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不相信嗎?”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等大的眼睛,笑著說道:“我們大明的皇室宗親隻會越來越多,而天下的土地和財富是有限的,一直這樣供養下去,我們大明遲早都要完蛋,遲早都會供應不起的。”
“不,父皇相信!”
弘治皇帝搖搖頭說道:“父皇隻是一直都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我大明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將來恐怕就真的像照兒你所說的一樣,縱然將天下的稅收都用來供養宗室都是遠遠不夠的。”
“可是又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弘治皇帝苦思冥想,愁眉苦臉起來。
“父皇,漢朝的推恩令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朱厚照無語的撇撇嘴,抄作業都不會嗎?
漢朝老劉家這一方麵就做的很不錯,推恩令之下,到了劉備的時候都已經開始織草鞋賣了,和普通的老百姓也沒有什麽樣子了。
這樣好嗎?
當然好了。
對國家有好處,對這些老劉家的子子孫孫也是有好處的。
自食其力,漢朝滅亡的時候老劉家的子孫受牽連的很少,但曆史上明朝滅亡的時候,明朝的這些王爺們基本上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大明朝養豬一樣的養了這些王爺,也是將這些王爺給養廢了,養成了社會的蛀蟲,養成了大明的吸血鬼,當大明這個公司倒下的時候,這些蛀蟲、吸血鬼自然也是難逃一死的。
“推恩令?”
“推恩令下這皇室宗親也太過於寒酸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連連搖頭道。
想想織鞋販履的劉備,想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漢朝劉氏子孫,弘治皇帝實在是不敢想象,如果大明朝的這些朱姓子孫也變成這樣的話,自己到了地下的時候,朱元璋會不會將自己給打死。
“父皇,那就沒辦法了。”
“還是迴到剛剛話題吧,商稅肯定是要收的。”
“因為經商也好、還是辦工廠也罷,都是非常賺錢的,而農業其實是賺不到什麽錢的,這商稅不征收的話肯定不行。”
“一方麵是會放任商人肆意的膨脹,像我們大明的鹽商,現在都已經自上而下打通了一切,縱然是父皇你想要改革鹽政恐怕也是會遭到上下無數大臣的強烈反對。”
“還有為什麽大臣們會反對開海,還不是因為禁海之後他們可以壟斷對外貿易的巨額利潤,讓這些海商迅速的膨脹起來。”
“開征商稅就可以將其中的暴利收歸到朝廷手中,朝廷有了錢就可以為百姓做一些真正的實事,比如用水泥修通連接大明各省的主要官道來,重新修築長城、邊關、鞏固邊防,修築河堤、水庫等等。”
“有錢了也可以打造一支強軍來外禦強敵、掃蕩倭寇、海盜,對內也是可以清剿各地多如牛毛的盜匪、平定西南土司叛亂等等。”
“沒錢是什麽都做不了!”
“另外一個方麵可以平衡我大明各地之間的差異,防止一些富裕地方變得尾大不掉,也可以讓一些貧窮的地方獲得更多的資源,發展更加均衡。”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對大明經濟的掌控,隻有朝廷手中有權、有錢了才能夠更好的掌控整個大明的經濟以及發展的方向。”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因為沒錢什麽事情都做不成,最終的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大明不斷的滑坡,滑向滅亡的深淵。”
朱厚照算是無語了,指望弘治晃動辦成此事是沒希望了,還是要等自己來。
等自己當皇帝了,到時候要將老朱家的王爺全部弄到海外去,讓他們建殖民地也好,去建藩國也罷,總之就是不能讓他們繼續在大明朝寄生吸血了,要讓他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至於現在嘛,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弘治皇帝是打算扮黑臉了,既然如此,那就讓弘治皇帝先把黑臉給扮好了。
這稅收的事情,不敢如何,先在弘治朝這裏提出來,確定下來,至於收不收得到這不重要,等過兩年自己當皇帝了,到時候,自己有的是辦法來收稅。
“嗯!”
