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某心情日記app,當前頁麵上頁眉的主題為《偷心記and失心記——瑞獻給依兒的紀念》。
夏瓊依內心掙紮著,鬥爭著。
看。
不看。
看。
不看。
畢竟是日記,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閱讀,有點像是偷。雖然明顯是關於她的。
文字仿佛打著旋,如雪花飛舞般紛紛揚揚,在她眼前飄來蕩去,拉呀拽的,實在是魔力巨大。
抵擋不住誘惑,被好奇心推動身體,界限分明的她當即快速劃劃劃,終於翻到了第一頁。
標題下方即題記:愛是永恆的主題,心是最美的載體,我將一生致力於為愛保質。
還有一行目的(?目標?)備注:也許這些記錄,沒太大實用價值,但它是我心境的真實寫照,盼寫完後,思念、依戀、心痛、軀體的疼痛……都能得以釋放,心裏會好受點。
盼成為老來講給孫輩的珍貴迴憶,盼依兒迴歸後成為送她的珍貴禮物。
**依兒,你好嗎?
開篇僅這五個字,一句問候,夏瓊依卻仿佛透過它們,看見一個耄耋老人,正站在未來對著某個小輩講述老人自己的一生,猶如穿越迴了他與她此刻正年輕的時節,一日複一日——
**依兒說,即使我死了,也不會為我穿喪服。
我拉著文斌通宵喝酒,嘶啞著聲音跟他發泄。
我好恨,真的好恨!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讓我和墨寶遇見了正確的人!
恨命運的不公,恨命運對依兒、對我、對墨寶的不公!
恨命運讓這些無力迴天的人和事,橫亙在我與依兒中間,左右著我們的人生,讓我們都如此痛苦,如此不堪!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依兒的麵前依兒卻不知道我愛她,而是我與依兒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我以為依兒與墨寶是彼此的良藥,以為依兒已經拯救我們父子出了萬丈深淵,但沒想到依兒的離去,竟是將我們父子打入更深的劫難,跌入更深的深淵,萬劫不複……
可即便萬劫不複,我仍舊情願念依兒想依兒,丁點都恨不起依兒來,所以用不了感歎號,隻能省略號。
依兒是那麽熱愛生活的一個人,心底向陽,眼裏有光,總能在平淡歲月或艱難困苦裏,開成一朵怒放的嬌花兒,活成一束明亮的光,點燃一團溫暖的生命之火,讓我莫名的就被依兒深深吸引,莫名地想要靠近。
文斌反問我,既然這麽舍不得,為什麽要放依兒走。
我說,我不想人為地桎梏依兒,拴著依兒。那天站在門外,聽著感受著依兒無以複加的痛苦,我比依兒還痛,我舍不得依兒痛。
泰翁不是說了嗎?“你若愛她,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我不能讓依兒這朵嬌豔的花朵枯萎了,依兒應該繼續活成一束光,一團火,一朵怒放的花兒。
依兒,我這麽做,究竟是對還是錯?
能給個明確答複嗎?
**親愛的依兒,我的思念之深無人能夠想像。
隻有在你身邊,我所渴望的生命的熱力和璀璨才能成真。隻有看到你美麗的容顏、聽到你音樂般的笑聲和話語,感受到你的愛帶給我的寧靜和安詳,擁抱你身體的溫存,我才能獲得最完整的幸福。
這篇文字可以寫一頁,也可以如林覺民先生一樣,寫上五十頁一百頁都不覺夠,然而我要說的話都是一樣的:我思念你,我需要你,我愛慕你。
星星睡著了,再悄悄想你一下下。
那麽,晚安,依兒,我的卿卿。
(相信依兒不會隨便對別人說晚安,因為它是“我愛你愛你”的縮寫。)
(以後,不對依兒說晚安的日子,都是我在期待重逢。)
哦對了,都說,成熟的愛,是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不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依兒,由你來判斷,我的愛,是哪種?
**書上說,年少時不能遇到心與容顏都驚豔的人,因為會終其一生念念不忘!
依兒驚豔了我的時光,可驚豔了依兒時光的那個男子,卻不是我。
唯恐依兒此去一別,再無歸期。亦或雖然歸來,卻找不到借口再相見。
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寫: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
自此以後,我開始孤單想念。
自此以後,不貪戀,不懷念。
自此以後,天各一方,再無須心心念念,隻因世間唯一夏瓊依。
這個念頭冒出來,我全部的精氣神都漏了,眼睛和心都在下雨……
多麽殘忍呢!
