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些人的名字,在鄭玄耳朵裏稀鬆平常,但如果落在劉鑠的耳中,必然會驚出他一身冷汗。


    恁娘的!


    各個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


    王經,河北清河人士,三國時代曹魏大臣。


    此人乃是農民出身,但能拜鄭玄為師,在學成以後,便受同鄉崔林的賞識,被提拔為官,隨後平步青雲,曆任江夏太守、雍州刺史。


    正元二年,蜀將薑維攻入隴西郡,王經率軍出狄道迎擊蜀軍,卻被擊敗,被包圍在城中,陷入窮途末路的境況,幸得大將陳泰和鄧艾的援助,合力擊破薑維,才脫險。


    此役之後,他便被朝廷召迴,不久,遷司隸校尉、尚書。


    甘露五年,魏帝曹髦召見王沈、王經、王業,提出進討司馬昭的計劃,王經進諫,但曹髦不聽;王沈、王業向司馬昭告密,王經不從。


    司馬昭弑君後,王經因未向司馬昭告急,而和其母一同被逮捕並被處死。


    此人義不賣主的名聲,廣為天下流傳。


    國淵,樂安郡蓋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吏。


    曆史上的他,曾跟隨管寧、邴原一起,避亂於遼東,後來迴歸中原,曹操任其為司空掾。


    此人在朝議上討論問題時,經常厲言疾色,敢於發言,正直無私。


    曹操推行屯田製,令國淵負責處理屯田事宜。


    國淵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麵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令國家倉廩豐實,百姓安居樂業。


    至於北海張逸......


    他的名氣在後世的確不算太大,隻在《鄭玄別傳》中有相關記載:


    “故尚書左丞同縣張逸,年十三,為縣小吏。


    君謂之曰:‘爾有讚道之質,玉雖美,須雕琢成器,能為書生以成爾誌否?’


    對曰:‘願之。’


    乃遂拔於其輩,妻以弟女。”


    此人在青州素有聲望,乃是響當當的當世大儒,可謂是繼承了鄭學的許多知識,或許隻是無意於官場而已。


    至於汝南程秉、北海孫乾、山陽郗慮、南陽許慈.....


    他們大都成為大官,亦或者當世大儒。


    孫乾更是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頗受劉備器重。


    ......


    劉鑠若是知曉鄭玄給他帶來這麽多牛人,估摸著當場便能興奮地跳到天上去,現在的他,最缺的便是官兒,而且是有能力的官兒。


    顯然!


    鄭玄帶來的弟子的平均能力,要比兗州士族子弟的平均素質,要高出不僅僅一個檔次,若是能將其中優秀者,錄入劉鑠的政權體係中,必可大幅提升他的實力。


    劉鑠邀請鄭玄來東郡辦學,原本隻是求一個長期的人才供給,但不曾想,直接丟個王炸開局,簡直是爽歪歪的節奏。


    此刻,鄭玄掀開車簾,遙望著扶老攜幼一路逃荒的百姓,心中不由地五味雜陳,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他身為當世鴻儒,卻對此愛莫能助。


    悲哀!


    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似乎見鄭玄麵色有些難堪,管寧捏著頜下胡須,輕聲安慰道:“師兄莫要悲痛,這種事情遲早會有人管的。”


    鄭玄長舒了口氣,神色憂憂地道:“可惜天下隻有一個劉鑠,否則大漢百姓又何至於此?東郡鞭長莫及,著實可惜。”


    管寧捏著頜下一縷胡須,饒有興致地道:“師兄,隻怕現在子明即便想管,也沒那個能力去管,東郡固然繁盛,但財務狀況必定堪憂。”


    “東郡紙價值幹金的確不假,但它隻能讓一族興盛,卻不能讓一郡興盛,這些錢對於東郡目前的財務壓力,隻是杯水車薪而已。”


    “是啊。”


    鄭玄何嚐不明白這一點,感慨萬幹道:“所以子明隻是以東郡紙緩解壓力,歸根到底,還是以開荒屯墾為主,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東郡壓力。”


