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坐在自行車上,懷裏抱著一個鼓鼓囊囊的提包,何雨柱一邊用力蹬著自行車,一邊樂嗬嗬地說道:“爹,今晚給雨水做頓紅燒肉吧,咱們爺倆在保衛處小食堂倒是不缺肉吃,可是雨水和老太太好幾天沒吃肉了。”
何大清吸了一口煙,才有些疲憊地說:“行啊,迴去後你做吧,正好看看你的手藝有沒有長進。”
何雨柱隻是嗯了一聲,也沒有反對,他當然知道最近幾天何大清可是累得夠嗆,需要鹵製那麽多的牛肉,平時還要親自上灶,就連自己這個忙完了自己的事情,過去幫忙的棒小夥兒都感覺有些受不了。
不過何雨柱可沒有絲毫怨言,自己爺倆雖然夠辛苦了,可是人家林書記也沒有忘記自己爺倆,不僅給何大清發的福利和幾個處長相同,就連何雨柱發的東西也和那些科長一樣。
而且剛才蘇文書還額外給了一個布袋,叮囑何雨柱迴家再看,別被其他人看到,現在這個布袋就掛在車把上。
雖然何雨柱心裏充滿了好奇,不過他也明白,這肯定是林書記特意給發的東西,如果讓其他的人發現了,絕對會有人眼紅、嫉妒。
今天何大清父子算是提前下班,平時何大清都是下班時,再檢查一下食堂的安全,同時還要再看看給值班和加班的保衛員準備的晚飯,再叮囑一下值班的廚師和幫廚,直到感覺一切都沒有問題後,何大清父子才會一起迴家。
其實今天整個保衛處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提前下班了,就算是今晚值班和要加班的保衛員,也都開始輪流提前下班迴家一趟,就是把分到手裏的豬肉和牛肉趕緊送迴家去,也好日子家裏人今晚就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肉。
由於是提前下班,因此當何雨柱推著自行車走進了四合院大門口時,那些在軋鋼廠上班的工人根本就沒有迴來。
此時院子裏隻有一些半大孩子不顧寒冷,在嬉戲打鬧、相互追逐。
何雨柱眼尖,早已經瞅見住在前院的三大爺李波濤已經衝著他們父子的方向走了過來,一邊走還一邊張開了嘴。
不等李波濤的話說出口,何雨柱一手扶著剛才抬自行車過院門時、何大清放在車子後座上的大提包,另一隻手扶穩了車把,腳下加速、一溜煙就穿過蓮花門,沒有理會正好奇地看向自己的幾個老娘們兒,向著後院快步走去。
李波濤看到何雨柱已經消失在蓮花門口的背影,苦笑著搖了搖頭,對依舊站在前院的何大清開口道:“老何,你家柱子這是咋了?我也隻是有點兒好奇,往常你們爺倆迴來的都比軋鋼廠的工人還要晚一點兒,今兒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何大清掏出一盒大前門煙,遞給李波濤一支,笑著低聲說道:“我今兒個托那些師兄弟幫忙,好不容易買了點兒肉,家裏小雨水和老太太好些日子沒有吃肉了,如今寒冬臘月、這麽冷的天,咱說啥也得讓老人和孩子多吃幾口肉補補身體呀。”
李波濤在肉聯廠工作,當然不會缺了那點兒油水,就算是現在外麵豬肉供應再緊張,他們這些肉聯廠工作的人,還是有辦法搞得到一些豬肉,更多的是一些豬下水,隻要處理好,那也是一道美味的肉菜。
不過李波濤對於何大清剛才說的話,卻是根本就不信,以他的眼光,放在何雨柱自行車後座上的那個大提包裏,至少得有三四十斤肉,現在外麵豬肉供應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就連他們肉聯廠的領導,也不可能一次給個人批這麽多的肉,據李波濤所知,現在他們廠長對於那些實在推不過去的關係戶,每次最多也就是三兩斤的數量,多了實在是沒有。
