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步三團先鋒一營、二營抵達永州城外,與海軍先鋒取得會師。


    了解到海軍打了勝仗,步三團副團長王玉寶心生一計,找到海軍方麵負責人、內江艦隊司令許朝陽,說道:


    “許司令,按計劃,我們要一起會攻永州。今日湘江一戰,海軍把湘軍水師打得打敗。我想兵行險著,率步三團先鋒先行北上,進攻冷水灘要隘。


    “第一,騎兵團走驛道直撲冷水灘。按照騎兵團的速度,顧及到沿途的敵人,明日估計可以到達冷水灘。冷水灘乃驛道、湘江相匯之處,水陸要衝,地位緊要。


    “騎兵團缺少重火器,驛道兩旁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不如讓我步兵一營、二營北上冷水灘,與騎兵團一起,給冷水灘之敵來個前後夾擊。


    “第二,駐防永州的彪字營,前夜過來劫營,被我軍挫敗,損失慘重。湘江、包括湘江西岸,已經我軍控製。彪字營退守湘江東岸,以永州城為憑恃,企圖負隅頑抗。


    “我步一營、二營前去冷水灘後,三營、團直屬隊明早就會走水路過來。許司令這邊,可以海軍戰隊、步兵三營、團直屬隊做攻城主力,料想可以克城。


    “第三,我去冷水灘,相當於抄襲了彪字營的後路,亦能減輕永州之戰的壓力……”


    “老王”,許朝陽打斷了王玉寶的話,說道:“你帶三團先鋒去冷水灘,對戰局更有好處,不必呆在永州浪費時間。陸戰隊有一個聯隊兩幹人,攻打永州足夠了。


    “你去冷水灘,我來安排內江艦隊的運輸船,讓你們乘船過去。9艘50噸級的鐵甲艦,我調6艘到冷水灘前線,為你們陸軍助戰。”


    王玉寶喜出望外,說道:“許司令,我代三團謝謝你!”


    次日一大早,許朝陽調兵遣將,開始進攻永州府城。


    和當時大部分南方城池一樣,永州城臨水而建,位於湘江東岸,瀟水與湘江在此交匯。因此位置緊要,湘軍並未阻塞航道,革命軍戰船可以暢通無阻地在湘江航行。


    湘江西岸的湘軍營壘,已被步三團悉數攻破,田興恕帶著敗兵,撤往了冷水灘。吳坤修則退迴永州城,企圖負隅頑抗。


    上午八時,海軍陸戰隊吃過早飯,開始渡江。負責進攻永州城的,主要是陸戰隊一支隊第二聯隊,共有兵力兩幹餘人。


    湘軍水師都退向了下遊,革命軍掌握著製江權,得以直趨永州城下。


    永州守將吳坤修,前夜帶著彪字營夜襲革命軍,偷雞不成蝕把米。他聽從田興恕勸告,把守軍撤迴城內,企圖依靠城牆固守,躲避革命軍的優勢炮火,減少自身傷亡。


    除此之外,湘軍隻在城北山崗上布置了一營兵馬,用來掩護退路。


    陸戰隊乘船渡江,逼近永州西門,受到湘軍炮火阻擊。革命軍大部分鐵甲艦去了冷水灘,火力減少,炮火壓製效果受到削弱。而湘軍居高臨下,方便在城頭上轟擊鐵甲艦,殺傷甲板上的水手、炮手。


    盡管如此,許朝陽還是下令進攻西門。西門靠江,離湘江最近,方便革命軍進攻。他手下兵力有限,選擇西門最為方便快捷。


    這裏也是湘軍的防禦重點。西門外有接官廳、商鋪、碼頭等設施,為防止革命軍利用西門外的房屋攻城,湘軍已將接官廳、商鋪、碼頭等屋舍燒成瓦礫。


    攻城方法簡單而粗暴。許朝陽把三艘100噸級鐵甲艦調至永州城外的湘江上,使用船上的105mm主炮轟擊永州城牆。


    海軍50噸級鐵甲艦,主炮為75mm榴彈炮;100、200噸級鐵甲艦,主炮為105mm榴彈炮。黃埔造船廠正在研製的500噸級鐵甲艦,將裝備最新的150mm口徑的榴彈炮作為主炮。


