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百成不再是傳統武術協會會長,那李欣是一個沒有什麽主見的老好人,所以那主張繼續舉辦傳統武術對抗賽的聲音就越來越弱了。劉百成心裏著急但是沒有辦法,隻能不斷地給李義芳等領導寫信,闡述自己對傳統武術對抗賽的觀點,其中有一些過激的話,比如:傳統武術應該向西方格鬥術學習、西方格鬥術向競技體育方向發展得比我們好等話,很讓領導不愛聽。於是這傳統武術對抗賽的事情就被領導擱置下來。
但是其他省市看到劉百成舉辦的傳統武術對抗賽後,卻是熱情高漲,有的省市也開始準備舉辦傳統武術對抗賽了,紛紛來電要求劉百成去指導一下。那劉百成覺得如果全國各地都舉辦了傳統武術對抗賽,那就會像星火燎原一樣發展成為一個潮流,這傳統武術就能順勢而起了。所以劉百成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各地舉辦傳統武術對抗賽的,誰請他去他都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
他去了幾個地方,觀摩了各種形式的對抗賽,有戴護具的,有按照有效打擊點數分勝負的,有完全按照西方格鬥術賽製比賽的。那些按照格鬥術賽製進行的比賽,參賽選手們幾乎就完全放棄了傳統武術的打法,而是表現得與格鬥術比賽一模一樣了。
他從這些比賽得出的結論是:傳統武術決不能按照西方格鬥術賽製進行比賽,傳統武術對抗賽必須要製定自己的賽製。在安全方麵,折中方案是可以戴護具、拳套。
但是不幸再次發生了。在西南某地舉辦的一場傳統武術對抗賽中,也是不戴護具和拳套的比賽,又一個參賽選手被打死!
而參賽選手被打傷的現象,則在全國接連發生十多起。
這就引起了高層領導的注意,事情演變的最終結果是,各地均由公安部門發布規章:傳統武術不得舉辦對抗賽,隻能舉辦表演賽。如有再舉辦對抗賽的,按照治安案件處理!
這個消息讓劉百成徹底失望了!他知道這內家拳如果僅僅依靠幾個師父教徒弟的方式傳承,是很快就會失傳的。從內家拳各門各派的曆史來看,每派在開宗立派過後都傳不過三、四代人,就已經不剩下真傳了!有些門派甚至一直都是單傳。這其中的原因,思想保守是第一位的,思想保守就使得內家拳無法在普通大眾之中普及,所以內家拳在普通大眾眼裏一直是神秘莫測的。即便每個前輩大師都有拳論傳世,但是那拳論是寫給其傳承人的,而不是寫給普通大眾的,所以普通大眾看不懂拳論。如果內家拳各門各派的前輩大師思想不保守,就應該將內家拳的具體習練方法也寫出來!
所以,劉百成更加堅信自己注釋前輩大師的拳論的工作是目前唯一的能夠拯救內家拳的方法了!
國家對於傳統武術的態度明確了之後,可樂壞了王誌鬆等花架子之流,既然傳統武術不能舉辦對抗賽,花架子們則可保證自身安全無虞了,於是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將傳統武術向表演化發展推進。
於是,一些翻跟頭、轉體180度360度等對於技擊實戰毫無用處的動作都慢慢地加進了傳統武術的套路中來,參賽選手們在表演賽上在套路動作上各顯其能,慢慢地形成了傳統武術表演賽的標準套路動作,將傳統武術越來越禁錮在表演之中。
那唯一有點對抗性質的,就是太極拳的推手比賽。可那推手比賽的參賽選手也是在表演,參賽雙方均默契地用鬆懈劃圈,其實就在進行一個脫離了技擊實戰現實的讓對方失去重心的遊戲。後來有些人覺得鬆懈確實很無趣,就開始使用勁力推手以爭輸贏了,但是由於不會太極拳的連綿不絕的能量蓄發而隻能使用肌肉緊張發力,所以那些使用勁力的推手實際上就是在摔跤。但是直接上台就摔的話,有辱太極拳之斯文,所以成形的推手比賽過程是:雙方先斯文地用鬆懈劃圈,以便讓大家知道這是太極推手而不是摔跤,等大家都確定這是太極推手而不是摔跤後,雙方再使蠻拙之力摔跤爭出勝負。
在表演賽之外,那些花架子們也各顯其能,給自己的花架子內家拳裝裱上一層高深莫測、玄幻奇絕之濃妝豔抹,紛紛著書立說,將其老祖宗的拳論棄之不用,而是自己“發明”出自己的花架子理論,還美其名曰“發展”了內家拳!
