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妥了正事,郭嵩燾問及湘軍舊友、家鄉故事。
得知故人安好,家鄉平安,郭嵩燾不無傷感地說道:
“當年,滌帥創辦湘軍,帶動多少風流人物。
羅山、璞山、季高、沅甫、厚庵、迪庵諸公,皆應時而起,書生帶兵,搏擊功名,短短幾年間,竟有白身至督撫者。
“隻不過,誠如古人所說,其興也勃焉,甚亡也忽焉。
革命軍甫一發動總攻,湘軍便如一棟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廈,轟然倒塌。
大家死的死,降的降,三十萬湘軍,不到半年時間便損失殆盡。”
這番話,也引起了彭玉麟的傷感。
不過,他一向關心民間疾苦,並不看重個人的得失,甚至對湘軍的失敗也不是特別痛惜。
彭玉麟引用了劉禹錫的詩,說道:“沉舟側畔幹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湘軍已經不複存在了,未來是中華帝國的時代。
中國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我們都要積極向前。”
這就有些勸降的意思了。
郭嵩燾絕頂聰明,自然聽得出彭玉麟話外之意。
不過,他並不想輕率地背棄滿清,歸順中華帝國。
第一,郭嵩燾也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中進士,點翰林,儒家名節觀念還是很重的。
第二,肅順極為信任郭嵩燾,堪稱是言聽計從。
清軍征服朝鮮、設朝鮮為行省、將朝鮮分為三個部分,皆出自郭嵩燾的謀劃。
肅順略作修改,便呈請鹹豐,照計落實。
郭嵩燾留在滿清,主張多得實行,有寧作雞頭、不作鳳尾的意味。
他並未接彭玉麟的話,反而問道:“雪琴,湘軍大將歸降帝國後,真的得到了重用?聽你的意思,晟武皇帝很信任你?”
彭玉麟笑笑,答道:“晟武皇帝用人,與元太祖成吉思汗頗有相似之處,都能大膽起用降將。
所不同的是,帝國軍政製度先進,文化製度更為包容。
皇帝雖用降將,但必先對其教育改造,待其融通感化之後,再賦予大權。
“湘軍不同於一般的軍隊,大將多出自書生,百戰之餘,經驗豐富。
願意投降的湘軍大將,大多得到重用。
譬如,左季高、曾沅甫,都得以出任革命軍野戰步兵師長。
楊厚庵出任海軍陸戰隊四支隊支隊長。
“晟武皇帝本想讓我到海軍艦隊任職,但我自知不懂蒸汽戰艦,更不懂鐵甲艦,便堅辭不受。
皇帝授我‘長江巡閱使’之職,許我專折奏事,糾彈沿江軍政不法情狀。”
郭嵩燾聽過之後,不免黯然神傷。
他的湘軍朋友們,死去的保全了名節,活著的大部分到帝國國民政府、革命軍任職。
很顯然,帝國朝氣勃勃,日後極有可能統一中國,彭玉麟等湘軍舊友在帝國很有前途。
反倒是,湘軍一滅,郭嵩燾失去了靠山,在清廷處境尷尬,很多政敵暗中彈劾他。
要不是肅順力挺他,鹹豐又深知他的為人,說不定郭嵩燾早就有不測之禍了。
彭玉麟仿佛看出了他的故慮,說道:“筠仙,當今世上,晟武皇帝所創的‘楊學’為第一顯學,洋務為第一要務。
晟武皇帝曾論及洋務人才,說滿清幅員遼闊,隻有三個人懂得洋務。
“一個是徐繼佘,一個是你筠仙,崇厚算半個,文祥算半個。
徐繼佘言辭犀利,不受清廷待見,閑廢已久,大概不會得到重用了。
崇厚和文祥都是半調子,隻能算半個洋務人才。
“隻有你筠仙,學問貫通古今中外,立論宏遠,能夠契合中國實際,把洋務講得深入淺出、頭頭是道。
你又在朝廷、地方、軍隊曆練多年,知行合一,真正是個不可多得的洋務人才。”
郭嵩燾哈哈大笑,坦率地問道:“雪琴,你是要勸降我嗎?”
