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鬆大師“呸”了吳世友一口,說道:“此言差矣!那學生們練不出太極功夫,我們有很多理由推脫,比如說是他們悟性不高啊,習練不勤奮啊,練得不對啊,沒練到時候啊,等等。總之你們不要擔心學生們退費的問題,既然他們能傻到向我們交錢學太極拳的程度,自然就不可能有要求我們退學費的智慧!”
那田闖還是比較擔心這個問題,因為許多交錢的學生都是他介紹來的,還有些是他的親戚朋友。他就說:“大師,我看您說的理由雖然高明,但是如果不把學生們的智慧偷出來,然後徹底用錘子砸毀的話,他們難免有一天會帶著智慧出門,這樣一來,我們的理由就有些牽強了。尚若有幾個人,或者一半人習練不出功夫,我們還能以您的理由脫胎,但是如果他們沒有一個人習練出功夫來,那麽他們就不會相信我們的理由了!”
王誌鬆大師已經不耐煩了,對田闖訓斥到:“你小孩子家懂得什麽!我早已經去黑雲觀找白毛大師算過,那大師算定我等無礙,直到那70年後的2019年,那學生們都會不帶上智慧而隻帶著空腦殼出門的,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用去偷他們的智慧,就讓他們的智慧躺在家裏煙消雲散吧。”
那田闖不服,依然倔強到:“大師此言差矣!------,唉,不對,大師此言正確。隻是我看那些學生們,也不隻是帶著空腦殼出門的。有一次我與一學生迴家在半道買菜,我總共買了小白菜2分錢,辣椒3分錢,土豆5分錢,西瓜6分錢,算賬時我掰著手指頭也沒算明白,可那個學生一下子就算出總共一毛六分錢,而且還沒用手指頭算。還有一次我在頤和園遊玩時遇見一學生,在一橋上見一對聯,我隻認識一個一字,可那個學生卻認識所有的字,他還大聲念出來:‘螺黛一丸,銀盆浮碧岫;鱗紋千疊,璧月漾金波’,引得四周人不斷叫好。如此種種,無法列舉,均顯示出這些學生們不是隻帶著空腦殼出門的,其空腦殼之內尚存一些智慧,隻是不知道這些學生如何在旁時聰明絕頂,而在這太極拳上卻如癡如呆呢?”
王誌鬆大師不屑到:“此乃我們國人之傳統特點也,即不求甚解!隻習慣於將學會的東西繼續深化發揚,而對於其不會的東西,則不深入研究,盲目迷信。這太極拳,就是他們還不會的東西,並且已經被我等成功神化,於是這學生們就隻能將太極拳視為玄妙之學,就不會使用智慧了。所以這些人不是將所有智慧都忘家了,而是隻將對如太極拳這樣的不明白其中道理的探索性智慧忘家了,其他智慧還是帶在空腦殼裏的,否則如果一點智慧不帶的話,他們如何認識五毛錢,還把錢交給我們,如何來到我們這裏學拳,又如何在學完拳找得到家門呢?”
王誌鬆大師的一番高論將吳世友、田闖等人徹底降服。於是大師又說:“這協會的經驗總結會,我們是一定要去的。我們之所以取得學士們的相信,一是因為那學生們不懂太極拳而盲目,而是因為本大師是傳統武術鬥士,故對我迷信。這盲目加迷信,焉能逃出我的手掌心!所以以後,我們要支持傳統武術對抗賽,力爭讓本大師拿到傳統武術武士稱號,這樣我們才能將學費收到全國,讓全國人民每個人都交給我們五毛錢,那得是一個多麽大的事業啊!”,王誌鬆大師一邊說一邊張開雙臂,似乎在攬進全國人民之錢。
那吳世友和田闖等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紛紛脫下鞋襪,手指頭腳趾頭並用,掰指頭計算全國人民一人五毛錢,他們得有多大的收入。
王誌鬆大師的眼光可不是吳世友、田闖等人能夠想象的,於是大師說道:“快把鞋襪穿上,這成何體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我在教拳之中發現,我們還沒有統一的教學方案,所以你等教學方法經常自相矛盾,所以我們必須要弄出一個統一的教學方案出來,以使大家以後統一用此方法教學。另有一事,那有些學生讀過一些什麽叫,叫什麽來著-----的拳論,那些名字好奇怪的。”
邱廣發記憶力好,接話道:“叫陳長興、吃魚香、孫祿才的拳論。就是那個跟田闖一起買菜的學生說的,他問大師這幾個人的拳論是什麽意思。”
方玉書糾正道:“什麽吃魚香、孫祿才,是武禹襄、孫祿堂,還有陳長興,這三個人好像是吳氏太極拳的傳人。”
王誌鬆大師經過提示想起來了,說道:“對,對,是這三個人,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你們可別小看了這三個人啊,他們雖然隻是一個吳氏太極拳的傳人,哪能比得上本大師。但是,人家有拳論啊,人家三個人竟然寫出拳論來了,本大師這麽大一個傳統武術鬥士都還沒有拳論,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吳世友、田闖、方玉書等人也是憤憤不平:“就是啊,區區三個習練吳氏太極拳的,就敢寫拳論,將我們傳統武術鬥士置於何地!我們也得要寫拳論。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憑我等聰明絕頂的智力,再加上大師絕頂聰明的智力,還怕寫不出一本拳論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了大家的支持,王誌鬆大師誌在必得,他說道:“好,我們就這麽定了,寫拳論,我們要趕在對抗賽經驗總結大會前寫完,然後就在經驗總結大會上當著武林人士的麵,發布我們的拳論!我們要搞他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邱廣發,那個學生拿著的拳論有多厚?”
