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守候在下關江麵的南洋艦隊,得到洪秀全已死的消息後,頓時再無顧忌。
艦隊司令李銳當即立斷,先派一艘鐵甲艦以最快速度返迴福州,向東征軍司令部傳遞消息。然後,他下令起錨,率領四艘蒸汽戰艦、三艘鐵甲艘,溯秦淮河,進入天京城西。
秦淮河流經天京城,在天京城西成為護城河,清涼門、定淮門等城門皆臨近秦淮河。
李銳有四艘蒸汽戰艦、三艘鐵甲炮艇。秦淮河上的太平軍戰船,都被掃蕩一空。
艦隊在定淮門外停靠,要求守軍開門。李銳的理由是,東王暴死,數萬東殿僚屬暴屍城內,無人收殮。他要求進城,收殮東王屍體,為東王超度靈魂。
守軍不敢開門,聲稱沒有天王手令,不敢放人入城。
李銳當即下令轟城。怎奈天京城是座大城,方圓一百多裏,共有十三座城門。當年明太祖經營天京城時,以條石、青磚、糯米、石灰為原料修築城牆,堅如磐石。
太平軍為了方便守城,又將城門砌小,在城頭遍設火炮。李銳手上隻有戰船,沒有陸戰隊,一時之間也無法攻入城內。
城頭的太平軍人心渙散,無力反擊,也不敢反擊,把炮彈打在空地上,聊以示威。
蒙得恩聞訊大驚,隻得下令嚴守天王府,派天王府內官李春發出城求和,試探李銳的態度。
曆史上,李春發勤勞耐苦,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的輔政大臣。天京失陷後,李春發在湖熟鎮力拒湘軍追兵,力竭戰死。
李春發手持白旗,不敢走城門,從城牆上縋城而下,直奔革命軍的戰船。有個隨從手提一個鳥籠,裏麵裝了一顆人頭,不是別人,正是北奸韋昌輝。
原來,韋昌輝攻打天王府失利,自知必敗無疑。他返迴北王府,親信已經四散一空,亂兵也趁機搶劫。韋昌輝來不及召集家人,自己喬裝打扮一番,企圖乘亂混出天京,到湖北投奔弟弟韋俊。
天王府早已發布詔令,重金懸賞捉拿韋昌輝。韋昌輝之前在天京倒行逆施,早已眾叛親離,人人都想得而誅之。
在太平門樓下,韋昌輝被太平軍識出。守軍當場把他擒獲,押往天王府。
蒙得恩、洪仁發、洪仁達等人對韋昌輝恨之入骨。為避免夜長夢多,蒙得恩立即下令誅殺了韋昌輝,又把韋昌輝的屍體懸於天王府外。
北殿殘軍已經瓦解,聽聞韋昌輝伏誅,天京軍民拍手稱快。他們紛紛來到天王府前,割取韋昌輝的屍體。
天王府不得不派兵維持秩序,把韋昌輝的屍體千刀萬剮,用竹簽懸掛屍塊,上寫一行大字“北奸肉,隻許看,不許吃”。
至於韋昌輝的頭顱,則被蒙得恩用來傳示城內各處太平軍。軍心略穩後,蒙得恩隨即派李春發出城,試圖遊說革命軍退兵。
卻說李春發縋下城牆後,與革命軍接上頭,隨即乘坐鐵甲炮艇,輾轉登上蒸汽戰艦。
李銳已經等候在甲板上,周圍布滿了革命軍,刀槍林立。官兵裝束嚴整,怒目而視,給李春發了一個下馬威。
親兵送來一個椅子,李春發坐了下來,感到頗不自在,有種犯人被審問的感覺。他故作鎮定,說道:“大帥,天王嚴令,非有王令,軍隊不得私自入城。
“近期北奸謀反,天京城內動亂,城外清妖蠢蠢欲動。越王是東王的結拜兄弟,報仇心切,敝人可以理解。但大帥試圖帶兵入城,於大局頗為不利。