午夜在公主床上醒來,可是我在紗幔懸垂中圍出的那方天地裏,感受不到絲絲溫馨、浪漫、唯美,偌大的房中隻有可怕的闃寂,自己跟自己說話得到的是迴音,蝕骨的孤獨悄悄的卻不留一絲縫隙的慢慢彌漫開來。
我將薄被當作依兒,緊緊抱進懷裏,卻也不是她的溫存。
依兒走後的日子,黯淡無光,她的離開,也帶走了溫暖。何以為家,隻剩一堆磚瓦,每每別離皆如此。
心髒那處傳來尖利的鈍痛,像是有人拿著刀在一下下剜它。
無法用言語形容,失去依兒,一別兩寬,各自安好,究竟有多痛?答案隻有我知道,可程度卻說不清道不明。
我的手緊緊按在胸口上,這個姿勢,依兒做過,會讓心口蔓延的痛楚,稍稍減緩……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我們非要這樣嗎——互相憐惜,各自疼痛,變相折磨?
天邊的依兒,尋到答案了嗎?
**和雨晴分手以後,沒想過和其他女人開始。可是遇見依兒,一切都不同了,其他女子都是無差別誘惑,依兒是獨一份吸引。
除卻巫山不是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那個偶遇後闖入我生活的丫頭,趕跑了我一直與之抗爭的那份孤獨,讓我的世界有了晚歸的暖光,有了不再空蕩的家,有了空氣中飄浮的花香飯香蛋糕香,還有依兒的體香。
可也有了害怕再次孤獨的恐懼。
有人建議,如果有走了之後沒有迴來的人,就再等等看吧,不要因為更愛對方而覺得丟人,愛得更久不是丟人的事。
就這麽一句話足矣,勾得我身未動,心已遠,忘不了依兒就投降,奔赴到依兒身邊。
我該去的世界中心,就是依兒的身旁。隻要在她身邊,我就心滿意足。曾經依兒在眼前時,我真真切切體會過,幸福可以簡單到就是靠近所愛之人。
可是,去到她身旁,滿足了我的渴望,卻是在迫她失了安全感。我在心裏允諾還她自由和幸福的。
隻因為渴望得到什麽,就得先讓她自由,若她迴到我身邊,她就屬於我,若她不迴來,證明我從未擁有過。
可見愛真的沒用,多愛都沒用,相愛才有用!
愛與被愛同時發生,愛才有意義!
相愛是一種值得等待的信仰,亦如我相信依兒會迴來一樣!
那就,再等等看?
夏瓊依內心掙紮著,鬥爭著。
看。
不看。
看。
不看。
畢竟是日記,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閱讀,有點像是偷。雖然明顯是關於她的。
文字仿佛打著旋,如雪花飛舞般紛紛揚揚,在她眼前飄來蕩去,拉呀拽的,實在是魔力巨大。
抵擋不住誘惑,被好奇心推動身體,界限分明的她當即快速劃劃劃,終於翻到了第一頁。
標題下方即題記:愛是永恆的主題,心是最美的載體,我將一生致力於為愛保質。
還有一行目的(?目標?)備注:也許這些記錄,沒太大實用價值,但它是我心境的真實寫照,盼寫完後,思念、依戀、心痛、軀體的疼痛……都能得以釋放,心裏會好受點。
盼成為老來講給孫輩的珍貴迴憶,盼依兒迴歸後成為送她的珍貴禮物。
**依兒,你好嗎?
開篇僅這五個字,一句問候,夏瓊依卻仿佛透過它們,看見一個耄耋老人,正站在未來對著某個小輩講述老人自己的一生,猶如穿越迴了他與她此刻正年輕的時節,一日複一日——
**依兒說,即使我死了,也不會為我穿喪服。
我拉著文斌通宵喝酒,嘶啞著聲音跟他發泄。
我好恨,真的好恨!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讓我和墨寶遇見了正確的人!
恨命運的不公,恨命運對依兒、對我、對墨寶的不公!
恨命運讓這些無力迴天的人和事,橫亙在我與依兒中間,左右著我們的人生,讓我們都如此痛苦,如此不堪!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依兒的麵前依兒卻不知道我愛她,而是我與依兒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我以為依兒與墨寶是彼此的良藥,以為依兒已經拯救我們父子出了萬丈深淵,但沒想到依兒的離去,竟是將我們父子打入更深的劫難,跌入更深的深淵,萬劫不複……
可即便萬劫不複,我仍舊情願念依兒想依兒,丁點都恨不起依兒來,所以用不了感歎號,隻能省略號。
依兒是那麽熱愛生活的一個人,心底向陽,眼裏有光,總能在平淡歲月或艱難困苦裏,開成一朵怒放的嬌花兒,活成一束明亮的光,點燃一團溫暖的生命之火,讓我莫名的就被依兒深深吸引,莫名地想要靠近。
文斌反問我,既然這麽舍不得,為什麽要放依兒走。
我說,我不想人為地桎梏依兒,拴著依兒。那天站在門外,聽著感受著依兒無以複加的痛苦,我比依兒還痛,我舍不得依兒痛。
泰翁不是說了嗎?“你若愛她,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我不能讓依兒這朵嬌豔的花朵枯萎了,依兒應該繼續活成一束光,一團火,一朵怒放的花兒。
依兒,我這麽做,究竟是對還是錯?