那些“發展”了內家拳的花架子們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看到了漲筋騰膜四個字的,就創立了“筋膜派”,聲稱那內家拳就是在習練人體之筋膜;有認識了拳論中一個“貓”字的,就創立了“貓派”,教大家學習貓步;有在拳論中看見“磨盤”二字的,就創立了“磨盤派”,讓大家把腰胯練成磨盤;有在拳論中看到“唿吸”二字的,就創立了“唿吸派”,告訴大家以前的唿吸都錯了,教大家“正確”的唿吸;有在拳論中看到“氣”字的,就創立了“氣派”,非要在肺部之外練出氣來;有認識“心意”二字的,就創立了“意念派”,拚命苦思冥想,尋找意念的力量;有些竟然將拳論中全部的字都認出來的聰明人,對著拳論苦思冥想,終於“發現”太極拳引進落空、借力打力是利用的杠杆原理,於是創立了“杠杆派”;有人經過推手發現不好掌握對手勁力,於是創立了“三搖三晃派”,經過三搖三晃,總會有一搖晃能搖晃到對手勁源的---------總之,林林總總,不一而論,隻要能夠在前輩大師的拳論之中認識出幾個字的人,就都有資格“開門立派”,自封大師、宗師了!
有些花架子還發展出來一個花架子體係,出了教拳教案,從鬆肩、鬆胯、鬆腰、鬆腿一點一點練下去,直到把渾身練鬆懈了為止。
以上花架子中也不都是像王誌鬆那樣的傻子,也有一些聰明絕頂之人,否則那些花架子們怎麽可能從內家拳舒緩的外形動作中發現了“鬆”這個法寶呢,並且以鬆為中心,建立起來一個讓世人看不透的體係,讓世人對鬆懈的太極拳趨之若鶩!
可是,在內家拳各門各派發明人的拳論之中,何曾有一個鬆字!看看內家拳各門各派發明人的拳論,哪個拳論不是讓人看得蕩氣迴腸,感覺那內家拳就是一種橫行霸道的技擊術呢!
但是其他省市看到劉百成舉辦的傳統武術對抗賽後,卻是熱情高漲,有的省市也開始準備舉辦傳統武術對抗賽了,紛紛來電要求劉百成去指導一下。那劉百成覺得如果全國各地都舉辦了傳統武術對抗賽,那就會像星火燎原一樣發展成為一個潮流,這傳統武術就能順勢而起了。所以劉百成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各地舉辦傳統武術對抗賽的,誰請他去他都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
他去了幾個地方,觀摩了各種形式的對抗賽,有戴護具的,有按照有效打擊點數分勝負的,有完全按照西方格鬥術賽製比賽的。那些按照格鬥術賽製進行的比賽,參賽選手們幾乎就完全放棄了傳統武術的打法,而是表現得與格鬥術比賽一模一樣了。
他從這些比賽得出的結論是:傳統武術決不能按照西方格鬥術賽製進行比賽,傳統武術對抗賽必須要製定自己的賽製。在安全方麵,折中方案是可以戴護具、拳套。
但是不幸再次發生了。在西南某地舉辦的一場傳統武術對抗賽中,也是不戴護具和拳套的比賽,又一個參賽選手被打死!
而參賽選手被打傷的現象,則在全國接連發生十多起。
這就引起了高層領導的注意,事情演變的最終結果是,各地均由公安部門發布規章:傳統武術不得舉辦對抗賽,隻能舉辦表演賽。如有再舉辦對抗賽的,按照治安案件處理!
