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水源分布不一,打井等皆需錢財,地方負擔實在太重,若朝廷不介入,實在是太過艱難!”


    說到西北之地,朝廷這些年對陝甘寧地區其實也是投入很多的,隻不過見效緩慢,實在是杯水車薪。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慢不得,也快不得,需要大明朝廷不斷的投銀子進去,但大臣們對此卻頗多微詞,說到底,大明是官本位,不是後世的製度,官老爺們可沒有為人民那種思想。


    你西北的饑荒,關我淮南啥事,我又不是在那邊生活度日,這是如今大明百姓包括官吏們內心的想法。


    雖然他們不敢明著麵說出這些話,但內心還是有這種想法存在,那麽在對待這些問題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心裏有了偏向答案。


    但洪治帝就要慢慢的扭轉這種不對的思路,地方饑荒旱災水澇,不是該逃避,而是要想方設法的克服改善!


    大明如今從南洋海東等地,大量的運送迴糧食,為的是什麽,就是為了這個時候,朝廷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拿出大量的官方賑災糧出來,幫助受災的當地百姓,免於饑餓。


    安置住這些受災的百姓,讓他們在受災後,不至於流離到他處,造成他處的治安波動,同時災區青壯人口留下,還能幫助該地災後建設。


    大明如今的陝甘寧地區,在洪治帝看來,那就是一個次生災區,土地降水逐年遞減,田地收成不足,百姓生計已成問題之際,就需要大明朝廷介入,幫助當地百姓活下去。


    那些生活在邊地後方的人,以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他們沒有想過,一旦陝甘寧地區百姓逐年遷移走後,大明的邊疆線也會逐年往內陸移動。


    若後方安穩度日的百姓,不給予這些邊民日常供給,很快安穩度日的內陸百姓,便也會成為邊地。


    洪治帝上位之後,雖沒有反複的強調擴張政策,但從他對南洋等地的政策上,這些官吏都知道,大明正在曆經永樂之後的第三次對外擴張。


    且擴張之大,不僅僅是在收複自永樂朝之後的一些領地,而是再次光大,將麵積輻射到了新南這塊大明人從未踏足的新‘不毛之地’。


    以往大明從外海得到的,全都是些什麽金銀珠寶,但如今洪治朝的官吏,在海外,不僅僅是要當地人的金銀珠寶,還要他們的糧食。


    在天津,隆慶元年時,一石本地米要八到九錢銀子,到隆慶七年時,一石南方來的米,隻要六到五角錢,火車拉到京師城,也不過才六角四分銀。


    而從遼東拉過來的大米,在天津不過才四到五角錢,這還是通過海運到達天津的價,若是火車直接從遼東拉往通州,價格更是低廉。


    當朝廷稅務所施行以銀代物政策時,對於糧食價格的管控,就已經被嚴格的執行下去,賣這麽低的價格,是否會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


    其實並不會,因為朝廷在各處設置的大小糧站,很好的規避了這種問題的出現,這些能夠運往京師的大米,全都是地方糧站多餘的庫存。


    糧站裝不下了,為了避免糜爛,可不得就往需要的地方運,這些糧食雖不是新糧,可也遠未達到陳糧的地步。


    主產糧區多餘的糧食往缺糧區調控,這是新成立大明糧食公司在安排,但戶部監督之下,不允許出現,大米等糧食價格每斤出售價超出當地最低薪酬。


    即使是賺著最低工薪的百姓,朝廷也需保證其一天的工薪,能夠養活其自身,這是戶部的硬性政策,大明糧食總公司必須施行,一旦有違反,戶部便會直接介入調查。


    大明施行一條鞭法,絕對不能出現後世大漂亮那般的,百姓一月工薪三圓,抽完稅後,隻剩下不到壹圓五角,還得負擔高昂的夥食費和租房費用。


    這在大明,朝廷要是敢這麽做,不用多久,就會有各種‘李自成’起來,帶領百姓,直接起義,幹他丫的狗朝廷。


    陝甘寧那邊,朝廷這些年不斷的在修繕道路,甚至計劃中的津洛長鐵路,也在籌備之中,這條可以從天津大沽港,山東萊州港,直抵洛陽通往長安的鐵路,將會把南洋運輸過來的糧食,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陝西。


    再將陝甘寧地區的煤鐵銅礦輸送到津真府縣,實現地區物資轉圜調配,大宏觀經濟調控之下,看起來戶部的錢如流水般嘩嘩的往外流,但這些拿了工薪的鐵路勞工,可全都是要吃飯生活的。


    隻要大明稅務廠製度依舊有效的運行下去,大明的財政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左手倒右手,最後大明得到了基礎建設,而勞工及沿途的商家百姓,得到了收入,皆大歡喜。


    這套製度內,唯一的一個弱點,就是糧食的保障!


    就如同後世的兔子,其施行的基建政策,看起來似乎誰都能夠模仿,也不是很難,但唯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百姓最基本的溫飽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


    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隻要其中最基本的環節:糧食,出現問題,那麽一切就都成為了問題!


    糧食能夠放大社會的所有問題!


    一個溫飽的人,才會去考慮出行方便與否這個問題,餓的連路都不會走的難民,會去抱怨這城內的磚石路真他娘的難走嗎。


    這就是為何洪治帝一定要將南洋死死的控製在大明手中的原因,哪怕是南洋那些土著全都不服皇明,也無所謂,大明隻要這些地,人咱大明有的是。


    你要是不服咱大明的管教,那就帶著你的行李,離開大明,這地已經是咱大明的了!


    南洋的糧食,是大明內陸能不能更進一步工業化的基礎,是大明下一個一百年的重要產糧區。


    大明現在可以說,失去了南洋,那麽許多地方的糧食供給,就會出現價格大波動。


    為了穩住內陸省份糧食的價格,南洋是不能夠亂的,最起碼產糧區是不能夠亂的!


    陝甘寧最重要的奶媽,就是南洋各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粵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粵瓜並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