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孫魯班生產的時間還早,差不多還有半年多,但曹爽也敢大意,待天色完全黑下來之時便去孫魯班那裏用了晚飯,


    而後才去了柏靈筠那裏歇息,一夜的柔情資是不必多說,深夜,洛陽又下起了雨,將院中的樹都吹得左右搖晃不止,洛陽城外的道路也變得泥濘不堪,


    第二天一大早,曹爽又讓人把驃騎將軍桓範請到府中,與他商議起了派人尋找洛陽附近的鐵礦一事,


    桓範聽完曹爽所說,又拿起昨日曹爽所看的奏章看了看,思索片刻建言道:“丞相,對於奏章所言之事仆也深表認同,如今軍中使用的兵器質量的確是參差不齊,


    普通士卒所使用的兵器很少有精良,若是想讓更多的士卒都用上好一些的兵器,的確得再找些鐵礦啊!


    仆以為可派遣些兵士、工匠,幾十或上百人組成一隊,在洛陽附近的山野中尋找赭石,隻要有地麵上有赭石的地方,地下必有鐵礦。”


    曹爽笑著道:“元則所言與吾想的一樣,這樣吧,吾再讓人傳令洛陽附近州縣,讓他們為尋找礦脈一事提供便利。”


    漢末到現在打仗,無論步兵騎兵,將領和士兵使用的主要兵器都是環首刀。


    漢末冶鐵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環首刀從刃到柄鑄練成一體,優勢就是不容易折斷。


    和青銅武器對打時,將對方兵器砍斷,就能擊殺對方,從而提高了戰鬥力。


    有的步兵也配有矛和戟,以加成攻擊長度。所謂加成,就是他們還擁有環首刀。


    當然兵器不足的部隊,就不能一概而論了。


    普通矛實際上是一種節省材料的長兵器,當時的戟才是大兵器主流,能刺能砍能鉤,但缺點是廢鐵,工藝也複雜許多。


    典韋能在戰場上隨隨便便拿到一大堆戟,就說明了當時士兵配備了戟的很多。


    漢末還是單馬鐙,在馬上掌握平衡最重要,騎兵和將領主要是一手持馬韁,一手使環首刀。


    但騎術好的,也可以配上加成攻擊長度的戟和槊。


    槊實際上就是用料更多的長矛,因為馬的衝擊力更大,用料要更結實才能用得久。


    同樣是矛戟,其用料多少、大小質量由經濟實力和掌握鐵資源的多少決定。


    同理弓弩、箭矢的裝備也是如此,弓的用料還取決於拉弓人的臂力,但弩的強度就完全取決於用料。


    漢末騎兵戰鬥力強不隻是衝擊力,也在於騎射能力的提升,而騎射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騎兵可單手使弩,難度比在馬上雙手開弓低,所以騎兵常常配有弩。


    兵器相生相克,戟的大量使用,催生了漢代一種叫鉤鑲的特殊盾器的流行。


    鉤鑲中間是個小鐵盾,盾心有尖刺,盾後是手柄。上下各為一根有弧度、末梢向前突出的長鐵鉤,上鉤有二十五厘米左右,末梢是尖銳的,下鉤十五厘米左右,末梢有個小球。


    這種兵器可擋可鉤可推,是克製戟的好東西,隻要戟在流行,它就有市場,後來戟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它也隨之消失了。


    鉤鑲這玩意兒不重,但是費鐵,工藝也複雜,有條件的軍隊士兵,是一手持鉤鑲,一手拿環首刀作戰。


    這是讓人羨慕的軍隊裝備,盾牌是擋箭的必須裝備,一支軍隊肯定是會裝備的。


    但漢末單兵裝備並不多,主要問題就在於它重,影響機動性,然而大量製造這些裝備需要很多的鐵礦石來冶煉打造,


    跟後世的人一樣,這時的魏蜀吳三國皆希望能弄清礦產資源的分布規律,以此找到聚寶盆。


    就已發現很多重要的成礦規律,大家眾所周知的,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就是出自唐代楊筠鬆的《撼龍經》:“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廉貞已具貪狼內,更述此篇為詳載。”


    在風水學裏,有一個特定的名詞叫“尋龍”,當然尋的並不是真的龍,而是指山的主脈,


    這種山必須山勢雄偉、清晰綿長,在此間居住,可以更加聚集“靈氣”,


    當然,很多人可能認為這隻是風水,和找礦又有何關係?


    其實,礦和人一樣,絕大部分的礦總是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而古人,早已發現其規律,


    在約2650年前的《管子·地數篇》,書中記載了距今5000多年前,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與大臣伯高的一段對話:


    “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


    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


    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


    上有赭者,下有鐵。”


    作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關於礦產資源分布規律的論述,其科學性令人讚歎,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我們祖先的智慧,


    “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講的是造山型金礦,造山型金礦往往會有塊狀金估計是古人最早發現的金礦類型之一,這種金礦往往與砷、汞等共生,丹砂就是硫化汞,


    “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講的是斑岩銅礦,磁石就是磁鐵礦了,斑岩銅礦形成過程中磁鐵礦的結晶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斑岩銅金礦床附近往往有磁石產出。


    “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是指矽卡岩型礦床,“陵”的意思是大土山、高大的墳墓,“陵石”可能指的是大理岩或者石灰岩等碳酸岩


    大理岩和石灰岩等碳酸岩由於硬度低,容易被加工雕刻,常常被用作建造陵墓的材料,


    還有《大冶縣誌》中記載:“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後,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


    大冶銅綠山便由此得名,由此地名也告訴世人,這裏蘊藏豐富的銅鐵礦床,對於金礦,古代典籍記載就更多了:


    “(陳)藏器曰:常見人取金,掘土深丈餘,至紛子石,石皆一頭黑焦,石下有金……”紛子石即為伴金石,但比金礦更重要的還是


    鋼鐵已被廣泛應用於刀矛劍戟、鎧甲兜鍪。


    這一時期,上承兩漢鋼鐵冶煉技術之遺產並加以發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


    除了謀臣策士外,支撐起三國時代的,還有那些在鋼鐵製造、農業生產等領域貢獻著辛勞和智慧的平凡鐵匠。


    曹操曾命人製作“百辟刀”五枚,除自己佩戴外還賞賜諸子。曹植作賦描述製刀的場景,曰:“熾火炎爐,融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


    這百辟刀便是先炒鋼,再製成百煉鋼,曹爽府上也有一枚,這還是當年曹丕賜給他父親曹真的,


    劉備、孫權也都有製造優質刀劍的記錄,諸葛亮麾下的刀匠蒲元已經探索出不同水質對淬火效果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譽為“神刀”,但這些優質刀劍的產量還是太少了,不足以大批量裝備,


    桓範繼續開口道:“若是能找到更多的鐵礦,使用更高效的淬煉之法,就必然能將更多優質的兵器打造出來,裝備更多的隊伍,


    這樣也能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雖然這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也還是要必備的,畢竟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