能給個明確答複嗎?
**親愛的依兒,我的思念之深無人能夠想像。
隻有在你身邊,我所渴望的生命的熱力和璀璨才能成真。隻有看到你美麗的容顏、聽到你音樂般的笑聲和話語,感受到你的愛帶給我的寧靜和安詳,擁抱你身體的溫存,我才能獲得最完整的幸福。
這篇文字可以寫一頁,也可以如林覺民先生一樣,寫上五十頁一百頁都不覺夠,然而我要說的話都是一樣的:我思念你,我需要你,我愛慕你。
星星睡著了,再悄悄想你一下下。
那麽,晚安,依兒,我的卿卿。
(相信依兒不會隨便對別人說晚安,因為它是“我愛你愛你”的縮寫。)
(以後,不對依兒說晚安的日子,都是我在期待重逢。)
哦對了,都說,成熟的愛,是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不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依兒,由你來判斷,我的愛,是哪種?
**書上說,年少時不能遇到心與容顏都驚豔的人,因為會終其一生念念不忘!
依兒驚豔了我的時光,可驚豔了依兒時光的那個男子,卻不是我。
唯恐依兒此去一別,再無歸期。亦或雖然歸來,卻找不到借口再相見。
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寫: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
自此以後,我開始孤單想念。
自此以後,不貪戀,不懷念。
自此以後,天各一方,再無須心心念念,隻因世間唯一夏瓊依。
這個念頭冒出來,我全部的精氣神都漏了,眼睛和心都在下雨……
多麽殘忍呢!
午夜在公主床上醒來,可是我在紗幔懸垂中圍出的那方天地裏,感受不到絲絲溫馨、浪漫、唯美,偌大的房中隻有可怕的闃寂,自己跟自己說話得到的是迴音,蝕骨的孤獨悄悄的卻不留一絲縫隙的慢慢彌漫開來。
我將薄被當作依兒,緊緊抱進懷裏,卻也不是她的溫存。
依兒走後的日子,黯淡無光,她的離開,也帶走了溫暖。何以為家,隻剩一堆磚瓦,每每別離皆如此。
心髒那處傳來尖利的鈍痛,像是有人拿著刀在一下下剜它。
無法用言語形容,失去依兒,一別兩寬,各自安好,究竟有多痛?答案隻有我知道,可程度卻說不清道不明。
我的手緊緊按在胸口上,這個姿勢,依兒做過,會讓心口蔓延的痛楚,稍稍減緩……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我們非要這樣嗎——互相憐惜,各自疼痛,變相折磨?
天邊的依兒,尋到答案了嗎?
**和雨晴分手以後,沒想過和其他女人開始。可是遇見依兒,一切都不同了,其他女子都是無差別誘惑,依兒是獨一份吸引。
除卻巫山不是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那個偶遇後闖入我生活的丫頭,趕跑了我一直與之抗爭的那份孤獨,讓我的世界有了晚歸的暖光,有了不再空蕩的家,有了空氣中飄浮的花香飯香蛋糕香,還有依兒的體香。
可也有了害怕再次孤獨的恐懼。
有人建議,如果有走了之後沒有迴來的人,就再等等看吧,不要因為更愛對方而覺得丟人,愛得更久不是丟人的事。
就這麽一句話足矣,勾得我身未動,心已遠,忘不了依兒就投降,奔赴到依兒身邊。
我該去的世界中心,就是依兒的身旁。隻要在她身邊,我就心滿意足。曾經依兒在眼前時,我真真切切體會過,幸福可以簡單到就是靠近所愛之人。
可是,去到她身旁,滿足了我的渴望,卻是在迫她失了安全感。我在心裏允諾還她自由和幸福的。
隻因為渴望得到什麽,就得先讓她自由,若她迴到我身邊,她就屬於我,若她不迴來,證明我從未擁有過。
可見愛真的沒用,多愛都沒用,相愛才有用!
愛與被愛同時發生,愛才有意義!
相愛是一種值得等待的信仰,亦如我相信依兒會迴來一樣!
那就,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