不過李波濤也不會去刨根問底,那樣的話就是在得罪人了,而且現在何大清父子搭上了如今居住在九十八號的林書記,說不準以後自己還有求到人家幫忙的時候。
因此李波濤也就揣著明白裝糊塗,跟何大清聊了幾句,兩人就分開各自迴家。
其實今天李波濤還真是有事告訴何大清,那就是中院賈家的賈張氏又迴來了,說是迴來跟自己兒子一家過個團圓年。
何大清對此也沒有放在心上,先不說沒有了易中海在背後撐腰,賈張氏就是一個隻會撒潑打滾耍無賴的潑婦,以前易中海總是以院子裏的事、院子裏解決為借口,自己仗著管事一大爺的身份,一味地偏袒、包庇賈張氏,這也讓賈張氏越發得肆無忌憚。
每次賈張氏惹了事,易中海總是出麵和稀泥,打著團結鄰裏的口號,動不動就是賈家隻有賈東旭一個人工作,一家五口隻有賈東旭一個人有供應糧,賈家實在不容易等冠冕堂皇的借口,給賈張氏想盡辦法開脫,搞得四合院裏的鄰居們是怨聲載道。
如今隨著易中海身敗名裂,易中海的老婆曲秀琴席卷家裏所有的財物遠走他鄉,如今易中海的日子可是很不好過;賈家的兒媳婦兒秦淮茹同樣賢惠的人設崩塌,如今南鑼鼓巷附近的住戶誰不知道她搞破鞋的名聲?
前段時間賈張氏被街道辦事處新上任的王主任,派人押送迴了鄉下老家。
現在賈張氏打著迴來跟兒子過個團圓年的借口又迴到了四合院,何大清當即就下了決心,一旦賈張氏再不老實,就直接通知街道辦事處,再把她趕迴老家。
說實話九十五號四合院裏沒有了賈張氏這個惹事精後,整個院子都平靜了很多。何大清一邊暗自感慨,一邊邁步走向中院正屋,門口沒有自行車的影子,顯然兒子直接去了後院老太太那裏。
今晚的飯菜就交給兒子負責,何大清得迴家提前點上爐子,否則這麽冷的天氣,晚上沒有煤球爐子取暖的話,還真是能凍壞了人。
何大清還真是羨慕林書記剛剛修建好的九十八號四合院,人家那裏所有的房間裏都通了暖氣,就算是如今寒冬臘月的天氣,在屋裏也隻需要穿一件秋衣就根本感覺不到絲毫的寒意。
何大清吸了一口煙,才有些疲憊地說:“行啊,迴去後你做吧,正好看看你的手藝有沒有長進。”
何雨柱隻是嗯了一聲,也沒有反對,他當然知道最近幾天何大清可是累得夠嗆,需要鹵製那麽多的牛肉,平時還要親自上灶,就連自己這個忙完了自己的事情,過去幫忙的棒小夥兒都感覺有些受不了。
不過何雨柱可沒有絲毫怨言,自己爺倆雖然夠辛苦了,可是人家林書記也沒有忘記自己爺倆,不僅給何大清發的福利和幾個處長相同,就連何雨柱發的東西也和那些科長一樣。
而且剛才蘇文書還額外給了一個布袋,叮囑何雨柱迴家再看,別被其他人看到,現在這個布袋就掛在車把上。
雖然何雨柱心裏充滿了好奇,不過他也明白,這肯定是林書記特意給發的東西,如果讓其他的人發現了,絕對會有人眼紅、嫉妒。
今天何大清父子算是提前下班,平時何大清都是下班時,再檢查一下食堂的安全,同時還要再看看給值班和加班的保衛員準備的晚飯,再叮囑一下值班的廚師和幫廚,直到感覺一切都沒有問題後,何大清父子才會一起迴家。
其實今天整個保衛處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提前下班了,就算是今晚值班和要加班的保衛員,也都開始輪流提前下班迴家一趟,就是把分到手裏的豬肉和牛肉趕緊送迴家去,也好日子家裏人今晚就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肉。
由於是提前下班,因此當何雨柱推著自行車走進了四合院大門口時,那些在軋鋼廠上班的工人根本就沒有迴來。
此時院子裏隻有一些半大孩子不顧寒冷,在嬉戲打鬧、相互追逐。
