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靈界
穿成掌門後大把掉頭發的日子 作者:折玉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剛剛和楚緣聊天去了?”哪怕楚秋池這麽久一直站著沒動裴瑾瑜大概能猜出來,但他還是問了一下。
“是。”楚秋池點頭,又問:“你知道哪裏有紫藤蘿的種子嗎?”
“我有。”裴瑾瑜拿出一顆種子,扁扁的圓的黑褐交加的。
“你確定這真的是紫藤蘿?”怎麽和狐狸給他的一樣呢?
“非常確定。”
“行吧。”楚秋池接過,將兩顆種子放在一起,暫時種不了,總不能種錦陽宗吧,還是等日後出去曆練再種吧。
“接下來呢?接下來做什麽?”
“去藏書樓看看?”
“不知道在哪。”
“問著去。”
“也行。那走吧。”
靈界錦陽宗的藏書樓位置在一個隱蔽的位置,起碼楚秋池和裴瑾瑜問了一路,七拐八折總算找對了地方。
這藏書樓和修仙界的大差不差隻是少了幾層,從下往上望有五層。進入裏麵,書香撲鼻,第一層樓到處都是書,書架上是書,地上也是。
進門處有一張很大的桌子,上麵擺著書,放著筆墨紙硯,幾個弟子正伏案抄書。
“兩位可是要借閱書?”有弟子問。
“正是,請問這書該如何借?”楚秋池走上前道。
弟子指了那張大桌子,“你們找好書,列一個書單,寫借書日期交由那人便是,他今日負責這些書,要是想要什麽書找不到也可以找他。”
“多謝。”
那弟子正要走,楚秋池叫住他,又問:“請問他們這是在做什麽?”
那弟子望過去,道:“他們在抄錄書籍,這些書都是紙質的,長年累月下來不免泛黃被蟲啃噬,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出這些書,重新抄錄一本下來放迴去。”
“不用玉簡嗎?”楚秋池問。
“玉簡保存文字的時間確實長,但是也有限製,玉裏麵的靈氣消耗完了也得重新弄,雖說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是並沒有紙保存的久。我們抄書的紙是特製的,基本上一百年都不會泛黃,需要抄錄的書都是上千年前的了,也不是時時抄。”
玉簡雖好,但是貴,到底不如紙劃算。那弟子在心裏補完剩下的話。
楚秋池又問:“請問修仙界常識百科類的書往哪裏找?”
那弟子往最裏麵的書架指,“那兒,平日裏找這類書的人少,我們便將那些書挪到最裏麵了,很好找的。”
“多謝。”
“不客氣。”
楚秋池拉著裴瑾瑜往裏走,那裏的書非常多,除了架子上的,還堆了好幾摞。
楚秋池隨意抽了一本,是修仙界的界史,厚厚一大本,主要講的是修仙界勢力更名換代,一代又一代傳奇大佬或飛升或隱姓埋名逐漸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除了這樣的書還有個人自傳或是一些靈植大全、靈藥大全、靈獸大全。
不錯,靈界是沒有妖獸的,隻有靈獸,因為當初發現靈獸在被感染後,所有被感染的靈獸都被趕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正是無盡森林。
玄祿?
翻著翻著,楚秋池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那個錦陽宗的第二代掌門?他抽出那本書,這書是玄祿著的,寫的是劍法和一些零碎的修煉方法。
楚秋池看了看,發現他的修煉方法很是獨特,竟然是研究靈魂的,在這本書裏他探討人死後靈魂的安放。
凡人死後,靈魂會被黑白無常勾走帶往地府,贖盡因果後送入輪迴。
還未築基的修士也能進入輪迴,築基後便不能了。
而煉氣和築基最大的區別就是神識,煉氣無神識而築基以上都有神識,這是否可以證明,人的靈魂在某種程度上變成神識了呢?築基後會開辟識海,識海是安放神識的地方,都知道,神識和自己是長得一樣的,靈魂的本身就在身體裏,隨同人的四肢形影不離,而神識除了識海,也可以遊走在身體的各個角落。
元嬰後又會有塑造元嬰,元嬰是按照小時候的自己開始長的,元嬰是不是就是靈魂實體化?大乘時,元嬰已經和自己相差無幾,是不是證明,元嬰真的是靈魂呢?