“天京軍民人心浮動,殊感不安。現在,我們已經抓到了北奸,又把他千刀萬剮,已為東王報仇。我隨身所帶,正是北奸的狗頭。
“天王之前被北奸蒙蔽,現已悔悟,決定為東王平反,並把四子過繼為東王,好為東王續嗣。一場悲劇,已經結束,萬望大帥退兵,以安人心。”
李春發代表天王府過來,語氣低三下四,全無往日的神氣。
李銳明白,洪秀全已經死難,蒙得恩等內臣已經亂了分寸,說道:
“昨天,我路過儀鳳門時,看到一隊太平軍逃離天京。他們唱了首有趣的歌謠,不妨說給你聽聽,‘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打打包裹迴家轉,還家做長工’。
“觀一葉而知秋之將至。太平天國人心已散,再不補救,就悔之晚矣。你帶來一個人頭,是否是韋昌輝的,我並不確定。韋昌輝是否伏誅,我也並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天國能有今日,一大半都是東王的功勞。你們不僅屠殺了東王全家,還屠殺數萬名東殿將士。我們東殿部隊對此義憤填膺,恨不得攻滅天京,為東王報仇血恨。”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李春發大為惶恐,說道:“大帥,敝人指天發誓,韋昌輝確已伏誅。身旁這個狗頭,非韋昌輝莫屬。”
李銳卻並不理會,說道:“越王乃東王兄弟,聽說東王遇難,血脈賁張,派我帶兵勤王。如今,我已到天京城下,你們卻不肯放我進城。
“東王的屍首,至今無人收殮。你說天王假仁假義地把四子過繼給東王,誰知真假?我倒聽敗兵說過,城內已經完了,天王死了,東王死了,北王也死了。
“隻有你們天王府還在僥幸支撐,又招致燕賊進京。燕賊帶兵血洗東王府,你們卻把他奉為救星,是何居心?不殺燕賊,我們東殿不服!”
革命軍一直與太平軍保持距離。此時,李銳卻一口一個東殿,仿佛革命軍就是東殿部隊一樣。
李春發不敢駁斥李銳,卻也萬萬不敢放革命軍入城。天京事變,諸王火並,死得隻剩王胡以晄、燕王秦日綱。
胡以晄一向明哲保身,從不爭權,遠離政治是非。這次天京事變,他拒絕站隊,也不進城,專心在城外與清軍打仗,好歹擋住了清軍的反擊。
現在,天京城內亂成了一鍋粥。胡以晄仍然心存疑忌,既不派兵勤王,也不理會天王府的詔令。
秦日綱雖沒什麽頭腦,好歹對天王忠心耿耿。隻要是天王府的詔令,他都堅決執行。遍觀天京城內外的太平軍,也隻有秦日綱可恃倚靠了。
現在,革命軍卻要求誅殺秦日綱。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擱誰也不敢答應。李春發假裝天王還活著,小心說道:
“大帥所要求的,小人實在無權答應。且容我迴到天王府,先稟告天王,再給大帥迴信。在此之前,還請大帥下令停火,不要自相殘殺,令親者痛仇者快。”
李銳冷冷說道:“我倒聽說,韋昌輝的叛軍已經殺死了天王。你說要迴去稟告天王,不知是老天王還是幼天王?還是蒙得恩?
