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禦駕邊地(一)


    通州火車站


    四處都是身穿著灰色軍服,正中打著紅色補子的警衛師士兵,從明軍的服飾上可以分辨出該師士兵是屬於那種兵種。


    普通的大明陸軍統一身穿灰色軍服,頭戴圓筒帽,作戰時會改戴笠形盔,陸軍軍服分為冬夏兩種軍服,一些嚴寒點的邊鎮還會發放棉軍帽,棉手套等。


    而警衛師的士兵,樣式上與陸軍同,但他們會在正中多打上一塊紅色補子,象征他們是隸屬於皇家警備部隊。


    至於禁衛師,則是會將補子更換為蘭色,與警備部隊作出區別。


    而近衛師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軍服,跟陸軍軍服大相徑庭,因為近衛師是脫胎於錦衣衛,所以軍服統一是長袍樣式,花色上也多是以蘭黑為主。


    其餘的明軍戴的是笠形盔,而近衛軍戴的是飛碟盔。


    通州火車站早早就攔停了準備入站的百姓,所有即將發車的火車,一律停止,等到洪治帝的禦乘火車起航之後,才可以讓百姓入站。


    這次前往邊地的第一站就是薊州,將會同時發車兩列,搭乘近衛師一個營以及警衛師的一個營士兵前往陪同巡視。


    戚繼光陪同洪治帝站在通州火車站站台上,好奇的看著這些噴著蒸汽的鋼鐵巨獸。


    他在海北坐鎮十一年,大明內陸科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卻完全的沒有見識過,饒是在天津州火車站坐火車到達通州後,戚繼光依舊好奇不已。


    他不知道這些鋼鐵巨獸,是如何通過燒煤產生動力推動的,這麽多人,就靠著前後兩台火車頭,就能拉著‘狂奔’,簡直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遙想當年,他從板升城大勝而歸,得到隆慶帝的命令,一路東進,也是在薊州城下,籌備征倭大計之時,大軍還得靠著腿行進。


    但現在,隻能說大明的軍人士兵是幸運的,他們長途奔襲不再需要鐵腳板,在火車出現之後,從京師出發,隻需不到兩天,就能將一個營的兵力連帶著武器彈藥等,運到板升,這種速度,就是蒙元人入侵,還在圍攻,明軍就神兵天降了。


    從火車出現之後,以前的運糧前往邊地換取鹽引也被取締,雖然不能運糧換取鹽引了,但大明的商人還是熱衷於運糧前往邊地。


    因為邊地的城鎮糧食價格,常年是戶部製定的最高價,每石糧價格高達壹圓一角錢,這對比如今天津州等地才不到五六角價格來說,邊地的糧食價格,簡直就是商人們絕佳的糧食傾銷地。


    這個價格戶部尚書陳誌是知道的,不僅知道,而且這個價格還是陳誌上奏洪治帝後,特意設置的。


    之所以設置這個價格,為的就是吸引那些糧商將糧食運往各個邊地,這些運往邊地的糧食,隻能是售賣給當地的糧商進行售賣,外地糧商不允許售賣。


    因為五軍總督府出台了邊地糧食特許經營證,隻能是本地的商人才可以申請辦理,外地商人不被允許申請。


    這些運過來的糧食,戶部會補貼一部分,當地的官府會補貼一部分,五軍總督府會補貼一部分,三方補貼之下,真正在邊地城鎮內出售的糧食價格,實際上也就八角錢上下。


    通過各地的稅務廠支付給那些當地糧商,不至於讓當地的百姓真的花高價購糧,導致邊地百姓流亡到京畿地帶,造成邊地城鎮人口空缺。


    按照陳誌的說法,銀錢隻有流動起來,它才是銀錢,要是朝廷不肯補貼,百姓隻能花高價購糧,那就會導致邊地的百姓逐步消減,而稅收必定銳減,到時就得花更多的銀錢,讓那些百姓前往邊地了。


    與其花更多的銀錢和精力,不如戶部就出點錢,每年也就數百萬圓的補貼,就能很好的盤活邊地的經濟,這是一件很劃算的買賣。


    洪治帝也常跟那些反對的大臣們說,朝廷不能隻看重得失,而是要放眼將來,籌劃局勢。


    不能隻會算加減,而不會算乘除。


    短期內不進行補貼,朝廷戶部看起來是稅收上好看很多,但是邊地的局勢就會慢慢的糜爛下去。


    等到朝廷那些大臣們發現局勢不穩的時候,再想穩住局勢,花費的代價就大了,這不是洪治帝要的。


    且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稅賦從百姓之中收取,自然也要花在百姓之中,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修各種鐵路馬路,還是像邊地糧價補貼,全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洪治帝是從未來過來的。


    他很喜歡兔子那種十年五年規劃,不斷的調度經濟,讓全大明的經濟活躍起來,大明還是一個處於萌芽階段,未來的市場還很龐大。


    盡管如今大明已經是目前世界第一經濟體了,但洪治帝認為,大明發展潛力依舊是巨大的。


    大明在將南洋,東南地,新南大陸,朝鮮國,倭國盡數收迴,河套之外,明軍依托著鐵路的便捷,不斷的修建各種要塞出外,如今已經占據到了阿爾泰山附近。


    雖然都是些要塞,並不能很好的控製住周圍,但草原都是逐草而居,明軍修建了要塞,方圓三十裏內,就是明軍的有效控製範圍,這些逐草過來的牧民,就不得不麵對明軍的火銃火炮威脅。


    也發生過多次鐵軌被撬事件,但一旦發現那個部落敢偷撬明軍鐵軌,周圍要塞的明軍知曉了,就會追殺到底。


    明軍在草原的辦事規則就是,殺多幾次,他們就懂了,原來這些鐵軌是明軍逆鱗,誰動誰死!


    而在遼東等地,明軍已經越過了黑龍江,逐步往更北進發,在月牙海處,已經徹底定居下來的女真人,在這裏修建了各種堡鎮,這裏雖然冬天寒冷,但一旦冬季過後,水草豐茂,女真人認為這是長生天賜予大明的一塊沃土。


    月牙城的女真首領不斷的派遣信使給遼東巡撫,請求明軍能夠派遣駐軍前往,因為蒙元蠻子總是襲擾他們,讓他們苦不堪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粵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粵瓜並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