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安息之後
四合院:開局與傻柱決裂 作者:五五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起年前每個孩子三十元壓歲錢以及前幾天給的十元零花錢,總共才四十元。
對常人而言,這算不少,幾乎夠一個人兩個月的生活費,因此,楊柳確信目前並不需要額外資金。
「傻姑娘,爸爸走得早,我又在外多年,你們受了不少委屈。
現在我隻是想盡量補償你們一點,彌補我在你成長過程中的缺憾。
如果你不領受,那就是我還欠你們照顧吧。
」
「大哥,你哪裏是沒有照顧這個家呢,雖然多年你沒有迴家,可每月都有匯錢迴來。
我也明 人的紀律不是普通人能隨意違抗,你身不由己我們能體諒。
」
楊柳的話讓楊軍內心觸動,多年未能盡責讓他滿心歉意。
聽了妹妹的話語,他忽然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倍感寬慰。
他輕輕拍了拍她,無聲卻滿含感慨。
「拿著吧,拿去買點好吃的,再找個時間和同學們相聚。
入伍前,先放輕鬆些。
」
「哥,我真的不能要……」
楊柳本想推脫,但此時二叔劉海中的聲音打斷了她:
「軍子,你大嬸很快就要進行火化了,快去吃飯。
時間定在十一點,午時出殯後要準備土葬。
」
「知道,二叔,我現在就過去。
」
楊軍瞪了楊柳一眼,示意她接過錢,然後與二叔迴到大廳。
由於易中海無子女在世,平時常往來的朋友也不再前來吊唁。
大家認為他已經無嗣,沒必要繼續聯絡了。
就連他的門生 也未曾出現,自從發生那件事,怕受到連累,他們都選擇劃清關係。
現在院子裏大多是本院的鄰裏,雖然對易中海的人格有所鄙視,但對於王氏大娘,大家都當作鄰居,不好置身事外。
中庭擺設了五桌簡易的酒席,專為那些忙碌幫忙的人準備。
菜肴極其樸素,清淡寡淡。
簡單的三菜一湯,隻有少量幾片肉末浮在上麵。
三大爺似乎看穿了楊軍的想法,遞過來一張清單:
「軍子,昨晚總共籌得了三十五塊六角,光墓地費用就是六十,雇傭了兩輛大巴是十五元,剩下七塊三角隻能用來安排這樣的宴席。
」
三大爺閆埠貴歎了口氣,顯得對這場喪事簡陋頗有不滿。
楊軍揮揮手,請三大爺別再提及賬目。
「三大爺,按說易中海至少算是高級鉗工,存款應該不少,為什麽會這樣呢?」
三大爺苦澀一笑:老易出事之後,你大嬸就傾囊而出尋找辦法,沒想到那些人拿了錢卻不兌現,反而把事情越弄越糟。
老嫂子的精神也跟著出問題,所有積蓄全用作醫療費用了。”
聽到此言,楊軍內心沉痛,感歎命運的捉弄。
「虧得有你們兩位叔輩坐鎮,否則這院落恐怕早已亂套了。
」
二大爺聽後微露得意之情,能得到楊軍的稱讚讓他很高興。
「做為我們院子的長輩,不上前照應,難道別人還能做什麽嗎?這是我們分內之事。
」
靈堂上的哀泣之聲不斷響起,整個院落沉浸在壓抑的氣氛中。
他們不再提起之前的事,眾人開始各自用餐。
飯菜簡單但勝於家常,勉強入口勉強可以接受。
早上喝過兩碗稀飯,此刻的楊軍有些饑渴。
他抓起個窩頭狼吞虎咽。
咀嚼間,他留意到靈堂的情況。
秦淮如家的三個兒女身穿孝衣排列在左側,而王氏侄女顧大妮則帶領自己的三個孩子跪在右邊,兩家仿佛悄然在較勁,哭聲此起彼伏。
尤其棒梗那小子,狠狠地瞪著對麵的孩童們,要是沒人約束,早就衝上前去撕扯一番。
楊軍看著這一幕,不禁心中發笑。
這種情景真是一反常態。
秦淮茹竟然帶著她的三個孩子以親人的方式為易王氏送行。
秦淮茹自己也穿戴著孝服,在一旁哭泣作偽地表示哀痛。
真可謂“白孝服穿身,風姿綽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如今的秦寡婦出落得分外迷人,特別是她的哭泣,更添了幾分惹人憐惜的模樣。
看著她悲痛的模樣,旁人還以為是易王氏的女兒而非兒媳呢。\"
兩家人都在靈前一邊悼念,一邊暗暗較力。
成人們有自己的競爭方式,孩子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對抗手段。
秦淮茹和顧大妮比賽哭泣傷心的程度,各自向靈柩前訴說易王氏待他們有多好,也以此表明與她的親近程度。
而其他六個小孩也針鋒相對,他們雖用兇悍的目光,但還時不時相互吐痰挑釁。
她們都懂得,今天隻能口頭上爭奪,不會動武動手。
楊軍在一旁看得愈發不滿。
他對三大爺閆埠貴低聲詢問:“大伯,這是怎麽一迴事?”
