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強忍住心中的不滿笑著開口道:“如今我大魏自然是大魏天子、曹氏的天下,但即便是這樣也還不是離不開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不是?這些年我大魏的人才還是多半出自這些世家大族當中,就像春秋時的晉國亦是由幾家強大的公卿氏族撐起來的。”


    曹爽點頭道:“是啊,王司空所言極是,像荀氏、崔氏、王氏這樣的世家大族對大魏貢獻不小。”


    曹爽頓了頓隨即又開口道:“但王司空也不要忘了晉國最後就是亡在這些公卿氏族手中,可謂是國家興衰皆係於公卿世家一身啊!”


    周初,周成王封他的弟弟,也就是周武王之子叔虞為侯爵,最初國號唐;在傳至第二代時改名為晉。


    春秋時期,晉國曾經是一個很拉風的強國。極盛時,占有今天的山西全部,陝西東部和北部,以及河北、河南和山東及內蒙各一部。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就是晉國國君。在晉文公之後,晉悼公也曾打敗秦國,楚國,齊國,稱霸一時。


    但是,隨著時勢轉移,到了春秋末期,晉國國君大權旁落,實權由六家大夫——即韓,趙,魏,智,範和中行把持。這六家大夫之間也在互撕。到了後來,六家隻餘下三家,也就是韓,趙,魏。


    到公元前433年,晉國國君手裏隻有可憐巴巴的兩座城池,其餘領土均被三家大夫瓜分。又過了三十年,三家大夫找到周天子,要求承認他們的諸侯地位。周天子也是有名無實的擺設,沒法不答應,於是封三家大夫為諸侯。這就是戰國七雄中韓,趙,魏三國的由來。


    但晉國還沒有滅亡,還在巴掌大的地盤上繼續存在。直到五十年後,最後一個晉國國君晉靜公被韓國所弑,晉國才算徹底不存。


    公卿世家瓜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田齊代替薑齊用了286年,韓、趙、魏三路小諸侯分裂晉國也花費了兩百多年的時間。


    話說晉國也曾是春秋時代的一代霸主,怎麽就突然衰落了呢?實際上並不是“突然”衰落的,權力的擴張都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當晉國在軍事大國的道路上狂奔時,作為軍人的卿大夫也就開始了他們專權的過程。


    從公元前661年晉獻公的“作二軍”,到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晉,曆時兩百多年,晉國國君權力的下滑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


    從晉獻公到晉文公的幾十年裏,晉國的軍事實力大幅增長,這都是軍事改革帶來的結果。在此之前的數百年間,晉國長期隻有一軍,直到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他將一軍分成上下兩軍,他統率上軍,其子申生統率下軍。


    二十八年後,到晉文公四年(前633年)時,晉國已有三軍,即上軍、中軍和下軍,三軍分設正、副卿,均由非公族大夫掌權,是謂“六卿”。


    原本“六卿”隻在軍事領域活動,但後來隨著權力的擴張,他們的勢力逐漸延申到政治與民政領域,成為晉國政壇上頗為有影響力的家族勢力,形成“六卿專權”的局麵。


    那麽晉國難道沒有公族嗎?怎麽輪得上卿大夫專權呢?原本也有,但是由於晉國公族連年內鬥,與君主相互鉗製,到了晉獻公時就不再設公子、公孫為貴族了。所以,公子、公孫隻好離開晉國而仕於他國,由此造成了“晉無公族”的局麵。


    “晉無公族”雖然促進晉國政局的穩定,但也為晉國被瓜分埋下隱患。有血緣關係的公族被驅離後,遠支公族和異姓卿大夫代替了公族參與到晉國的政權中來。


    晉國的軍事改革使它成為當時的超級軍事強國。在此過程中,晉國也不斷對外征戰。在晉獻公時先後滅了耿、霍、魏三國,其中功勞最大的有兩位:趙夙和畢萬,他們都因此而得到了封地。趙夙擁有了耿地,魏地則封給了畢萬。


    趙夙原本的封地在趙城,先秦時代以邑為氏,故稱趙氏;畢萬有了魏地,也以以邑為氏,故稱魏氏;而在早些時候,與周同姓的姬姓一族被封於韓原,故稱韓氏。


    除了韓、趙、魏三股卿大夫勢力之外,還有源自晉獻公之子重耳麾下的“五賢士”。


    由於重耳受到驪姬之亂的迫害,他被迫離開晉國,輾轉8個諸侯國,在外顛沛流離了19年,直至62歲才歸國當上晉國國君。


    在重耳流亡期間,與他相隨的有所謂的“五賢士”,即:趙衰(趙夙的兒子)、狐偃咎犯(晉文公的舅父)、賈佗、先軫和魏武子(畢萬的孫子)。在外流亡時重耳靠得就是這五位賢士,之後在他歸國當政後,這五位賢士自然就成了大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於是,趙氏、狐氏、魏氏、胥氏、先氏等族因此而崛起。


    另外還有一些在軍中世代掌權的大族,如“郤”氏等。


    在這些卿大夫中,趙衰頗有頭腦。


    在晉文公即位之初,他就為晉國的發展添磚加瓦。他認為“尊周”是晉國的資本,這個主張被晉文公采納。晉國因尊周而獲賜晉河內陽樊之地,趙衰也因此被命為卿,從而有了更大的權力。


    晉國自從建立三軍後,中軍被視為正卿,誰掌握了中軍,誰就是掌權人。原先中軍在國君手裏,到後來各路卿大夫為了掌權,先後爭搶統師中軍,導致中軍成為卿大夫們手中的玩物。


    到公元前621年時,趙盾(趙衰之子,趙夙之孫)統師中軍之後,他搞起了一家專政的局麵,驅逐了狐氏,還把晉靈公也殺了,扶持晉成公上位。


    晉成公以“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趙盾又將各路異姓大夫代為公族,這樣一來,晉公室的力量衰微,而異姓大夫勢力膨脹起來。


    趙盾專權的時間長達將近二十年之久,之後又有荀氏、範氏、欒氏、韓氏、知氏、魏氏先後掌權,而先氏、郤氏、欒氏在鬥爭中又被滅了。


    趙氏也曾一度陷入衰落,但後來又居上了,就是通過經典的“趙氏孤兒”的曆史故事再度崛起的,這個故事在《史記·趙世家》有著詳細的記載。通過這個故事,從中也可看到晉國君權的極度下滑,以及各路卿大夫之間鬥爭的殘酷血腥。


    到了公元前514年,六卿合力又誅滅了祁氏、羊舌氏,並將其封邑劃分為十縣。這樣經過一番爭鬥之後,形成了韓、趙、魏、範、中行、知氏六卿暫掌權力的格局。


    君權下移,六卿勢力上升,晉國公室的土地逐漸被六卿瓜分,而六卿之間的領地轉讓、交換和搶奪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