“這商稅確實是要收,隻是恐怕到時候反對的奏疏又會如同雪花一般的飛來。”
弘治皇帝鄭重的點點頭,接著又憂愁的說道。
其實也是有大臣提出過開征商稅的事情。
像兵部尚書馬文升就幾次提出過開征商稅的事情。
國庫空虛無法鞏固邊防,隻能夠任由韃子肆無忌憚,年年南下扣關劫掠,他提出開征商稅,充實國庫,鞏固邊防的策略。
結果毫無意外的遭到了朝中諸多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馬文升甚至於還被彈劾,以至於差點都要辭官迴家了。
從此以後他也是不再提開征商稅的事情了,因為不僅僅群臣反對,弘治皇帝也不支持,所以馬文升根本就沒必要累死累活的去弄這個什麽商稅的事情。
“父皇,還是那句話,大臣隻不過是我們治理國家的工具,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對整個大明負責,是真正有利於整個大明百姓,唯有如此,我們大明的江山才能夠千秋萬代。”
“當有一天,我們背離了這個的時候,我們大明就會和以往的曆朝曆代一樣,最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朱厚照對弘治皇帝算是沒有什麽太多的期待了,性質太軟弱了,也沒有什麽主見的皇帝,所以最終還是要看自己,現在隻能夠給弘治皇帝洗洗腦,讓他給自己以後的道路給掃清楚一些障礙來。
“照兒說的對,我們做事隻需要對得起這大明的億萬黎民百姓!”
弘治皇帝很是欣慰的看著朱厚照,很欣慰太子能夠明白百姓的重要性。
“父皇,我大明時至今日,已經有一百多年,弊病叢生,如果隻是一直延續以前的一切,將來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越來越龐大的皇室宗親,遲早都會拖垮我大明的財政;已經完全糜爛的軍戶製度,徹底的失去了軍隊的作用,完全無法起到保家衛國的作用;還有朝中完全是文官們的一言堂,武將勳貴毫無存在感,朝廷的大政方針全部都是文官說了算,一條腿是走不長的,文武並重才能夠真正的富國強兵。”
“貧窮無比的百姓和越來越賦予、迅速膨脹的鹽商、海商、晉商、徽商,還有土地越來越多又不用交稅、納稅的士紳,我大明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到時候就是全麵的腐爛,全麵的崩潰!”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難道弘治皇帝願意和自己單獨的聊一聊大明的事情,自己也是將後世所看到的關於明朝滅亡的一些原因給說了出來。
大明之亡,亡於稅收的崩潰,朝廷征收不到銀子和錢糧,什麽事情都做不出。
大明之亡,亡於黨爭,文官集團的膨脹最終走上了曆史的老路,內部分化,內鬥內行、毫無底線、不折手段、不顧一切,外都外行、毫無進取之心。
大明之亡,亡於土地兼並,士紳集團的膨脹,侵占天下土地,又不用交稅,大明豈能不亡?
大明之亡,亡於大明朝的養豬政策,越來越龐大的皇室宗親猶如一隻巨大的吸血蟲,吸食了大明的血液,一個個變得無比肥碩,最終也難逃滅亡的命運。
這天下之財最終還是歸於天下人,任何人也不過是財富的守財奴罷了。
內憂外患的大明朝,現在還是可以救一救的,真要是到了明末的時候,縱然是穿越者恐怕也是迴天無力的。
聽到朱厚照的話,弘治皇帝震耳發聵,整個人都重重的坐在椅子上,腦海中不斷的迴蕩著朱厚照的話。
弘治皇帝自己還從來都沒有認認真真的去思考過這些問題。
一直以來他奉行的治國之道是勤儉節約!
首重一個勤字,每天不是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又或者是批閱奏疏,看起來似乎很忙、忙的團團結,都沒有一點空閑的時間。
但事實上他的忙都是瞎忙。
這會需要天天開嗎?
說實話,這個早朝早已經流於形式,根本就沒必要天天開,三五天開一次就差不多了,更何況還有晚朝什麽的。
最重要的還是小會議,和重要的大臣商量重要的大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奏疏,這書桌上的奏疏又有幾件是真正將國家大事的?
超過三分之一的奏疏是向弘治皇帝請安的,超過的一半的奏疏是大臣為了刷存在感,為了賣弄自己才華學識而寫的,又長又臭,浪費時間。
弘治皇帝每天都很忙,但卻是沒有忙到關鍵點上麵去。
對於一個帝國的掌舵者來說,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思索整個帝國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貫徹下去,去真正的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每天忙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真正的了解大明朝的真實情況,思索大明朝的未來。
現在朱厚照點醒了弘治皇帝,讓他看清楚大明的現狀,看到大明的未來,他整個人一下子就待住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等大的眼睛,笑著說道:“我們大明的皇室宗親隻會越來越多,而天下的土地和財富是有限的,一直這樣供養下去,我們大明遲早都要完蛋,遲早都會供應不起的。”
“不,父皇相信!”
