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夾攻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作者:不負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下施耳,號耐庵,今奉誠王之命,出使貴部,拜見郭大帥。”
“施先生免禮,來人,看座。”
揚子縣縣衙正堂,郭洺率領一眾部下,在此接見張士誠的使者施耐庵。
看到這位《水滸傳》的作者,大約六旬年紀,一身儒冠儒服,須發微白,看起來就像那種很有學問的老學究。
郭洺有心想招攬對方,又感覺現在不是時候,隻得先擱下多餘的想法,先談正事道:“不知張九四這次派施先生前來,可是打算率部眾歸順本公子麽?”
施耐庵本是元朝進士,後來被張士誠禮聘為幕僚,心中一直把張士誠當做主公看待,此刻聽到郭洺直唿對方原名,施耐庵的臉色霎時一沉,氣得嘴唇發抖,拂袖道:
“誠王派老夫到這裏,是來同郭大帥商討議和之事的,大帥若無誠意商討,那麽老夫這就告退。”
“放肆!你是個什麽東西,敢這樣同我家公子說話!”
“老東西,當心我宰了你!”
見對方對郭洺竟敢如此無禮,周邊一眾郭家軍將領聞言,紛紛起身拔出刀劍,厲聲喝問。
施耐庵見狀,臉上竟毫無懼色,冷眼望著眾人,冷笑道:“要殺便殺,老夫既然敢做使者,難道還怕死麽?”
郭洺愣了一愣,沒想到這施老頭還有幾分傲骨,看在《水滸傳》的份上,他也不想難為對方,一麵示意眾將坐下,一麵語氣淡淡道:
“施先生,本公子時間寶貴,沒有閑心和你耽擱,那張九四有什麽話讓你轉達,一並說來吧。”
施耐庵哼了一聲,斜眼道:“誠王的意思,願意和郭大帥退兵言和、兩不相犯,不過此事也要先等他把揚州城打下來再說。還有,誠王胞弟張公士德,還有那兩個姓潘的叛將,請郭大帥送還給我們。”
“什麽?張士誠真是這樣說的?”
郭洺聽到這裏,差點沒懷疑自己聽錯了,原本他心裏也打算和張士誠議和,因為眼下他的事業重心,可以說全都放在江南,暫時並不想和張士誠爭奪江北。
但議和也是有條件的,郭洺不可能平白無故就放對方一馬,隻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心裏準備的一堆條件還沒來得及提出,對方居然先說出這樣的話來。
讓自己坐視對方打下揚州,還要放了張士德,還要把兩個叛將送迴去,那自己這連日來打的勝仗,豈不是白打了?
一念至此,他立刻起身,用力拍向桌案,怒氣衝衝道:
“迴去告訴張九四,他說的這些我一條也不會同意,讓他和他手底下的嘍囉們,洗幹淨脖子等著,明日我會在揚州城下,與他決戰!”
“好!說得好!公子威武!!”
見自家公子如此硬氣,周邊一眾將領紛紛喝彩。
連日來的大勝,讓眾人士氣高漲,都想繼續建功立業,順便也在打完勝仗後,替自己分一份戰利品。
…
“迴稟誠王,老朽實在慚愧,未能說服那郭天敘同意議和。”
“先生起來吧,這不是你的錯。嘖,看來姓郭的,這迴是真打算和我死磕到底了。”
揚州城外,張部大營。
聽罷施耐庵的稟報,張士誠把頭搖了搖,心中隱隱有些後悔,自己的態度太過強勢了些。
其實仗打到這個份上,他這邊已稱得上是強弩之末了,士卒疲敝,無心戰鬥不說,就連後方糧草的糧草供應,也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
可是就這樣灰溜溜的退兵,他又實在不甘心。
什麽好處也沒撈到就走,那自己這次費盡周折,帶著幾十萬人馬從高郵來揚州一趟,是幹什麽來了?
正因此故,他先前才會做出,讓施耐庵向郭洺索要弟弟張士德,以及潘元紹、潘元明兩個叛徒的舉動來。
悠悠歎了口氣,張士誠心中正愁悶不已,忽見手下大將卞元亨,從帳外走進來,抱了抱拳,滿臉喜色道:“王爺,大喜,大喜啊!”