彭玉麟也笑了,和郭嵩燾碰了杯酒,說道:“筠仙,你研究洋務多年,才識十倍於我。
你這一身學問、一身洋務本事,就算放在中華帝國,也絕對罕有其匹。
“良禽擇木而棲。
我勸你拋離滿清,到中華帝國效力。
晟武皇帝最有知人之明,又對你賞識有加。
若你歸順帝國,必得晟武皇帝的重用。”
中華帝國崛起於南方,以“複興中華”
為旗幟,吸引了大量人才。
除了商人、讀書人外,不少滿清的官員也來到帝國效力。
一方麵,帝國最擅長優待俘虜、統戰人才,給出大量優厚的待遇,吸引官員南下。
楊烜認為,決定事業成敗的最主要因素有兩個,一為路線政策,二為人才。
路線政策是由中央製定的,確定之後就不會更改。
路線確立之後,決定事業成敗的因素就是人才了。
為此,帝國的人才政策特別優厚,用人機製更為公平。
南方人口多,文教興盛,科舉人才輩出,南方籍的進士、舉人始終比北方多。
很多南方官員見家鄉在帝國治下發展得欣欣向榮,欣然返迴南方,投效帝國。
另一方麵,帝國正在大力發展工業,上升通道寬闊。
工業化會養活更多的人口,會帶來大量的機會,會提升整個國家的效率,會提高社會分工的複雜度。
尤其是,帝國實行統製經濟,工業化的速度會更快。
中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薄弱,在政府的強有力調控下,統製經濟將發揮更大的效力,給整個國家、社會、政府、軍隊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反過來,工業化也將需要更為高效的行政機構,需要更多的政府官員,需要戰鬥力更強、人數更多的軍隊。
滿清經濟仍以小農經濟為主。
在這種模式下,政府的主要功能是收稅,官員的主要職責是應付上級、管控下級、捕盜、治亂,官員上升通道極為狹窄。
人往高處走,是人才當然要優先向中華帝國流動了。
郭嵩燾卻另有高見,說道:“雪琴,我在中華帝國無根無源,去了之後也難有多大影響力。
但在大清,皇帝信任亭翁,亭翁信任我。
“我的主張,大多能成為帝國的政策。
我想,我在大清,可以對朝政實施強有力的影響。
僅此一項,或許就能解救無數黎民百姓。”
彭玉麟點點頭,不無遺憾地說道:“筠仙說得有理。
不過,我想,中華帝國與大清皆為中國。
用不了幾年,中華帝國就會率軍北伐。
“到時候,最好能夠南北議和,促成南北的和解,減少人民的傷亡。
那時候,你就是最好的北方代表。”
郭嵩燾啞然失笑,說道:“我倒沒想過,還有這一著。”
得知故人安好,家鄉平安,郭嵩燾不無傷感地說道:
“當年,滌帥創辦湘軍,帶動多少風流人物。
羅山、璞山、季高、沅甫、厚庵、迪庵諸公,皆應時而起,書生帶兵,搏擊功名,短短幾年間,竟有白身至督撫者。
“隻不過,誠如古人所說,其興也勃焉,甚亡也忽焉。
革命軍甫一發動總攻,湘軍便如一棟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廈,轟然倒塌。
大家死的死,降的降,三十萬湘軍,不到半年時間便損失殆盡。”
這番話,也引起了彭玉麟的傷感。
不過,他一向關心民間疾苦,並不看重個人的得失,甚至對湘軍的失敗也不是特別痛惜。
彭玉麟引用了劉禹錫的詩,說道:“沉舟側畔幹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湘軍已經不複存在了,未來是中華帝國的時代。
中國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我們都要積極向前。”
這就有些勸降的意思了。
郭嵩燾絕頂聰明,自然聽得出彭玉麟話外之意。
不過,他並不想輕率地背棄滿清,歸順中華帝國。
第一,郭嵩燾也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中進士,點翰林,儒家名節觀念還是很重的。
第二,肅順極為信任郭嵩燾,堪稱是言聽計從。
清軍征服朝鮮、設朝鮮為行省、將朝鮮分為三個部分,皆出自郭嵩燾的謀劃。
肅順略作修改,便呈請鹹豐,照計落實。
郭嵩燾留在滿清,主張多得實行,有寧作雞頭、不作鳳尾的意味。
他並未接彭玉麟的話,反而問道:“雪琴,湘軍大將歸降帝國後,真的得到了重用?聽你的意思,晟武皇帝很信任你?”