楊軍輕輕拍了一下大伯的手肘,示意他的目光往靈堂那裏移。
“唉。”三大爺長歎,“還能怎麽迴事,爭房子唄。”
“爭房子?”楊軍不解其意。
“否則你以為秦淮茹會無緣無故幫著亡故的大嫂安葬麽?”大伯反問。
二大爺劉大海在一旁聽得很不耐煩,猛拍一下桌子說:“管她是出於什麽考慮,能讓三個子女出席送葬也是好的。
要不是她鬧著要做親子鑒定導致事情鬧大,易大哥也不可能出這樣的事情。
從根結上講還是秦淮茹的責任,現在能來幫忙算是知錯悔改了。”
一聽到這話,楊軍明白了二大爺打算把所有的錯都歸咎給秦淮茹。
恐怕他還蒙在鼓裏,不明白是他唆使秦淮茹采取行動的。
“二叔您這樣說就不對了,這不是賈嫂的錯。
如果易中海行為端正,那些事沒有做過,秦淮茹怎麽會去找麻煩呢?”楊軍辯解。
“可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的鄰裏情分,怎能如此咄咄逼人?”二叔臉色微紅,顯得有些不甘。
“二叔迴,你是院子的大佬,怎能分不清公私之界,忽視是非對錯呢?難道你不認為易大哥所做的事該受到應有的懲處?”楊軍追問。
“我沒說易大哥的事對,但我認為……”
見他又要鑽牛角尖,楊軍果斷揮手打斷:“二叔迴,時辰已晚,趕緊組織下人動身吧。”
不想糾纏這個話題,楊軍丟下手中的半個窩窩頭起身離開,向後院走去。
迴頭看了一眼靈堂中的秦淮茹。
唉,那個女人雖然有所轉變,但精於計算的習慣依然如故。
爭奪房產?
哼!
即便不算易中海真正的遺孀,就算當了,又如何?
那些房子原本屬於鋼研廠的職工福利房,因為易中海的問題已被開除。
易中海既然不再是廠工,房產自然需要收迴。
之前的容忍是因為對可憐的易王氏以及她的病態心理。
但如今,隨著她的去世,房產肯定是要被迴收的,別說秦淮茹,便是顧大妮也輪不上這份額產。
就算秦淮茹機關算盡,最後也隻是徒增遺憾。
你以為送終了,就能得到工廠的認同作為易中海妻子的角色?
哈哈,真是多想了。
易中海都沒這個份,何況是他老婆?