“秦日綱附逆韋昌輝,手上沾滿了東殿的鮮血。不說越王要殺他,各地東殿大將也饒不了他。如今,越王數十萬靖難大軍,不日就要開抵天京城下。
“你們不要指望秦日綱了。你迴去告訴蒙得恩,讓他認清形勢,趁早交出各座城門。不然,等靖難大軍兵臨城下了,你們可就被動了。”
李春發被人看出了底牌,心生恐懼,額頭直冒冷汗。
天要塌了。李春發失魂落魄,頭腦一片混沌。他帶著韋昌輝的頭顱,離開了革命軍,向城外各處太平軍傳示“北奸狗頭”。
守候在下關江麵的南洋艦隊,得到洪秀全已死的消息後,頓時再無顧忌。
艦隊司令李銳當即立斷,先派一艘鐵甲艦以最快速度返迴福州,向東征軍司令部傳遞消息。然後,他下令起錨,率領四艘蒸汽戰艦、三艘鐵甲艘,溯秦淮河,進入天京城西。
秦淮河流經天京城,在天京城西成為護城河,清涼門、定淮門等城門皆臨近秦淮河。
李銳有四艘蒸汽戰艦、三艘鐵甲炮艇。秦淮河上的太平軍戰船,都被掃蕩一空。
艦隊在定淮門外停靠,要求守軍開門。李銳的理由是,東王暴死,數萬東殿僚屬暴屍城內,無人收殮。他要求進城,收殮東王屍體,為東王超度靈魂。
守軍不敢開門,聲稱沒有天王手令,不敢放人入城。
李銳當即下令轟城。怎奈天京城是座大城,方圓一百多裏,共有十三座城門。當年明太祖經營天京城時,以條石、青磚、糯米、石灰為原料修築城牆,堅如磐石。
太平軍為了方便守城,又將城門砌小,在城頭遍設火炮。李銳手上隻有戰船,沒有陸戰隊,一時之間也無法攻入城內。
城頭的太平軍人心渙散,無力反擊,也不敢反擊,把炮彈打在空地上,聊以示威。
蒙得恩聞訊大驚,隻得下令嚴守天王府,派天王府內官李春發出城求和,試探李銳的態度。
曆史上,李春發勤勞耐苦,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的輔政大臣。天京失陷後,李春發在湖熟鎮力拒湘軍追兵,力竭戰死。
李春發手持白旗,不敢走城門,從城牆上縋城而下,直奔革命軍的戰船。有個隨從手提一個鳥籠,裏麵裝了一顆人頭,不是別人,正是北奸韋昌輝。
原來,韋昌輝攻打天王府失利,自知必敗無疑。他返迴北王府,親信已經四散一空,亂兵也趁機搶劫。韋昌輝來不及召集家人,自己喬裝打扮一番,企圖乘亂混出天京,到湖北投奔弟弟韋俊。
天王府早已發布詔令,重金懸賞捉拿韋昌輝。韋昌輝之前在天京倒行逆施,早已眾叛親離,人人都想得而誅之。
在太平門樓下,韋昌輝被太平軍識出。守軍當場把他擒獲,押往天王府。
蒙得恩、洪仁發、洪仁達等人對韋昌輝恨之入骨。為避免夜長夢多,蒙得恩立即下令誅殺了韋昌輝,又把韋昌輝的屍體懸於天王府外。
北殿殘軍已經瓦解,聽聞韋昌輝伏誅,天京軍民拍手稱快。他們紛紛來到天王府前,割取韋昌輝的屍體。
天王府不得不派兵維持秩序,把韋昌輝的屍體千刀萬剮,用竹簽懸掛屍塊,上寫一行大字“北奸肉,隻許看,不許吃”。
至於韋昌輝的頭顱,則被蒙得恩用來傳示城內各處太平軍。軍心略穩後,蒙得恩隨即派李春發出城,試圖遊說革命軍退兵。
卻說李春發縋下城牆後,與革命軍接上頭,隨即乘坐鐵甲炮艇,輾轉登上蒸汽戰艦。
李銳已經等候在甲板上,周圍布滿了革命軍,刀槍林立。官兵裝束嚴整,怒目而視,給李春發了一個下馬威。
親兵送來一個椅子,李春發坐了下來,感到頗不自在,有種犯人被審問的感覺。他故作鎮定,說道:“大帥,天王嚴令,非有王令,軍隊不得私自入城。
“近期北奸謀反,天京城內動亂,城外清妖蠢蠢欲動。越王是東王的結拜兄弟,報仇心切,敝人可以理解。但大帥試圖帶兵入城,於大局頗為不利。
