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再造一個天津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 作者:粵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5章 再造一個天津
高務觀是帶著陳誌的期望及任務來到南直隸的,他得到了洪治帝還有內閣的命令,將南直隸太平府的和縣劃歸入應天府管轄。
和縣附近的馬鞍山,自古就是鐵礦出產之地,能夠為應天府發展重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各種鐵礦,這才是高務觀這次來到南京的真正原因。
和縣地處長江之畔,河運發達,從和縣出發,不需半日就能抵達南京龍江港,在內閣與京師戶部的規劃之中,應天府附郭縣江寧縣將會成為整個南直隸最大的重工業縣。
依托著長江的航運,江寧縣有著不弱於天津州的發展前景,雖然沒有天津州那般海運直達便捷,但南蘇鬆鐵路的加持下,應天府還是能夠大力發展起來的。
在高務觀說出內閣的文書後,在場的官吏們神情各異,將和縣劃分人應天府,這倒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若不是京師那邊下發文書,恐怕太平府不會這麽輕易就將和縣放手。
高務觀不僅要在江寧縣開發重工業,還要在和縣大力發展煉鋼業,同時高務觀靠著父親高拱的內部消息得知,大連府三山浦軍港那邊已經造出了鐵甲艦了,上海縣那邊也即將會創辦一家江南造船廠。
造鐵甲艦最需要的是什麽,就是鋼鐵,還是優質的鋼鐵。
而應天府,通過內部消息,加上洪治帝的支持,將和縣拿下後,應天府就通過製造鐵甲艦所需的鋼鐵,源源不斷的發展起自己的經濟。
鐵甲艦是未來的大勢,而鋼鐵是大勢的根基,把握住根基,應天府經濟想不騰飛都難。
高拱不打無準備的仗,他高務觀作為首輔之子,同樣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確切的消息,他高務觀不會這個時候來到南京。
要知道高拱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的,在這南直隸地界上,不知道多少士紳巴巴望著,等著高拱下台,高務觀此時過來,就是成為了這些人的‘出氣筒’。
治不了你爹高拱,還治不了你高務觀了。
別看你是應天府府尹,明著不能把你怎麽樣,但暗地裏耍陰招,還是能陰死你的。
當高務觀訓誡完應天府眾官吏後,眾人散去後,高務觀來到南京城的消息,就好像是蒲公英遇到了台風,一下子吹遍了整個南直隸地界。
都知道高拱的兒子高務觀來了,大家夥,有仇的報仇,沒仇的吐兩口痰再走也不遲。
“割和縣入應天府,他高務觀打算幹什麽,”南京城內魏國公府,隆慶七年襲爵的徐邦瑞看著自己的幕僚開口詢問道。
作為故魏國公徐鵬舉的長子,徐邦瑞的襲爵之路可謂是艱難且漫長,隆慶四年,故魏國公徐鵬舉病逝,隆慶帝就以遺產稅之名義,一直卡著本該承襲魏國公爵位的徐邦瑞。
在南京稅務廠的監督審核之下,魏國公大出血,加上內閣首輔高拱有意將魏國公府拿作典型,徐邦瑞可以說是肉疼不已,家產足足少了三成,才得以在隆慶七年,在洪治帝的朱批下承襲爵位。
耗費三年時間,徐邦瑞可以說是恨透了高拱,就是這個老匹夫一直卡著他,讓他不能承襲魏國公爵位,他的好弟弟徐邦寧大肆的將魏國公府之田地財物轉移到他名下。
隻因為故魏國公徐鵬舉當時是留下了遺書,讓自己二子徐邦寧能帶走些財物的,加上徐邦瑞遲遲不能襲爵,魏國公府無主,徐邦寧那是搬得賊起勁。
被高拱這麽整,魏國公徐邦瑞能忍下這口氣才怪,自己的那個傻弟弟,還以為有父親的遺書,就能將魏國公府的財物田地帶走,真是傻得可愛。
徐邦瑞襲爵的第一個月,徐邦寧就被人下悶棍給打得半個月下不了床,應天府當時的官吏還不斷的上門找事,巡捕房也舊案重開,稅務廠更是接連接到有關徐邦寧偷稅漏稅的舉報。
可以說,以前的徐邦寧是故魏國公徐鵬舉的愛子,大家看在魏國公府的麵子上,遷就一下你,但現在是你哥哥徐邦瑞當家,你就是個棄子。
憑借著承接魏國公這個爵位,還有魏國公的一應人脈在手,收拾這個傻弟弟,徐邦瑞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不肖半年,徐邦寧就哭訴著上魏國公府大門,請求麵見自己的兄長,但被晾在了門房半天,以前對他徐邦寧點頭哈腰,極盡諂媚的那些門房下人們,再次見到他時,卻是鼻孔朝天,正眼都不帶瞧他徐邦寧一眼的。
他徐邦寧白身一個,發現進魏國公府,下人都能給他臉色看的時候,徐邦寧這才知道,自己過去得罪狠了自己這個兄長。
往日裏那些酒肉朋友,自從徐邦瑞襲爵之後,徹底斷了聯係,大街上見了麵,都不帶打招唿的。
世態炎涼之甚,可以說徐邦寧算是體會到了。
整治了自己這個弟弟,徐邦瑞還是不能順氣,今日高務觀來了,這口氣總算是有得出了。
“和縣的馬鞍山,礦山不少,難道這高務觀是打算在南京城附近發展煉鋼不成?”
