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湘軍全軍覆沒,滿清的中樞機構-軍機處,也有了一番大變動。
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四年的漢臣彭蘊章,被鹹豐逐出軍機。
彭蘊章堪稱是清朝曆史上第一位掌握實權的漢族樞臣,聖眷頗隆。
當年,江南、江北大營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逃往上海,閩浙總督黃宗漢投降革命軍。
這兩人都是彭蘊章的同年、死黨。
那時候,坊間便有議論,說彭蘊章要跟著倒黴。
沒想到,鹹豐依然讓他領班軍機。
這其中別有奧妙。
因為肅順執政雷厲風行,權勢炙手可熱。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都以親王之尊,成為肅黨。
鹹豐需要彭蘊章**製衡肅黨。
沒想到,彭蘊章過於保守,不敢大刀闊斧改革,作為領班軍機大臣竟然壓不過肅順。
湘軍大敗,彭蘊章是領班軍機大臣,責任最大,被逐出軍機。
這個時候,清朝亡國之兆已彰,鹹豐也顧不上平衡朝臣勢力了,幹脆讓肅順進了軍機。
肅順之外,軍機處又有穆蔭、杜瀚、匡源,兩滿兩漢。
穆蔭隸屬滿洲正白旗,為人最會做官,早年由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翰林侍讀。
他是個典型的滿洲貴族,會做官而不會做事,為人和氣,不結黨營私,受到鹹豐的重視。
穆蔭進入軍機最早,班次在前,充任領班軍機大臣。
但杜瀚、匡源皆為肅黨,穆蔭自知不敵肅順,在任上一無所見,“垂拱而治”
,對肅順唯命是從。
禦前會議結束,幾位軍機大臣留了下來,與鹹豐商量大事。
向來皇帝召集軍機大臣開會,關防特嚴,任何太監不得在場。
打簾子這種小事,都由排序最未的“打簾”
軍機親自處理。
這一屆的“打簾”
軍機,是匡源。
匡源是山東膠州人,與何桂清一樣都是神童。
他13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在當時的科場上堪稱異數。
最重要的是,匡源做過鹹豐的老師,由此得到鹹豐信任。
但與鹹豐另一位老師杜受田相比,匡源的恩遇算不得好。
杜受田在鹹豐與恭親王爭奪皇位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死後被諡為“文正”
,哀榮備至。
他的兒子杜瀚,也受惠於父親的餘蔭,早於匡源進入軍機。
因為這段淵源,匡源的資曆雖然深於肅順,卻還得給杜瀚打簾子,在軍機上難有作為,隻得依附肅順。
他的政治觀點與肅順相近,被朝臣視為肅黨。
君臣坐定後,肅順為鹹豐打了支煙,待他抽了口水煙,才說道:“皇上,剛才懿貴妃帶頭主戰,實在是不昧實情。
臣深知不可戰,故義不容辭,在朝堂上頂撞了懿貴妃……”
鹹豐擺擺手,說道:“她一個女人家,你們不必與她一般見識。
你們是軍機大臣,熟悉政情,應當知無不言,堅持己見。
“朕心裏很清楚,湘軍新敗,軍心浮動,朝廷不能再對外興兵。
但避戰求和,也不是長久辦法。
肅六,你說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具體該從何處著手?”
