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之後,但見城內頗為蕭瑟。原本繁華的六朝古都,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兵營。
根據聖庫製度、男女別營製度,太平軍把天京市民一切財產收為公有,僅此一項,就擄掠了上千萬的銀錢。
原有的家庭全部拆散,男人住進男館,女人住進女館。嬰幼兒則收入娃崽館,由太平軍派女營將士統一撫養,從小灌輸宗教狂熱。
戰爭年代,太平軍重視技術工匠,又設置了百工館,分類容納各類工匠。除了鐵匠、銀匠、木匠等工匠外,還有專門負責修理八音盒、鍾表等新奇玩意的工匠。
每二十五人居一館,由一個兩司馬統率,平時為民,戰時為軍。途中所遇天京軍民,個個麵黃肌瘦,毫無菜色。精壯青年全部編入新軍,有門路者皆想方設法逃出天京。
所有財產全部收入“聖庫”,實行按需分配。每一區域,設置一個聖庫,由一名“典聖庫”的官員負責管理。生活所需,由兩司馬找“典聖庫”按需支取。
當然,洪楊等太平軍高層是不受限製的,可以隨時從聖庫中索取財物。這個“聖庫”,實際上也就成了他們個人的私庫。
與之相反,滿清朝廷的內務府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洪楊宣稱金陵為小天堂,將其改名為“天京”。金陵是他們的小天堂,卻無疑是普通老百姓的地獄。
大轎走在天京大街上,沿途店鋪已經全部關閉。偶爾有一兩個店鋪開著門,全都是藥材鋪,供天京軍民看病買藥。
普通軍民遇到二十四轎夫、二十八轎夫抬的大轎,知道這是太平天國大官,紛紛避讓到偏僻小巷裏。若是避讓不及,就跪在大街兩旁,低頭不語,神情緊張。
陳虹知道,太平天國法律極嚴,明確規定:指揮以上高官乘轎出行,下級軍民必須避讓,如不迴避,或不跪在道路兩旁,“斬首不留”。
這項規定決不是鬧著玩的。
在太平天國曆史上,爆發過“牧馬人事件”,起因就是燕王的馬夫不向東王小舅子行禮。這起普通的禮儀之爭,一度在太平天國掀起了血雨腥風,堪稱是天京事變的導火索。
看著天京城內的森嚴氣象,陳虹不禁想起了楊烜的論斷:
“太平軍紀律極嚴,又有神學加持,故能打得清軍落花流水。然而,這種嚴苛的紀律,這種高壓的統治,使得太平軍上下內心恐懼,乃至生出反感。
“一旦太平天國中樞有變,軍民信仰崩塌,洪秀全精心構築的神學體係就會不攻自破。偌大的太平天國,也將轟然倒塌。”
楊烜甚至預言,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之間勢同水火,日後必將內訌。太平天國內訌,也將為黑旗軍改旗易幟、甚至是收編太平軍,創造絕佳的契機。
途中遇到一處刑場。一個犯人強顏歡笑,一邊自己敲鑼,一邊對觀眾喊:
“眾兄弟姐妹要好好修煉,莫要學我反草變妖。總要十分忍耐,不要私相約會。平在山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哪在得這一時苟且歡愉?”
原來,他還是個平在山勳舊呢,因耐不住寂寞,私自和妻子私會,被判處斬首的極刑。
身後一個大腳婦女,顯然是他的妻子,卻被塞住了嘴巴,五花大綁著,似乎心有不服。
這詭異的景象,令陳虹有些毛骨悚然。華夏傳統,死刑犯臨死前往往受到禮遇,可以吃一頓飽飯。這位平在山勳舊,臨死前卻要自己鳴鑼敲鼓,笑著對外宣揚自己的罪過。
而這種罪過,竟然是與自己的合法妻子私下約會,違反男女別營製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平軍刑律非常嚴酷,隻有笞刑、死刑兩種。即便是輕微罪名,例如夫妻私自約會,也要處以斬刑。而笞刑雖是打板子,亦很殘酷,輕則打成殘疾,重則打死。
又路過一處空地,太平軍正在這裏“講道理”。
講道理既是太平天國的宗教活動,也是宣傳教育活動。“凡新編軍隊必講道理,教育人民必講道理,頒布新政策必講道理,振奮軍心必講道理,鼓勵群眾去做艱巨的工作必講道理。”