“很有可能,”幕僚開口道,“天津的發展,世人有目共睹,誰不想成為下一個袁忠,他高務觀雖然是高拱的兒子,可高拱可是今年就要退了的。”
“那我們怎麽才能阻止?”
“怕是很難,公爺,這和縣劃分入應天府,怕是高老匹夫得了陛下的首肯,想要從這上麵作手腳,到時隻怕陛下大怒,對公爺您不利!”
徐邦瑞點了點頭,洪治帝的手段,是他徐邦瑞所無法承受的,不說他弟弟徐邦寧還在,要是惹惱了洪治帝,就是徐邦寧死了,洪治帝都能從旁係再選一個出來襲爵。
更何況京師可是還有一脈在呢,又不是隻南京的這一脈可以襲魏國公府的位置,洪治帝開口一句話的事,他徐邦瑞可不能犯渾。
“難道就這麽看著高務觀在南京成氣候不成,”徐邦瑞還是咽不下這口氣,高拱都要退了,都收拾不了高務觀,那也太憋屈了。
“在下倒是有一計,或可以拿捏一番高務觀!”
高務觀是帶著陳誌的期望及任務來到南直隸的,他得到了洪治帝還有內閣的命令,將南直隸太平府的和縣劃歸入應天府管轄。
和縣附近的馬鞍山,自古就是鐵礦出產之地,能夠為應天府發展重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各種鐵礦,這才是高務觀這次來到南京的真正原因。
和縣地處長江之畔,河運發達,從和縣出發,不需半日就能抵達南京龍江港,在內閣與京師戶部的規劃之中,應天府附郭縣江寧縣將會成為整個南直隸最大的重工業縣。
依托著長江的航運,江寧縣有著不弱於天津州的發展前景,雖然沒有天津州那般海運直達便捷,但南蘇鬆鐵路的加持下,應天府還是能夠大力發展起來的。
在高務觀說出內閣的文書後,在場的官吏們神情各異,將和縣劃分人應天府,這倒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若不是京師那邊下發文書,恐怕太平府不會這麽輕易就將和縣放手。
高務觀不僅要在江寧縣開發重工業,還要在和縣大力發展煉鋼業,同時高務觀靠著父親高拱的內部消息得知,大連府三山浦軍港那邊已經造出了鐵甲艦了,上海縣那邊也即將會創辦一家江南造船廠。
造鐵甲艦最需要的是什麽,就是鋼鐵,還是優質的鋼鐵。
而應天府,通過內部消息,加上洪治帝的支持,將和縣拿下後,應天府就通過製造鐵甲艦所需的鋼鐵,源源不斷的發展起自己的經濟。
鐵甲艦是未來的大勢,而鋼鐵是大勢的根基,把握住根基,應天府經濟想不騰飛都難。
高拱不打無準備的仗,他高務觀作為首輔之子,同樣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確切的消息,他高務觀不會這個時候來到南京。
要知道高拱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的,在這南直隸地界上,不知道多少士紳巴巴望著,等著高拱下台,高務觀此時過來,就是成為了這些人的‘出氣筒’。
治不了你爹高拱,還治不了你高務觀了。
別看你是應天府府尹,明著不能把你怎麽樣,但暗地裏耍陰招,還是能陰死你的。
當高務觀訓誡完應天府眾官吏後,眾人散去後,高務觀來到南京城的消息,就好像是蒲公英遇到了台風,一下子吹遍了整個南直隸地界。
都知道高拱的兒子高務觀來了,大家夥,有仇的報仇,沒仇的吐兩口痰再走也不遲。