這些問題又在後麵被劃了大大的差,寫著一行小字。
不對,有元嬰的同時神識依然存在,此猜測不能成立。
楚秋池翻到書的最後麵,這裏倒是沒了字,是畫。
首先是一縷紅色的靈氣,然後聚在一起,然後慢慢凝結形成水,凝成珠,珠破掉鑽出一個小人,小人慢慢長大,元嬰時對應孩童時代,接下來時孩童衝破一層圓,然後慢慢長大。
而這正對應了修仙界的階層。
引氣入體,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合體,大乘,渡劫。
九個階段。之所以引氣入體也算一個階段是因為這並不是按照正常的修士來的,還包括了體修、儒修、陣修這一類不用靈根也能入道的修士。
對於這類修士,引氣入體是絕對比其他階段還難的,因為入道本身就極為困難。
所有種類的修士裏,法修入道是最難的,因為法修本身就是依靠自身的靈根,修為上去自是不難,但是入道是一道大坎。
有天才能在金丹之前入道,這是天才中的天才,更多的終生都摸不到道的門檻,能在元嬰摸到道的門檻已經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楚秋池是劍修,但是他從小就開始修煉,所以是挺依賴靈根的,但是因為他本身的經曆,所以他早在金丹之前就悟了道,已經算天才一掛了。
如路簫,十九歲的築基巔峰,說出去何人不說一聲天才,但是在道上,他甚至連道的影子都看不到,起碼沒有大機遇他在金丹前是沒法悟道的。
這便是大道,對萬物仁義,見萬事如無物。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自然也是越多。
說實在,楚秋池從元嬰修到化神好像並沒有多少對道的領悟,因為重修的時候又多了法修,所以後麵基本是靠靈力突破。
這上麵記載的是正統修仙,和現在的不太一樣。
起碼楚秋池知道的陣修符修體修之類的多多少少都是有靈根的,隻是在引氣入體後才開始修習這方麵的內容。
而真正靠自己悟道的,就是百歲和常竹,一個醫修,一個儒修。
百歲雖然有金丹修為,但是實際上她並不會用靈力,不然前期也不會活得這麽艱辛。
而常竹,他是從凡間上來的,本身就沒有靈根,是實打實悟道的。
他們兩個最接近正統修仙體係。
靈根是助力,同樣的也是束縛,在楚秋池看來。
這本書中間其實還記載了一種修煉神識的辦法,但是被寫了一句大大的謬論,這就是謬論!誰敢按這種方法修煉,當心老子削了你!
上麵還有這個人的名字,紀無軫。
而據他所知的,第十一代裏修為最高的人便是紀無軫,這是錦陽宗那根柱子上記載的。
不過第十一代好像沒掌門,是從十二代開始記載的。
楚秋池翻著這書,這個叫玄祿的,人品不說,對於修煉一道確實有很多奇思妙想,很多觀點都讓人歎為觀止。
比如說劍招,他寫的一招,追風弄柳,竟然說用劍來追自己,速度自然就提上去了,還下死命令,必須砍傷主人。
這一招隻對無靈的劍有用,有靈的劍是不行的。
你說這是不是個怪人?有靈的劍可遇不可求,如問心,有靈是因為從楚秋池開始修煉起便跟在他身邊,哪怕楚秋池有了更好的選擇也依舊用問心,這也是問心有靈最根本的原因。
大多數人有了好的哪會在意從前跟著自己的平常劍,多是去淘上古響當當人物的佩劍,隻不過因為這些劍有靈,殊不知,若是劍有靈,早就被有誌之士搶先占有,哪能輪到平凡人。
單看修仙一道上,占得一個巧字的便是拍賣行,商人重利,劍有無靈自然隻看價值,有價自是有用之物,無價便是隨意丟棄也無人撿。
不過看他於修煉一途的描述,又是登頂渡劫期的大能,自是一道順遂,無多少劫難,倒也正常。
“難得看你看一本書這麽入迷。”見他合上書,裴瑾瑜不鹹不淡來了一句。
“你很愛看書嗎?”裴瑾瑜又問。