彭玉麟笑笑,答道:“晟武皇帝用人,與元太祖成吉思汗頗有相似之處,都能大膽起用降將。
所不同的是,帝國軍政製度先進,文化製度更為包容。
皇帝雖用降將,但必先對其教育改造,待其融通感化之後,再賦予大權。
“湘軍不同於一般的軍隊,大將多出自書生,百戰之餘,經驗豐富。
願意投降的湘軍大將,大多得到重用。
譬如,左季高、曾沅甫,都得以出任革命軍野戰步兵師長。
楊厚庵出任海軍陸戰隊四支隊支隊長。
“晟武皇帝本想讓我到海軍艦隊任職,但我自知不懂蒸汽戰艦,更不懂鐵甲艦,便堅辭不受。
皇帝授我‘長江巡閱使’之職,許我專折奏事,糾彈沿江軍政不法情狀。”
郭嵩燾聽過之後,不免黯然神傷。
他的湘軍朋友們,死去的保全了名節,活著的大部分到帝國國民政府、革命軍任職。
很顯然,帝國朝氣勃勃,日後極有可能統一中國,彭玉麟等湘軍舊友在帝國很有前途。
反倒是,湘軍一滅,郭嵩燾失去了靠山,在清廷處境尷尬,很多政敵暗中彈劾他。
要不是肅順力挺他,鹹豐又深知他的為人,說不定郭嵩燾早就有不測之禍了。
彭玉麟仿佛看出了他的故慮,說道:“筠仙,當今世上,晟武皇帝所創的‘楊學’為第一顯學,洋務為第一要務。
晟武皇帝曾論及洋務人才,說滿清幅員遼闊,隻有三個人懂得洋務。
“一個是徐繼佘,一個是你筠仙,崇厚算半個,文祥算半個。
徐繼佘言辭犀利,不受清廷待見,閑廢已久,大概不會得到重用了。
崇厚和文祥都是半調子,隻能算半個洋務人才。
“隻有你筠仙,學問貫通古今中外,立論宏遠,能夠契合中國實際,把洋務講得深入淺出、頭頭是道。
你又在朝廷、地方、軍隊曆練多年,知行合一,真正是個不可多得的洋務人才。”
郭嵩燾哈哈大笑,坦率地問道:“雪琴,你是要勸降我嗎?”
彭玉麟也笑了,和郭嵩燾碰了杯酒,說道:“筠仙,你研究洋務多年,才識十倍於我。
你這一身學問、一身洋務本事,就算放在中華帝國,也絕對罕有其匹。
“良禽擇木而棲。
我勸你拋離滿清,到中華帝國效力。
晟武皇帝最有知人之明,又對你賞識有加。
若你歸順帝國,必得晟武皇帝的重用。”
中華帝國崛起於南方,以“複興中華”
為旗幟,吸引了大量人才。
除了商人、讀書人外,不少滿清的官員也來到帝國效力。
一方麵,帝國最擅長優待俘虜、統戰人才,給出大量優厚的待遇,吸引官員南下。
楊烜認為,決定事業成敗的最主要因素有兩個,一為路線政策,二為人才。
路線政策是由中央製定的,確定之後就不會更改。
路線確立之後,決定事業成敗的因素就是人才了。
為此,帝國的人才政策特別優厚,用人機製更為公平。
南方人口多,文教興盛,科舉人才輩出,南方籍的進士、舉人始終比北方多。
很多南方官員見家鄉在帝國治下發展得欣欣向榮,欣然返迴南方,投效帝國。
另一方麵,帝國正在大力發展工業,上升通道寬闊。
工業化會養活更多的人口,會帶來大量的機會,會提升整個國家的效率,會提高社會分工的複雜度。
尤其是,帝國實行統製經濟,工業化的速度會更快。
中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薄弱,在政府的強有力調控下,統製經濟將發揮更大的效力,給整個國家、社會、政府、軍隊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反過來,工業化也將需要更為高效的行政機構,需要更多的政府官員,需要戰鬥力更強、人數更多的軍隊。
滿清經濟仍以小農經濟為主。
在這種模式下,政府的主要功能是收稅,官員的主要職責是應付上級、管控下級、捕盜、治亂,官員上升通道極為狹窄。
人往高處走,是人才當然要優先向中華帝國流動了。
郭嵩燾卻另有高見,說道:“雪琴,我在中華帝國無根無源,去了之後也難有多大影響力。
但在大清,皇帝信任亭翁,亭翁信任我。
“我的主張,大多能成為帝國的政策。
我想,我在大清,可以對朝政實施強有力的影響。
僅此一項,或許就能解救無數黎民百姓。”
彭玉麟點點頭,不無遺憾地說道:“筠仙說得有理。
不過,我想,中華帝國與大清皆為中國。
用不了幾年,中華帝國就會率軍北伐。
“到時候,最好能夠南北議和,促成南北的和解,減少人民的傷亡。
那時候,你就是最好的北方代表。”
郭嵩燾啞然失笑,說道:“我倒沒想過,還有這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