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可學公孫淵,死守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貔環顧左右感慨道:“若不是當年公孫淵錯判了形勢,挾江東之勢自重,卻是又早早的與江東交惡,殺其使節,又何至於此啊,事到如今汝等切不可學那公孫淵啊!”
堂中幾位將官皆抱拳道:“仆等必誓死守住襄平城!”
張貔捋著胡須道:“死守倒是不必,若是事不可為諸位可退往幽州,待日後再做打算,但切不可投降叛國,如今天下之勢在何方想必諸位也是清楚的。”
在東邊,同年九月,魏、吳之間爆發了石亭之戰,大司馬曹休在此戰中遭遇慘敗而歸。
一係列的戰事使魏明帝曹叡疲於應對,再加上公孫淵此時雖越軌,但並沒有觸及底線。所以,曹叡默認了公孫淵的越軌行為,並拜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向東吳稱臣:政治經驗不足的公孫淵不知道,此舉已觸及曹魏劃下的紅線,
在曹叡承認了公孫淵在遼東的合法地位後,嚐到甜頭的公孫淵開始將目光轉向遙遠的東吳。
他多次派使者聯絡東吳,並向孫權稱臣。
公孫淵腳踩兩條船的目的,是為了能從魏、吳兩國同取獲取利效益。
但是,孫權卻另有想法,他要借此機會一圓自己的淮南夢。
在赤壁之戰後,孫權雖然在東吳站穩了腳跟,但是,長江對岸廣闊的淮南地區,還牢牢地控製在曹操手裏。這使孫權常常夜不能寐,因為,曹操隻要越過東吳唯一的防線——長江天險,就能直搗東吳的都城建業。
所以,為了穩固東吳的防守,必須將防線從長江流域前移至淮河流域,這樣就可控製淮河南下的通道,並在淮河與長江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
這樣就形成了淮河防線、緩衝區、長江防線的鏈式防守格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守江必守淮”戰略原則。
為了實現控製淮南的戰略目的,孫權六次北伐死磕合肥無一勝績。
殘酷的現實讓孫權認識到從合肥路線北伐已經行不通了,於是,他另辟蹊徑,計劃從海路北伐:出長江口——沿東海海岸線北上——進攻徐州。
這一北伐路線的選擇可謂石破天驚,一旦實施將可達到出其不意、攻敵不備的目的,但呂蒙卻給孫權潑了一頭冷水。
呂蒙告訴孫權:奪徐州易,守徐州難。因為徐州地勢平坦,適合騎兵做戰,而騎兵及陸戰能力恰恰是東吳軍隊的死穴(東吳軍隻擅長水戰)。如此一來,孫權的海路北伐計劃難道就要胎殆腹中?
但是,孫權既然能在東吳稱帝,就說明他考慮問題時所站的高度絕非呂蒙之輩可比。果然,孫權很快就拿出了解決方案:拉攏遼東的公孫淵,利用公孫淵的戰馬及強悍的士兵,來實施他的海路北伐方案。
公元233年,孫權不顧群臣的反對,遣張彌、許晏等人帥領精兵一萬,攜帶金玉珍寶,從海路奔赴遼東,立公孫淵為燕王。
公孫淵對孫權如此重視自已感到受寵若驚,但他並沒有喪失理智。
在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公孫淵認為自己實力與曹魏相差懸殊,一旦答應與孫權聯合抗魏,曹魏就會進攻遼東,到時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孫權遠水救不了近火)。
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公孫淵就殺死孫權派來的使都者,收編了孫權的一萬精兵,並將吳使的首級獻給曹叡示好。
從公孫淵對待孫權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公孫淵對曹魏政權是心懷敬畏的。
因為他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所以不敢有任何造次。這就說明了,公孫淵並不“癲狂”,恰恰相反,他很理智。
公孫淵向東吳稱臣隻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政治經驗不足的公孫淵,並不知道此舉已經觸及了曹魏給他劃定的紅線(向東吳稱臣)。
曹叡很清楚孫權的戰略意圖,所以,此時他已下定決心要除掉公孫淵了。但他需要一個出兵借口。
公元233年,就在公孫淵斬吳使的同時,曹叡派出以傅容、聶夔為首的使者團也到了遼東。注意,曹叡派出的是使者團,使者團名為拜公孫淵為樂浪公,實際上是來試探公孫淵的口風。
當公孫淵得知使者團中有一名大力士時,他開始做賊心虛了,不敢獨自進見使者,而是先派兵包圍了使者團居住的地方,才敢出來拜見使者受封。但在此過程中“又數對國中賓客出惡言”,這更堅定了曹叡要解決遼東問題的決心。
公元235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同年,曹叡派出刺客刺殺了屢敗魏軍的鮮卑大人軻比能。這讓曹魏外部的軍事壓力得以緩解,曹叡開始對遼東出手了。
公元237年,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儉攜帶書信印章去征召公孫淵。這是曹叡使出的殺招,如果公孫淵應召,曹叡就會將他軟禁起來;如果公孫淵抗召,毋丘儉就會趁機進攻遼東,看來這次公孫淵在劫難逃了。
但公孫淵卻先下手為強,他搶先出兵至遼隧阻擊毋丘儉,並擊退了毋丘儉。
至此,公孫淵與曹魏政權之間已經撕破了臉,曹叡也成功的找到了出兵的借口。那麽,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公孫淵是主動投降,還是奮力一搏呢?