一到私下場合,鹹豐就習慣稱肅順為肅六,以示親昵。
他們都屬於愛新覺羅皇族,肅順在鄭親王這一支中排行第六,故被鹹豐稱為肅六。
肅順早有準備,說道:“臣以為,以空間換時間,說難聽一點,就是避戰求和。
暫時放棄南方的領土,放任粵匪進攻西南。
西南地方廣袤,粵匪想要坐穩西南,非三四年時間不可。
“朝廷放棄西南,即可爭取三四年時間。
在這三四年時間內,朝廷應該忍辱負重,避戰求和,重點開展四項工作,分別是練兵、籌餉、整頓吏治、鼓勵實業。
“隻要我們做好這四項工作,朝廷就能恢複元氣,足以抗衡粵匪。
最起碼,朝廷能在黃河建立一道防線,擋住粵匪的進攻。
日後,再徐圖進取,積小勝為大勝,方有恢複河山、中興大清的希望。”
鹹豐對這套說辭很受用,頻頻點頭,以示讚同。
肅順得到鼓舞,便繼續說道:“先講練兵。
大清目前有兩支新軍,一為天津洋槍隊,二為神機營,皆采用西洋槍炮。
“天津洋槍隊使用西方軍隊編製,裝備洋槍洋炮。
神機營仍舊使用京營八旗編製,裝備洋槍洋炮。
從實戰上看,天津洋槍隊深入朝鮮,屢建大功。
神機營曾進入山東剿匪,效果不佳。
“實事求是地講……”
“實事求是”
這個詞,是中華帝國的常用詞匯。
肅順私下裏亦常常偷看南方報紙,學習南方洋務,故對“實事求是”
一詞印象頗深。
在鹹豐麵前,他不小心說漏了嘴,趕緊改口說道:“事實證明,八旗的編製已經過時,應當像天津洋槍隊那樣,按照西式軍隊編製,采用西式操法操練。
“神機營靡費軍餉無數,卻不見實效,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
應當像湘軍那樣,另募一支新軍,鼓勵讀書人參軍入伍。
“擴編新軍,實乃當今第一要務。
崇厚以數幹洋槍隊,配以數幹滿洲馬隊,竟能征服朝鮮,建成大功。
據該臣講,一萬兩幹兵馬,主要靠的是四幹洋槍隊,立功最多的也是洋槍隊。
“臣估計,大清要想抵禦粵匪,至少要練成十萬洋槍隊。
再配合僧王的蒙古馬隊、京營八旗、綠營,方能在黃河兩岸建立防線,擋住粵匪。”
洋槍隊故名思議,裝備洋槍洋炮。
滿清在天津設有機器製造局,隸屬於北洋衙門,俗稱天津機器局。
天津機器局已經走上正軌,能夠自產洋槍、子彈,但成本過高,還不如直接從洋商那裏購買。
這其中,最主要的症結在於管理體製。
天津機器局完全是官辦的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不少官員在機器局裏安置親屬,用機器局的經費報銷個人賬務,完全沒有建立正規的管理製度、審計製度、財務製度。
北洋大臣文祥個人操守很清正,卻也擋不住底下人貪汙受賄,也管理不好天津機器局。
楊烜說他隻是半個洋務人才,原因也在於此。
天津機器局生產的洋槍,價格比進口的洋槍貴一半,質量卻不如進口的洋槍。
這就導致清軍裝備成本過高,養十萬洋槍隊所需的軍餉,都能養三十萬綠營了。
鹹豐深知洋槍隊戰鬥力強,是清軍中唯一可以抵禦革命軍的武裝力量。
國難當頭,再苦再難也得練兵。
他一咬牙,說道:
“肅六,練不成洋槍隊,朝廷就沒有軍隊可以抵禦粵匪。
無論如何,咱們都得籌足軍餉,練出十萬洋槍隊,保住大清的江山、祖宗的基業。
“你兼任內務府大臣,如今國事艱難,內廷也得帶好頭,節衣縮食,為軍隊籌集軍餉。
肅六,從我的內帑中湊出十萬兩銀子,作為練兵的專項軍費。
“軍機再發一道明發上諭,要各省督撫、大小臣工積極報效,無論如何都得湊出一筆軍費,為擴編洋槍隊準備好軍費。”