“還好。”楚秋池將書放迴書架,“你不覺得沉浸到書中的世界很有意思嗎?和正常看到的都不一樣,滿目皆山河,耳聞萬事萬物。”
裴瑾瑜道:“全是字,一大堆堆在一起,還總容易看岔行,又得重新來一遍,費腦又費時。”
楚秋池笑道:“你說的這我可不認同,看書識字,你要是真心喜歡,多看幾遍又何妨,初看不知其意,再看理解的大概就多了。”
裴瑾瑜不認同,隻是搖頭道:“左右我並不怎麽愛看書,現在雖也看,也隻是強硬塞到腦子裏,需要時再翻閱翻閱,好在有個好腦子,看一遍便記住,不然總要費些事。”
楚秋池道:“難怪你那些弟子總說你上課古板,將書裏的東西一板一眼說出去,不古板才是怪了。”
“古板就古板吧,左右講是講了,有心者自會再度溫習,無心者你便是怎麽勸也不會多聽。”裴瑾瑜自認為他的責任已然盡了,既是盡了那和現在的他也沒什麽關係,畢竟他現在也是個‘弟子’。
“不過你剛剛看的是什麽?怎麽看得如此入神?”
“你還記得當初我們在錦陽宗藏書樓裏看到的那一段宗史嗎?第二代掌門玄祿,這本書就是他寫的,寫的是修煉一道還有些劍招。”
裴瑾瑜抽出那本書,隨意翻看,道:“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東西嗎?怎麽你還看得如此入神?你看看,天都半黑了,要是黑了再天明,趕迴去倒是花不了多少時間,我不定敢喊你。”
他指了指外麵,藏書樓裏燭火和夜明珠交相輝映,明明晃晃,倒是別有一番意味。
“那迴去?”剛巧也沒看書了,楚秋池便提議。
“走吧。”裴瑾瑜牽起他的手。
書有什麽好看的,他還不夠好看嗎?走在路上,裴瑾瑜越想越覺得不好,楚秋池好像不在意他了,難道是到了靈界,他發現有更好的了?
“想什麽?這臉色像是調色盤,變來變去,我都擔心你繞暈了。”楚秋池道。
“你是不是嫌我煩了?”裴瑾瑜想了想,從來到修仙界,他已經親楚秋池兩次了,從前哪有連著親的?
“我都沒說什麽你倒是多愁善感起來了。”楚秋池沒正麵迴答。
“害,你就說你是不是對我沒興趣了?”裴瑾瑜佯裝不在意,實際上心裏淚已經流了幾裏地了,但凡楚秋池迴答是,怕是他真要哭出來。
“自然不是,你當我是見異思遷的人?想多了。”楚秋池大步朝前走,將裴瑾瑜甩在身後,真是不明白,一個大高個,看著也聰明,老想這些有的沒的,想著好玩?
裴瑾瑜開心了,跑上前拽著楚秋池的手,“那我們什麽時候結婚契?你答應我好久了。”
“結婚契?看情況吧,你要是想現在那也是行的,你要是想挑個良辰吉日,那就挑。”對於結婚契,楚秋池不抵觸,雖然是在迷迷糊糊中答應的,但是答應了的事情肯定要做到。
裴瑾瑜嘴角咧開,笑得春心蕩漾,“阿池真好!”
楚秋池看著他,頭一迴見他笑得這麽開心,一時愣住,看花了眼。
一想到婚契不日而來,裴瑾瑜走路都輕快幾分。
“這麽高興嗎?”楚秋池問。
“當然高興了,阿池不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情嗎?”
“開心。”雖然麵上不顯,但是看著裴瑾瑜開心,他心裏也是高興的。
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事確確實實是發生在他身上。
很早的時候他哥和他嫂子成親,那時候楚秋池不大,雖然喜歡裴瑾瑜了到底不懂得這種感情是什麽,看著隻有新奇,多的便也沒了,現在親身體驗,當真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那等我去挑個好時候,一會兒迴去我就問路簫買個日曆,選個好期程。”
“好。”
“是。”楚秋池點頭,又問:“你知道哪裏有紫藤蘿的種子嗎?”
