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去的禮物,自然沒有收迴來的道理。陸雨晨並不接信封,卻對康威廉說道:“記者先生到了《泰晤士報》,一樣可以寫文章。”
於是,康威廉坦然收迴信封,表示一定要認真寫幾篇公正客觀的好文章,幫助英國人更好地認識中國。
霍華德卻感慨道:“康先生洞悉政局,即將赴任《泰晤士報》,卻第一個趕來采訪我們,真是一個有心人。”
康威廉哈哈大笑,說道:“什麽有心人,不過是出身平民,想拚搏一番,混個貴族頭銜罷了。《泰晤士報》銷量更大,讀者更多,內容也更加精良。我去《泰晤士報》,總歸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話說得坦誠而露骨,令陸雨晨想起了英國駐廣州領事阿禮國。康威廉與阿禮國一樣,都出身於平民,才華出眾,刻苦努力,在各自領域小有成就。
他們靠的是個人的努力,卻也離不開國家製度的支持。國家為之提供上升通道,平民亦可建功立業,進而晉升為貴族。由此可見英國之強,不僅在於工業,還在於文化製度。
陸雨晨頗受觸動,覺得康威廉頗有見識,向他請教當前的英國政局。康威廉亦知無不言,把自己對當前英國政局的認識和盤托出。
唐約翰說,當前這任內閣人才濟濟,首相是阿伯丁伯爵,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任財政大臣,帕麥斯頓任內政大臣,就連約翰·羅素勳爵也擔任了下院議長。
這屆內閣,因為吸收了皮爾派、輝格黨和激進派三大派係,又被稱為聯合內閣。維多利亞女王對此表示熱烈的歡迎,說聯合政府的成立“實現了國家和我們自己的最大願望。”
其實不然,首相阿伯丁伯爵雖是皮爾派的領袖,卻沉默寡言、性格暗弱,更合適擔任學者,而非首相。
格萊斯頓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秉持自由主義立場,做事稍顯理想主義。他還年輕,若再加以曆練,磨掉身上的銳氣,必將成為一個合格的首相,甚至有望成為最偉大的首相。
帕麥斯頓就更不必說了,在政壇上非常活躍。這家夥極其好戰,唯恐天下不亂。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吉爾伯特親王都很討厭他,卻並不能抹殺他日益高漲的聲望。
約翰·羅素勳爵一直想當首相,卻被阿伯丁伯爵搶了先。阿伯丁向他示好,請他兼任外交大臣。羅素勳爵拒絕了阿伯丁伸出的橄欖枝,專心擔任下院議長。
英國議院分為上下兩個議院,上議院多為貴族,下議院多為平民。隨著英國資產階級的崛起,上議院的權力不斷削減,下議院的權力不斷強化。
羅素擔任下議院長,有很多機會對付阿伯丁伯爵。在克裏米亞局勢緊張之際,這樣的機會多的是。譬如,慫恿議員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案。
羅素拒絕擔任外交大臣,阿伯丁首相隻得改讓維利爾斯擔任外交大臣。維利爾斯深受帕麥斯頓影響,而帕麥斯頓正是羅素的政敵。
所以,康威廉總結道:“阿伯丁組織聯合內閣,起初受到政界的歡迎,期待聯合內閣能夠彌合各黨派之間的爭議。
“但事情正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阿伯丁不是一個強勢的首相,而格萊斯頓、帕麥斯頓、羅素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政治家,各懷己見,各執野心。
“阿伯丁無力駕馭這些同僚,也無意使他們屈從於自己的意誌。他竭盡全力想要避免克裏米亞戰爭,帕麥斯頓卻一心想要挑起戰爭。用不了多久,唐寧街又有好戲看了。”
陸雨晨在旅途當中,已經做過英國政壇的功課,或通過報紙,或通過英國商人之口,卻都如霧裏看花,不如康威廉講得透澈。
陸雨晨雖不知道唐寧街是英國首相的官邸所在,卻猜想那一定是個要緊的地方,不是首相官邸,就是內閣、議會駐地。
他並不對此發問,反而問康威廉道:“康先生,依你看,下步英國政局將有何種變化?”