邱廣發用手比劃了一下說:“這麽厚,有半寸吧。”
王誌鬆大師當即決定:“我們至少要寫出六分厚。還有,我看了一下那學生拿出的拳論,裏麵淨是些心意氣精神等字眼,誰能看得懂啊。幸虧我聰明,腦子轉彎快,當時就告訴那學生這些字指的都是意念,並且說了一堆意念能夠使人產生意想不到的功夫的話,那學生就相信了。看來這個意念是個騙人的好法子,所以,我們的拳論中一是要突出意念。既然要用意念打拳,那麽就要鬆,所以這二是要突出鬆,三是要把太極拳套路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出規定,還要寫出習練太極拳對於身體的極大好處,這樣下來,估計寫出一本六分厚的拳論不成問題!”
眾人皆佩服大師之高明也!那馬力激動地建議道:“正好現在沒有人能看懂陳長興那些人的拳論,所以就給我們占領太極拳的思想陣地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不但要寫拳論,還要大量出版發行其他由我們編寫的各種有關太極拳的書,讓以後的學生們不知道有什麽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的拳論,隻知道我們寫出來的拳論,想學太極拳就隻能看我們的書,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人們的思想意識上接受我們的太極拳!讓後人將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等人的拳論視為迷信之物!”
那田闖還是比較擔心這個問題,因為許多交錢的學生都是他介紹來的,還有些是他的親戚朋友。他就說:“大師,我看您說的理由雖然高明,但是如果不把學生們的智慧偷出來,然後徹底用錘子砸毀的話,他們難免有一天會帶著智慧出門,這樣一來,我們的理由就有些牽強了。尚若有幾個人,或者一半人習練不出功夫,我們還能以您的理由脫胎,但是如果他們沒有一個人習練出功夫來,那麽他們就不會相信我們的理由了!”
王誌鬆大師已經不耐煩了,對田闖訓斥到:“你小孩子家懂得什麽!我早已經去黑雲觀找白毛大師算過,那大師算定我等無礙,直到那70年後的2019年,那學生們都會不帶上智慧而隻帶著空腦殼出門的,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用去偷他們的智慧,就讓他們的智慧躺在家裏煙消雲散吧。”
那田闖不服,依然倔強到:“大師此言差矣!------,唉,不對,大師此言正確。隻是我看那些學生們,也不隻是帶著空腦殼出門的。有一次我與一學生迴家在半道買菜,我總共買了小白菜2分錢,辣椒3分錢,土豆5分錢,西瓜6分錢,算賬時我掰著手指頭也沒算明白,可那個學生一下子就算出總共一毛六分錢,而且還沒用手指頭算。還有一次我在頤和園遊玩時遇見一學生,在一橋上見一對聯,我隻認識一個一字,可那個學生卻認識所有的字,他還大聲念出來:‘螺黛一丸,銀盆浮碧岫;鱗紋千疊,璧月漾金波’,引得四周人不斷叫好。如此種種,無法列舉,均顯示出這些學生們不是隻帶著空腦殼出門的,其空腦殼之內尚存一些智慧,隻是不知道這些學生如何在旁時聰明絕頂,而在這太極拳上卻如癡如呆呢?”