“大喜?什麽大喜?”張士誠聞言,有些奇怪。眼下自己內憂外患不斷,哪裏會有什麽喜事。
卞元亨笑著道:“探子來報,這幾日揚州城內發生饑荒,韃子將領張明鑒、董摶霄,達識帖睦邇等人,為了搶奪僅有的糧草,發生火並,打得不可開交!”
“嗬,這算什麽喜事。”張士誠苦笑一聲道:“此事若是早幾日發生,本王還有機會騰出手,一口氣把揚州城拿下,可如今郭賊的兵馬,就在咱們附近……”
“王爺,先聽末將把話說完。”卞元亨繼續道:“那董摶霄和達識帖睦邇,打不過張明鑒,已帶著麾下兵馬從城裏逃了出來,打算歸順我等。”
“哦,竟有此事?”張士誠聽到這裏,趕忙追問道:“他們帶來多少兵馬出來?”
對方笑著道:“末將略略清點過,大約五萬人是有的。”
“五萬,不少了,加上本王本部二十三萬兵馬,也就是二十八萬兵馬。”
張士誠撫了撫唇髭,喃喃自語了一陣,連日來陰霾遍布的心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了許多,“本王倒要看看,那姓郭的有什麽本事,敢和本王硬碰硬!”
對方在說這話的時候,顯然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先前自己的弟弟張士德,帶著十萬兵馬到六合城,不過短短幾天工夫便被打敗了,如今自己二十八萬人,真的能打得過對方?
…
“嘶……這兩個韃子,真是四九年入國軍,毫無眼力見了。”
董摶霄和達識帖睦邇投降張士誠的事,很快也傳到了揚子縣郭洺的耳中。
郭洺對此倒並沒有太在意,他知道自己最後肯定能獲勝,隻不過,對麵畢竟有二十八萬人馬,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硬拚的話,也不知自己麾下這十萬弟兄,要付出多少傷亡。
出於這層考慮,他決定緩一緩,暫時先不向張士誠發動進攻,隨後親自提筆寫下一封信,命人北上,送交給盤踞在安豐路壽春、濠州一帶的朱元璋。
命對方即刻揮師東進,沿著淮安路盱眙、天長等地,從背後進攻張士誠在江北的地盤。
“嘖,老朱啊,老朱。本公子對你算夠意思了,你若是識相的話,最好別讓本公子失望。”
“施先生免禮,來人,看座。”
揚子縣縣衙正堂,郭洺率領一眾部下,在此接見張士誠的使者施耐庵。
看到這位《水滸傳》的作者,大約六旬年紀,一身儒冠儒服,須發微白,看起來就像那種很有學問的老學究。
郭洺有心想招攬對方,又感覺現在不是時候,隻得先擱下多餘的想法,先談正事道:“不知張九四這次派施先生前來,可是打算率部眾歸順本公子麽?”
施耐庵本是元朝進士,後來被張士誠禮聘為幕僚,心中一直把張士誠當做主公看待,此刻聽到郭洺直唿對方原名,施耐庵的臉色霎時一沉,氣得嘴唇發抖,拂袖道:
“誠王派老夫到這裏,是來同郭大帥商討議和之事的,大帥若無誠意商討,那麽老夫這就告退。”
“放肆!你是個什麽東西,敢這樣同我家公子說話!”
“老東西,當心我宰了你!”
見對方對郭洺竟敢如此無禮,周邊一眾郭家軍將領聞言,紛紛起身拔出刀劍,厲聲喝問。
施耐庵見狀,臉上竟毫無懼色,冷眼望著眾人,冷笑道:“要殺便殺,老夫既然敢做使者,難道還怕死麽?”
郭洺愣了一愣,沒想到這施老頭還有幾分傲骨,看在《水滸傳》的份上,他也不想難為對方,一麵示意眾將坐下,一麵語氣淡淡道:
“施先生,本公子時間寶貴,沒有閑心和你耽擱,那張九四有什麽話讓你轉達,一並說來吧。”
施耐庵哼了一聲,斜眼道:“誠王的意思,願意和郭大帥退兵言和、兩不相犯,不過此事也要先等他把揚州城打下來再說。還有,誠王胞弟張公士德,還有那兩個姓潘的叛將,請郭大帥送還給我們。”
“什麽?張士誠真是這樣說的?”