康威廉故作謙虛,說道:“我一個報紙記者,能有什麽見識,哪還能預測英國政局?”
陸雨晨當然要恭維他,說:“康先生雖是記者,卻關心國事,於政壇內情一目了然。一番解說,猶如撥雲見日,令本大使豁然開朗。還請再賜教一番,好教我下步行動有所依恃,於兩國外交亦大有幫助。”
霍華德把“撥雲見日”翻譯成“dispel,the,d,see,the,sun”,令康威廉頗受觸動。
他做記者已久,一向重視修煉文筆,覺得“撥雲見日”這個詞形象傳神,以後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一定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康威廉知道,中美已將建交,英國已往中國廣州派駐領事。再聯想到怡和公司與英商怡和洋行的合並,康威廉相信,不久之後中英一定將建立外交關係。
自己搶先與陸雨晨取得聯絡,有可能會在中英建交問題上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如果處置得當,自己甚至有可能會受封爵士,青史留名。
打定主意,康威廉毫無保留地說道:“我個人認為,俄國自拿破侖戰爭後,隱然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已經威脅到了英國的‘歐洲仲裁者’地位。
“這次俄國侵入土耳其,與以往俄土戰爭又有所不同。一旦讓俄國得逞,俄國將越過黑海,進入地中海。地中海連接歐、亞兩大洲,一直都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俄國勢力進入地中海,將直接威脅英國的地中海霸權,威脅英國與印度殖民地的生命線。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因此,克裏米亞戰爭一定無法避免。土耳其落後腐敗,軍隊戰鬥力弱,一定抵擋不了俄軍。英法兩國一定會直接參戰,與俄軍打得你死我活。
“阿伯丁首相過於軟弱,一向極力避免戰爭。再加上聯合內閣人心不齊,阿伯丁伯爵根本無法勝任戰時首相之責。”
康威廉說到這兒,故意停頓下來。
陸雨晨自然要虛心求教,誰能接替阿伯丁伯爵,擔任下一任英國首相?
康威廉如數家珍,說道:“最有資格問鼎戰時首相的,共有三個人,第一個就是帕麥斯頓伯爵,第二就是約翰.羅素勳爵,第三個就是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
“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又稱德比伯爵,是保守黨領袖。他擅長演說,但能力相當一般,不能勝任戰時首相之責。女王十有八九不會讓他擔任首相。
“帕麥斯頓與羅素是政敵,都主張對外強硬,能力很強。他們兩個都不被女王夫婦喜歡,卻是戰時首相的最合適人選。
“不過,帕麥斯頓手腕更靈活,在中下層國民裏威望更高,現任內閣裏也有帕麥斯頓的同黨。羅素過於驕傲,性格粗暴,對追隨者都不知籠絡。如果我是女王,我會任命帕麥斯頓為戰時首相。”
英國雖為君主立憲國,但在十九世紀中期,女王對英國政壇仍然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
離開廣州前,楊烜已經斷定,帕麥斯頓將出任戰時首相。他甚至還斷定,阿伯丁內閣將在戰爭初期繼續維持運轉。直至戰事不順,阿伯丁將被迫辭職。
康威廉的話,無疑印證了楊烜的判斷。
陸雨晨笑道:“多謝康先生賜教。本大使將尋機與帕麥斯頓勳爵接觸,促進中英兩國之間的友誼。”
康威廉點點頭,笑道:“好人做到底,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帕麥斯頓適合做戰時首相,卻並不被英國紳士真正擁戴。
“英國紳士們更喜歡的是格萊斯頓。他充滿活力,政治主張充滿理想主義,卻同樣注重實際。隻因他資曆尚淺,曆練不夠,尚不足以出任首相。
“但我想,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等格萊斯頓身上的棱角磨平了,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首相,甚至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首相。
