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相信a股的話,科創板絕對是最耀眼的仔
當年創業板,2009年10月30日開板,而指數在2010年6月1日出現,2012年12月4日才見底,總共花了3年零1個月。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新上市的公司滿一年小非解禁,滿三年大非解禁,這個時候籌碼才趨於穩定。迴看曆史個股也大致如此,新股平均花三年以上的時間尋底(當然極少數優質公司不計此列)。
這一次科創板2019年7月22日開板,指數000688在2020年1月2日開始計算,2023年7月下旬滿三年,首批上市公司大非解禁實現全流通,至今已4年零4個月,曾在10月23日創出過最低點836點,為何遲遲沒有啟動?
一、門檻的問題,50萬元開戶,將90%左右的中小投資者排除在外了,最新至11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科創板開戶數已達940萬戶,當然不排除這裏麵大部份隻是開了戶但並沒持倉科創板,不過,將來一旦行情來了,隻是調倉的動作而已,這個開戶數從絕對值而言,已經足夠。
二、市場低迷的問題,這三年a股的表現有目共睹,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抑製了科創板的啟動。
但是,積極的方麵也不少:一、今年以來各類etf大行其道,中小投資者借道介入科創板,目前科創50的etf加起來已達1500億元,這有效的解決的門檻的問題。
二、行業集中度高,芯片產業鏈占了科創50總市值約60%,可以說科創板實際上是芯片板,而這正是我國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朝陽的產業,處於發展初期,從零到一的突破階段。
三、從各個公司的主力控盤度分析,約一半的公司在扣除大小非的因素後,實際流通盤人均持有超百萬元,其中的個股僅正規軍持倉即占流通盤的40%至70%,屬於全控了。同時約90%的個股均有莊,市場整體控盤度遠遠高於當年創業板啟動之前的水平,可以說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四、關於量能,過去的一年科創板成交一直在穩定的持續放大,在幾個重要指數裏是唯一放量的,個人估算,當它的成交占到整個市場的10%時就可以啟動(目前7%),也就是說在現有的基礎上尚需再放量40%;
可以這麽說,如果相信a股還有牛市的話,科創板絕對是最耀眼的那個仔。從控盤度推算,累計漲幅應會超過2015年的創業板,而我更看好其中的芯片行業,整體的芯片行業。
關於芯片行業,這個行業產業鏈很長,發展初期誰也無法預期哪個公司將來跑得更快,哪個公司會迅速消亡,風險與機會同在,唯一可以判斷的是,行業整體將迅猛發展,國產替代勢不可擋。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包行業多個公司,但是我並不看好傳統公司的轉型,即主板的芯片公司。道理很簡單,新興產業新的公司,大比例投入研發不成功則成仁。而傳統公司的轉型過程中,都看一步走一步,很難有質的突破。
當年創業板,2009年10月30日開板,而指數在2010年6月1日出現,2012年12月4日才見底,總共花了3年零1個月。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新上市的公司滿一年小非解禁,滿三年大非解禁,這個時候籌碼才趨於穩定。迴看曆史個股也大致如此,新股平均花三年以上的時間尋底(當然極少數優質公司不計此列)。
這一次科創板2019年7月22日開板,指數000688在2020年1月2日開始計算,2023年7月下旬滿三年,首批上市公司大非解禁實現全流通,至今已4年零4個月,曾在10月23日創出過最低點836點,為何遲遲沒有啟動?
一、門檻的問題,50萬元開戶,將90%左右的中小投資者排除在外了,最新至11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科創板開戶數已達940萬戶,當然不排除這裏麵大部份隻是開了戶但並沒持倉科創板,不過,將來一旦行情來了,隻是調倉的動作而已,這個開戶數從絕對值而言,已經足夠。
二、市場低迷的問題,這三年a股的表現有目共睹,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抑製了科創板的啟動。
但是,積極的方麵也不少:一、今年以來各類etf大行其道,中小投資者借道介入科創板,目前科創50的etf加起來已達1500億元,這有效的解決的門檻的問題。
二、行業集中度高,芯片產業鏈占了科創50總市值約60%,可以說科創板實際上是芯片板,而這正是我國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朝陽的產業,處於發展初期,從零到一的突破階段。
三、從各個公司的主力控盤度分析,約一半的公司在扣除大小非的因素後,實際流通盤人均持有超百萬元,其中的個股僅正規軍持倉即占流通盤的40%至70%,屬於全控了。同時約90%的個股均有莊,市場整體控盤度遠遠高於當年創業板啟動之前的水平,可以說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四、關於量能,過去的一年科創板成交一直在穩定的持續放大,在幾個重要指數裏是唯一放量的,個人估算,當它的成交占到整個市場的10%時就可以啟動(目前7%),也就是說在現有的基礎上尚需再放量40%;
可以這麽說,如果相信a股還有牛市的話,科創板絕對是最耀眼的那個仔。從控盤度推算,累計漲幅應會超過2015年的創業板,而我更看好其中的芯片行業,整體的芯片行業。
關於芯片行業,這個行業產業鏈很長,發展初期誰也無法預期哪個公司將來跑得更快,哪個公司會迅速消亡,風險與機會同在,唯一可以判斷的是,行業整體將迅猛發展,國產替代勢不可擋。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包行業多個公司,但是我並不看好傳統公司的轉型,即主板的芯片公司。道理很簡單,新興產業新的公司,大比例投入研發不成功則成仁。而傳統公司的轉型過程中,都看一步走一步,很難有質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