近千名軍民,正集結一處,聽台上的太平軍小將宣講道理。講台上生了一堆火,一旁堆滿了舊書,多半是儒家經典。太平軍小將講一會兒,就有士兵把舊書丟盡火堆。
洪秀全屢試不中,連秀才都沒考上,對儒家文化亦極為痛恨。他創立拜上帝會,把儒釋道全都斥為妖魔,隻尊上帝一人。民間藏有儒家經典,也被搜剿出來焚燒。
天京本是名城巨邑,亦住著許多藏書家。許多珍稀的宋版、明版書籍,此刻都化為灰燼,令陳虹心痛不已。
台下有太平軍手持利刃,維持秩序。觀眾鴉雀無聲,跪倒在地,如癡如醉。
陳虹不禁感歎,太平軍入主天京才一年多,全無半點王者氣象,反而弄出了這麽許多鬼名堂。假如真要讓他們坐了天下,中國就要亡國,中國文化就要玩完了。
他心中煩悶,拉緊轎簾,閉目養神起來。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樂手停止奏樂,轎夫的步子也變得細密起來。
陳虹警覺起來,掀開轎簾,見路旁哨卡綿密,士兵衣著光鮮、兵器鮮明,顯然是到了要緊的地方,大概東王府快到了。
果不其然,緊接著,一員侍衛來到轎旁,小聲說道:“參謀長大人,東王府快到了,請下轎吧。”
陳虹下轎,抬頭看見一座莊嚴肅殺的大門,門口站著兩排手持洋槍、長刀的士兵。
大門門匾上寫著三個隸書金字,書法一般。門聯倒是令人觸目驚心,上麵寫著“參拜天父,永為我父,護衛東王,早做人王”。
“參護府”又叫“侍從館”,與東王府隻隔著一條街,裏麵住有兩千牌刀手,是東王楊秀清的武裝衛隊居住之所。
楊秀清敢把這樣狂妄的話掛在門聯上,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何震川也來到了陳虹身邊,與他相互對視了一下。敵工處早有情報,認為洪秀全、楊秀清勢同水火。何震川是貴縣人,對拜上帝會早期內幕知之頗詳。
他知道洪秀全在教眾麵前很有威望,一直覺得楊秀清不敢篡位。今日看到這副對聯,才知道楊秀清的跋扈已經出乎意料,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曾水源也走了過來,帶二人前往東王府,一路介紹東王府的規矩,顯得非常小心謹慎。
到了東王府,但見府前築有一座高大的望樓,上設五層高樓。這種望樓遍布天京,主要是為了瞭望敵情,方便調兵防衛各處城門。
別看太平軍北伐軍已經打到了直隸,其實天京周圍遍布清軍。江南大營統帥向榮,甚至把自己的大營紮在了金陵城南,距朝陽門僅有五裏路程。
東王王府大門金碧輝煌,誇張炫麗。大門一副對聯,盡顯東王霸氣:“東方諸侯,替天行道;王畿千裏,順地無疆”。
大門口擺了兩門英製阿姆斯特朗大炮,霸氣外露。這種大炮相當先進,是太平軍在鎮江之戰中繳獲的。當時,上海道台吳健彰雇傭了幾艘洋人的武裝商船,買了許多洋槍洋炮,可惜都不能戰。
東王府最開始在江寧布政使衙門,明朝時為開國功臣徐達的府邸。楊秀清覺得府邸太小,搬到了滿城內的江寧將軍府。
但隨後,清軍江南大營調來五千斤大炮,炮彈可以直達王府。楊秀清無奈,又將府邸移至前山東運鹽使何其興的宅第,在此基礎上大肆擴建,形成了現在的王府。
東王府規模形製上不及天王府,但府內雕梁畫棟、有山有水,屋宇宏大,內部鋪陳之華麗、珍寶之充盈,又過於天王府,宛如一座神仙洞窟。
譬如,滿城在明朝時為皇城,留有白石方磚一百數十塊,乃明朝大殿遺物,楊秀清將其取出,鋪在自家大殿上。這種待遇,是洪秀全不曾有的。
進了東王府大門,左右各有一座官廳。東為“承宣廳”,為等待接受召見的官員休息之所。西為“參護廳”,為“天父”下凡後官員跪聽聖旨或外臣議事之所。
陳虹、何震川與曾水源在承宣廳內等待片刻,便有承宣使過來報告,請曾水源帶陳虹、何震川晉見東王。
於是,陳虹隨曾水源出參護廳,到達“重門”,即二門。門聯更顯東王權威,上麵寫著:
“位冠百僚,肇啟天朝新日月,職司左輔,宏開景運大乾坤;東風解凍,暖迴陽穀之春;王澤敷天,普錫群黎之福”。
重門內為議事大廳,是東王招集官員議事的地方,裏麵的門窗、桌椅都塗以明黃色,望板畫龍鳳,鋪墊用錦緞,與滿清皇宮無異。
楊秀清自己也像皇帝一樣,每日進行早朝。此刻,他正坐在大殿正中,與鎮國侯盧賢拔一起商量政事。