劇中場景變換,婁曉娥在被許大茂踩踏和家中遭襲之後,攜全家躲避至港城,而且還有了傻柱孩子的消息。
她的日子在此處並不如意,白天工作,肚中懷著孩子,而她的父親把全部期盼都壓在了哥兒們的肩頭,對她關心備至的程度則明顯不足。
盡管楊軍同情她的遭遇,但他選擇袖手旁觀,不幹涉她的事。
多次經曆事後,他明白無法阻擋命運列車,自己的力量隻能做點小改變,僅此而已。
婁曉娥的困境過於複雜,他不想卷入,怕牽涉自身。
考慮到她的最終結果或許有所好轉,楊軍決定不再介入,讓事情按其本意發展。
火葬場位於遠離城區的北郊偏遠之地,距離差不多八十公裏左右。
即使路途略顯單調,車上傻柱與許大茂的相聲對話多少活躍了氣氛。
汽車驅馳近一小時,終於來到了那座喪葬場所。
巴士穩穩停在殯儀館門前。
二叔指揮幾個青年將易大嬸搬下車,直往廳堂移去。
這裏空曠且擺放著幾叢植物,大夥輕巧地將她安頓在預定的靈床之上。
隨後一名殯葬館人員進屋,先核驗亡者身份後方展開告別儀式。
主持人機械地朗讀著由三大叔準備的哀文,內容無非是對逝者勤勞、仁慈與勤儉的頌讚。
告別儀式簡單陳舊,按流程進行:家屬們站在一旁迴敬祭拜者鞠躬。
因提倡節儉,直接讓家屬帶頭,帶領眾人圍著死者環繞三圈就算告慰離別。
然而當要指定誰領頭時,秦淮茹和顧大妮又產生了糾紛,都認為自家和易大嬸關係更親密。
最終還是得二叔調解,她們不分厚薄並肩前行。
兩家的孩子各帶三位跟隨,排列在隊伍中。
依照常規,死者親屬按親疏順序行走,然而因易大嬸膝下無子也無親人,便顯得有些隨意。
二叔身為長者堅持按照輩分排列,認為院子裏的大伯楊軍應當在前。
楊軍拗不過便排為首位,劉海忠隨後跟上,再後麵就是三大叔閻埠貴等人。
告別的過程結束後,四個工作人員抬出裝有易大嬸 的擔架進行火化。
在火化爐旁,大夥靜靜等待。
半個鍾頭左右,工作人員端著一隻搪瓷罐從內出來,由於募捐所得不多,大多購買了墓地,剩下的不足以購置骨灰盒,因此暫時用了搪瓷罐。
可此時秦淮茹與顧大妮又圍繞著誰接過骨灰罐起爭執。
秦淮茹稱棒梗作為孫子有權利抱著,但顧大妮堅持說自己的兒子鐵蛋做侄孫更有資格,且反口質問道,易大嬸生前從未認可過秦淮茹一家。
二叔見爭論愈演愈烈,胖臉上擠滿了不滿的神情,一腔怒火直直離開。
“好了,別吵了。”他大聲打斷兩人紛爭。
在二叔的調解下,兩家人才停止對抗。
看著秦淮茹和顧大妮處處爭執,寸步不讓,楊軍感歎人性之複雜。
她們看似盡忠盡孝的表現,是否真出於內心,值得深思?
當然不完全是。
她們之所以寸土不讓,不過是為了讓他人承認,她們才是易大媽真正的家人,有權利繼承那兩間房。
楊軍苦笑著搖頭。
一切隻因那幾間屋子引發。
爭來鬥去又有何意義?到頭來誰都不會擁有那些房子。
但楊軍並沒有拆穿事實,至少這件事還需等易大媽安息之後再提。
眾人重新上車,駛向墓地。
前世的記憶,楊軍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八寶山公墓,他曾以為所有北京城的人都會在那裏安息。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知道這種認知是錯的。
隻有那些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有幸長眠於此,尋常百姓的最終歸宿則在他處。
易大媽的墓位於城南郊區的一座山上,整座山都變成了墓園,平整的石徑兩旁是青翠挺拔的鬆林,山頂積雪猶未融化。
埋葬過程簡單明了,工作人員協助放入骨灰盒後,親人們涕泗橫流,進行最後的訣別。
望著秦淮茹和顧大妮在地麵撒潑耍賴,楊軍心底實在無法苟同他們的作態,演技太過誇張。
他遠觀即可,不願再看下去。
兩家人象征性的挽留幾句後,終於落定結局。
蓋棺為定的瞬間,大家都鬆了口氣。
秦淮茹和顧大妮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這場鬧劇總算落幕,淚水也已經流盡。
迴程路上,楊軍察覺秦淮茹幾次想要接近,似乎有私話想說。
但他當然不給她機會,找機會融入人潮。
秦淮茹是個聰明人,明白單純這樣還不足以確保得到房屋。
要順利拿到,必須要搞定幾位長輩,特別是軋鋼廠官員楊軍,他的影響舉足輕重。
她覺得自己住在大雜院裏更占便宜,相信幾個老頭子會偏向於親情而非原則。