“我有。”裴瑾瑜拿出一顆種子,扁扁的圓的黑褐交加的。
“你確定這真的是紫藤蘿?”怎麽和狐狸給他的一樣呢?
“非常確定。”
“行吧。”楚秋池接過,將兩顆種子放在一起,暫時種不了,總不能種錦陽宗吧,還是等日後出去曆練再種吧。
“接下來呢?接下來做什麽?”
“去藏書樓看看?”
“不知道在哪。”
“問著去。”
“也行。那走吧。”
靈界錦陽宗的藏書樓位置在一個隱蔽的位置,起碼楚秋池和裴瑾瑜問了一路,七拐八折總算找對了地方。
這藏書樓和修仙界的大差不差隻是少了幾層,從下往上望有五層。進入裏麵,書香撲鼻,第一層樓到處都是書,書架上是書,地上也是。
進門處有一張很大的桌子,上麵擺著書,放著筆墨紙硯,幾個弟子正伏案抄書。
“兩位可是要借閱書?”有弟子問。
“正是,請問這書該如何借?”楚秋池走上前道。
弟子指了那張大桌子,“你們找好書,列一個書單,寫借書日期交由那人便是,他今日負責這些書,要是想要什麽書找不到也可以找他。”
“多謝。”
那弟子正要走,楚秋池叫住他,又問:“請問他們這是在做什麽?”
那弟子望過去,道:“他們在抄錄書籍,這些書都是紙質的,長年累月下來不免泛黃被蟲啃噬,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出這些書,重新抄錄一本下來放迴去。”
“不用玉簡嗎?”楚秋池問。
“玉簡保存文字的時間確實長,但是也有限製,玉裏麵的靈氣消耗完了也得重新弄,雖說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是並沒有紙保存的久。我們抄書的紙是特製的,基本上一百年都不會泛黃,需要抄錄的書都是上千年前的了,也不是時時抄。”
玉簡雖好,但是貴,到底不如紙劃算。那弟子在心裏補完剩下的話。
楚秋池又問:“請問修仙界常識百科類的書往哪裏找?”
那弟子往最裏麵的書架指,“那兒,平日裏找這類書的人少,我們便將那些書挪到最裏麵了,很好找的。”
“多謝。”
“不客氣。”
楚秋池拉著裴瑾瑜往裏走,那裏的書非常多,除了架子上的,還堆了好幾摞。
楚秋池隨意抽了一本,是修仙界的界史,厚厚一大本,主要講的是修仙界勢力更名換代,一代又一代傳奇大佬或飛升或隱姓埋名逐漸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除了這樣的書還有個人自傳或是一些靈植大全、靈藥大全、靈獸大全。
不錯,靈界是沒有妖獸的,隻有靈獸,因為當初發現靈獸在被感染後,所有被感染的靈獸都被趕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正是無盡森林。
玄祿?
翻著翻著,楚秋池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那個錦陽宗的第二代掌門?他抽出那本書,這書是玄祿著的,寫的是劍法和一些零碎的修煉方法。
楚秋池看了看,發現他的修煉方法很是獨特,竟然是研究靈魂的,在這本書裏他探討人死後靈魂的安放。
凡人死後,靈魂會被黑白無常勾走帶往地府,贖盡因果後送入輪迴。
還未築基的修士也能進入輪迴,築基後便不能了。
而煉氣和築基最大的區別就是神識,煉氣無神識而築基以上都有神識,這是否可以證明,人的靈魂在某種程度上變成神識了呢?築基後會開辟識海,識海是安放神識的地方,都知道,神識和自己是長得一樣的,靈魂的本身就在身體裏,隨同人的四肢形影不離,而神識除了識海,也可以遊走在身體的各個角落。
元嬰後又會有塑造元嬰,元嬰是按照小時候的自己開始長的,元嬰是不是就是靈魂實體化?大乘時,元嬰已經和自己相差無幾,是不是證明,元嬰真的是靈魂呢?