一見到陳虹,楊秀清便離開禦座,滿臉堆笑,說道:“是楊烜的使者陳虹嗎?盼你了半天,你終於來了。”
根據聖庫製度、男女別營製度,太平軍把天京市民一切財產收為公有,僅此一項,就擄掠了上千萬的銀錢。
原有的家庭全部拆散,男人住進男館,女人住進女館。嬰幼兒則收入娃崽館,由太平軍派女營將士統一撫養,從小灌輸宗教狂熱。
戰爭年代,太平軍重視技術工匠,又設置了百工館,分類容納各類工匠。除了鐵匠、銀匠、木匠等工匠外,還有專門負責修理八音盒、鍾表等新奇玩意的工匠。
每二十五人居一館,由一個兩司馬統率,平時為民,戰時為軍。途中所遇天京軍民,個個麵黃肌瘦,毫無菜色。精壯青年全部編入新軍,有門路者皆想方設法逃出天京。
所有財產全部收入“聖庫”,實行按需分配。每一區域,設置一個聖庫,由一名“典聖庫”的官員負責管理。生活所需,由兩司馬找“典聖庫”按需支取。
當然,洪楊等太平軍高層是不受限製的,可以隨時從聖庫中索取財物。這個“聖庫”,實際上也就成了他們個人的私庫。
與之相反,滿清朝廷的內務府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洪楊宣稱金陵為小天堂,將其改名為“天京”。金陵是他們的小天堂,卻無疑是普通老百姓的地獄。
大轎走在天京大街上,沿途店鋪已經全部關閉。偶爾有一兩個店鋪開著門,全都是藥材鋪,供天京軍民看病買藥。
普通軍民遇到二十四轎夫、二十八轎夫抬的大轎,知道這是太平天國大官,紛紛避讓到偏僻小巷裏。若是避讓不及,就跪在大街兩旁,低頭不語,神情緊張。
陳虹知道,太平天國法律極嚴,明確規定:指揮以上高官乘轎出行,下級軍民必須避讓,如不迴避,或不跪在道路兩旁,“斬首不留”。
這項規定決不是鬧著玩的。
在太平天國曆史上,爆發過“牧馬人事件”,起因就是燕王的馬夫不向東王小舅子行禮。這起普通的禮儀之爭,一度在太平天國掀起了血雨腥風,堪稱是天京事變的導火索。
看著天京城內的森嚴氣象,陳虹不禁想起了楊烜的論斷:
“太平軍紀律極嚴,又有神學加持,故能打得清軍落花流水。然而,這種嚴苛的紀律,這種高壓的統治,使得太平軍上下內心恐懼,乃至生出反感。
“一旦太平天國中樞有變,軍民信仰崩塌,洪秀全精心構築的神學體係就會不攻自破。偌大的太平天國,也將轟然倒塌。”
楊烜甚至預言,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之間勢同水火,日後必將內訌。太平天國內訌,也將為黑旗軍改旗易幟、甚至是收編太平軍,創造絕佳的契機。
途中遇到一處刑場。一個犯人強顏歡笑,一邊自己敲鑼,一邊對觀眾喊:
“眾兄弟姐妹要好好修煉,莫要學我反草變妖。總要十分忍耐,不要私相約會。平在山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哪在得這一時苟且歡愉?”
原來,他還是個平在山勳舊呢,因耐不住寂寞,私自和妻子私會,被判處斬首的極刑。
身後一個大腳婦女,顯然是他的妻子,卻被塞住了嘴巴,五花大綁著,似乎心有不服。
這詭異的景象,令陳虹有些毛骨悚然。華夏傳統,死刑犯臨死前往往受到禮遇,可以吃一頓飽飯。這位平在山勳舊,臨死前卻要自己鳴鑼敲鼓,笑著對外宣揚自己的罪過。
而這種罪過,竟然是與自己的合法妻子私下約會,違反男女別營製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平軍刑律非常嚴酷,隻有笞刑、死刑兩種。即便是輕微罪名,例如夫妻私自約會,也要處以斬刑。而笞刑雖是打板子,亦很殘酷,輕則打成殘疾,重則打死。
又路過一處空地,太平軍正在這裏“講道理”。
講道理既是太平天國的宗教活動,也是宣傳教育活動。“凡新編軍隊必講道理,教育人民必講道理,頒布新政策必講道理,振奮軍心必講道理,鼓勵群眾去做艱巨的工作必講道理。”
近千名軍民,正集結一處,聽台上的太平軍小將宣講道理。講台上生了一堆火,一旁堆滿了舊書,多半是儒家經典。太平軍小將講一會兒,就有士兵把舊書丟盡火堆。
洪秀全屢試不中,連秀才都沒考上,對儒家文化亦極為痛恨。他創立拜上帝會,把儒釋道全都斥為妖魔,隻尊上帝一人。民間藏有儒家經典,也被搜剿出來焚燒。