何雨柱眼尖,早已經瞅見住在前院的三大爺李波濤已經衝著他們父子的方向走了過來,一邊走還一邊張開了嘴。
不等李波濤的話說出口,何雨柱一手扶著剛才抬自行車過院門時、何大清放在車子後座上的大提包,另一隻手扶穩了車把,腳下加速、一溜煙就穿過蓮花門,沒有理會正好奇地看向自己的幾個老娘們兒,向著後院快步走去。
李波濤看到何雨柱已經消失在蓮花門口的背影,苦笑著搖了搖頭,對依舊站在前院的何大清開口道:“老何,你家柱子這是咋了?我也隻是有點兒好奇,往常你們爺倆迴來的都比軋鋼廠的工人還要晚一點兒,今兒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何大清掏出一盒大前門煙,遞給李波濤一支,笑著低聲說道:“我今兒個托那些師兄弟幫忙,好不容易買了點兒肉,家裏小雨水和老太太好些日子沒有吃肉了,如今寒冬臘月、這麽冷的天,咱說啥也得讓老人和孩子多吃幾口肉補補身體呀。”
李波濤在肉聯廠工作,當然不會缺了那點兒油水,就算是現在外麵豬肉供應再緊張,他們這些肉聯廠工作的人,還是有辦法搞得到一些豬肉,更多的是一些豬下水,隻要處理好,那也是一道美味的肉菜。
不過李波濤對於何大清剛才說的話,卻是根本就不信,以他的眼光,放在何雨柱自行車後座上的那個大提包裏,至少得有三四十斤肉,現在外麵豬肉供應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就連他們肉聯廠的領導,也不可能一次給個人批這麽多的肉,據李波濤所知,現在他們廠長對於那些實在推不過去的關係戶,每次最多也就是三兩斤的數量,多了實在是沒有。
不過李波濤也不會去刨根問底,那樣的話就是在得罪人了,而且現在何大清父子搭上了如今居住在九十八號的林書記,說不準以後自己還有求到人家幫忙的時候。
因此李波濤也就揣著明白裝糊塗,跟何大清聊了幾句,兩人就分開各自迴家。
其實今天李波濤還真是有事告訴何大清,那就是中院賈家的賈張氏又迴來了,說是迴來跟自己兒子一家過個團圓年。
何大清對此也沒有放在心上,先不說沒有了易中海在背後撐腰,賈張氏就是一個隻會撒潑打滾耍無賴的潑婦,以前易中海總是以院子裏的事、院子裏解決為借口,自己仗著管事一大爺的身份,一味地偏袒、包庇賈張氏,這也讓賈張氏越發得肆無忌憚。
每次賈張氏惹了事,易中海總是出麵和稀泥,打著團結鄰裏的口號,動不動就是賈家隻有賈東旭一個人工作,一家五口隻有賈東旭一個人有供應糧,賈家實在不容易等冠冕堂皇的借口,給賈張氏想盡辦法開脫,搞得四合院裏的鄰居們是怨聲載道。
如今隨著易中海身敗名裂,易中海的老婆曲秀琴席卷家裏所有的財物遠走他鄉,如今易中海的日子可是很不好過;賈家的兒媳婦兒秦淮茹同樣賢惠的人設崩塌,如今南鑼鼓巷附近的住戶誰不知道她搞破鞋的名聲?
前段時間賈張氏被街道辦事處新上任的王主任,派人押送迴了鄉下老家。
現在賈張氏打著迴來跟兒子過個團圓年的借口又迴到了四合院,何大清當即就下了決心,一旦賈張氏再不老實,就直接通知街道辦事處,再把她趕迴老家。
說實話九十五號四合院裏沒有了賈張氏這個惹事精後,整個院子都平靜了很多。何大清一邊暗自感慨,一邊邁步走向中院正屋,門口沒有自行車的影子,顯然兒子直接去了後院老太太那裏。
今晚的飯菜就交給兒子負責,何大清得迴家提前點上爐子,否則這麽冷的天氣,晚上沒有煤球爐子取暖的話,還真是能凍壞了人。
何大清還真是羨慕林書記剛剛修建好的九十八號四合院,人家那裏所有的房間裏都通了暖氣,就算是如今寒冬臘月的天氣,在屋裏也隻需要穿一件秋衣就根本感覺不到絲毫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