“割和縣入應天府,他高務觀打算幹什麽,”南京城內魏國公府,隆慶七年襲爵的徐邦瑞看著自己的幕僚開口詢問道。
作為故魏國公徐鵬舉的長子,徐邦瑞的襲爵之路可謂是艱難且漫長,隆慶四年,故魏國公徐鵬舉病逝,隆慶帝就以遺產稅之名義,一直卡著本該承襲魏國公爵位的徐邦瑞。
在南京稅務廠的監督審核之下,魏國公大出血,加上內閣首輔高拱有意將魏國公府拿作典型,徐邦瑞可以說是肉疼不已,家產足足少了三成,才得以在隆慶七年,在洪治帝的朱批下承襲爵位。
耗費三年時間,徐邦瑞可以說是恨透了高拱,就是這個老匹夫一直卡著他,讓他不能承襲魏國公爵位,他的好弟弟徐邦寧大肆的將魏國公府之田地財物轉移到他名下。
隻因為故魏國公徐鵬舉當時是留下了遺書,讓自己二子徐邦寧能帶走些財物的,加上徐邦瑞遲遲不能襲爵,魏國公府無主,徐邦寧那是搬得賊起勁。
被高拱這麽整,魏國公徐邦瑞能忍下這口氣才怪,自己的那個傻弟弟,還以為有父親的遺書,就能將魏國公府的財物田地帶走,真是傻得可愛。
徐邦瑞襲爵的第一個月,徐邦寧就被人下悶棍給打得半個月下不了床,應天府當時的官吏還不斷的上門找事,巡捕房也舊案重開,稅務廠更是接連接到有關徐邦寧偷稅漏稅的舉報。
可以說,以前的徐邦寧是故魏國公徐鵬舉的愛子,大家看在魏國公府的麵子上,遷就一下你,但現在是你哥哥徐邦瑞當家,你就是個棄子。
憑借著承接魏國公這個爵位,還有魏國公的一應人脈在手,收拾這個傻弟弟,徐邦瑞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不肖半年,徐邦寧就哭訴著上魏國公府大門,請求麵見自己的兄長,但被晾在了門房半天,以前對他徐邦寧點頭哈腰,極盡諂媚的那些門房下人們,再次見到他時,卻是鼻孔朝天,正眼都不帶瞧他徐邦寧一眼的。
他徐邦寧白身一個,發現進魏國公府,下人都能給他臉色看的時候,徐邦寧這才知道,自己過去得罪狠了自己這個兄長。
往日裏那些酒肉朋友,自從徐邦瑞襲爵之後,徹底斷了聯係,大街上見了麵,都不帶打招唿的。
世態炎涼之甚,可以說徐邦寧算是體會到了。
整治了自己這個弟弟,徐邦瑞還是不能順氣,今日高務觀來了,這口氣總算是有得出了。
“和縣的馬鞍山,礦山不少,難道這高務觀是打算在南京城附近發展煉鋼不成?”
“很有可能,”幕僚開口道,“天津的發展,世人有目共睹,誰不想成為下一個袁忠,他高務觀雖然是高拱的兒子,可高拱可是今年就要退了的。”
“那我們怎麽才能阻止?”
“怕是很難,公爺,這和縣劃分入應天府,怕是高老匹夫得了陛下的首肯,想要從這上麵作手腳,到時隻怕陛下大怒,對公爺您不利!”
徐邦瑞點了點頭,洪治帝的手段,是他徐邦瑞所無法承受的,不說他弟弟徐邦寧還在,要是惹惱了洪治帝,就是徐邦寧死了,洪治帝都能從旁係再選一個出來襲爵。
更何況京師可是還有一脈在呢,又不是隻南京的這一脈可以襲魏國公府的位置,洪治帝開口一句話的事,他徐邦瑞可不能犯渾。
“難道就這麽看著高務觀在南京成氣候不成,”徐邦瑞還是咽不下這口氣,高拱都要退了,都收拾不了高務觀,那也太憋屈了。
“在下倒是有一計,或可以拿捏一番高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