拒絕曹叡的征召,並出兵遼隧阻擊了曹魏派出的欽差大臣毋丘儉後,留給公孫淵的選擇隻有兩個了。
主動向曹魏投降,或許可以保住性命,但現在的地位將不保。
對抗曹魏政權,但毫無勝算,結果將是覆亡。
如果主動投降就會心有不甘,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死馬當活馬醫,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因此,公孫淵決定放手一搏,他自稱燕王,建立紹漢國,公開反叛曹魏。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以退為進,以達到以下的目的。
在地理位置上,遼東的西邊是曹魏的進攻路線,東麵是臣服於曹魏政權的高句麗,而北邊的鮮卑在軻比能遇刺後,也已歸順曹魏。也就是說,遼東實際上已處在曹魏勢力的三麵包圍之中。
為了破解此戰略困局,公孫淵逆勢建立紹漢國。他以燕王的名授予鮮卑單於印綬,同時給邊疆的少數民族加官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曹魏的北方。企圖借此分化、挑撥曹魏與鮮卑等的關係。
後在司馬懿出兵平定遼東時,高句麗直接出兵參與平叛。而曾表示歸順公孫淵的鮮卑,迫於壓力也棄暗投明,直接出兵參與平叛。
再次向孫權稱臣示好,希望借孫權的力量對抗曹魏。
關鍵時刻,公孫淵想起了孫權。
在自稱燕王後,公孫淵再次向孫權稱臣示好。
而孫權為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也暫時答應了公孫淵的請求。但老奸巨猾的孫權這次隻是隔山觀虎鬥。
堂中幾位將官皆抱拳道:“仆等必誓死守住襄平城!”
張貔捋著胡須道:“死守倒是不必,若是事不可為諸位可退往幽州,待日後再做打算,但切不可投降叛國,如今天下之勢在何方想必諸位也是清楚的。”
在東邊,同年九月,魏、吳之間爆發了石亭之戰,大司馬曹休在此戰中遭遇慘敗而歸。
一係列的戰事使魏明帝曹叡疲於應對,再加上公孫淵此時雖越軌,但並沒有觸及底線。所以,曹叡默認了公孫淵的越軌行為,並拜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向東吳稱臣:政治經驗不足的公孫淵不知道,此舉已觸及曹魏劃下的紅線,
在曹叡承認了公孫淵在遼東的合法地位後,嚐到甜頭的公孫淵開始將目光轉向遙遠的東吳。
他多次派使者聯絡東吳,並向孫權稱臣。
公孫淵腳踩兩條船的目的,是為了能從魏、吳兩國同取獲取利效益。
但是,孫權卻另有想法,他要借此機會一圓自己的淮南夢。
在赤壁之戰後,孫權雖然在東吳站穩了腳跟,但是,長江對岸廣闊的淮南地區,還牢牢地控製在曹操手裏。這使孫權常常夜不能寐,因為,曹操隻要越過東吳唯一的防線——長江天險,就能直搗東吳的都城建業。
所以,為了穩固東吳的防守,必須將防線從長江流域前移至淮河流域,這樣就可控製淮河南下的通道,並在淮河與長江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
這樣就形成了淮河防線、緩衝區、長江防線的鏈式防守格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守江必守淮”戰略原則。
為了實現控製淮南的戰略目的,孫權六次北伐死磕合肥無一勝績。
殘酷的現實讓孫權認識到從合肥路線北伐已經行不通了,於是,他另辟蹊徑,計劃從海路北伐:出長江口——沿東海海岸線北上——進攻徐州。
這一北伐路線的選擇可謂石破天驚,一旦實施將可達到出其不意、攻敵不備的目的,但呂蒙卻給孫權潑了一頭冷水。
呂蒙告訴孫權:奪徐州易,守徐州難。因為徐州地勢平坦,適合騎兵做戰,而騎兵及陸戰能力恰恰是東吳軍隊的死穴(東吳軍隻擅長水戰)。如此一來,孫權的海路北伐計劃難道就要胎殆腹中?