肅順卻想得更遠,問到了擴編軍隊的統帥人選問題:“皇上,練兵先選將,繼要擴編洋槍隊,就要選好洋槍隊的統帥。
“天津洋槍隊共有六幹人,崇厚征朝鮮時帶走了四幹人,剩下兩幹人留在天津,由北洋大臣文祥兼管。
臣保舉崇厚迴任洋槍隊統帥,所遺朝鮮總督之職,臣保舉戶部左侍郎沈桂芬。”
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四年的漢臣彭蘊章,被鹹豐逐出軍機。
彭蘊章堪稱是清朝曆史上第一位掌握實權的漢族樞臣,聖眷頗隆。
當年,江南、江北大營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逃往上海,閩浙總督黃宗漢投降革命軍。
這兩人都是彭蘊章的同年、死黨。
那時候,坊間便有議論,說彭蘊章要跟著倒黴。
沒想到,鹹豐依然讓他領班軍機。
這其中別有奧妙。
因為肅順執政雷厲風行,權勢炙手可熱。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都以親王之尊,成為肅黨。
鹹豐需要彭蘊章**製衡肅黨。
沒想到,彭蘊章過於保守,不敢大刀闊斧改革,作為領班軍機大臣竟然壓不過肅順。
湘軍大敗,彭蘊章是領班軍機大臣,責任最大,被逐出軍機。
這個時候,清朝亡國之兆已彰,鹹豐也顧不上平衡朝臣勢力了,幹脆讓肅順進了軍機。
肅順之外,軍機處又有穆蔭、杜瀚、匡源,兩滿兩漢。
穆蔭隸屬滿洲正白旗,為人最會做官,早年由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翰林侍讀。
他是個典型的滿洲貴族,會做官而不會做事,為人和氣,不結黨營私,受到鹹豐的重視。
穆蔭進入軍機最早,班次在前,充任領班軍機大臣。
但杜瀚、匡源皆為肅黨,穆蔭自知不敵肅順,在任上一無所見,“垂拱而治”
,對肅順唯命是從。
禦前會議結束,幾位軍機大臣留了下來,與鹹豐商量大事。
向來皇帝召集軍機大臣開會,關防特嚴,任何太監不得在場。
打簾子這種小事,都由排序最未的“打簾”
軍機親自處理。
這一屆的“打簾”
軍機,是匡源。
匡源是山東膠州人,與何桂清一樣都是神童。
他13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在當時的科場上堪稱異數。
最重要的是,匡源做過鹹豐的老師,由此得到鹹豐信任。
但與鹹豐另一位老師杜受田相比,匡源的恩遇算不得好。
杜受田在鹹豐與恭親王爭奪皇位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死後被諡為“文正”
,哀榮備至。
他的兒子杜瀚,也受惠於父親的餘蔭,早於匡源進入軍機。
因為這段淵源,匡源的資曆雖然深於肅順,卻還得給杜瀚打簾子,在軍機上難有作為,隻得依附肅順。
他的政治觀點與肅順相近,被朝臣視為肅黨。
君臣坐定後,肅順為鹹豐打了支煙,待他抽了口水煙,才說道:“皇上,剛才懿貴妃帶頭主戰,實在是不昧實情。
臣深知不可戰,故義不容辭,在朝堂上頂撞了懿貴妃……”
鹹豐擺擺手,說道:“她一個女人家,你們不必與她一般見識。
你們是軍機大臣,熟悉政情,應當知無不言,堅持己見。
“朕心裏很清楚,湘軍新敗,軍心浮動,朝廷不能再對外興兵。
但避戰求和,也不是長久辦法。
肅六,你說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具體該從何處著手?”