    105mm艦炮使用穿甲彈可以對付普通磚石城牆,使用殺爆彈可以對付普通夯土城牆。


    1848年,中國南方發生特大洪水,由此而引發了天地會起義、太平軍起義等一係列事件。當時的湖南,很多城市的城牆被洪水泡得坍塌,永州亦不例外。


    太平軍金田起義後,從廣西進入湖南,專意金陵。直到那裏,湖南各城市的城牆仍未修繕。當年太平軍之所以奇襲長沙,也是聽說長沙城牆坍塌,足以乘虛而入。


    雖說永州鄉紳集資修繕過城牆,但當時經費緊缺,維修城牆應付差事,修繕得並不徹底。


    革命軍使用105mm主炮,配以爆破彈轟擊城牆。於此同時,兩幹多名陸戰隊員,在炮火掩護下,登陸湘江東岸,在西門外建立了迫擊炮陣地。


    隨即,陸戰隊挑選了一百個敢死隊員,人手一支步槍、一支手槍,抬著雲梯在西門外的屋宇殘骸旁待機。半個小時後,在炮火的轟擊下,永州城牆西門處坍塌,出現一段五十米長的缺口。


    湘軍守將吳坤修試圖指揮城內軍民填補缺口,但革命軍戰艦上的炮火又猛又準,城內軍民無法靠近城牆缺口。無奈之下,吳坤修隻得在附近城垛部署火炮火槍,預作抵抗。


    陸戰隊沒有重火器,負責攻城的第二聯隊隻有32門40mm迫擊炮。迫擊炮連迫近西門缺口,使用開花彈轟擊城頭上的湘軍,對湘軍士兵造成很大傷亡。


    敢死隊則迅速行動,在迫擊炮的掩護下,向缺口處猛衝。他們把雲梯架在護城河上,爬過雲梯,逼近至城牆缺口五十米處。


    直到這時,迫擊炮炮火掩護才停止。一百多名敢死隊員一擁而上,通過缺口衝上永州城牆。


    吳坤修也不慫,指揮彪字營抵禦革命軍敢死隊,兩軍短兵相接。


    湘軍人多,革命軍人少。眼前湘軍潮水般湧了過來,敢死隊長大喝道:“成三三製隊形,先用手槍,給我狠狠地打!”


    三三製隊形,是革命軍的重要戰術原則。每三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三人分工明確,分別負責進攻、掩護、支援。戰鬥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呈三角陣型,


    每三個小組為一個戰鬥班。班為基本戰術單元,由班長統領。


    每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以排長為統領。


    這種三三製戰術,適合近戰突擊,被楊烜命名為三三製戰術,取材於四野在解放戰爭時的戰術經驗,由楊烜親自教授給革命軍。


    作戰經驗表明,三三製戰術可以在進攻、支援、防護上取得最優效能,在衝鋒、巷戰時屢試不爽。


    陸戰隊敢死隊隻有一個連的兵力,在三三製戰術的加持下,一百人發揮出三四百人的效能。


    一百多個敢死隊員,紛紛掏出手槍,對著當麵的湘軍猛烈射擊。左輪手槍可連續發射,每個彈倉可容六子彈,是革命軍近戰的利器。


    密集的手槍彈雨後,湘軍撂倒一片。敢死隊趁機爬上兩側城頭,擴大成果。他們打完了一個彈倉,來不及換彈,便換步槍與湘軍交戰。步槍上提前裝有刺刀,即可與敵白刃戰,也可用子彈射擊敵軍。


    城牆下,更多的陸戰隊員,攜帶著木板,在雲梯間搭了個簡易橋。陸戰隊員紛紛湧入城牆缺口,加入了混戰。


    縱使吳坤修的湘軍拚死抵抗,也擋不住陸戰隊員的進攻。湘軍武器不如革命軍,戰術不如革命軍,根本就擋不住如狼似虎的革命軍。


    湘軍無法封堵城牆缺口,陸戰隊員如潮水般湧入永州府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