但是,孫權既然能在東吳稱帝,就說明他考慮問題時所站的高度絕非呂蒙之輩可比。果然,孫權很快就拿出了解決方案:拉攏遼東的公孫淵,利用公孫淵的戰馬及強悍的士兵,來實施他的海路北伐方案。
公元233年,孫權不顧群臣的反對,遣張彌、許晏等人帥領精兵一萬,攜帶金玉珍寶,從海路奔赴遼東,立公孫淵為燕王。
公孫淵對孫權如此重視自已感到受寵若驚,但他並沒有喪失理智。
在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公孫淵認為自己實力與曹魏相差懸殊,一旦答應與孫權聯合抗魏,曹魏就會進攻遼東,到時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孫權遠水救不了近火)。
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公孫淵就殺死孫權派來的使都者,收編了孫權的一萬精兵,並將吳使的首級獻給曹叡示好。
從公孫淵對待孫權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公孫淵對曹魏政權是心懷敬畏的。
因為他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所以不敢有任何造次。這就說明了,公孫淵並不“癲狂”,恰恰相反,他很理智。
公孫淵向東吳稱臣隻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政治經驗不足的公孫淵,並不知道此舉已經觸及了曹魏給他劃定的紅線(向東吳稱臣)。
曹叡很清楚孫權的戰略意圖,所以,此時他已下定決心要除掉公孫淵了。但他需要一個出兵借口。
公元233年,就在公孫淵斬吳使的同時,曹叡派出以傅容、聶夔為首的使者團也到了遼東。注意,曹叡派出的是使者團,使者團名為拜公孫淵為樂浪公,實際上是來試探公孫淵的口風。
當公孫淵得知使者團中有一名大力士時,他開始做賊心虛了,不敢獨自進見使者,而是先派兵包圍了使者團居住的地方,才敢出來拜見使者受封。但在此過程中“又數對國中賓客出惡言”,這更堅定了曹叡要解決遼東問題的決心。
公元235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同年,曹叡派出刺客刺殺了屢敗魏軍的鮮卑大人軻比能。這讓曹魏外部的軍事壓力得以緩解,曹叡開始對遼東出手了。
公元237年,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儉攜帶書信印章去征召公孫淵。這是曹叡使出的殺招,如果公孫淵應召,曹叡就會將他軟禁起來;如果公孫淵抗召,毋丘儉就會趁機進攻遼東,看來這次公孫淵在劫難逃了。
但公孫淵卻先下手為強,他搶先出兵至遼隧阻擊毋丘儉,並擊退了毋丘儉。
至此,公孫淵與曹魏政權之間已經撕破了臉,曹叡也成功的找到了出兵的借口。那麽,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公孫淵是主動投降,還是奮力一搏呢?
拒絕曹叡的征召,並出兵遼隧阻擊了曹魏派出的欽差大臣毋丘儉後,留給公孫淵的選擇隻有兩個了。
主動向曹魏投降,或許可以保住性命,但現在的地位將不保。
對抗曹魏政權,但毫無勝算,結果將是覆亡。
如果主動投降就會心有不甘,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死馬當活馬醫,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因此,公孫淵決定放手一搏,他自稱燕王,建立紹漢國,公開反叛曹魏。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以退為進,以達到以下的目的。
在地理位置上,遼東的西邊是曹魏的進攻路線,東麵是臣服於曹魏政權的高句麗,而北邊的鮮卑在軻比能遇刺後,也已歸順曹魏。也就是說,遼東實際上已處在曹魏勢力的三麵包圍之中。
為了破解此戰略困局,公孫淵逆勢建立紹漢國。他以燕王的名授予鮮卑單於印綬,同時給邊疆的少數民族加官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曹魏的北方。企圖借此分化、挑撥曹魏與鮮卑等的關係。
後在司馬懿出兵平定遼東時,高句麗直接出兵參與平叛。而曾表示歸順公孫淵的鮮卑,迫於壓力也棄暗投明,直接出兵參與平叛。
再次向孫權稱臣示好,希望借孫權的力量對抗曹魏。
關鍵時刻,公孫淵想起了孫權。
在自稱燕王後,公孫淵再次向孫權稱臣示好。
而孫權為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也暫時答應了公孫淵的請求。但老奸巨猾的孫權這次隻是隔山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