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廳外不時傳來後園中的蟬鳴鳥叫之聲,曹爽的後園修得很大,已遠遠超過了大將軍府的規製,


    但之前的曹爽在這方麵是個慣犯,幾乎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是喜歡做一些逾製的事情…………


    雖然大將軍府和丞相府的規製已經很大了,但先前的那個曹爽還是不能滿足,就隻能再修得更大更好一些,


    也很少有人敢不開眼上奏彈劾他,除了像司馬懿那樣鷹視狼顧之人,在一月便趁他不在彈劾了他,


    “人類的一切社會行為都不能違背天地大法,都必須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行事”。


    從統治階層而言,建築的布局、形象、規格乃至材料等等,都應該彰顯“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婦聽、禮也”、“禮者,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等儒家思想學說中上下有別的“禮”的社會秩序及古代禮儀文化所涵含的典章、製度、規矩和禮節。


    經演變衍化,禮逐漸變成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的行為、法規等的代名詞。


    到周朝,已演變為一種社會化秩序,具體的行為規範。


    在先秦典籍中,關於住宅規格的規定俯拾皆是,其中最有影響的莫過於《周禮考工記》了。


    書中對各種建築的高度、開間、屋頂乃至門阿之製均作出了詳盡的規定,此外《國語》、《左傳》等典籍中亦有散見。


    例如《國語》中趙文子由於在簷掾上做了雕飾,以至於大夫張老因為“懼不免”而“不謁而歸”;


    《禮記》中也有相應的規定:“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這隻是對建築基座高度上的等級規定。


    《禮記.王製》中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這個是關於宗廟建築的等級規定。它既限定了不同等級的人所擁有的宗廟的多少,也限定了其所擁有宗廟建築的排列方式,這些是建築組群的組成和布局上的等級要求。


    先秦時期對於色彩的使用如宮室柱子顏色等級也有著嚴格的規定,“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主黃。”


    建築一般要按照其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建造,一般來說,我們把這種製度稱為“中國古代建築等級製度”,它最晚出現在周朝,甚至出現得更早,


    不同的朝代其建築等級製度不同。比如:在周朝的時候,正堂的高度和麵積大小、門的數量以及宗廟的室數,都是呈遞減趨勢的。等級越高,正堂越高,麵積越大,宗廟多而大,等級小的恰恰相反。


    另外,製度還規定,普通百姓不得建闕,隻有天子和諸侯的住所才可以建。


    天子可以在門外建一對闕和影壁,諸侯隻能在門內建一隻闕和影壁。


    士大夫若是也想仿照此做法,可以用簾帷代替,絕不可用影壁。除此之外,對建築的顏色也有規定:天子的住所和宗廟可以用重簷廡殿頂建造,柱子用標準的大紅色,鬥和瓜柱必須加上各種各樣的彩畫;


    諸侯、大夫和士等人隻能用兩坡式屋頂,柱子塗黑、青、黃這三種顏色。


    甚至於,在製度中,人們還對椽子的加工規模和精細程度作出了不同的等級要求,


    相沿數千年之久的封建國家內部自然也有一套的嚴格等級製度,擁有無上權威的皇權是必須借助禮儀符號來展示的,禮儀符號包含服裝、舞樂、宮殿等等。


    車馬、服飾、宮室、器具、葬儀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既有規定就會時常出現對規定的違反,即逾製問題。


    而在種種的逾製現象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建築宅舍的逾製,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不能禁絕的,


    “逾製”的問題早在上古周代就已經出現,尤其西周末年和東周時期,王室衰微,各大諸侯們紛紛僭越禮法,藐視中央。例如:


    其西人京師之子,則有粲粲然鮮盛之衣服,言王意縱西人,使令驕溢,不賦之也。


    王既政偏如是,又上下無製,致舟楫之人之子,以熊羆之皮是為衣裘,言賤人逾製而奢富也。其私家之人之子,則百僚之官於是登用之,小人得誌驕貴也。此周道之衰,已所以偏苦。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動蕩,禮崩樂壞,禮製喪失,各個諸侯國在禮儀製度以及建築等級上僭越逾製現象時有出現:


    獻六羽,僭禮於宗廟也。丹楹刻桷,奢也。世室屋壞,怠也……築三囿三台楚宮,勞民以事遊畋也,馭民之失也。新作南門,變常也。新作雉門,及兩觀久不修,又逾製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上說:“春,刻其桷,皆非禮也。”