“大使先生初來英國,不如在格萊斯頓身上做做文章。他是一個講道理的人,也不盲目對外擴張。當年帕麥斯頓做外交大臣,發動中英鴉片戰爭,格萊斯頓便極力反對。”
陸雨晨記住了這個名字,再三向康威廉表示感謝。
於是,康威廉坦然收迴信封,表示一定要認真寫幾篇公正客觀的好文章,幫助英國人更好地認識中國。
霍華德卻感慨道:“康先生洞悉政局,即將赴任《泰晤士報》,卻第一個趕來采訪我們,真是一個有心人。”
康威廉哈哈大笑,說道:“什麽有心人,不過是出身平民,想拚搏一番,混個貴族頭銜罷了。《泰晤士報》銷量更大,讀者更多,內容也更加精良。我去《泰晤士報》,總歸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話說得坦誠而露骨,令陸雨晨想起了英國駐廣州領事阿禮國。康威廉與阿禮國一樣,都出身於平民,才華出眾,刻苦努力,在各自領域小有成就。
他們靠的是個人的努力,卻也離不開國家製度的支持。國家為之提供上升通道,平民亦可建功立業,進而晉升為貴族。由此可見英國之強,不僅在於工業,還在於文化製度。
陸雨晨頗受觸動,覺得康威廉頗有見識,向他請教當前的英國政局。康威廉亦知無不言,把自己對當前英國政局的認識和盤托出。
唐約翰說,當前這任內閣人才濟濟,首相是阿伯丁伯爵,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任財政大臣,帕麥斯頓任內政大臣,就連約翰·羅素勳爵也擔任了下院議長。
這屆內閣,因為吸收了皮爾派、輝格黨和激進派三大派係,又被稱為聯合內閣。維多利亞女王對此表示熱烈的歡迎,說聯合政府的成立“實現了國家和我們自己的最大願望。”
其實不然,首相阿伯丁伯爵雖是皮爾派的領袖,卻沉默寡言、性格暗弱,更合適擔任學者,而非首相。
格萊斯頓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秉持自由主義立場,做事稍顯理想主義。他還年輕,若再加以曆練,磨掉身上的銳氣,必將成為一個合格的首相,甚至有望成為最偉大的首相。
帕麥斯頓就更不必說了,在政壇上非常活躍。這家夥極其好戰,唯恐天下不亂。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吉爾伯特親王都很討厭他,卻並不能抹殺他日益高漲的聲望。
約翰·羅素勳爵一直想當首相,卻被阿伯丁伯爵搶了先。阿伯丁向他示好,請他兼任外交大臣。羅素勳爵拒絕了阿伯丁伸出的橄欖枝,專心擔任下院議長。
英國議院分為上下兩個議院,上議院多為貴族,下議院多為平民。隨著英國資產階級的崛起,上議院的權力不斷削減,下議院的權力不斷強化。
羅素擔任下議院長,有很多機會對付阿伯丁伯爵。在克裏米亞局勢緊張之際,這樣的機會多的是。譬如,慫恿議員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案。
羅素拒絕擔任外交大臣,阿伯丁首相隻得改讓維利爾斯擔任外交大臣。維利爾斯深受帕麥斯頓影響,而帕麥斯頓正是羅素的政敵。
所以,康威廉總結道:“阿伯丁組織聯合內閣,起初受到政界的歡迎,期待聯合內閣能夠彌合各黨派之間的爭議。
“但事情正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阿伯丁不是一個強勢的首相,而格萊斯頓、帕麥斯頓、羅素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政治家,各懷己見,各執野心。
“阿伯丁無力駕馭這些同僚,也無意使他們屈從於自己的意誌。他竭盡全力想要避免克裏米亞戰爭,帕麥斯頓卻一心想要挑起戰爭。用不了多久,唐寧街又有好戲看了。”
陸雨晨在旅途當中,已經做過英國政壇的功課,或通過報紙,或通過英國商人之口,卻都如霧裏看花,不如康威廉講得透澈。
陸雨晨雖不知道唐寧街是英國首相的官邸所在,卻猜想那一定是個要緊的地方,不是首相官邸,就是內閣、議會駐地。
他並不對此發問,反而問康威廉道:“康先生,依你看,下步英國政局將有何種變化?”
