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和行商代表走後,殷正召集至臻堂“先鋒”以上領導,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殷正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眾人也不便再說什麽。天地會仍以傳統家長製為組織模式,堂主所作的決定,屬下都得執行。


    盡管如此,楊烜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開放通商乃是大勢所趨,徐廣縉此舉並不可取,隻會加速廣州的衰落,隻會加深中外之間的矛盾。”


    這個觀點倒很新穎,在座諸位都好奇地看著楊烜,等待他進一步闡述。


    楊烜受到鼓勵,說道:


    “據我所知,當朝很多官員都已認識到中西之間的差距,認為應當積極學習洋人的技術。譬如廣東提督陶煜、前任總督耆英,甚至包括林則徐這樣的重臣,都有這種見識。


    “然而,滿清積弊已久。他們雖然有那種見識,卻並不敢公開宣揚自己的觀點,隻能選擇明哲保身。徐廣縉食古不化,在城內招募民團,試圖阻擋洋人進城。


    “洋人有堅船利炮,有物美價廉的商品,徐廣縉是擋不住洋人的。”


    這種國家大事,大家一向並不關心。他們隻知道要阻止洋人進城,卻並不懂得開放通商的道理。


    看他們聽得有些雲裏霧裏,楊烜隻好換了個方向,說道:


    “之前,咱們在廣州經營鴉片貿易,賺了不少的利潤,但這種局麵難以持久。徐廣縉手裏有十萬民團,可以對付洋人,也可以對付我們。


    “我覺得,咱們要未雨綢繆,防備官軍襲擊。廣州敵人過於強大,駐軍很多,軍餉也很充足。咱們呆在廣州,雖然能賺到錢,卻難以發展壯大。稍有苗頭,官軍就會派兵打擊我們。


    “剛才,那行商買辦建議我們去粵西、桂東開辟市場,與艇軍取得聯絡。這個提議頗有道理。


    “最近我夜觀天象,隻見北方紫微星暗寂無光,南方王氣衝天。恐怕不久之後,滿清道光帝將要駕崩,皇四子奕詝將要登基。


    “南方王氣,以廣西最重。最近幾年,廣東境內的天地會屢遭官軍打壓,不斷湧入廣西。拜上帝會、齋教也相繼而起。


    “如今國內民變四起,洋人又縱橫海上,滿清亡國之兆已現。能取代滿清者,或許就在廣西。堂主何不率領至臻堂進入廣西,尋找真正的人主,實現反清大業!”


    楊烜自然不懂什麽天象,隻是熟知清朝曆史,明白道光帝即將駕崩。他慷慨激昂說了半天,在座十來個人反應冷淡,有人臉上還帶著些嘲諷之情。


    倒是有個三十出頭的中年人有些膽量,附和了幾句:


    “楊公子所言頗是。天地會本來就以反清複明為宗旨。廣東境內有五萬八旗、綠營,還有兩萬多水師、十萬多民團,宛如一個火藥桶,遲早都要爆炸。


    “廣西境內官軍不多,有十萬大山可以隱蔽,正是舉事之地,也是龍興之地。如果我們至臻堂想要壯大,想和官軍抗衡,非去廣西不可。”


    此人名叫陳虹,是廣東香山人,讀過書,有才略,素有大誌,目前在至臻堂擔任“白扇”,負責方案工作。


    楊烜聽說陳虹為人有心計,與殷正有些分歧,不受殷正待見,所以不怎麽和他來往。


    陳虹替他說了句話,楊烜也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殷正頗感不悅。自己身為堂主,一向說一不二,如今接連有楊烜、陳虹兩人唱反調,不覺有失威望。他笑了笑,不無諷刺地說道:


    “想不到,楊公子竟然還懂天象。二十年前,當我像楊公子這麽年輕的時候,我也曾心懷壯誌,立誌反清複明。


    “十年前,我也曾加入民團,受林則徐林大人指揮,在三元裏之戰中親手殺了一名洋人。可是,這有什麽用呢?民智未開,百姓如夢不醒,僅憑我們這點人有什麽用呢?


    “別看我們至臻堂有一千多人,願意吃苦打仗的能有幾人?大多數會員加入至臻堂,不過是為了不受欺負,為了能吃飽、能穿暖、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你們說去廣西反清複明,你以為真有人願意去嗎?你問過兄弟們了嗎?他們願意在廣東吃飽穿暖,還是願意去廣西喝風淋雨?”