這些問題又在後麵被劃了大大的差,寫著一行小字。
不對,有元嬰的同時神識依然存在,此猜測不能成立。
楚秋池翻到書的最後麵,這裏倒是沒了字,是畫。
首先是一縷紅色的靈氣,然後聚在一起,然後慢慢凝結形成水,凝成珠,珠破掉鑽出一個小人,小人慢慢長大,元嬰時對應孩童時代,接下來時孩童衝破一層圓,然後慢慢長大。
而這正對應了修仙界的階層。
引氣入體,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合體,大乘,渡劫。
九個階段。之所以引氣入體也算一個階段是因為這並不是按照正常的修士來的,還包括了體修、儒修、陣修這一類不用靈根也能入道的修士。
對於這類修士,引氣入體是絕對比其他階段還難的,因為入道本身就極為困難。
所有種類的修士裏,法修入道是最難的,因為法修本身就是依靠自身的靈根,修為上去自是不難,但是入道是一道大坎。
有天才能在金丹之前入道,這是天才中的天才,更多的終生都摸不到道的門檻,能在元嬰摸到道的門檻已經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楚秋池是劍修,但是他從小就開始修煉,所以是挺依賴靈根的,但是因為他本身的經曆,所以他早在金丹之前就悟了道,已經算天才一掛了。
如路簫,十九歲的築基巔峰,說出去何人不說一聲天才,但是在道上,他甚至連道的影子都看不到,起碼沒有大機遇他在金丹前是沒法悟道的。
這便是大道,對萬物仁義,見萬事如無物。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自然也是越多。
說實在,楚秋池從元嬰修到化神好像並沒有多少對道的領悟,因為重修的時候又多了法修,所以後麵基本是靠靈力突破。
這上麵記載的是正統修仙,和現在的不太一樣。
起碼楚秋池知道的陣修符修體修之類的多多少少都是有靈根的,隻是在引氣入體後才開始修習這方麵的內容。
而真正靠自己悟道的,就是百歲和常竹,一個醫修,一個儒修。
百歲雖然有金丹修為,但是實際上她並不會用靈力,不然前期也不會活得這麽艱辛。
而常竹,他是從凡間上來的,本身就沒有靈根,是實打實悟道的。
他們兩個最接近正統修仙體係。
靈根是助力,同樣的也是束縛,在楚秋池看來。
這本書中間其實還記載了一種修煉神識的辦法,但是被寫了一句大大的謬論,這就是謬論!誰敢按這種方法修煉,當心老子削了你!
上麵還有這個人的名字,紀無軫。
而據他所知的,第十一代裏修為最高的人便是紀無軫,這是錦陽宗那根柱子上記載的。
不過第十一代好像沒掌門,是從十二代開始記載的。
楚秋池翻著這書,這個叫玄祿的,人品不說,對於修煉一道確實有很多奇思妙想,很多觀點都讓人歎為觀止。
比如說劍招,他寫的一招,追風弄柳,竟然說用劍來追自己,速度自然就提上去了,還下死命令,必須砍傷主人。
這一招隻對無靈的劍有用,有靈的劍是不行的。
你說這是不是個怪人?有靈的劍可遇不可求,如問心,有靈是因為從楚秋池開始修煉起便跟在他身邊,哪怕楚秋池有了更好的選擇也依舊用問心,這也是問心有靈最根本的原因。
大多數人有了好的哪會在意從前跟著自己的平常劍,多是去淘上古響當當人物的佩劍,隻不過因為這些劍有靈,殊不知,若是劍有靈,早就被有誌之士搶先占有,哪能輪到平凡人。
單看修仙一道上,占得一個巧字的便是拍賣行,商人重利,劍有無靈自然隻看價值,有價自是有用之物,無價便是隨意丟棄也無人撿。
不過看他於修煉一途的描述,又是登頂渡劫期的大能,自是一道順遂,無多少劫難,倒也正常。
“難得看你看一本書這麽入迷。”見他合上書,裴瑾瑜不鹹不淡來了一句。
“你很愛看書嗎?”裴瑾瑜又問。