康威廉故作謙虛,說道:“我一個報紙記者,能有什麽見識,哪還能預測英國政局?”
陸雨晨當然要恭維他,說:“康先生雖是記者,卻關心國事,於政壇內情一目了然。一番解說,猶如撥雲見日,令本大使豁然開朗。還請再賜教一番,好教我下步行動有所依恃,於兩國外交亦大有幫助。”
霍華德把“撥雲見日”翻譯成“dispel,the,d,see,the,sun”,令康威廉頗受觸動。
他做記者已久,一向重視修煉文筆,覺得“撥雲見日”這個詞形象傳神,以後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一定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康威廉知道,中美已將建交,英國已往中國廣州派駐領事。再聯想到怡和公司與英商怡和洋行的合並,康威廉相信,不久之後中英一定將建立外交關係。
自己搶先與陸雨晨取得聯絡,有可能會在中英建交問題上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如果處置得當,自己甚至有可能會受封爵士,青史留名。
打定主意,康威廉毫無保留地說道:“我個人認為,俄國自拿破侖戰爭後,隱然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已經威脅到了英國的‘歐洲仲裁者’地位。
“這次俄國侵入土耳其,與以往俄土戰爭又有所不同。一旦讓俄國得逞,俄國將越過黑海,進入地中海。地中海連接歐、亞兩大洲,一直都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俄國勢力進入地中海,將直接威脅英國的地中海霸權,威脅英國與印度殖民地的生命線。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因此,克裏米亞戰爭一定無法避免。土耳其落後腐敗,軍隊戰鬥力弱,一定抵擋不了俄軍。英法兩國一定會直接參戰,與俄軍打得你死我活。
“阿伯丁首相過於軟弱,一向極力避免戰爭。再加上聯合內閣人心不齊,阿伯丁伯爵根本無法勝任戰時首相之責。”
康威廉說到這兒,故意停頓下來。
陸雨晨自然要虛心求教,誰能接替阿伯丁伯爵,擔任下一任英國首相?
康威廉如數家珍,說道:“最有資格問鼎戰時首相的,共有三個人,第一個就是帕麥斯頓伯爵,第二就是約翰.羅素勳爵,第三個就是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
“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又稱德比伯爵,是保守黨領袖。他擅長演說,但能力相當一般,不能勝任戰時首相之責。女王十有八九不會讓他擔任首相。
“帕麥斯頓與羅素是政敵,都主張對外強硬,能力很強。他們兩個都不被女王夫婦喜歡,卻是戰時首相的最合適人選。
“不過,帕麥斯頓手腕更靈活,在中下層國民裏威望更高,現任內閣裏也有帕麥斯頓的同黨。羅素過於驕傲,性格粗暴,對追隨者都不知籠絡。如果我是女王,我會任命帕麥斯頓為戰時首相。”
英國雖為君主立憲國,但在十九世紀中期,女王對英國政壇仍然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
離開廣州前,楊烜已經斷定,帕麥斯頓將出任戰時首相。他甚至還斷定,阿伯丁內閣將在戰爭初期繼續維持運轉。直至戰事不順,阿伯丁將被迫辭職。
康威廉的話,無疑印證了楊烜的判斷。
陸雨晨笑道:“多謝康先生賜教。本大使將尋機與帕麥斯頓勳爵接觸,促進中英兩國之間的友誼。”
康威廉點點頭,笑道:“好人做到底,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帕麥斯頓適合做戰時首相,卻並不被英國紳士真正擁戴。
“英國紳士們更喜歡的是格萊斯頓。他充滿活力,政治主張充滿理想主義,卻同樣注重實際。隻因他資曆尚淺,曆練不夠,尚不足以出任首相。
“但我想,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等格萊斯頓身上的棱角磨平了,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首相,甚至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首相。
“大使先生初來英國,不如在格萊斯頓身上做做文章。他是一個講道理的人,也不盲目對外擴張。當年帕麥斯頓做外交大臣,發動中英鴉片戰爭,格萊斯頓便極力反對。”
陸雨晨記住了這個名字,再三向康威廉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