弘治皇帝搖搖頭說道:“父皇隻是一直都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我大明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將來恐怕就真的像照兒你所說的一樣,縱然將天下的稅收都用來供養宗室都是遠遠不夠的。”
“可是又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弘治皇帝苦思冥想,愁眉苦臉起來。
“父皇,漢朝的推恩令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朱厚照無語的撇撇嘴,抄作業都不會嗎?
漢朝老劉家這一方麵就做的很不錯,推恩令之下,到了劉備的時候都已經開始織草鞋賣了,和普通的老百姓也沒有什麽樣子了。
這樣好嗎?
當然好了。
對國家有好處,對這些老劉家的子子孫孫也是有好處的。
自食其力,漢朝滅亡的時候老劉家的子孫受牽連的很少,但曆史上明朝滅亡的時候,明朝的這些王爺們基本上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大明朝養豬一樣的養了這些王爺,也是將這些王爺給養廢了,養成了社會的蛀蟲,養成了大明的吸血鬼,當大明這個公司倒下的時候,這些蛀蟲、吸血鬼自然也是難逃一死的。
“推恩令?”
“推恩令下這皇室宗親也太過於寒酸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連連搖頭道。
想想織鞋販履的劉備,想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漢朝劉氏子孫,弘治皇帝實在是不敢想象,如果大明朝的這些朱姓子孫也變成這樣的話,自己到了地下的時候,朱元璋會不會將自己給打死。
“父皇,那就沒辦法了。”
“還是迴到剛剛話題吧,商稅肯定是要收的。”
“因為經商也好、還是辦工廠也罷,都是非常賺錢的,而農業其實是賺不到什麽錢的,這商稅不征收的話肯定不行。”
“一方麵是會放任商人肆意的膨脹,像我們大明的鹽商,現在都已經自上而下打通了一切,縱然是父皇你想要改革鹽政恐怕也是會遭到上下無數大臣的強烈反對。”
“還有為什麽大臣們會反對開海,還不是因為禁海之後他們可以壟斷對外貿易的巨額利潤,讓這些海商迅速的膨脹起來。”
“開征商稅就可以將其中的暴利收歸到朝廷手中,朝廷有了錢就可以為百姓做一些真正的實事,比如用水泥修通連接大明各省的主要官道來,重新修築長城、邊關、鞏固邊防,修築河堤、水庫等等。”
“有錢了也可以打造一支強軍來外禦強敵、掃蕩倭寇、海盜,對內也是可以清剿各地多如牛毛的盜匪、平定西南土司叛亂等等。”
“沒錢是什麽都做不了!”
“另外一個方麵可以平衡我大明各地之間的差異,防止一些富裕地方變得尾大不掉,也可以讓一些貧窮的地方獲得更多的資源,發展更加均衡。”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對大明經濟的掌控,隻有朝廷手中有權、有錢了才能夠更好的掌控整個大明的經濟以及發展的方向。”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因為沒錢什麽事情都做不成,最終的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大明不斷的滑坡,滑向滅亡的深淵。”
朱厚照算是無語了,指望弘治晃動辦成此事是沒希望了,還是要等自己來。
等自己當皇帝了,到時候要將老朱家的王爺全部弄到海外去,讓他們建殖民地也好,去建藩國也罷,總之就是不能讓他們繼續在大明朝寄生吸血了,要讓他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至於現在嘛,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弘治皇帝是打算扮黑臉了,既然如此,那就讓弘治皇帝先把黑臉給扮好了。
這稅收的事情,不敢如何,先在弘治朝這裏提出來,確定下來,至於收不收得到這不重要,等過兩年自己當皇帝了,到時候,自己有的是辦法來收稅。
“嗯!”
