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看著今日朝臣上書的奏章又開口:“可惜吾國境內到如今都還沒能發現一座媲美吳國綠銅山、蜀國南中、漢中的銅礦,


    若是此次探礦能發現一些銅礦或是一些金銀礦想必便能化解以往大魏缺錢、在銅錢之事上受製於吳蜀兩國,隻能被迫以物易物的尷尬局麵了。”


    桓範笑著道:“丞相深謀遠慮啊,仆亦以為我大魏若是長此以往繼續將以物易物進行下去,


    於我大魏、大魏百姓都不是什麽好事,弊大於利,若是能找到礦,則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大好事啊!仆這便找些人去辦好此事。”


    曹爽點頭道:“卿這便去安排吧,務必要讓他們在洛陽附近找出幾座礦來。”


    桓範抱拳道:“仆必讓人竭盡全力,為丞相找到這幾種礦。”


    曹爽忽然又想到了什麽繼續道:“我還聽說過一種尋銅礦的法子,那便是找到生長有大片銅草花的地方,地底下多半是有銅礦的。”


    在古人不斷的摸索中,人們總結經驗,終於發現了銅礦出現的地方和地形、山水分布狀態的關係並不大。


    不用去一門心思觀察這些,而是從地上長得植物下手或是用《管子地數篇》總結出來的經驗,


    人們發現了一種叫做銅草花的植物,這種植物常常大麵積長在銅礦周圍,人們隻需要找到這種花瓣是藍色或者紫紅色的銅草花,就能找到銅礦。


    但是要注意的事,古人們在經驗的引導下往往會誇大銅草花的作用,認為隻開花的地方才會有銅礦,沒銅草花的地方就不會有銅礦。


    然而這樣的理解讓人們錯過很多銅礦,但至少僅僅靠這種方法,已經給當時的挖礦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


    在找到銅礦大概的位置後,人們還會采用一些方法來判斷銅礦的具體位置。


    現在並沒有像後世一般的機械輔助,隻有人工挖掘,所以為了提高挖礦效率,先把礦工分為幾組,


    在銅草花生長的周圍開始挖井,挖掘到的五米左右,如果沒有發現銅,就換個位置繼續挖。


    靠這種方法一旦確定了銅礦的位置,再把所有人集合起來,盯著一個礦洞開始擴大礦坑,一起挖掘。


    從古至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更加重要的是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東漢末期,因為天災不斷,戰亂四起,社會受到嚴重破壞,人口急劇下降,經濟一度衰退,大量農田停耕荒廢。


    因此,三國時期的魏、蜀、吳都非常重視經濟發展,致力於整頓吏治,恢複社會秩序,加快發展經濟,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推動促進了經濟增長,各種生產技術也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體看,在三國當中,曹魏的實力最強,經濟狀況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曹魏的人口最多,墾荒的麵積最廣,重視農業、手工業、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各方麵的發展,城市商業也比較發達。


    曹魏推行屯田製,組織流民耕種官田,保證農業生產。


    這對恢複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不斷大興水利,在工程規模和工程數量上,都是三國中首屈一指,做的最好的。


    青龍元年,曹魏在關中一帶辟建渠道,興修水庫,一下子改造了3000多頃的鹽堿地,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曹魏的國庫收入。


    特別是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建設,得到了最為明顯的迴報,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得到了成倍的增長。


    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曹魏還極其重視手工業發展,在各地大量建設大型官營的手工業作坊,注重發展手工業生產。


    鄴、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在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行業方麵,也都十分發達。


    但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幾次嚐試貨幣改革,最後都以失敗結束,這或許與國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不無關係,而反觀吳蜀兩國,


    則是都有大規模的銅礦作為發行本國新貨幣的支撐,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地理位置原因,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相對於中原來說要輕很多。


    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采用法治,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國力得到增強。


    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和經濟發展。


    諸葛亮還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


    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在《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


    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即便是前些年北伐耗費頗多,但休養生息了這麽多年,早已是恢複過來了。


    而吳國則是自建安十六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但由於這裏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至此,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這樣就為吳國土地開辟,農業生產,


    後又設置農官,效仿曹魏實行屯田製,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紡織業和冶鑄業發達,在紡織業方麵,江南以產麻布聞名四方,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的雞鳴布名傳千裏,家喻戶曉,雖不如蜀國錦官城所織造的蜀錦,但也還是比魏國的紡織業強一些的,


    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今湖北鄂州)為最發達,孫權曾在此開采銅礦,打造兵器,


    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方麵都相當發達,


    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派官員,負責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


    孫吳還在在建安郡(今福建福州)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


    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建業(今江蘇南京)、吳郡(今江蘇蘇州)、番禺(今廣東廣州附近)四地為孫吳的重要商業都市,其中番禺主要發展國外貿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