“天京軍民人心浮動,殊感不安。現在,我們已經抓到了北奸,又把他千刀萬剮,已為東王報仇。我隨身所帶,正是北奸的狗頭。
“天王之前被北奸蒙蔽,現已悔悟,決定為東王平反,並把四子過繼為東王,好為東王續嗣。一場悲劇,已經結束,萬望大帥退兵,以安人心。”
李春發代表天王府過來,語氣低三下四,全無往日的神氣。
李銳明白,洪秀全已經死難,蒙得恩等內臣已經亂了分寸,說道:
“昨天,我路過儀鳳門時,看到一隊太平軍逃離天京。他們唱了首有趣的歌謠,不妨說給你聽聽,‘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打打包裹迴家轉,還家做長工’。
“觀一葉而知秋之將至。太平天國人心已散,再不補救,就悔之晚矣。你帶來一個人頭,是否是韋昌輝的,我並不確定。韋昌輝是否伏誅,我也並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天國能有今日,一大半都是東王的功勞。你們不僅屠殺了東王全家,還屠殺數萬名東殿將士。我們東殿部隊對此義憤填膺,恨不得攻滅天京,為東王報仇血恨。”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李春發大為惶恐,說道:“大帥,敝人指天發誓,韋昌輝確已伏誅。身旁這個狗頭,非韋昌輝莫屬。”
李銳卻並不理會,說道:“越王乃東王兄弟,聽說東王遇難,血脈賁張,派我帶兵勤王。如今,我已到天京城下,你們卻不肯放我進城。
“東王的屍首,至今無人收殮。你說天王假仁假義地把四子過繼給東王,誰知真假?我倒聽敗兵說過,城內已經完了,天王死了,東王死了,北王也死了。
“隻有你們天王府還在僥幸支撐,又招致燕賊進京。燕賊帶兵血洗東王府,你們卻把他奉為救星,是何居心?不殺燕賊,我們東殿不服!”
革命軍一直與太平軍保持距離。此時,李銳卻一口一個東殿,仿佛革命軍就是東殿部隊一樣。
李春發不敢駁斥李銳,卻也萬萬不敢放革命軍入城。天京事變,諸王火並,死得隻剩王胡以晄、燕王秦日綱。
胡以晄一向明哲保身,從不爭權,遠離政治是非。這次天京事變,他拒絕站隊,也不進城,專心在城外與清軍打仗,好歹擋住了清軍的反擊。
現在,天京城內亂成了一鍋粥。胡以晄仍然心存疑忌,既不派兵勤王,也不理會天王府的詔令。
秦日綱雖沒什麽頭腦,好歹對天王忠心耿耿。隻要是天王府的詔令,他都堅決執行。遍觀天京城內外的太平軍,也隻有秦日綱可恃倚靠了。
現在,革命軍卻要求誅殺秦日綱。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擱誰也不敢答應。李春發假裝天王還活著,小心說道:
“大帥所要求的,小人實在無權答應。且容我迴到天王府,先稟告天王,再給大帥迴信。在此之前,還請大帥下令停火,不要自相殘殺,令親者痛仇者快。”
李銳冷冷說道:“我倒聽說,韋昌輝的叛軍已經殺死了天王。你說要迴去稟告天王,不知是老天王還是幼天王?還是蒙得恩?
“秦日綱附逆韋昌輝,手上沾滿了東殿的鮮血。不說越王要殺他,各地東殿大將也饒不了他。如今,越王數十萬靖難大軍,不日就要開抵天京城下。
“你們不要指望秦日綱了。你迴去告訴蒙得恩,讓他認清形勢,趁早交出各座城門。不然,等靖難大軍兵臨城下了,你們可就被動了。”
李春發被人看出了底牌,心生恐懼,額頭直冒冷汗。
天要塌了。李春發失魂落魄,頭腦一片混沌。他帶著韋昌輝的頭顱,離開了革命軍,向城外各處太平軍傳示“北奸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