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以南的遵化至薊州一線,屬於薊遼總理劉策的防區,關內防守疏虞,劉策負有直接責任是無可置疑的。袁崇煥的重點是治兵關外,但他畢竟負有督師薊遼的重任,從廣義上講,整個順天府都住薊州鎮的防務轄區之內,他當然是責無旁貸的。於是立即派遣總兵趙率教前往救援。趙率教是由薊鎮總兵凋任山海關總兵的,雖然熟悉薊鎮情況,但創促應戰,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城下激戰中陣亡,全軍覆沒,形勢頓趨嚴峻。


    十一月初五日,袁崇煥親自率領副總兵張弘謨、參將張存仁、遊擊於永綬、張外嘉、曹文詔等,進關增援。次日又凋參將鄭一麟、王承胤、遊擊劉應國及總兵祖大壽接應。他隨即部署:以總兵朱梅、副總兵徐敷奏鎮守山海關,參將楊春鎮守永平,遊擊滿庫鎮守建昌,參將鄒宗武鎮守豐潤,遊擊蔡裕鎮守玉田,昌平總兵尤世威還鎮,守護皇陵,宣府總兵侯世祿鎮守三河,保定總兵曹鳴雷與遼東總兵祖人壽鎮守薊州,袁崇煥自己居中應援。臨危受命的兵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孫承宗,是老資格的軍事家,對袁崇煥過分收縮於京都外圍的消極防禦部署,有不同看法,他贊同防守薊州、順義、三河一線,而不贊同退守昌平、通州一線。


    這是一個錯著。另一個錯著是,當他偵察得知敵兵已經越過薊州向西進發時,居然率兵跟躡。理應搶前阻擊,而非跟躡。於是乎,敵兵接連攻陷京城東麵屏障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袁崇煥一錯再錯,十一月十五日趕到河西務,不顧將領反對,率部前往北京,於次日晚抵達廣渠門外。這一決策,鑄成大錯。本來應該把來犯之敵阻擋在薊州至通州一線,展開決戰,以確保京城安全。現在捨棄上策,先是跟躡,後義退保京城,無異於縱敵深入,把戰火引到京城外圍。此舉引起了住在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貴的極度不滿,紛紛向朝廷告狀:袁崇煥名為入援,卻聽任敵騎劫掠焚燒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貴園亭莊舍被敵騎蹂躪殆盡。


    朝廷上下這種不信任氣氛,被後金(消)方麵巧妙利用。皇太極兵臨北京城下後,巧施離間計,散布謠言說與袁崇煥有密約在先,故意引滿洲鐵騎進入內地。這一密謀頗類似《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盜書,伎倆並不高明,策劃者是後金章京範文程。據《東華錄》與《清史稿》的記載,皇太極在廣渠門戰敗後,囑咐副將高鴻中與參將鮑承先,故意在俘虜的明朝太監楊某麵前低聲耳語:“今日撤兵,乃上(按:指皇太極)計也。頃見上單騎向敵,有二人來見上,語良久,乃去,意袁巡撫(按:指袁崇煥)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楊太監佯臥竊聽,默記在心。第二天皇太極故意把楊太監放歸,情報就傳到崇禎皇帝那裏。皇太極的這一招,在“都人競謂崇煥召敵”的氣氛中,是極易奏效的。文震孟在他的《文文肅公日記》中,隱約流露了些許端倪:“(十一月)十八日,聞袁督師至城下。義雲是奴酋奸細偽為袁者,憂惶殊甚。十九日,至朝中,洶洶而已。”趙吉士《寄園寄所寄》所說更為具體:“時督師袁崇煥握重兵壁城平,疑其有外心。”兵部尚書特地招募名叫沈文學的人進入袁營探聽虛實,沈對袁說:“天子新踐祚,即不次擢公,可謂公知己,同知公必不忍負朝廷。但公列營城外而不入朝,天下何從識公忠誠哉?……且公枉殺毛文龍,人已疑公,方冀公立功自贖,稍不盡節,天下爭臠公,可不畏歟!”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其一是當時朝廷上下“疑其有外心”;其二是將來的下場很可能是“天下爭臠公”。不幸而被他言中。


    十二月二十三日,崇禎皇帝在平台召見袁崇煥、滿桂、祖人壽、黑雲龍等將領,以及新任兵部尚書申用懋。這時他可能已經獲悉太監楊某的情報,但為了穩定軍心,驅逐來犯之敵,對於袁崇煥極力誇張敵軍不可抵擋的說法,拒不表態,隻是對袁崇煥等人加以慰勞,把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下來袁崇煥披上。皇帝其實對袁崇煥已有戒備之心,隻是隱而未顯而已。


    以後幾天,北京外圍局勢趨於平靜。崇禎皇帝作了一係列布置,把京城與皇城的警衛置於自己的直接控製之下。十二月初一日,他在平台再次召見袁崇煥,名以上是討論軍餉事宜,實際上是宣布將他逮捕入獄。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僅令袁崇煥大驚失色,也令同時應召的將領們出乎意料。崇禎皇帝直截了當地責問袁崇煥殺毛文龍、導致敵兵犯闕以及射傷滿桂三件事情。這含沙射影的背景便是所謂“密約”。袁崇煥其實並沒有和皇太極訂立什麽“密約”,對於皇上的簡單問話,竟一時語塞,無言以對。皇帝以為他默認了,不由分說地厲聲下令:“著錦衣衛拿擲殿下!”錦衣衛校尉們一擁而上,把袁的朝服脫去,扭押到西長安門外的錦衣衛大堂,發鎮撫司監候。


    對於皇帝突如其來的這一重大舉措,內閣輔臣們極力勸諫:臨敵易將,兵家所忌。皇帝迴答說:勢已至此,不得不然。看得山來,他是有不得已苦衷的,又不能把關於“密約”的傳言公然攤到桌麵上,所以當他與督師人學士孫承宗談及此次處分袁崇煥時,隻是追究袁作為督師的失職,絲毫未涉及其他因素:“朕以東事付袁崇煥,乃胡騎狂逞,崇煥身任督師,不先行偵防,致敵深入內地。雖兼程赴援,義鉗製將士,坐視淫掠,功罪難掩,暫解任聽勘。”理由固然冠冕堂皇,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文震孟在他的日記中寫到獲悉此事的感想反映了廷臣的憂慮:“十二月一日……忽闖上召袁崇煥督師,滿桂黑雲龍祖大壽等撫戎。已,闖崇煥下詔獄……餘不覺頓足曰:噫,敗矣……袁罪當誅,而此非其時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樊樹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樊樹誌並收藏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