因此,當楊軍迴首時,她眼神示意,但並未能得逞。
楊軍淡淡一笑,繼續走向山下。
抵達山下後,乘車的陣容發生變化。
在職廠的同事們紛紛希望搭便車迴廠,導致劉光福與劉光天被推向後排的巴士。
看到二叔劉海中進來,而車上有空位,秦淮茹立即企圖擠上前。
對常人而言,這算不少,幾乎夠一個人兩個月的生活費,因此,楊柳確信目前並不需要額外資金。
「傻姑娘,爸爸走得早,我又在外多年,你們受了不少委屈。
現在我隻是想盡量補償你們一點,彌補我在你成長過程中的缺憾。
如果你不領受,那就是我還欠你們照顧吧。
」
「大哥,你哪裏是沒有照顧這個家呢,雖然多年你沒有迴家,可每月都有匯錢迴來。
我也明 人的紀律不是普通人能隨意違抗,你身不由己我們能體諒。
」
楊柳的話讓楊軍內心觸動,多年未能盡責讓他滿心歉意。
聽了妹妹的話語,他忽然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倍感寬慰。
他輕輕拍了拍她,無聲卻滿含感慨。
「拿著吧,拿去買點好吃的,再找個時間和同學們相聚。
入伍前,先放輕鬆些。
」
「哥,我真的不能要……」
楊柳本想推脫,但此時二叔劉海中的聲音打斷了她:
「軍子,你大嬸很快就要進行火化了,快去吃飯。
時間定在十一點,午時出殯後要準備土葬。
」
「知道,二叔,我現在就過去。
」
楊軍瞪了楊柳一眼,示意她接過錢,然後與二叔迴到大廳。
由於易中海無子女在世,平時常往來的朋友也不再前來吊唁。
大家認為他已經無嗣,沒必要繼續聯絡了。
就連他的門生 也未曾出現,自從發生那件事,怕受到連累,他們都選擇劃清關係。
現在院子裏大多是本院的鄰裏,雖然對易中海的人格有所鄙視,但對於王氏大娘,大家都當作鄰居,不好置身事外。
中庭擺設了五桌簡易的酒席,專為那些忙碌幫忙的人準備。
菜肴極其樸素,清淡寡淡。
簡單的三菜一湯,隻有少量幾片肉末浮在上麵。
三大爺似乎看穿了楊軍的想法,遞過來一張清單:
「軍子,昨晚總共籌得了三十五塊六角,光墓地費用就是六十,雇傭了兩輛大巴是十五元,剩下七塊三角隻能用來安排這樣的宴席。
」
三大爺閆埠貴歎了口氣,顯得對這場喪事簡陋頗有不滿。
楊軍揮揮手,請三大爺別再提及賬目。
「三大爺,按說易中海至少算是高級鉗工,存款應該不少,為什麽會這樣呢?」
三大爺苦澀一笑:老易出事之後,你大嬸就傾囊而出尋找辦法,沒想到那些人拿了錢卻不兌現,反而把事情越弄越糟。
老嫂子的精神也跟著出問題,所有積蓄全用作醫療費用了。”
聽到此言,楊軍內心沉痛,感歎命運的捉弄。
「虧得有你們兩位叔輩坐鎮,否則這院落恐怕早已亂套了。
」
二大爺聽後微露得意之情,能得到楊軍的稱讚讓他很高興。
「做為我們院子的長輩,不上前照應,難道別人還能做什麽嗎?這是我們分內之事。
」
靈堂上的哀泣之聲不斷響起,整個院落沉浸在壓抑的氣氛中。
他們不再提起之前的事,眾人開始各自用餐。
飯菜簡單但勝於家常,勉強入口勉強可以接受。
早上喝過兩碗稀飯,此刻的楊軍有些饑渴。
他抓起個窩頭狼吞虎咽。
咀嚼間,他留意到靈堂的情況。
秦淮如家的三個兒女身穿孝衣排列在左側,而王氏侄女顧大妮則帶領自己的三個孩子跪在右邊,兩家仿佛悄然在較勁,哭聲此起彼伏。
尤其棒梗那小子,狠狠地瞪著對麵的孩童們,要是沒人約束,早就衝上前去撕扯一番。
楊軍看著這一幕,不禁心中發笑。
這種情景真是一反常態。
秦淮茹竟然帶著她的三個孩子以親人的方式為易王氏送行。
秦淮茹自己也穿戴著孝服,在一旁哭泣作偽地表示哀痛。
真可謂“白孝服穿身,風姿綽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如今的秦寡婦出落得分外迷人,特別是她的哭泣,更添了幾分惹人憐惜的模樣。
看著她悲痛的模樣,旁人還以為是易王氏的女兒而非兒媳呢。\"
兩家人都在靈前一邊悼念,一邊暗暗較力。
成人們有自己的競爭方式,孩子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對抗手段。
秦淮茹和顧大妮比賽哭泣傷心的程度,各自向靈柩前訴說易王氏待他們有多好,也以此表明與她的親近程度。
而其他六個小孩也針鋒相對,他們雖用兇悍的目光,但還時不時相互吐痰挑釁。
她們都懂得,今天隻能口頭上爭奪,不會動武動手。
楊軍在一旁看得愈發不滿。
他對三大爺閆埠貴低聲詢問:“大伯,這是怎麽一迴事?”
