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朱華奎的到來,並沒有給三佛齊的這些土人帶來災難,反而是帶來了廣闊的前程,他們第一次給大明的老爺們幹工,領上了月錢。


    這簡直就是開天荒般的大事,這件事先是在占必府內流傳,接著越傳越廣,就連最北的蘇門府的土人,都知道,被大明皇帝陛下禦封至三佛齊的楚王,出錢雇傭他們土人幹工。


    這可是真金白銀的給,尤其是當隔壁的浡裏府南浡裏縣在修建新港口時,那些被抓走的土人,幹著繁重的體力活,卻一分銀錢都沒有的時候,這兩廂一對比,就突顯出楚王殿下的仁義出來了。


    那些在南浡裏主持港口修建的南洋總督府官吏,得知了此事後,破口大罵,好你個楚王,這般的邀買人心,看來是圖謀不軌啊!


    這些土人愚昧無知,用得著你楚王殿下過來,用白花花的銀圓,給他們工錢,反倒顯得我們這些南洋總督府的官吏,有點兒惡霸行徑了。


    洪治帝給南洋總督府是批了近十萬銀圓的,但匯款單到了總督府,交到徐文璧手裏後,就成了五萬圓,在轉手到了勞工司手上,就成了四萬圓,接著層層克扣下來,到了南浡裏縣這,已經就剩下不到兩萬多圓了。


    這兩萬多圓,包含了材料款,勞工們的每日夥食款等種種花銷,但這些官吏,還是從中克扣了小五千圓,這導致支持修繕港口的官吏,隻能派人出去,四處抓捕那些土人過來‘自願’修建港口。


    這南洋也是有勞工司存在的,整個大明,隻要是有官府的地方,洪治帝就規定了,必須將內陸的一切部門,照辦設立,至於發不發揮得了功效,這個另當別論。


    而勞工司也是會區別對待南洋地界上的勞工的,就比如是大明百姓,勞工司自然是一視同仁,你敢克扣大明的勞工,那就是觸犯了我勞工法,那我可就要開罰單了。


    至於那些土人,舊港城內的勞工司那些官吏,就像是瞎了眼般,直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是現在,舊港城內的那些被‘自願’過來幹工的土人勞工,現在都是沒有工錢的。


    勞工司就在舊港城內,他們屁都不會放一個,若是有人問起,就會說這些個土人,全都是自願過來義務勞動的,沒有人逼迫他們勞作。


    既然是自願的,不給工錢,也就說得過去了,義務的,我勞工司總不好出麵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傷害民族感情不是。


    你問南洋總督徐文璧知道不知道,人家不僅知道,命令還是人徐文璧這個總督下達的。


    占必府楚都城,這裏已經被楚王朱華奎命名為‘楚都’,且已經上報給了舊港城總督府知曉,徐文璧也同意了楚王府的請求。


    距離楚王朱華奎到達此處,已經過去了小一個多月,楚都城靠近內陸,旁臨占必江支流,這條支流被楚王朱華奎命名為楚河,依靠著楚河的便利,從占必江迎流而上,載滿水泥的貨船便可以直達正在修建當中的楚都城下。


    從貨船上一包包被丟下來的水泥,揚起漫天的煙塵,站在不遠處的土人勞工們,正光著膀子,一包包的往工地上扛,站在不遠處的監工,正拿著小本子,一袋一袋的畫著正字記錄著數量。


    一船卸完,接著就是另外一條船,每天都得至少卸三條,扛水泥包的土人勞工,每扛一包,還會額外給一根木簽子,湊夠二十根,可以換取一文錢。


    辛苦些,一天下來也能有個五六文錢,加上楚王府給的十文工錢,那就是十五六文了,這對於這些土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少的收益了。


    不遠處,已經初具雛形的楚都城城牆,城門樓處,木板搭建出了樣式,勞工們靠著吊繩的方式,正一桶一桶的將小木桶給吊到頂部,直接傾倒而下。


    在中間,還有勞工正拿著長杆,不斷的往水泥裏頭攪拌,為的就是消除水泥內裏的空氣,至於啥是空氣,這些勞工一問三不知,反正管事的讓這麽做,他們就怎麽幹就是了。


    在城牆的不遠處,一個高窯正燃起大火,燒製著紅磚,這些紅磚全都是要給楚王府搭建宮殿用的,紅磚燒製起來極為的昂貴,雖比不上青磚,但也不是那些普通百姓所用的起的。


    一塊磚窯燒製出來的紅磚,每塊將近一分錢,這還是楚王府自己搭建磚窯,人工成本低的緣故,要是在大明內陸,這樣燒製出來的紅磚,一塊得賣上個兩分錢起步。


    大明內陸的老百姓,搭建房子,大多都是用的土磚,就是用黃泥土攪拌上石灰,用鐵製框架固定拍實,在暴曬晾幹,雖然不似紅磚青磚那般的堅硬耐用,但也比那些用不規則河石搭建起來的房子要穩固許多。


    用土磚搭建起來的房子,刷白灰時,也比那些用河石作牆的要平整,用工上也就不用花費那般多的時間,也能節省些工錢。


    楚王府財大氣粗,自然是用起來不心疼,要不是距離楚都城的占必山脈實在是太過遠,加上現在缺乏工匠工具,開采起來實在是過於繁瑣,楚王朱華奎都打算直接用青磚修建自己的楚王宮殿。


    人家楚王府現在是除了金銀,啥都不缺,要知道,楚王朱華奎這次過來,可是租借了足足三條貨船的,這裏頭可都是裝著他楚王府過去八代人的‘積蓄’。


    按照監使的錦衣衛密探大略清點,楚王府裝上船的金銀,足足有近三百多萬兩,這可都是成錠成錠的金銀,可不是銀圓。


    要是換成銀圓,足足可以換一千多萬圓出來,這一千多萬圓,在這南洋地界,楚王府說上一句最富有,已經無人敢反駁了。


    楚王朱華奎也不是個傻子,在臨走之際,還是奉上了小五十萬兩白銀給洪治帝,說是給洪治帝修園子,洪治帝也大方的接受了,說就修一座‘楚園’,以示朕思念皇叔之情。


    給楚王朱華奎給感動的涕淚橫流,當場就趴在地上高唿:陛下對臣的恩情,臣楚藩世係感激不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粵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粵瓜並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