    此言一出,眾人立馬明白了堂主的意思,更加不敢多說什麽。


    楊烜看了眼殷正,隻覺得他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兩人剛相識時,殷正看重楊烜的身份,費力籠絡楊烜,帶他結識廣州城內各路豪傑。


    平時呢,當著眾人的麵,殷正也喜歡針砭時事,又是痛罵官府無能,又是痛恨洋人肆虐神州。


    可是,行商提議去粵西開辟市場,殷正竟然不敢嚐試,深怕得罪了艇軍。


    楊烜這才明白,眼前這個堂主和其他天地會堂主一樣,平時大談特談“反清複明”,真要付諸行動時立馬就慫了。


    也許,他們以“反清複明”為幌子,籠絡豪傑,隻不過是為了行不法之事,為了分銷煙土賺錢罷了。


    曆史上的天地會正是如此,並無太高的政治追求,在晚清曆史舞台上並未發揮太大的作用。


    太平天國在金田發動起義時,洪秀全根本就看不上天地會武裝,多次拒絕他們入夥。


    就像至臻堂,在廣州,他們銀錢充足,生活優渥。到了廣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煙土生意,別說競爭不過那些兇悍的艇軍,恐怕就連民團、綠營都幹不過,恐怕就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問題。


    楊烜大感失望,這時便萌生了離開至臻堂的想法。


    殷正是個老江湖,雖說沒有膽識扯旗造反,卻工於心計,對那些有可能威脅自己堂主之位的人非常防備。


    他見楊烜身份尊貴,膽識過人,受到會眾擁戴,不自覺地生出十二分的戒心。


    楊烜受到殷正的猜忌,不少至臻堂的人也心領神會,排擠楊烜。


    如此過了十來天,楊烜覺得殷正目光短淺,氣量也小,料定至臻堂難成大器,便準備前往潯江口,拜會艇軍頭目羅大綱。


    恰在此時,有一個名叫蘇三娘的女子來到至臻堂,請求至臻堂幫她報仇。


    原來,蘇三娘原名楊玉娘,廉州府靈山縣人。她本是江湖賣藝女子,善使飛鏢,百發百中,後嫁與蘇三,人稱蘇三娘。


    靈山偏僻貧窮,蘇三夫妻來到廣州討生活。蘇三在西江北岸的三水縣做碼頭工人,為人豪爽,是附近碼頭工人、船夫的首領。


    最近廣州商旅斷絕,三水縣的碼頭工人、船夫們生計困難。當地惡紳組織民團,趁機壓低碼頭工人、船夫的工錢。


    蘇三替工人們出頭,找惡紳理論。惡紳反而汙蔑蘇三勾通海盜,指使民團殘忍殺害蘇三。


    蘇三娘找官府請願,那官府卻與惡紳勾結,威脅蘇三娘不得無理取鬧。蘇三娘走投無路,隻得來至臻堂求助。她說:


    “堂主,蘇三生前曾是您的得力助手。至臻堂有什麽貨物到三水縣,蘇三總是第一時間安排裝卸。現在他被惡紳殘忍殺害,請堂主為小女作主,為蘇三報仇血恨。”


    殷正頗為躊躇。按理說,他應該撥出人馬為蘇三報仇。可如今對方是縉紳,手下有兩百民團,又與官府勾結。為了一個蘇三,犯得著興師動眾得罪官府嗎?


    楊烜恰巧在場。他知道,蘇三娘不同尋常,後來成為太平天國女將,率領女兵打過很多惡仗、硬仗,令清軍聞風喪膽。


    太平天國奪取金陵後,蘇三娘擔任女營副總管,協助洪宣嬌總管女營,後來嫁與羅大綱為妻。


    蘇三娘請求援助,自己在至臻堂又受到殷正猜忌,何不趁機脫離至臻堂呢?


    想到這,楊烜便說道:


    “堂主,天地會一向主張相互扶助。蘇三既然曾為至臻堂效力,咱們也應該為他報仇。我願請領一支人馬,為三娘報仇,也讓民團知道咱們至臻堂的威風。”


    殷正環顧四周,發現眾人都眼含期待,希望至臻堂出手幫助蘇三娘。


    人心如此,殷正隻得同意。他撥給楊烜兩百人馬,讓他前往三水縣,為蘇三娘報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