這個消息讓劉百成徹底失望了!他知道這內家拳如果僅僅依靠幾個師父教徒弟的方式傳承,是很快就會失傳的。從內家拳各門各派的曆史來看,每派在開宗立派過後都傳不過三、四代人,就已經不剩下真傳了!有些門派甚至一直都是單傳。這其中的原因,思想保守是第一位的,思想保守就使得內家拳無法在普通大眾之中普及,所以內家拳在普通大眾眼裏一直是神秘莫測的。即便每個前輩大師都有拳論傳世,但是那拳論是寫給其傳承人的,而不是寫給普通大眾的,所以普通大眾看不懂拳論。如果內家拳各門各派的前輩大師思想不保守,就應該將內家拳的具體習練方法也寫出來!
所以,劉百成更加堅信自己注釋前輩大師的拳論的工作是目前唯一的能夠拯救內家拳的方法了!
國家對於傳統武術的態度明確了之後,可樂壞了王誌鬆等花架子之流,既然傳統武術不能舉辦對抗賽,花架子們則可保證自身安全無虞了,於是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將傳統武術向表演化發展推進。
於是,一些翻跟頭、轉體180度360度等對於技擊實戰毫無用處的動作都慢慢地加進了傳統武術的套路中來,參賽選手們在表演賽上在套路動作上各顯其能,慢慢地形成了傳統武術表演賽的標準套路動作,將傳統武術越來越禁錮在表演之中。
那唯一有點對抗性質的,就是太極拳的推手比賽。可那推手比賽的參賽選手也是在表演,參賽雙方均默契地用鬆懈劃圈,其實就在進行一個脫離了技擊實戰現實的讓對方失去重心的遊戲。後來有些人覺得鬆懈確實很無趣,就開始使用勁力推手以爭輸贏了,但是由於不會太極拳的連綿不絕的能量蓄發而隻能使用肌肉緊張發力,所以那些使用勁力的推手實際上就是在摔跤。但是直接上台就摔的話,有辱太極拳之斯文,所以成形的推手比賽過程是:雙方先斯文地用鬆懈劃圈,以便讓大家知道這是太極推手而不是摔跤,等大家都確定這是太極推手而不是摔跤後,雙方再使蠻拙之力摔跤爭出勝負。
在表演賽之外,那些花架子們也各顯其能,給自己的花架子內家拳裝裱上一層高深莫測、玄幻奇絕之濃妝豔抹,紛紛著書立說,將其老祖宗的拳論棄之不用,而是自己“發明”出自己的花架子理論,還美其名曰“發展”了內家拳!
那些“發展”了內家拳的花架子們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看到了漲筋騰膜四個字的,就創立了“筋膜派”,聲稱那內家拳就是在習練人體之筋膜;有認識了拳論中一個“貓”字的,就創立了“貓派”,教大家學習貓步;有在拳論中看見“磨盤”二字的,就創立了“磨盤派”,讓大家把腰胯練成磨盤;有在拳論中看到“唿吸”二字的,就創立了“唿吸派”,告訴大家以前的唿吸都錯了,教大家“正確”的唿吸;有在拳論中看到“氣”字的,就創立了“氣派”,非要在肺部之外練出氣來;有認識“心意”二字的,就創立了“意念派”,拚命苦思冥想,尋找意念的力量;有些竟然將拳論中全部的字都認出來的聰明人,對著拳論苦思冥想,終於“發現”太極拳引進落空、借力打力是利用的杠杆原理,於是創立了“杠杆派”;有人經過推手發現不好掌握對手勁力,於是創立了“三搖三晃派”,經過三搖三晃,總會有一搖晃能搖晃到對手勁源的---------總之,林林總總,不一而論,隻要能夠在前輩大師的拳論之中認識出幾個字的人,就都有資格“開門立派”,自封大師、宗師了!
有些花架子還發展出來一個花架子體係,出了教拳教案,從鬆肩、鬆胯、鬆腰、鬆腿一點一點練下去,直到把渾身練鬆懈了為止。
以上花架子中也不都是像王誌鬆那樣的傻子,也有一些聰明絕頂之人,否則那些花架子們怎麽可能從內家拳舒緩的外形動作中發現了“鬆”這個法寶呢,並且以鬆為中心,建立起來一個讓世人看不透的體係,讓世人對鬆懈的太極拳趨之若鶩!
可是,在內家拳各門各派發明人的拳論之中,何曾有一個鬆字!看看內家拳各門各派發明人的拳論,哪個拳論不是讓人看得蕩氣迴腸,感覺那內家拳就是一種橫行霸道的技擊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