一到私下場合,鹹豐就習慣稱肅順為肅六,以示親昵。
他們都屬於愛新覺羅皇族,肅順在鄭親王這一支中排行第六,故被鹹豐稱為肅六。
肅順早有準備,說道:“臣以為,以空間換時間,說難聽一點,就是避戰求和。
暫時放棄南方的領土,放任粵匪進攻西南。
西南地方廣袤,粵匪想要坐穩西南,非三四年時間不可。
“朝廷放棄西南,即可爭取三四年時間。
在這三四年時間內,朝廷應該忍辱負重,避戰求和,重點開展四項工作,分別是練兵、籌餉、整頓吏治、鼓勵實業。
“隻要我們做好這四項工作,朝廷就能恢複元氣,足以抗衡粵匪。
最起碼,朝廷能在黃河建立一道防線,擋住粵匪的進攻。
日後,再徐圖進取,積小勝為大勝,方有恢複河山、中興大清的希望。”
鹹豐對這套說辭很受用,頻頻點頭,以示讚同。
肅順得到鼓舞,便繼續說道:“先講練兵。
大清目前有兩支新軍,一為天津洋槍隊,二為神機營,皆采用西洋槍炮。
“天津洋槍隊使用西方軍隊編製,裝備洋槍洋炮。
神機營仍舊使用京營八旗編製,裝備洋槍洋炮。
從實戰上看,天津洋槍隊深入朝鮮,屢建大功。
神機營曾進入山東剿匪,效果不佳。
“實事求是地講……”
“實事求是”
這個詞,是中華帝國的常用詞匯。
肅順私下裏亦常常偷看南方報紙,學習南方洋務,故對“實事求是”
一詞印象頗深。
在鹹豐麵前,他不小心說漏了嘴,趕緊改口說道:“事實證明,八旗的編製已經過時,應當像天津洋槍隊那樣,按照西式軍隊編製,采用西式操法操練。
“神機營靡費軍餉無數,卻不見實效,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
應當像湘軍那樣,另募一支新軍,鼓勵讀書人參軍入伍。
“擴編新軍,實乃當今第一要務。
崇厚以數幹洋槍隊,配以數幹滿洲馬隊,竟能征服朝鮮,建成大功。
據該臣講,一萬兩幹兵馬,主要靠的是四幹洋槍隊,立功最多的也是洋槍隊。
“臣估計,大清要想抵禦粵匪,至少要練成十萬洋槍隊。
再配合僧王的蒙古馬隊、京營八旗、綠營,方能在黃河兩岸建立防線,擋住粵匪。”
洋槍隊故名思議,裝備洋槍洋炮。
滿清在天津設有機器製造局,隸屬於北洋衙門,俗稱天津機器局。
天津機器局已經走上正軌,能夠自產洋槍、子彈,但成本過高,還不如直接從洋商那裏購買。
這其中,最主要的症結在於管理體製。
天津機器局完全是官辦的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不少官員在機器局裏安置親屬,用機器局的經費報銷個人賬務,完全沒有建立正規的管理製度、審計製度、財務製度。
北洋大臣文祥個人操守很清正,卻也擋不住底下人貪汙受賄,也管理不好天津機器局。
楊烜說他隻是半個洋務人才,原因也在於此。
天津機器局生產的洋槍,價格比進口的洋槍貴一半,質量卻不如進口的洋槍。
這就導致清軍裝備成本過高,養十萬洋槍隊所需的軍餉,都能養三十萬綠營了。
鹹豐深知洋槍隊戰鬥力強,是清軍中唯一可以抵禦革命軍的武裝力量。
國難當頭,再苦再難也得練兵。
他一咬牙,說道:
“肅六,練不成洋槍隊,朝廷就沒有軍隊可以抵禦粵匪。
無論如何,咱們都得籌足軍餉,練出十萬洋槍隊,保住大清的江山、祖宗的基業。
“你兼任內務府大臣,如今國事艱難,內廷也得帶好頭,節衣縮食,為軍隊籌集軍餉。
肅六,從我的內帑中湊出十萬兩銀子,作為練兵的專項軍費。
“軍機再發一道明發上諭,要各省督撫、大小臣工積極報效,無論如何都得湊出一筆軍費,為擴編洋槍隊準備好軍費。”
肅順卻想得更遠,問到了擴編軍隊的統帥人選問題:“皇上,練兵先選將,繼要擴編洋槍隊,就要選好洋槍隊的統帥。
“天津洋槍隊共有六幹人,崇厚征朝鮮時帶走了四幹人,剩下兩幹人留在天津,由北洋大臣文祥兼管。
臣保舉崇厚迴任洋槍隊統帥,所遺朝鮮總督之職,臣保舉戶部左侍郎沈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