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借口“亞羅號”


    事件,從國內調遣艦隊,前往山東登州海麵,試圖逼迫滿清讓渡更多利益。


    法國亦不甘落後,借口傳教士在營口受到迫害,與英國組成了聯合艦隊,向滿清表現出不惜一戰的態度。


    克裏米亞戰爭已經結束,列強在巴黎和會上達成了一致意見。


    中華帝國也在巴黎和會上爭得了利益,戰爭債權利益得到保障,還從俄國手中拿到了阿拉斯加地區。


    但客觀上看,帝國所麵臨的國際形勢,實際上是相當不利的。


    巴黎和會期間,各國簽訂了一係列協議,確立了新的歐洲秩序。


    不管是英國、法國這樣的戰勝國,還是俄國這樣的戰敗國,都開始掉頭東顧,關注起亞洲局勢。


    帝國正在組織西征,致力於解放西南諸省。


    西征結束之後,還要發動北伐,徹底統一中國。


    列強東顧亞洲,無疑會幹擾中國內政,影響帝國統一中國的進程。


    英法聯軍陳兵登州,無疑印證了這一點。


    登州府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膠東半島,包括今煙台、威海、青島等地。


    膠東半島與遼樂半島共同扼守渤海海峽,最窄處隻有105公裏。


    因為這個緣故,渤海自古便成為中國內海,登州與旅順,以及長山列島,自古就是北方海防重鎮。


    中華帝國在南方高歌猛進,滿清在北方也坐不住了,開放登州、營口兩處作為通商口岸。


    守舊派反對開放口岸,認為這會引狼入室,招來爭端。


    他們的擔憂很快便成了現實問題。


    “亞羅號”


    商船在香港登記注冊,在登州走私鴉片,被清朝水師查獲。


    英國人以此為借口,向山東調遣軍艦,逼迫滿清讓步。


    鹹豐雖然昏聵,卻在對外問題上非常強硬。


    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這雖是滿清與英法之間的爭端,畢竟也關係到中國的利益。


    楊烜對此非常關注,授意外交部對外發表宣言,對此表示高度關切,並再次強調:


    中國隻有一個政府,那就是中華帝國國民政府。


    中國境內任何其他政府與外國簽署條約,一概無效,一概不能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


    這讓英法兩國,未免有些投鼠忌器。


    英國人打戰最講究戰爭效益,開戰之前,要首先經過議會批準,再從議會那裏拿到戰爭撥款。


    因此,英國人每打贏一場戰爭,都要與敵對國簽訂條約,確立戰爭中獲得的利益。


    現在,中國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


    洋人不分智愚,但凡有些政治常識,都知道中華帝國必能推翻滿清,進而統一中國。


    如果英法擅自與滿清開戰,就算他們能夠取勝,就算滿清會簽下不平等的條約,中華帝國也不見得會承認。


    過不了兩年,革命軍提兵北上,推翻滿清,順便也就推倒了滿清簽下的不平等條約。


    如果那樣,英法兩國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忙活了一場?


    英法兩國公使已在南京呆了一段時間,與外交部長曾錦歉周旋了許久。


    曾錦歉不肯鬆口,寸步不讓。


    兩國公使聽說楊烜迴京,又起希望,急於求見楊烜,爭取楊烜的諒解。


    國宴這種公開場合,自然不便談這種外交大事。


    英國公使額爾金見楊烜態度不佳,卻仍不死心,問道:


    “皇帝陛下,貴國有種老話,叫做‘兵不厭詐’。


    《振興報》上已經發表了皇上的講話,皇上號召革命軍再接再厲,‘宜將剩勇追窮寇’,徹底解放大西南。


    “我們是否應該相信《振興報》,革命軍將繼續向西進軍,直至占領西南各省?或者,革命軍會再派一支奇兵,北伐燕京?”