    管寧恩的一聲,點了點頭:“子明年紀雖輕,但卻分得清輕重,這一點著實難得,尤其他對教育頗為重視,更是非尋常諸侯可比。”


    鄭玄深表讚同地道:“真心希望他能走出困境,最終壯大實力,匡扶漢室。”


    管寧笑了笑,輕聲言道:“如今已然開春,想來東郡各縣令,已經在組織百姓開荒屯墾,或許等咱們抵達東郡,便可見農耕於野的場景。”


    “恩。”


    鄭玄緊蹙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腦海中浮現出百姓開荒屯墾,官員帶隊親自巡查,百姓們喜笑顏開的畫卷。


    這一瞬,鄭玄不受控製般的心向往之,唇角微揚起個弧度,綻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頷首點頭道:


    “是啊,按照日子來推算,等咱們如期抵達東郡,或許大片開荒屯墾的一幕,已經開始,我記得國淵便精通農家學說,對否?”


    管寧麵上浮出一抹淡笑,頷首點頭:“沒錯!國淵研讀過數卷農家學說,而且精通農政,康成書院的那數百畝田,便是由他負責打理的。”


    “師兄。”


    “恩?”


    “你可是想把他舉薦給子明否?”


    “恩。”


    鄭玄沒有否定,而是點了點頭,撚須言道:“國淵是個人才,雖然現在還比較年輕,但咱們也該為他籌謀出路了。”


    “子明年方不過二十,可謂年輕,因此在用人上頗為重視青年才俊,他的那一套選官製度還算公平,國淵應該可以嚐試。”


    “當然!”


    言至於此,鄭玄趕忙補充道:“最為重要的是,現在的東郡正值開荒屯墾之際,急需相關俊才,老朽相信子明絕不會拒絕。”


    管寧麵帶微笑,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鄭玄:“師兄,此次東郡之行迴來,你真的變了很多。”


    鄭玄蹙眉:“哦?是嗎?”


    管寧點點頭,極其肯定地道:“恩,的確變化很多,這麽多年,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對官府如此推崇。”


    鄭玄哂然一笑,緩緩搖頭:“幼安你錯了,我對官府從不推崇,隻是子明小友與眾不同,誠如你所言,在他身上,看到了漢室複興的希望。”


    “而我......”


    鄭玄極其鄭重地道:“看到了大同世界的希望。”


    管寧驚詫不已,炯炯雙目凝視著鄭玄:“沒想到,師兄對子明小友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胡須:“我已年過花甲,原本對這世道已經失去希望,本想於山野之間創辦書院,傳道授業解惑,以此渡過餘生。”


    “不過......”


    話鋒一轉,鄭玄扭頭瞥向窗外,幽幽目光掠過扶老攜幼的災民,彷佛掙脫了時光洪流的束縛,洞穿了紅塵俗世:


    “此次東郡之行,所見所聞所感,盡皆與我幻想中的大同世界,如出一轍,我願意竭盡所能,助子明一臂之力,希望能在我耄耋之年時,見證大同世界的實現。”


    “如此!我鄭玄便是死,也心甘情願了!”


    “耄耋之年?”


    管寧捏著頜下一縷胡須:“師兄,你覺得子明花費三十年,便可實現曆代先賢都沒能完成的宏圖偉業嗎?”


    鄭玄搖了搖頭,長舒口氣:“這種事情,我如何知曉?但如果不試一試,那麽必然不成,我沒時間浪費了,願意在子明身上賭一次。”


    管寧凝望著鄭玄的雙眸,他知道這一次,師兄是真的豁出去了,那股埋藏在心底數十年的奮進,終於要在花甲之年徹底爆發:


    “師兄放心,薑太公年逾八十,才出山輔佐文王,卻能建立八百年王朝,咱們現在為子明出力,猶未晚矣。”


    “我豈能與太公相提並論,隻願教書育人,培養英才,略盡綿薄之力,如是而已,至於剩下的事情,便交給子明自己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恆安德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恆安德佩並收藏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