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酒,一小碟魚片,一小碟青菜,一小碗白米飯,一小碗紫菜湯,張叔安看著麵前那可憐的晚餐,內心一陣疑惑。


    就是自家的仆人,吃得都比現在要好,瞧這小碗,在京師,拿上桌,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拿來盛放蘸料的呢。


    瞧著這小杯子,都沒一錢足,到嘴不到喉的,擱著給爺涮牙呢!


    啥破宴席,單列小案幾,就給我上一小碟魚片,一小碟青菜,娘的,一筷子夾下去,就直接見底了。


    張叔安直接將兩個小蝶的魚片和青菜一股腦的倒在白米飯上,拿起筷子就直接扒拉著吃了起來,陪坐的其他大友家的家臣,詫異的看著張叔安。


    內心鄙視的看著動作粗魯的張叔安,一副看鄉巴佬的嘲笑表情,家老吉弘鑒理更是笑著詢問道,“在明國,張桑便是如此的不拘一格嗎?”


    “也不是,主要是看和誰人一起就餐,”張叔安嚼著米飯,看向說話的吉弘鑒理,“在大明,大碗吃肉,大碗喝酒,講究的就是一個痛快,大友藩主,你這太過拘束。”


    “我在大明,一餐之量,得一鬥白米才可溫飽,”張叔安將碗直接撂下,拿過手帕擦了擦嘴,“我大明人體格健壯,講究一個吃得下是福。”


    張叔安的話,經過翻譯一通講,那些家臣們麵色一凝,大友宗麟更是開口詢問道,“張桑,在明國,便是農戶也能三餐就食白米嗎?”


    “嗯,也非餐餐都是白米,但偶爾也是有的。”


    張叔安想到現在京師及山西南直隸等地,在隆慶帝的新法施行下,普通農戶的稅賦得以規範標準,農戶繳稅避免被盤剝後,自家留存的糧食開始增多。


    現在京師市麵上,一些農戶開始將自家留存的白米麥子等拉到四九城內擺攤出售,京城內的百姓,也喜歡同這些出售價格低廉的農戶購買,雖然沒有發票,賺不到那一文錢。


    但他是真便宜啊!


    別人糧店三十文出售的米糧,這些沿街擺攤的農戶,往往就是二十五文就出手,百姓們還是很精明的,農戶出售了精米後,會到糧鋪再購買些糙米迴去當口糧,總體來說,銀錢依舊還是在流動之中。


    現在北直隸地界的農戶,日子相較於新法前,好的不是一星半點,一些擁田多的農戶,開始有餘錢供養自家的子孫前往書孰念書。


    被太子朱翊釴認為是鄉村扶貧計劃的鄉裏公坊,也開始顯現出效果來,這一年多來,得到分紅的農戶,終於見到迴頭錢後,更加的熱切投入到公坊生產之中。


    尤其是香河縣,雖不產棉花,但卻成為了順天府內最大的棉布紡織及成衣縫製縣,特別是四港開設之後,來自南直隸及閩粵等地的優質棉花,通過海運,源源不斷的輸送入香河縣內。


    如今的香河縣,大小棉布公坊達四五十家,成衣縫製經營店更是遍布香河大小街市,個體經營手工業者,更是達數千之多,幾乎將近六成的香河縣人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棉布及成衣縫製當中。


    在香河縣,棉布及成衣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要不是縣衙嚴格把控田地耕種,這些香河縣的農戶都打算將田直接栽種成棉花。


    香河縣知縣鄧立賢,雖推動縣內棉布產業,但其為了自身稅賦及香河縣百姓口糧方麵的考慮,還是不敢直接放開改棉替田的。


    北方糧食產量,本身就不及南方來的多,雖平原廣闊,然降水較之南方,還是不及其一個雨季的量。


    南直隸地區的農戶,可以直接退田改棉種植,那是因為其地處湖廣交接,周邊全是產糧大戶,河南湖廣江西皆是魚米豐碩之地,最次還有海運閩粵支援。


    而香河這邊,第一個要糧大戶,就是京師城,其餘的地區,全都是欠收區,糧食在北直隸,本身就是硬通貨,地處邊地的九鎮,常年需要輸糧前往。


    香河縣不比蘇鬆地區,可以直接敞開了種棉花,因此,隻得采取收購棉花自行紡織。


    要是哪天遼東地區開發完成,成為大明新的一個大糧倉後,那香河縣這邊農戶購糧方便之後,說不定種植棉花便會被直接提上日程。


    “真是天朝,果然富庶!”


    聽了張叔安的話,那些家臣及大友宗麟內心羨慕不已,多麽富庶的大明啊!


    要是能占據大明一地,以大明的富庶,農戶都能吃上白米飯的程度,大友家如今實施的三公六民之稅賦,大友家不得直接起飛不可。


    但如今,也隻是能夠想想而已,想想大明的強大,如今的大友家,全部人馬拉到大明,估計都不夠人家打的。


    “張桑,你在立花城那邊,與戶次商談之鐵炮交易,我極為的認同,這次請張桑前來臼杵城,為的就是與張桑直接達成交易。”


    “隻是張桑,如今我府庫內,隻得金銀十萬餘貫,可否請張桑代為寬限些時日,待我湊足銀錢,再一一支付與張桑!”


    “可行?”


    張叔安直接搖頭道,“大友藩主,非張某人不肯,而是商行規矩,見錢交貨,概不賒賬!”


    “大明與大友藩相距千裏不止,千裏到來隻為財,若個個拖欠,我安平商行,何以為續,你說是吧,大友藩主!”


    娘的,沒錢還想要拿我那麽多火銃,美得你,老子見錢交貨,給老子多少銀錢,就給你多少火銃。


    我新法號還在外海停著呢,可別給我來硬的,不然老子吃了這虧,當麵拿你沒轍,上了船,可就得轟得你稀巴爛不可。


    戶次鑒連寫給老烏龜的信中,顯然也是提及過大明戰艦火筒開山裂石的威力的,老烏龜這會可不敢跟張叔安來硬的,人家戰艦還停在外海呢。


    “如此,那就隻能先行購買五百杆鐵炮吧,”大友宗麟無奈開口道,“待我湊足銀錢,在與張桑你購買便是。”


    “沒事,多少都是生意,”張叔安笑著道,本來過來倭國,就不是單純的隻是為了生意。


    而是為了刺探,賣多賣少無所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粵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粵瓜並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