“還好。”楚秋池將書放迴書架,“你不覺得沉浸到書中的世界很有意思嗎?和正常看到的都不一樣,滿目皆山河,耳聞萬事萬物。”
裴瑾瑜道:“全是字,一大堆堆在一起,還總容易看岔行,又得重新來一遍,費腦又費時。”
楚秋池笑道:“你說的這我可不認同,看書識字,你要是真心喜歡,多看幾遍又何妨,初看不知其意,再看理解的大概就多了。”
裴瑾瑜不認同,隻是搖頭道:“左右我並不怎麽愛看書,現在雖也看,也隻是強硬塞到腦子裏,需要時再翻閱翻閱,好在有個好腦子,看一遍便記住,不然總要費些事。”
楚秋池道:“難怪你那些弟子總說你上課古板,將書裏的東西一板一眼說出去,不古板才是怪了。”
“古板就古板吧,左右講是講了,有心者自會再度溫習,無心者你便是怎麽勸也不會多聽。”裴瑾瑜自認為他的責任已然盡了,既是盡了那和現在的他也沒什麽關係,畢竟他現在也是個‘弟子’。
“不過你剛剛看的是什麽?怎麽看得如此入神?”
“你還記得當初我們在錦陽宗藏書樓裏看到的那一段宗史嗎?第二代掌門玄祿,這本書就是他寫的,寫的是修煉一道還有些劍招。”
裴瑾瑜抽出那本書,隨意翻看,道:“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東西嗎?怎麽你還看得如此入神?你看看,天都半黑了,要是黑了再天明,趕迴去倒是花不了多少時間,我不定敢喊你。”
他指了指外麵,藏書樓裏燭火和夜明珠交相輝映,明明晃晃,倒是別有一番意味。
“那迴去?”剛巧也沒看書了,楚秋池便提議。
“走吧。”裴瑾瑜牽起他的手。
書有什麽好看的,他還不夠好看嗎?走在路上,裴瑾瑜越想越覺得不好,楚秋池好像不在意他了,難道是到了靈界,他發現有更好的了?
“想什麽?這臉色像是調色盤,變來變去,我都擔心你繞暈了。”楚秋池道。
“你是不是嫌我煩了?”裴瑾瑜想了想,從來到修仙界,他已經親楚秋池兩次了,從前哪有連著親的?
“我都沒說什麽你倒是多愁善感起來了。”楚秋池沒正麵迴答。
“害,你就說你是不是對我沒興趣了?”裴瑾瑜佯裝不在意,實際上心裏淚已經流了幾裏地了,但凡楚秋池迴答是,怕是他真要哭出來。
“自然不是,你當我是見異思遷的人?想多了。”楚秋池大步朝前走,將裴瑾瑜甩在身後,真是不明白,一個大高個,看著也聰明,老想這些有的沒的,想著好玩?
裴瑾瑜開心了,跑上前拽著楚秋池的手,“那我們什麽時候結婚契?你答應我好久了。”
“結婚契?看情況吧,你要是想現在那也是行的,你要是想挑個良辰吉日,那就挑。”對於結婚契,楚秋池不抵觸,雖然是在迷迷糊糊中答應的,但是答應了的事情肯定要做到。
裴瑾瑜嘴角咧開,笑得春心蕩漾,“阿池真好!”
楚秋池看著他,頭一迴見他笑得這麽開心,一時愣住,看花了眼。
一想到婚契不日而來,裴瑾瑜走路都輕快幾分。
“這麽高興嗎?”楚秋池問。
“當然高興了,阿池不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情嗎?”
“開心。”雖然麵上不顯,但是看著裴瑾瑜開心,他心裏也是高興的。
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事確確實實是發生在他身上。
很早的時候他哥和他嫂子成親,那時候楚秋池不大,雖然喜歡裴瑾瑜了到底不懂得這種感情是什麽,看著隻有新奇,多的便也沒了,現在親身體驗,當真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那等我去挑個好時候,一會兒迴去我就問路簫買個日曆,選個好期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