楊軍輕輕拍了一下大伯的手肘,示意他的目光往靈堂那裏移。
“唉。”三大爺長歎,“還能怎麽迴事,爭房子唄。”
“爭房子?”楊軍不解其意。
“否則你以為秦淮茹會無緣無故幫著亡故的大嫂安葬麽?”大伯反問。
二大爺劉大海在一旁聽得很不耐煩,猛拍一下桌子說:“管她是出於什麽考慮,能讓三個子女出席送葬也是好的。
要不是她鬧著要做親子鑒定導致事情鬧大,易大哥也不可能出這樣的事情。
從根結上講還是秦淮茹的責任,現在能來幫忙算是知錯悔改了。”
一聽到這話,楊軍明白了二大爺打算把所有的錯都歸咎給秦淮茹。
恐怕他還蒙在鼓裏,不明白是他唆使秦淮茹采取行動的。
“二叔您這樣說就不對了,這不是賈嫂的錯。
如果易中海行為端正,那些事沒有做過,秦淮茹怎麽會去找麻煩呢?”楊軍辯解。
“可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的鄰裏情分,怎能如此咄咄逼人?”二叔臉色微紅,顯得有些不甘。
“二叔迴,你是院子的大佬,怎能分不清公私之界,忽視是非對錯呢?難道你不認為易大哥所做的事該受到應有的懲處?”楊軍追問。
“我沒說易大哥的事對,但我認為……”
見他又要鑽牛角尖,楊軍果斷揮手打斷:“二叔迴,時辰已晚,趕緊組織下人動身吧。”
不想糾纏這個話題,楊軍丟下手中的半個窩窩頭起身離開,向後院走去。
迴頭看了一眼靈堂中的秦淮茹。
唉,那個女人雖然有所轉變,但精於計算的習慣依然如故。
爭奪房產?
哼!
即便不算易中海真正的遺孀,就算當了,又如何?
那些房子原本屬於鋼研廠的職工福利房,因為易中海的問題已被開除。
易中海既然不再是廠工,房產自然需要收迴。
之前的容忍是因為對可憐的易王氏以及她的病態心理。
但如今,隨著她的去世,房產肯定是要被迴收的,別說秦淮茹,便是顧大妮也輪不上這份額產。
就算秦淮茹機關算盡,最後也隻是徒增遺憾。
你以為送終了,就能得到工廠的認同作為易中海妻子的角色?
哈哈,真是多想了。
易中海都沒這個份,何況是他老婆?