    這是建築方麵的禮俗規定。刻其桷,楊伯峻先生注曰:“刻桓公之桷也。刻,雕刻;桷,椽之方形者。”


    他又據《穀梁傳》引:古禮,天子宮廟之桷,斫之礱之,又加以細磨;諸侯宮廟之桷,斫之礱之,不加細磨;大夫之桷,隻斫不礱;士人之桷,砍斷樹根而已。自天子以至大夫士,皆不雕刻桷,亦不紅漆柱,則此丹楹、刻桷皆非製,故《傳》雲“皆非禮也”。


    兩漢時期尤其末期,君臣長幼尊卑禮製秩序曾出現危機,逾製現象時有發生,僭越的核心問題就是宅第逾製,漢武帝時晁錯特別指出:“古者,親近而疏遠,貴所同而賤非類。不賞無功,不養無用。今蠻、貊無功,縣官居肆,廣屋大第,坐稟衣食。”


    西漢梁孝王武,魯恭王餘均好治宮室苑囿,尤以魯恭王建造的靈光殿逾製最為嚴重。


    西漢成帝時,外戚王氏五侯“大治第室,起土山,漸台,洞門,高廊閣道,連屬彌望”。


    漢成帝永始四年曾下詔書,對禮製規範與等級製度重新加以明確:


    聖王明禮製以序尊卑,異車服以章有德,雖有其財,而無其尊,不得逾製……方今世俗奢僭罔極,靡有厭足。


    公卿列侯親屬近臣,四方所則,未聞修身遵禮,同心憂國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治園池,多蓄奴婢,被服綺羅,設鍾鼓,備女樂,車服、嫁娶、葬埋過製。……青、綠民所常服,且勿止。


    這說明對第宅建築基址規模的任意擴大,及在住宅中建造園林,或在住宅內設置鍾鼓等等,都是典型的僭越行為,是公開的逾製。


    而明確尊卑製度,恪守上下等級秩序的關鍵首先就在於“宮室、車服不逾製度,事節財足,黎庶和睦”。


    到了東漢末年,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權力膨脹,一些封疆大吏和地方豪強在府第、宅居上的逾製現象更為嚴重:


    初,(黃甫)嵩討張角,路由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製,乃奏沒入之。


    東漢桓帝時大將軍梁冀宅第豪奢逾製,冀大起第舍,其妻孫壽“亦對街為宅,殫極土木,互相誇競,連房洞戶。


    柱壁雕鏤,加以銅漆。窗牖皆有綺疏青鎖。


    圖以雲氣仙靈。台閣周通,更相臨望。飛梁石蹬,陵跨水道。……又廣開園囿,采土築山。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又起菟苑於河南城西,經亙數十裏,發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年乃成。……”。


    由上,便可見對製度的僭越首先出現在與帝王有密切關聯的階層和人群,到了如今也是一樣的,


    前如西漢梁孝王武,魯恭王餘,外戚王氏五侯,再如東漢時大將軍梁冀,另外,河南、南陽都是東漢帝王近臣與近親的所在,故這些地方逾製問題尤為嚴重。


    至於京師貴胄,王畿豪門逾製僭越之事就更為常見了,其中最為嚴重的逾製行為自然就是大規模的宅第建造,以及在宅舍中放肆的使用裝飾。


    諸王主貴戚,驕奢逾製,京師尚然,何以示遠?


    又今外戚四姓貴幸之家,及中官公族無功德者,造起館舍,凡有萬數,樓閣連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飾,不可單言。喪葬逾製,奢麗過禮,競相放效,莫肯矯拂。


    但現在周禮早已不見,有很多官員、世家大族都建兩闕一影壁之類的府邸,來顯示家族的權勢,但也沒人會說什麽了,


    曹爽又夾了一片蘸滿配料的生魚片放入口中道:“罷了,今日難得和三位夫人一起吃頓午飯,就先不要說這些兵事了,還是先吃好這頓午飯罷,這些事原本就不該牽連到你們的。”


    這頓午飯吃了足足有半個時辰,曹爽吃得很飽,也吃得很開心,因為是跟家人們一起吃的,若是舉行一次宴會,雖然時間會更長,但腹中卻多是酒水了,


    還不自在,但身處曹爽這個位置,該舉行的宴會還是一個不能少的,哪怕是是像住宅一樣規格稍有逾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