郭洺聽到這裏,差點沒懷疑自己聽錯了,原本他心裏也打算和張士誠議和,因為眼下他的事業重心,可以說全都放在江南,暫時並不想和張士誠爭奪江北。
但議和也是有條件的,郭洺不可能平白無故就放對方一馬,隻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心裏準備的一堆條件還沒來得及提出,對方居然先說出這樣的話來。
讓自己坐視對方打下揚州,還要放了張士德,還要把兩個叛將送迴去,那自己這連日來打的勝仗,豈不是白打了?
一念至此,他立刻起身,用力拍向桌案,怒氣衝衝道:
“迴去告訴張九四,他說的這些我一條也不會同意,讓他和他手底下的嘍囉們,洗幹淨脖子等著,明日我會在揚州城下,與他決戰!”
“好!說得好!公子威武!!”
見自家公子如此硬氣,周邊一眾將領紛紛喝彩。
連日來的大勝,讓眾人士氣高漲,都想繼續建功立業,順便也在打完勝仗後,替自己分一份戰利品。
…
“迴稟誠王,老朽實在慚愧,未能說服那郭天敘同意議和。”
“先生起來吧,這不是你的錯。嘖,看來姓郭的,這迴是真打算和我死磕到底了。”
揚州城外,張部大營。
聽罷施耐庵的稟報,張士誠把頭搖了搖,心中隱隱有些後悔,自己的態度太過強勢了些。
其實仗打到這個份上,他這邊已稱得上是強弩之末了,士卒疲敝,無心戰鬥不說,就連後方糧草的糧草供應,也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
可是就這樣灰溜溜的退兵,他又實在不甘心。
什麽好處也沒撈到就走,那自己這次費盡周折,帶著幾十萬人馬從高郵來揚州一趟,是幹什麽來了?
正因此故,他先前才會做出,讓施耐庵向郭洺索要弟弟張士德,以及潘元紹、潘元明兩個叛徒的舉動來。
悠悠歎了口氣,張士誠心中正愁悶不已,忽見手下大將卞元亨,從帳外走進來,抱了抱拳,滿臉喜色道:“王爺,大喜,大喜啊!”
“大喜?什麽大喜?”張士誠聞言,有些奇怪。眼下自己內憂外患不斷,哪裏會有什麽喜事。
卞元亨笑著道:“探子來報,這幾日揚州城內發生饑荒,韃子將領張明鑒、董摶霄,達識帖睦邇等人,為了搶奪僅有的糧草,發生火並,打得不可開交!”
“嗬,這算什麽喜事。”張士誠苦笑一聲道:“此事若是早幾日發生,本王還有機會騰出手,一口氣把揚州城拿下,可如今郭賊的兵馬,就在咱們附近……”
“王爺,先聽末將把話說完。”卞元亨繼續道:“那董摶霄和達識帖睦邇,打不過張明鑒,已帶著麾下兵馬從城裏逃了出來,打算歸順我等。”
“哦,竟有此事?”張士誠聽到這裏,趕忙追問道:“他們帶來多少兵馬出來?”
對方笑著道:“末將略略清點過,大約五萬人是有的。”
“五萬,不少了,加上本王本部二十三萬兵馬,也就是二十八萬兵馬。”
張士誠撫了撫唇髭,喃喃自語了一陣,連日來陰霾遍布的心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了許多,“本王倒要看看,那姓郭的有什麽本事,敢和本王硬碰硬!”
對方在說這話的時候,顯然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先前自己的弟弟張士德,帶著十萬兵馬到六合城,不過短短幾天工夫便被打敗了,如今自己二十八萬人,真的能打得過對方?
…
“嘶……這兩個韃子,真是四九年入國軍,毫無眼力見了。”
董摶霄和達識帖睦邇投降張士誠的事,很快也傳到了揚子縣郭洺的耳中。
郭洺對此倒並沒有太在意,他知道自己最後肯定能獲勝,隻不過,對麵畢竟有二十八萬人馬,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硬拚的話,也不知自己麾下這十萬弟兄,要付出多少傷亡。
出於這層考慮,他決定緩一緩,暫時先不向張士誠發動進攻,隨後親自提筆寫下一封信,命人北上,送交給盤踞在安豐路壽春、濠州一帶的朱元璋。
命對方即刻揮師東進,沿著淮安路盱眙、天長等地,從背後進攻張士誠在江北的地盤。
“嘖,老朱啊,老朱。本公子對你算夠意思了,你若是識相的話,最好別讓本公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