天京本是名城巨邑,亦住著許多藏書家。許多珍稀的宋版、明版書籍,此刻都化為灰燼,令陳虹心痛不已。
台下有太平軍手持利刃,維持秩序。觀眾鴉雀無聲,跪倒在地,如癡如醉。
陳虹不禁感歎,太平軍入主天京才一年多,全無半點王者氣象,反而弄出了這麽許多鬼名堂。假如真要讓他們坐了天下,中國就要亡國,中國文化就要玩完了。
他心中煩悶,拉緊轎簾,閉目養神起來。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樂手停止奏樂,轎夫的步子也變得細密起來。
陳虹警覺起來,掀開轎簾,見路旁哨卡綿密,士兵衣著光鮮、兵器鮮明,顯然是到了要緊的地方,大概東王府快到了。
果不其然,緊接著,一員侍衛來到轎旁,小聲說道:“參謀長大人,東王府快到了,請下轎吧。”
陳虹下轎,抬頭看見一座莊嚴肅殺的大門,門口站著兩排手持洋槍、長刀的士兵。
大門門匾上寫著三個隸書金字,書法一般。門聯倒是令人觸目驚心,上麵寫著“參拜天父,永為我父,護衛東王,早做人王”。
“參護府”又叫“侍從館”,與東王府隻隔著一條街,裏麵住有兩千牌刀手,是東王楊秀清的武裝衛隊居住之所。
楊秀清敢把這樣狂妄的話掛在門聯上,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何震川也來到了陳虹身邊,與他相互對視了一下。敵工處早有情報,認為洪秀全、楊秀清勢同水火。何震川是貴縣人,對拜上帝會早期內幕知之頗詳。
他知道洪秀全在教眾麵前很有威望,一直覺得楊秀清不敢篡位。今日看到這副對聯,才知道楊秀清的跋扈已經出乎意料,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曾水源也走了過來,帶二人前往東王府,一路介紹東王府的規矩,顯得非常小心謹慎。
到了東王府,但見府前築有一座高大的望樓,上設五層高樓。這種望樓遍布天京,主要是為了瞭望敵情,方便調兵防衛各處城門。
別看太平軍北伐軍已經打到了直隸,其實天京周圍遍布清軍。江南大營統帥向榮,甚至把自己的大營紮在了金陵城南,距朝陽門僅有五裏路程。
東王王府大門金碧輝煌,誇張炫麗。大門一副對聯,盡顯東王霸氣:“東方諸侯,替天行道;王畿千裏,順地無疆”。
大門口擺了兩門英製阿姆斯特朗大炮,霸氣外露。這種大炮相當先進,是太平軍在鎮江之戰中繳獲的。當時,上海道台吳健彰雇傭了幾艘洋人的武裝商船,買了許多洋槍洋炮,可惜都不能戰。
東王府最開始在江寧布政使衙門,明朝時為開國功臣徐達的府邸。楊秀清覺得府邸太小,搬到了滿城內的江寧將軍府。
但隨後,清軍江南大營調來五千斤大炮,炮彈可以直達王府。楊秀清無奈,又將府邸移至前山東運鹽使何其興的宅第,在此基礎上大肆擴建,形成了現在的王府。
東王府規模形製上不及天王府,但府內雕梁畫棟、有山有水,屋宇宏大,內部鋪陳之華麗、珍寶之充盈,又過於天王府,宛如一座神仙洞窟。
譬如,滿城在明朝時為皇城,留有白石方磚一百數十塊,乃明朝大殿遺物,楊秀清將其取出,鋪在自家大殿上。這種待遇,是洪秀全不曾有的。
進了東王府大門,左右各有一座官廳。東為“承宣廳”,為等待接受召見的官員休息之所。西為“參護廳”,為“天父”下凡後官員跪聽聖旨或外臣議事之所。
陳虹、何震川與曾水源在承宣廳內等待片刻,便有承宣使過來報告,請曾水源帶陳虹、何震川晉見東王。
於是,陳虹隨曾水源出參護廳,到達“重門”,即二門。門聯更顯東王權威,上麵寫著:
“位冠百僚,肇啟天朝新日月,職司左輔,宏開景運大乾坤;東風解凍,暖迴陽穀之春;王澤敷天,普錫群黎之福”。
重門內為議事大廳,是東王招集官員議事的地方,裏麵的門窗、桌椅都塗以明黃色,望板畫龍鳳,鋪墊用錦緞,與滿清皇宮無異。
楊秀清自己也像皇帝一樣,每日進行早朝。此刻,他正坐在大殿正中,與鎮國侯盧賢拔一起商量政事。
一見到陳虹,楊秀清便離開禦座,滿臉堆笑,說道:“是楊烜的使者陳虹嗎?盼你了半天,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