    洋人喜歡直來直去,額爾金公使也不例外。


    但英國人在北方蠢蠢欲動,楊烜也想借機敲打敲打他們。


    他不動聲色地說道:


    “不錯,兵不厭詐。


    革命軍剛剛消滅了湘軍,清軍實力大損。


    如果我們此時提兵北伐,說不定就能一舉推翻滿清呢。”


    洋人外交官大驚,個個相顧失色。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已從法國返迴中國,參加了此次晚宴。


    同他一起來到中國的,還有一支法國艦隊,艦隊司令則為好戰分子葛羅。


    布爾布隆熟悉中國事務,自1851年起,便開始擔任法國駐華全權公使。


    1856年初,布爾布隆返迴法國述職,由秘書顧思署理公使。


    現在,他再次返迴中國,繼續擔任法國公使一職。


    布爾布隆像額爾金一樣直率得近乎無禮,他接話問道:“皇帝陛下,您聲稱要發行一支海軍建設專項國債。


    外界一直在盛傳,說帝國準備興建一支東洋艦隊。


    “請問,這個傳言是否屬實?如果屬實的話,這筆海軍國債,是否用於建設東洋艦隊?海軍國債的規模有多大?東洋艦隊的假想敵是誰?”


    事實上,楊烜已經打定主意,在西征結束之前,並不會輕易發動北伐。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錢,打仗太燒錢,海軍建設太燒錢。


    以帝國當前的財力,不足以同時支持兩場戰爭。


    北伐與西征不同,將是一場滅國之戰,勢必會遭到清廷的拚命抵抗。


    湘軍雖已灰飛煙滅,清廷正在北方建設新式陸軍,值得革命軍注意。


    北伐雖可暫緩,海軍建設卻刻不容緩。


    革命軍海軍對清朝水師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在英法艦隊麵前,仍然顯得很孱弱。


    特別是,海軍缺少大噸位的鐵甲艦,不能遠洋作戰,令楊烜始終耿耿於懷。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


    中國落後已久,必須加快建設海軍,才能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楊烜對著布爾布隆淡淡一笑,直言不諱地說道:“不錯。


    這筆海軍國債,主要用作建設東洋艦隊,初步計劃發行兩百萬元的額度。


    “至於東洋艦隊的假想敵,當然是滿清水師了。


    此外,俄國拿阿拉斯加地區償還戰爭欠款,而阿拉斯加與帝國相距甚遠,需要東洋艦隊保衛帝國至阿拉斯加的航運線。”


    若說興建東洋艦隊是為了對付滿清水師,就有牛刀殺雞之嫌,洋人並不相信。


    楊烜雖未明說,卻暗示東洋艦隊以俄國艦隊為假想敵,令英法公使放心不少。


    自十九世紀初的拿破侖戰爭後,沙皇俄國一直以歐洲憲兵自居,依靠神聖同盟維持歐洲秩序。


    克裏米亞戰爭中,英法聯合對抗沙俄。


    普魯士、奧地利一向被沙俄視作盟友、小弟,卻在關鍵時刻背後插刀,令沙俄腹背受敵。


    戰爭結束前,俄皇尼古拉一世離奇離世。


    有傳言說他羞憤難當,自殺而死。


    最令沙俄感到恥辱的是,中華帝國也趁火打劫,在巴黎和會上發難,要求俄國按照商約償還戰爭欠款。


    這本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沙俄一向不講信義,又視領士為生命,欺中國為弱國,拖延不肯交出阿拉斯加。


    最後,帝國聯合其他戰勝國,特別是普魯士,向沙俄施壓,逼迫沙俄要麽清償欠款,要麽交出阿拉斯加。


    沙俄已經無力控製阿拉斯加,隻好遵照商約,以阿拉斯加地區清償戰爭欠款。


    帝國本就與沙俄有過節,至今未與沙俄建交。


    與英法等國不同的是,沙俄與滿清領士接壤,與滿清關係較睦,在北京常駐有東正教團。


    沙俄本就對滿清領士垂涎三尺,不斷在外東北、西北地區派出武裝探險隊,建立武裝據點,蠶食滿清領士。


    滿清對此束手無策,中華帝國卻已聲明在此,決不承認任何單方麵改變中國領士邊界的行為。


    未來,帝國與沙俄之間,一場衝突已經再所難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