王誌鬆大師不屑到:“此乃我們國人之傳統特點也,即不求甚解!隻習慣於將學會的東西繼續深化發揚,而對於其不會的東西,則不深入研究,盲目迷信。這太極拳,就是他們還不會的東西,並且已經被我等成功神化,於是這學生們就隻能將太極拳視為玄妙之學,就不會使用智慧了。所以這些人不是將所有智慧都忘家了,而是隻將對如太極拳這樣的不明白其中道理的探索性智慧忘家了,其他智慧還是帶在空腦殼裏的,否則如果一點智慧不帶的話,他們如何認識五毛錢,還把錢交給我們,如何來到我們這裏學拳,又如何在學完拳找得到家門呢?”
王誌鬆大師的一番高論將吳世友、田闖等人徹底降服。於是大師又說:“這協會的經驗總結會,我們是一定要去的。我們之所以取得學士們的相信,一是因為那學生們不懂太極拳而盲目,而是因為本大師是傳統武術鬥士,故對我迷信。這盲目加迷信,焉能逃出我的手掌心!所以以後,我們要支持傳統武術對抗賽,力爭讓本大師拿到傳統武術武士稱號,這樣我們才能將學費收到全國,讓全國人民每個人都交給我們五毛錢,那得是一個多麽大的事業啊!”,王誌鬆大師一邊說一邊張開雙臂,似乎在攬進全國人民之錢。
那吳世友和田闖等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紛紛脫下鞋襪,手指頭腳趾頭並用,掰指頭計算全國人民一人五毛錢,他們得有多大的收入。
王誌鬆大師的眼光可不是吳世友、田闖等人能夠想象的,於是大師說道:“快把鞋襪穿上,這成何體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我在教拳之中發現,我們還沒有統一的教學方案,所以你等教學方法經常自相矛盾,所以我們必須要弄出一個統一的教學方案出來,以使大家以後統一用此方法教學。另有一事,那有些學生讀過一些什麽叫,叫什麽來著-----的拳論,那些名字好奇怪的。”
邱廣發記憶力好,接話道:“叫陳長興、吃魚香、孫祿才的拳論。就是那個跟田闖一起買菜的學生說的,他問大師這幾個人的拳論是什麽意思。”
方玉書糾正道:“什麽吃魚香、孫祿才,是武禹襄、孫祿堂,還有陳長興,這三個人好像是吳氏太極拳的傳人。”
王誌鬆大師經過提示想起來了,說道:“對,對,是這三個人,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你們可別小看了這三個人啊,他們雖然隻是一個吳氏太極拳的傳人,哪能比得上本大師。但是,人家有拳論啊,人家三個人竟然寫出拳論來了,本大師這麽大一個傳統武術鬥士都還沒有拳論,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吳世友、田闖、方玉書等人也是憤憤不平:“就是啊,區區三個習練吳氏太極拳的,就敢寫拳論,將我們傳統武術鬥士置於何地!我們也得要寫拳論。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憑我等聰明絕頂的智力,再加上大師絕頂聰明的智力,還怕寫不出一本拳論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了大家的支持,王誌鬆大師誌在必得,他說道:“好,我們就這麽定了,寫拳論,我們要趕在對抗賽經驗總結大會前寫完,然後就在經驗總結大會上當著武林人士的麵,發布我們的拳論!我們要搞他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邱廣發,那個學生拿著的拳論有多厚?”
邱廣發用手比劃了一下說:“這麽厚,有半寸吧。”
王誌鬆大師當即決定:“我們至少要寫出六分厚。還有,我看了一下那學生拿出的拳論,裏麵淨是些心意氣精神等字眼,誰能看得懂啊。幸虧我聰明,腦子轉彎快,當時就告訴那學生這些字指的都是意念,並且說了一堆意念能夠使人產生意想不到的功夫的話,那學生就相信了。看來這個意念是個騙人的好法子,所以,我們的拳論中一是要突出意念。既然要用意念打拳,那麽就要鬆,所以這二是要突出鬆,三是要把太極拳套路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出規定,還要寫出習練太極拳對於身體的極大好處,這樣下來,估計寫出一本六分厚的拳論不成問題!”
眾人皆佩服大師之高明也!那馬力激動地建議道:“正好現在沒有人能看懂陳長興那些人的拳論,所以就給我們占領太極拳的思想陣地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不但要寫拳論,還要大量出版發行其他由我們編寫的各種有關太極拳的書,讓以後的學生們不知道有什麽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的拳論,隻知道我們寫出來的拳論,想學太極拳就隻能看我們的書,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人們的思想意識上接受我們的太極拳!讓後人將陳長興、武禹襄、孫祿堂等人的拳論視為迷信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