安國和國士無雙的馬擴在內全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
一個冷顫打過之後,所有人心底裏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劉行想要一個完全不同過去的新天下,誰敢阻擋他那就是與他作對。與劉行作對,無疑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想死的就跟這位即將度過二十一歲生日、即將正式取字號的年輕太傅作對。不合作、就死亡,這是劉行一貫的行事風格。不想死,隻有聽他號令、乖乖從命……
眼見眾閣僚全都沒了聲音,劉行卻很快重新露出了笑容:“各位不要擔心,即便是有人敢來與我作對,我相信也不會諸位。所以,我等還是繼續商議一下這新學政接下去的架構吧!”
此言一落,不待別人接話,天樞閣上又一次變成了劉行獨舞的舞台。
六大官商合辦的大學堂之外,應天書院劉行欲將其定義為大宋朝唯一的一所國家大學堂的、並且要更名為“京華大學堂”。
在京華大學堂中,劉行要比其他六個大學堂多出幾個學科的設置,這些學科分別教育學、財經學、星相學、農田水利學、醫藥學和番語學。
學科設置上出現了不同,也決定了京華大學堂與那六所大學堂本質和學子畢業後的出路定然不再相同。
六所官商聯辦大學堂的學子,畢業後必須參加各類考試,才可能混到一官半職。但京華大學堂的學子們,隻要能順利讀完四年學業,即便是結業都會直接被吏部以九品小吏安置出去擔任地方或官督商辦店鋪的管事人。(未完待續)
在此等情況下若真是強行去辦起十三個學科組成的六大學堂來,其必然的結果就是北朝也要鬧出一個天大的笑話,那就是所謂大學堂裏教出了一群道貌岸然沒真本事、徒有其名沒有真能力的偽學子來。
這樣的事情劉行不允許發生在自己掌控的天下,此等的笑話既然胡安國當頭棒喝來給自己提了個醒,劉行更不可能讓自己去變成天下人的笑柄。
一個人的思想再強大,也隻是一個人的。劉行現今是在獨攬朝政,但絕對不是一個本質上的獨裁者。
既然有了難題,那就應該群策群力。
所以隻是愕然愣了愣之後,劉行馬上側頭看向了一旁的宗澤:“宗帥,您老閱曆廣博,可有何良策能成就這新學政之事嗎?”
被問到了頭上,宗澤皺眉仔細想了想,很快抬頭道:“既然都是業有所專,那必須要選擇從事那些勾當、有足夠本事可以傳授給學子的人去做教授。我想,怕是隻有再次深入地去執行以下太傅您那打破等級分化的壁壘,才可使這難題迎刃而解。”
“馬知事,你的想法呢?有什麽好建議嗎?”宗澤說出他的想法後,劉行馬上又轉頭看向了自己的無雙國士馬擴。
馬擴聞言,也是皺眉微微思索,很快答道:“宗帥所言有理,想要不鬧出笑話來,建築和土木工程的教授最好就讓那些老泥水匠去教,商業管理、轉運管理這些。也可以從該行當中去請老師傅來做教授。”
話到此處,馬擴微微停頓一下、側頭望向劉行麵露疑色地道:“隻是、隻是我不知太傅所言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那些都是學什麽的,請原諒下官不知該從何處去尋人來做教授了。”
數理化,那是後世裏各級教育的基礎學科。可是在大宋這個時代裏卻是新鮮詞、也隻是新鮮詞。因為不隻是馬擴,即便是學識淵博的胡安國、趙鼎、張所和宗澤等人,也對這些完全是沒有半分概念的。
他們沒有概念,但劉行很清晰地知道這些新鮮詞的概念。
既然他們不懂,劉行便打定主意後決定自己來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什麽含義。
於是乎,接下去的整整一個時辰。天樞閣上完全變成了劉行一個人的演講會。前世裏學到的知識被劉行拿了出來,滔滔不絕地從生物學概念到基礎理論,從物理學用處到現實應用於哪些事上,從化學的基本概念到實際運用中的體現被劉行詳盡地講解出來。
待劉行講解完畢,猛灌了幾口茶。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時。再迴頭去看內個閣僚,讓劉行心頭不禁一陣快感。
因為所有人、連自己認同的那位老恩師胡安國在內,在自己這一番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的講解之後現在再來看自己時,那目光中充滿了驚奇、滿是詫異。而他們的臉上,全都寫滿了敬佩萬分的神色。
心中一陣快感過後,劉行心底暗道:嘿嘿,全都又一次被小爺給弄到五體投地了吧?你們這群老古董,怎會知我說的這些在千年以後小爺從前那個時空裏。隨便拎出個理科學得好些的高中生都能說得不比我差呢……
心生快意,劉行隨即咧嘴一笑,用話語聲將眾閣僚從震驚中拉了迴來:“我都說明白了。相信各位也一定能想得出該去哪個行當、招來些何種專長的人來充當生物、化學、物理這三門學科的教授了吧!”
愕然點了點頭,先開口的這次變成了張所:“明白是明白了,生物是與醫藥緊密相關的、化學是與火藥密切相連的,物理應用太廣泛了、可選招募做教授的人定然也不會少。可是、可是太傅,您不覺得若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讓一群泥匠水、販夫走卒進您所說的大學堂裏去做教授,會引起許多學子的不滿嗎?”
“不滿。誰敢不滿?”聽到張所此言,劉行臉色猛地沉了下去。
“豁”地站起身、望著天樞閣外。劉行冷冷地說道:“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是保守、是真正不思進取,我朝不需要花大力氣去培養一群隻會苦讀聖賢書的老夫子。與時俱進、隻有跟得上我想要的天下發展進程之人。才配再入朝堂來。”
說這話,冷眼掃視了一圈眾人後,劉行聲若寒蟬地說道:“我要日後我大宋是百業興盛的同時,各中學科也能夠百花齊放。誰敢不滿,我便抓誰。誰敢反對,我便殺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隻有適合的人才有資格繼續生存下。不適合的人,我才不會給白白再讓他們去糟踐糧食、浪費公帑。”
殺氣驟然從劉行身上散出、迅速充斥了整個天樞閣,這讓所有人、包括宗澤和張所,包括老先生胡安國和國士無雙的馬擴在內全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
一個冷顫打過之後,所有人心底裏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劉行想要一個完全不同過去的新天下,誰敢阻擋他那就是與他作對。與劉行作對,無疑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想死的就跟這位即將度過二十一歲生日、即將正式取字號的年輕太傅作對。不合作、就死亡,這是劉行一貫的行事風格。不想死,隻有聽他號令、乖乖從命……
眼見眾閣僚全都沒了聲音,劉行卻很快重新露出了笑容:“各位不要擔心,即便是有人敢來與我作對,我相信也不會諸位。所以,我等還是繼續商議一下這新學政接下去的架構吧!”
此言一落,不待別人接話,天樞閣上又一次變成了劉行獨舞的舞台。
六大官商合辦的大學堂之外,應天書院劉行欲將其定義為大宋朝唯一的一所國家大學堂的、並且要更名為“京華大學堂”。
在京華大學堂中,劉行要比其他六個大學堂多出幾個學科的設置,這些學科分別教育學、財經學、星相學、農田水利學、醫藥學和番語學。
學科設置上出現了不同,也決定了京華大學堂與那六所大學堂本質和學子畢業後的出路定然不再相同。
六所官商聯辦大學堂的學子,畢業後必須參加各類考試,才可能混到一官半職。但京華大學堂的學子們,隻要能順利讀完四年學業,即便是結業都會直接被吏部以九品小吏安置出去擔任地方或官督商辦店鋪的管事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