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四大假合篇

    元氣久氤氳,化作水火土,水發昆侖巔,四達坑阱注。靜坐生暖氣,水中有火具,濕熱乃蒸騰,為雨又為露。

    水久澄為土,火乃氣之燠。人身小天地,萬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質,總是氣之餘。本來非我有,解散還太虛。

    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形骸何時留,垂老後天地。假借以合真,超脫離凡類。參透《洗髓經》,長生無盡期。無假不顯真,真假渾無際。應作如是觀,真與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誰能分別此。”

    (介紹)《洗髓經》認定元氣為生命的無始鍾氣,即生命的原本物質,久久沉澱化為水火土,生成人體各種器官。元氣化為水自頭起潤下,腎水之所以能夠上升到頭頂,是因為靜坐生暖氣,心火下降,加熱腎水而使腎水蒸騰上升為昆侖巔的雨露。因為此,也有將腎稱之為元氣之地的。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去爭論到底心與腎的能量到底哪個是元氣。

    此段還是寫的元氣在小周天的運行,即心火下降以炎上,腎水上升以潤下,水火交融,心與腎的能量的顛倒運行就完成了能量的周天運行。在以心行氣時,能量刺激口中生成大量唾液,被前輩大師視為腎水所化的雨露,將腎水吞咽,能夠滋潤髒腑。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就是一氣之起落。從此段文字再去迴顧易筋經中的采精華法,其實就是此理。

    “水發昆侖巔,四達坑阱注。靜坐生暖氣,水中有火具,濕熱乃蒸騰,為雨又為露。”,此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蓄發和運行。

    昆侖巔潤下的腎水沉澱為土,即是脾髒。火則是元氣的本形,就是心,心屬火。

    人身小天地,萬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質,總是氣之餘。即肉體生命與萬物是一樣的生滅,都是無始鍾氣幻化的結果。即對於生命身體來說,總是元氣的外形而已。此段文字之中就顯現了古人之智慧:生命之本質就是一種能量運行的形式!可惜的是我們現代人卻還不具備這種科學的觀點而不能正確理解內家功夫的本質!

    本來我隻是元氣的外形,根本就沒有我,我的外形不存在了,元氣還會歸還太虛的。

    由元氣決定了,我的身體作為元氣的外形是沒有生死的,我的形骸隻能夠存在於元氣在我體內的時刻。

    氣、水、火、土,組成我的軀體,但軀體隻是氣、水、火、土的外形,生命的本質是要求真,即借軀體求真。氣、水、火、土,為佛教四大假合,組成軀體。故《洗髓經》練的是借軀體求氣、水、火、土的真意。

    注意,以上所說的是內家功夫與其他經絡理論不一樣的地方。一般的丹道經絡運行方法是:唿吸時,吸氣從身體前部直入丹田,過會陰而沿尾閭上行,經夾脊至玉枕到頭頂之百會,再順麵部至印堂與玄鷹相接,至前胸部膻中下至丹田,複沿原路循環,即一小周天。

    而《洗髓經》中內家功夫的能量傳簇路徑是:水發昆侖巔,即元氣先化為心火下降以加熱腎水上升。這個水發昆侖巔的能量就是內家拳精氣神中神的能量,由玉枕壓縮百會旋轉生成。玉枕、百會的壓縮旋轉是內家功夫技擊能量的生成與傳簇的起止點。當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生成下行能量時,就是由頭部的壓縮旋轉生成的神的能量開始的,神的能量經脊柱三關下催腰胯部位尾閭壓縮、會陰旋轉,再下催腳跟腳麵的壓縮旋轉,即下行能量是從頭頂昆侖巔開始生成的,然後以力催三節的方式逐節催動身體各部位壓縮旋轉,生成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這就是內家拳周身一動無有不動的原因,即內家拳時刻以周身整體蓄發能量。

    反之,當下行能量獲得地麵的反作用力而被陰陽轉換成為上下貫通的上行能量後,也是通過腳跟腳麵壓縮旋轉上催尾閭會陰壓縮旋轉,最後上催玉枕百會壓縮旋轉,完成上行能量在骨骼經絡中的完整傳簇的。所以,頭部的百會是下行能量的發起者與上行能量的終結者,所以這個地方被前輩大師稱之為意、神之所在,心意抽合與心神抽合的意、神都在於此地,即以心行氣開始於心和意、神部位的百會--------此為內家拳內三合中的第一合:心與意合。即以心行氣從心抽合百會的旋轉開始,生成下行的起始能量。

    昆侖巔生成的下行能量如水般向下四達灌注,即意、神屬水,水潤下;而以心行氣的心則為火,火炎上。水潤下火炎上為以心行氣開始的水火交融相濟。以心行氣時生成的能量會刺激口中腺體分泌很多唾液,被視為腎水,這是能量傳簇的一個正常生理反應。

    在武學中,心肝脾肺腎的內裏五行能量,由心力啟動,心力下降到會陰形成人體丹爐,開始炎腎水,即啟動了腎的能量,腎的能量上行到頭頂,與肺部的唿吸能量合一後再下行到會陰,這就又啟動了肺的能量,唿吸之氣到會陰後,被丹爐炎煉,即為丹爐煉金丹(肺屬金)。心、腎、肺這三個髒器的能量啟動後就形成了體內基本的小周天任督二脈能量傳簇。但是對於武學來說,任督二脈的能量傳簇是遠遠不夠的,武學要求要把能量傳簇到周身,所以這時就要啟動肝的能量,肝屬木,肝的能量啟動後,就能夠讓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具備木的品質,即能夠曲折攀援,將能量傳簇到周身。最後啟動脾的能量,脾屬土,能夠讓傳簇到周身的能量坐地生根發芽,達到滿的狀態。

    以上是五行能量傳簇的理論,在實際習練中,通過習練周身整體壓縮旋轉能夠引帶出心力,心力下行到會陰就會引帶出腎的能量,練出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這個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就是以心行氣所使用的主要能量。習練到唿吸與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合拍時,就是使用了心、腎、肺的三個能量,就能夠形成能量在小周天的傳簇。小周天的能量傳簇生成後,位於兩肺與兩腎之間的肝脾被腎和肺的能量所抱,也開始發出能量,肝脾發出的能量開始讓中軸任督二脈之中傳簇的能量向中軸以外擴張流串,周身就開始充滿能量。

    以上過程,如果您不去習練,隻憑大腦去想,是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直到您開始習練,才能夠明白這裏麵的奧妙。

    心肝脾肺腎的五行能量習練到高層次時,就是楊露禪先生所說的收身中定。在收身中定過程中,心肝脾肺腎是相抱的,即心力下行到會陰後抱兩腎,兩腎能量上行抱肝脾,肝脾能量抱兩肺,兩肺抱心-------您習練到了這個層次,就能夠清清楚楚地感覺到五行相抱及其生成的中定的五行能量。

    傳簇這個詞,是祖輩傳承下來的,說的就是能量在周身的整體運行。大家隻需將傳簇這個詞理解為能量運行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