劇中場景變換,婁曉娥在被許大茂踩踏和家中遭襲之後,攜全家躲避至港城,而且還有了傻柱孩子的消息。
她的日子在此處並不如意,白天工作,肚中懷著孩子,而她的父親把全部期盼都壓在了哥兒們的肩頭,對她關心備至的程度則明顯不足。
盡管楊軍同情她的遭遇,但他選擇袖手旁觀,不幹涉她的事。
多次經曆事後,他明白無法阻擋命運列車,自己的力量隻能做點小改變,僅此而已。
婁曉娥的困境過於複雜,他不想卷入,怕牽涉自身。
考慮到她的最終結果或許有所好轉,楊軍決定不再介入,讓事情按其本意發展。
火葬場位於遠離城區的北郊偏遠之地,距離差不多八十公裏左右。
即使路途略顯單調,車上傻柱與許大茂的相聲對話多少活躍了氣氛。
汽車驅馳近一小時,終於來到了那座喪葬場所。
巴士穩穩停在殯儀館門前。
二叔指揮幾個青年將易大嬸搬下車,直往廳堂移去。
這裏空曠且擺放著幾叢植物,大夥輕巧地將她安頓在預定的靈床之上。
隨後一名殯葬館人員進屋,先核驗亡者身份後方展開告別儀式。
主持人機械地朗讀著由三大叔準備的哀文,內容無非是對逝者勤勞、仁慈與勤儉的頌讚。
告別儀式簡單陳舊,按流程進行:家屬們站在一旁迴敬祭拜者鞠躬。
因提倡節儉,直接讓家屬帶頭,帶領眾人圍著死者環繞三圈就算告慰離別。
然而當要指定誰領頭時,秦淮茹和顧大妮又產生了糾紛,都認為自家和易大嬸關係更親密。
最終還是得二叔調解,她們不分厚薄並肩前行。
兩家的孩子各帶三位跟隨,排列在隊伍中。
依照常規,死者親屬按親疏順序行走,然而因易大嬸膝下無子也無親人,便顯得有些隨意。
二叔身為長者堅持按照輩分排列,認為院子裏的大伯楊軍應當在前。
楊軍拗不過便排為首位,劉海忠隨後跟上,再後麵就是三大叔閻埠貴等人。
告別的過程結束後,四個工作人員抬出裝有易大嬸 的擔架進行火化。
在火化爐旁,大夥靜靜等待。
半個鍾頭左右,工作人員端著一隻搪瓷罐從內出來,由於募捐所得不多,大多購買了墓地,剩下的不足以購置骨灰盒,因此暫時用了搪瓷罐。
可此時秦淮茹與顧大妮又圍繞著誰接過骨灰罐起爭執。
秦淮茹稱棒梗作為孫子有權利抱著,但顧大妮堅持說自己的兒子鐵蛋做侄孫更有資格,且反口質問道,易大嬸生前從未認可過秦淮茹一家。
二叔見爭論愈演愈烈,胖臉上擠滿了不滿的神情,一腔怒火直直離開。
“好了,別吵了。”他大聲打斷兩人紛爭。
在二叔的調解下,兩家人才停止對抗。
看著秦淮茹和顧大妮處處爭執,寸步不讓,楊軍感歎人性之複雜。
她們看似盡忠盡孝的表現,是否真出於內心,值得深思?
當然不完全是。
她們之所以寸土不讓,不過是為了讓他人承認,她們才是易大媽真正的家人,有權利繼承那兩間房。
楊軍苦笑著搖頭。
一切隻因那幾間屋子引發。
爭來鬥去又有何意義?到頭來誰都不會擁有那些房子。
但楊軍並沒有拆穿事實,至少這件事還需等易大媽安息之後再提。
眾人重新上車,駛向墓地。
前世的記憶,楊軍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八寶山公墓,他曾以為所有北京城的人都會在那裏安息。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知道這種認知是錯的。
隻有那些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有幸長眠於此,尋常百姓的最終歸宿則在他處。
易大媽的墓位於城南郊區的一座山上,整座山都變成了墓園,平整的石徑兩旁是青翠挺拔的鬆林,山頂積雪猶未融化。
埋葬過程簡單明了,工作人員協助放入骨灰盒後,親人們涕泗橫流,進行最後的訣別。
望著秦淮茹和顧大妮在地麵撒潑耍賴,楊軍心底實在無法苟同他們的作態,演技太過誇張。
他遠觀即可,不願再看下去。
兩家人象征性的挽留幾句後,終於落定結局。
蓋棺為定的瞬間,大家都鬆了口氣。
秦淮茹和顧大妮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這場鬧劇總算落幕,淚水也已經流盡。
迴程路上,楊軍察覺秦淮茹幾次想要接近,似乎有私話想說。
但他當然不給她機會,找機會融入人潮。
秦淮茹是個聰明人,明白單純這樣還不足以確保得到房屋。
要順利拿到,必須要搞定幾位長輩,特別是軋鋼廠官員楊軍,他的影響舉足輕重。
她覺得自己住在大雜院裏更占便宜,相信幾個老頭子會偏向於親情而非原則。
因此,當楊軍迴首時,她眼神示意,但並未能得逞。
楊軍淡淡一笑,繼續走向山下。
抵達山下後,乘車的陣容發生變化。
在職廠的同事們紛紛希望搭便車迴廠,導致劉光福與劉光天被推向後排的巴士。
看到二叔劉海中進來,而車上有空位,秦淮茹立即企圖擠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