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旦想了想,放下手中的湯碗又開口道:“仆當初在遼東公孫淵手下奔逃之時也曾收到高旬麗的庇護,高旬麗人雖然沒有死絕,戰力尚可,但人還是有些少啊,


    至於鮮卑,仆就不太了解了,想來鮮卑當年被曹孟德屢次興兵圍剿,檀石槐、軻比能這樣的人物早已不在,到如今也想必也成不了什麽氣候吧,將他們拉過來能成大事嗎?”


    全琮笑著道:“哈哈,這點諸位將軍就不必擔心了,據本將前些日子得來的情報,他們雖然人不多,但全部聯合起來幾萬人還是有的,


    而且他們都有對曹魏的仇恨,這樣的幾萬人難道不是一股很好的戰力嗎?”


    在漢末屢屢作亂的鮮卑、烏桓本來都屬於東胡,由於被匈奴單於冒頓擊敗,一部分人遷居鮮卑山,這才有了後來的鮮卑,其語言、習俗都與烏桓相近。


    但是先有的“鮮卑山”之名,還是先有的“鮮卑”之名,尚存爭議,有些人認為鮮卑是以鮮卑山為名,也有認為“鮮卑”別有來源,隻是以其族名為山命名。


    延熹九年(166年),檀石槐沒有接受漢桓帝封王和親的請求,將自己所轄的地區分為三部,從右北平郡以東到遼東郡,與夫餘、濊貊hui mo相鄰,以此作為東部,有20多個邑落,負責管理這裏的鮮卑大人或者鮮卑首領有彌加、闕機、素利、槐頭。


    從右北平郡以西到上穀郡作為中部,有10多個邑落,負責管理這裏的鮮卑大人或者鮮卑首領有柯最、闕居、慕容等人。


    從上穀郡以西到敦煌郡,與烏孫相鄰,以此作為西部,也有20多個邑落,負責管理這裏鮮卑首領有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宴荔遊等。


    以上的名字裏並沒有軻比能,這可能是因為他本是“小種鮮卑”,也就是說他所在的部落比較弱小,也許是因此不能與東、中、西三部的“鮮卑大人”們齊名,“鮮卑大人”指的是本身勇敢強健,還能公平處理打架、訴訟等事務的人,


    漢末中原是軍閥割據混戰的時期,北方的草原也因鮮卑英雄檀石槐去世,草原民族也進入一個混亂的局麵。


    經曆檀石槐的幾個孫子的爭權內鬥,鮮卑元氣大傷,鮮卑中的別一首領軻比能脫穎而出。


    軻比能是“小種鮮卑”,其意極可能是小部落的意思,屬於檀石槐軍事聯盟的中部成員。


    東漢末年袁紹取得北方的實控權,而軻比能的部落也壯大起來,以為人勇健,持法公證,不貪財物而聞名,被推為鮮卑部落大人,逐漸控製了鮮卑中部各部落,擁眾十餘萬,據有自高柳以東的代郡,上穀等地,進而擴展到雲中,五原等地,東達遼河流域。


    其時曹操擊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原來依附於鮮卑的烏桓人也脫離了鮮卑的統製,自相發展。


    其中遼東,遼西,右北平的三股烏桓最強大,並結成聯盟,被稱之“三郡烏桓”。


    當年袁紹雄據北方時,袁紹就借助三郡烏桓擊敗了公孫瓚,袁紹死後,又收留了被曹操追殺的袁紹的兒子袁熙、袁尚。


    遼東郡烏桓首領是丘力居,統領五千多個聚集點,遼東烏桓首領蘇仆延統領一千多個聚集點,右北平郡烏桓首領統領八百多聚集點,上穀郡烏桓首領難樓統領九千多聚集點。


    遼西首領丘力居去世後,其子樓班年幼,其侄蹋頓有文武才,代替了首領之位,總攝三部烏桓。


    後來樓班長大,被推舉為單於,而軍事大權依舊在蹋頓手中。


    袁尚兵敗與其兄袁熙逃到蹋頓處,想借烏桓力量重振,奪迴被曹操占領的冀州。


    建安十一年,曹操力排眾議,親自率兵至柳城征討蹋頓,悄悄從小道進軍,離柳城還剩一百裏時,才被發現。


    蹋頓匆忙與袁尚率眾在凡城迎戰。曹操兵馬奮擊,陣斬蹋頓,並將投降的烏桓人改編成他手下的騎兵,隨同他征戰,成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強有力的助手,英勇善戰的烏桓人屢立戰功,“三郡烏丸(桓)為天下名騎”。


    曹操打敗了三郡烏桓,也為鮮卑各部消滅了北方草原強有力的對手,也將西拉木倫與老哈河兩河流域完全留給了南下的鮮卑人,同時也讓戰敗逃散的烏桓人有相當多的數量溶入同宗同祖的鮮卑人中,壯大了東部鮮卑的實力。


    軻比能審視了鮮卑各部,把精力集中對付西麵的鮮卑步度根集團。因為步度根是檀石槐的孫子,隻有打破他,才有可能統一鮮卑各部。


    步度根無論個人能力還是部族實力,都比不上軻比能,他一方麵向曹魏示好,願意降附曹魏政權,以便利用,來牽製軻比能。


    一方麵對軻比能手下的部族首領進行策反活動,派人對他的侄子泄歸泥說:“你的老子就是被軻比能殺的,你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你怎麽還依附他,不思為父報仇?別看軻比能表麵對你很好,其實正要殺你……你應該迴到我這裏來,我們是骨肉至親呀!”


    於是,泄歸泥帶領部族迴到步度根這邊,削弱了軻比能的實力。


    這軻比能也不是一個凡人,為穩定自己在鮮卑的地位,主動向曹魏進貢,接受曹魏給予他的“附義王”封號,並且先後兩次,將兩千多家流落在鮮卑中的中原漢族遣返迴代郡與上穀郡。


    還上書曹魏的輔國將軍鮮於輔表白:“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牛馬尚知美水草,況我有人心邪!將軍當保明我於天子。”言辭懇切,銘心表意,表明不願寇抄曹魏邊境,希望得到曹魏支持。


    曹魏便明令邊將對鮮卑采取懷柔政策,減少了武力衝突。


    不僅如此,聰明的軻比能還主動與曹魏互市貿易,親自帶人驅趕牛馬丁七萬餘頭,來交易。(這馬也是曹魏所需要的),他也得到草原上緊缺的物資,壯大自己。


    軻比能受中原文化影響,學到許多統治術,他清醒地認識到,他與步度根同室操戈,恰恰是曹魏喜歡的,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他與步度根都不會勝出,隻有鮮卑自己團結。


    於是,他主動向步度根求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團結壯大對付共同的敵人,希望步度根擺脫曹魏並州刺史的控製,北上返迴草原,並且保證步度根的安全。


    步度根同意,率部離開並州北上,並州刺史派手下蘇尚,董弼率部攔擊,軻比能親自帶精騎一萬接應步度根,在樓煩與魏軍展開激戰,陣斬蘇尚與董弼,幾乎把曹魏兵馬包了餃子……


    軻比能充分利用著曹魏來經營鮮卑各部,保持著不遠不近的關係,最終因一個偶然的事件,讓曹魏決定收拾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