“這商稅確實是要收,隻是恐怕到時候反對的奏疏又會如同雪花一般的飛來。”
弘治皇帝鄭重的點點頭,接著又憂愁的說道。
其實也是有大臣提出過開征商稅的事情。
像兵部尚書馬文升就幾次提出過開征商稅的事情。
國庫空虛無法鞏固邊防,隻能夠任由韃子肆無忌憚,年年南下扣關劫掠,他提出開征商稅,充實國庫,鞏固邊防的策略。
結果毫無意外的遭到了朝中諸多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馬文升甚至於還被彈劾,以至於差點都要辭官迴家了。
從此以後他也是不再提開征商稅的事情了,因為不僅僅群臣反對,弘治皇帝也不支持,所以馬文升根本就沒必要累死累活的去弄這個什麽商稅的事情。
“父皇,還是那句話,大臣隻不過是我們治理國家的工具,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對整個大明負責,是真正有利於整個大明百姓,唯有如此,我們大明的江山才能夠千秋萬代。”
“當有一天,我們背離了這個的時候,我們大明就會和以往的曆朝曆代一樣,最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朱厚照對弘治皇帝算是沒有什麽太多的期待了,性質太軟弱了,也沒有什麽主見的皇帝,所以最終還是要看自己,現在隻能夠給弘治皇帝洗洗腦,讓他給自己以後的道路給掃清楚一些障礙來。
“照兒說的對,我們做事隻需要對得起這大明的億萬黎民百姓!”
弘治皇帝很是欣慰的看著朱厚照,很欣慰太子能夠明白百姓的重要性。
“父皇,我大明時至今日,已經有一百多年,弊病叢生,如果隻是一直延續以前的一切,將來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越來越龐大的皇室宗親,遲早都會拖垮我大明的財政;已經完全糜爛的軍戶製度,徹底的失去了軍隊的作用,完全無法起到保家衛國的作用;還有朝中完全是文官們的一言堂,武將勳貴毫無存在感,朝廷的大政方針全部都是文官說了算,一條腿是走不長的,文武並重才能夠真正的富國強兵。”
“貧窮無比的百姓和越來越賦予、迅速膨脹的鹽商、海商、晉商、徽商,還有土地越來越多又不用交稅、納稅的士紳,我大明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到時候就是全麵的腐爛,全麵的崩潰!”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難道弘治皇帝願意和自己單獨的聊一聊大明的事情,自己也是將後世所看到的關於明朝滅亡的一些原因給說了出來。
大明之亡,亡於稅收的崩潰,朝廷征收不到銀子和錢糧,什麽事情都做不出。
大明之亡,亡於黨爭,文官集團的膨脹最終走上了曆史的老路,內部分化,內鬥內行、毫無底線、不折手段、不顧一切,外都外行、毫無進取之心。
大明之亡,亡於土地兼並,士紳集團的膨脹,侵占天下土地,又不用交稅,大明豈能不亡?
大明之亡,亡於大明朝的養豬政策,越來越龐大的皇室宗親猶如一隻巨大的吸血蟲,吸食了大明的血液,一個個變得無比肥碩,最終也難逃滅亡的命運。
這天下之財最終還是歸於天下人,任何人也不過是財富的守財奴罷了。
內憂外患的大明朝,現在還是可以救一救的,真要是到了明末的時候,縱然是穿越者恐怕也是迴天無力的。
聽到朱厚照的話,弘治皇帝震耳發聵,整個人都重重的坐在椅子上,腦海中不斷的迴蕩著朱厚照的話。
弘治皇帝自己還從來都沒有認認真真的去思考過這些問題。
一直以來他奉行的治國之道是勤儉節約!
首重一個勤字,每天不是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又或者是批閱奏疏,看起來似乎很忙、忙的團團結,都沒有一點空閑的時間。
但事實上他的忙都是瞎忙。
這會需要天天開嗎?
說實話,這個早朝早已經流於形式,根本就沒必要天天開,三五天開一次就差不多了,更何況還有晚朝什麽的。
最重要的還是小會議,和重要的大臣商量重要的大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奏疏,這書桌上的奏疏又有幾件是真正將國家大事的?
超過三分之一的奏疏是向弘治皇帝請安的,超過的一半的奏疏是大臣為了刷存在感,為了賣弄自己才華學識而寫的,又長又臭,浪費時間。
弘治皇帝每天都很忙,但卻是沒有忙到關鍵點上麵去。
對於一個帝國的掌舵者來說,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思索整個帝國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貫徹下去,去真正的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每天忙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真正的了解大明朝的真實情況,思索大明朝的未來。
現在朱厚照點醒了弘治皇帝,讓他看清楚大明的現狀,看到大明的未來,他整個人一下子就待住了,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