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成與張騰博繼續注釋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

    (原文)第三論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麵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膀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要之,既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至於氣之發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注釋:三節說明:

    三節,大有根節、中節、梢節;每一大節之中,又分小三節。內家拳為何要將身體分節?

    節,身體之關節及身體之連接部位也!身體之一切外形動作均由“節”表現出來。節,形也!

    內家拳內裏為意,外部為形。則內外合一,即內裏之意與外部之形合一,故而“三節之所,著意之處”!

    內家拳不以肌肉緊張發力,而是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發力,而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需要身體各“節”來表現出來,即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具體之表象就在於身體各“節”的壓縮旋轉。人體中除了“節”以外,無“節”的身體部分是不能進行壓縮旋轉的!

    外三合,就是在習練周身最大的六處大關節共同以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方式蓄發能量。

    切記,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三節之意,就不可能習練好內家拳的能量蓄發!但在現實中,恰恰是例如三節、四梢等最簡單的內家拳的概念,都已經被模糊、混淆了,普天之下,竟然已經沒有人能夠說出內家拳為什麽要分三節了!

    意,為身體對五行之力作出的反應,而這個身體的反應就作用到三節之上!即五行之力控製、驅動身體三節以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方式蓄發能量。內意外形,故為形意--------所以這形意之術,絕非形意拳所獨有,而是整個內家拳之根基也!

    故身體如果不分三節,則無著意之處。而無著意之處,那麽身體使用的就還是肌肉緊張發力---------這就是現在絕大部分人在以肌肉緊張發力打內家拳的原因!

    雖然身體的三節之處沒有運動機能,三節也是由其附近的肌肉所控製才能產生動作的,但是五行之力控製了三節以統一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方式運動,則就是在間接控製周身的每塊肌肉放棄以緊張收縮的方式蓄發能量,代之以周身上下、內外的肌肉均以壓縮旋轉的方式進行能量蓄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習練內家拳的過程,就是在改變肌肉的做功方式。

    三節,為內家拳能量蓄發之基礎也!三節不分,則就不是在使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進行能量蓄發,所打出的拳就不是內家拳,而僅僅是徒有其表罷了。

    拳論原文注釋:

    氣,即能量蓄發,存在於身體三節之中。而身體之內的能夠活動的關節部位甚多,如果每個節之動作均要詳細論述,則有背離拳術之宗旨。唯有把身體以三節而分,可得拳術精要。三節,即根節、中節、梢節。

    以整個身體來說,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節。頭為上節,胸腹為中節,腿為下節。

    而上中下三節之中,則可分出小三節。

    上節頭部之小三節為:額頭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

    中節胸腹之小三節為: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

    下節腿部之小三節為: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

    從胳膊來說,肩膀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

    從手來說,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

    而足則不必分三節了。(注:陳長興先生此句說足可不分三節之言是錯誤的。正是由於陳氏太極拳是雙重拳,隻有上、中這兩節能夠進行旋轉,下節腿腳是不能進行旋轉的。站雙重弓馬步時,足如何能夠旋轉?所以,在陳氏太極拳中,足無法分出三節。而在楊、吳、武、孫派太極拳以及形意拳中,由於進步發展到了單重,則可以生成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即足部也能夠壓縮旋轉了,表現為腳跟壓縮,腳踝腳麵旋轉。故從足部來說,腳踝為根節,腳麵為中節,腳趾為梢節。陳氏太極拳之落後,僅僅從三節之分即可看出也,大家不可不查!)

    所以整個人體從頭頂到足底,各分三節。三節之緊要之處,在於著意。如無三節之所,即無著意之處!

    所以,上節不明,則無玉枕壓縮、百會旋轉之神的能量,神領力。無神則無依無宗;中節不明,則無心胸開合、腰腹折疊、河車運行之精的能量,則滿腔是空;下節不明,則無腳跟壓縮、腳踝旋轉之氣的能量,下節成杆,必站不穩當而被顛覆。

    由此看來,身體分為三節,豈能忽略?而能量之蓄發,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起、隨、催,皆身體對五行之力之反應,皆意也!)

    身分三節,是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一整體,又何來大小三節之分!

    即周身一體來源於三節之分,身體大小三節以統一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進行能量蓄發而將周身上下、內外聯成一體!所有內家拳論,均以能量蓄發論拳,但被後人謬傳,大家不可不查也!

    不以能量蓄發論拳,而隻以外形動作論拳者,花架子也,糟蹋內家拳之罪魁禍首也!

    僅僅此三節之論,就需要這一篇文字,那內家拳之奧妙,乃至於整個內家拳論,均建立在三節之上。三節不明,則無法理解內家拳之能量蓄發,無法達到外三合,更無法達到內三合!沒有內外六合,則就沒有內家拳!

    內家拳論中這先天一氣、陰陽二氣、三節、四梢、五行、六合,為何要寫得如此複雜紛繁?

    這所有的複雜、紛繁,隻是為了告訴大家一件事:內裏心腎交合水火相濟之五行之力與外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力的合一,才是內家拳!

    這內家拳,習練的就是內外能量蓄發之合一,是為了追求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的能量和力量的---------除此之外,無論把內家拳玄幻、神秘到何種程度者,都是那欺世盜名之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